Tuesday, December 31, 2019

Metaphor power

為自己騰出一個自覺的空間 -  By 馬傑偉教授

Get rid of v.s. Co-exist by feeling the feelings




 【明報專訊】在艱難的時代,情緒健康尤其重要。 5年前開始研讀「認知行為治療」(CBT),這種療法近20年十分普及,認為扭曲的想法緊扣情緒與行為失調。治療的切入點,是反問、鬆動、調整扭曲的思想,以紓緩情緒困擾。及後我研習另一種迥異的「生命自覺」(focusing,註1)*,切入點不是「認知」,而是身體的「意感」或「體驗」(felt sense),日常生活都可以用得著。今天先談一談如何為自己騰出空間(clearing a space),讓意感浮現。

 我不是正統的trainer,筆下寫的只是個人經驗。生命自覺對我來說,可以加強對自己及社會的感知。比如騰出空間,日常生活有時被焦慮、憤怒纏擾,或被繁多的事務壓得透不過氣來。找個安靜的地方散散步,把關注回到自己的身心,浮現出來的情緒以及牽掛的事情,逐一描述​​、確認,好像把亂七八糟的書桌,整理出一個自覺的空間來。

 Ron患焦慮症多年,有半年足不出戶,接受心理輔導及藥物治療後,情況好轉。起初提起勇氣,先在一家NGO做文員,好處係「唔使見人」。康復得七七八八,就轉回到他的老本行,主力做NGO的形象推廣。上星期跟Ron相約,本來只想飲杯咖啡,跟進一下他康復的進展。一坐下就知道Ron情緒拉得繃緊。我們在喜帖街(利東街)一家咖啡室,二樓比較安靜,任坐唔嬲,所以我經常來。 Ron說聖誕節大量社交活動,令他吃不消——聚餐、大食會、生日會;由於過去幾個月社會動盪,很多約會都停止了,在12月大家都想見見面。但Ron的焦慮的症狀又冒出來,晚上吃了安眠藥也睡不好。

 焦慮多年 12月社交多超負荷

 見他如此緊張,我建議不如做一節生命自覺。大家開始進入「臨在」的狀態,把心思與關注,回到自己身體的感覺。騰出空間,把浮現的東西都描述下來,承認它們的存在,好好的放在一旁。 Ron想把密集的社交活動一掃而清,但卻力不從心,腦海裏擠滿了人。騰出空間就是靜心數算,有碗話碗:Ron聽到自助餐金屬餐具的碰撞聲,酒吧的人聲,久久沒見面的朋友,熱烈分享家裏政見的紛爭……Ron覺得焦慮、煩躁…… 但在描述各種聲音和感受的時候,Ron就慢慢為自己騰出了空間。

 在這裏我想解釋另一個較不好懂的概念:意感。它有別於一般所說的感覺(feeling)。 Ron的不安、煩厭,這些感覺是有對象的。 Ron想起一大堆人聚餐就不安了,那人群愈接近他,他就愈不安。感覺有焦點、有對象,是明確的。但感覺背後還有什麼?生命自覺希望探索深一層的體驗,了解不安背後或明或暗、尚未被Ron捉住的感受與意味。生命自覺創始人Eugene Gendlin稱這個內在的領域為「暗在」,而生命自覺就是體驗這些半明不暗的意感,把它們由模糊變為清晰。 Gendlin有很強的語言哲學背景,強調用新鮮的語言,探進感受背後,那些複雜的,pre-verbal,正在形成的體驗。 「自覺者」會借用隱喻,試圖準確描寫及呈現內心浮現的意感。

 以生命自覺探索內在領域

 Ron一一描述內心湧現的焦慮,我留意到他連坐姿都是拉緊的,把雙手蹺手在胸前。他說:「心口好實」、「頭殼有金星閃嚇閃嚇」。當Ron描述這些身體和內心的感受,我們不是想get rid of,而是co-exist with,與之共存。這個過程慢慢為Ron整理出空間,讓他感受不安背後更複雜的意感。感受背後仍有感受。他浮現了一個玩具鐵甲人的上鏈彈弓(發條),Ron覺得自己「上鏈上到行曬」,「個公仔沒有選擇的不停向前行……」他用這個fresh metaphor去形容此刻的感受,並意會到他的身體,在焦慮症折磨的十年裏,不停的「上行鏈」、「停唔到」、一切精力就用來應付各種日常生活的焦慮與不安。

 認知行為治療與生命自覺不同:前者集中處理扭曲了的認知;後者集中促進體驗意感,重點是身心的感受,而不是頭腦的想法。

 我們也可對比psychoanalysis(心理分析)和生命自覺的不同:心理分析努力尋找成長歷史的壓抑與衝突,打開記憶的密室以促成頓悟。對比之下,生命自覺聚焦當下,重點是在此刻unfolding的新體驗,把「暗在」拉上來,用鮮活的隱喻,讓模糊的意感變得清晰。

 Ron用了「拉行嘅彈弓」去描述當下的意感,而這個體驗是現在進行的,Ron覺得沉重,覺得停不下來。他說他想用力反方向扭鬆彈弓,卻不成功。他又說,彈弓看清楚一點,已經因為用得太久而生鏽,會擦傷皮肉,令他有損傷的痛感……

 池見陽是日本關西大學的臨牀心理學教授,多年來研究生命自覺的過程與語言力量。他指出,意感可以進一步豐富、加深,他稱之為「追體驗」(德語:Nacherleber),或「再體驗」(re-experiencing)。他解釋說:體驗和「追體驗」交叉、豐富起來,並展開新的故事,這既不是過去體驗的再現,也不是藏在潛意識中的過去的記憶,這是當下創造出來的新故事。 (註2)

 不否定「我冇用」的思想

作為Ron的聆聽者,我忠實複述他所描繪的意感,又試圖去感同身受,聆聽他說,他像個鐵甲人,經年累月,不能停下來,聽下聽嚇,連我自己都覺得「好攰」 !這種共感,讓Ron感受到支援,而他的意感,在當下發生了變化。 Ron說,覺得很sad,眼淚流下來,說多年來,浪費了多少精力與時間……。

 這半年我知道Ron已經可以正常工作,而且完成幾個他認為可以貢獻社會的NGO projects。所以我大膽用較為進取的方法,看看能否進行池見教授的「追體驗」。我追問,你覺得sad,覺得浪費了生命,是不是你也很珍惜生命呢?你不想浪費在焦慮上,是不是希望過另一種較輕鬆又有意義生活?

 但他衝口而出:「我冇可能過正常嘅生活!我同世界隔開咗,connect唔到……」我陪伴在側,一直都給予full attention。我感覺不到他說的隔絕,反而十分熟悉Ron這些口頭禪,他經常說「與世隔絕」,只知道自己「摺埋」、「冇用」。這都是dead metaphor。若用反問的方法,去鼓勵當事人反思這些口頭禪習,對話就停留在認知的表層。生命自覺採用不同的路徑,不去否定那些「我冇用」的思想,只係把它們放在身邊,轉而留意當下內在意感的變化。

Ron近半年做了不少推廣項目,幾天前做research,看到新生會newlife330網站的卡通人物,他叫「壹仔」,是一個白色的「1」字,好cute,做出不同的表情,例如煩厭、焦慮。他沉默了一會,說,此時腦海裏出現這個壹仔,在生鏽的彈弓上跳來跳去。我問:「壹仔知道你的存在嗎?」Ron答,「知道,仲好想同我玩?!」然後Ron 讓自己的心思,由壹仔帶領到海邊,天上有星,有輕柔的風,有愉快的感受,還有不知身在何方的忐忑,但整體是開心的,像一個單純的朋友,帶Ron到美麗的地方旅行。

 重新體驗自己 修改慣性感受

 生命自覺不時會出現不同的畫面,要核對一下當事人的感覺是不是實在的。我請Ron確認:「你現在感到有風,輕柔的風,感覺愉快?」Ron說,「有風,很實在……」。

 「與世隔絕」是他自閉在家的根深柢固的想法。他已經慢慢回到工作與社交生活。在這次生命自覺的體驗中,他具體感受到拉緊的彈弓的焦慮緊張,跟著他為自己浪費了多年的青春而流淚。正正是他開始珍惜生活與工作,當他關注到內心意感的變化,又具體的有微風輕吹的新體驗。

我作為聆聽者,並沒有給Ron什麼解決問題的建議,而是努力去感受他的感受,以共感的方式複述出來,促進他重新體驗自己,透過當下的意感體驗,修正過去描述自己的套語,同時修改慣性的感受與行為。我想強調一點,就是各種治療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效果,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 Ron若沒有藥物減輕焦慮,我不肯定單做生命自覺是否有今次的效果。但我很明確的感受到,Ron帶著重甸甸的包袱而來,如今整個人都放鬆了,趣味盎然的向我介紹他有份參與的復康項目。

 註1:大陸譯作「聚焦」,台灣譯作「發心」。

 註2: 池見陽編著,李明譯(2019)《傾聽。感覺。說話的更新換代》,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文、圖// 馬傑偉

 編輯// 王俊傑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