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7, 2025

與Chat GTP 對話,討論小分子肽的功能

我是Donna,今天,我和DEEPSEEK 對話。關於小分子肽的功能和應用,





https://chat.deepseek.com/a/chat/s/a07ac1b7-ec6e-4027-8401-9837f9ffa8c2 

我問:

小分子花生肽的功能?

  1. 抗氧化
    能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保护细胞。

  2. 增强免疫力
    调节免疫系统,提升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抵抗力。

  3. 降血压
    含有ACE抑制肽,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帮助降低血压。

  4. 抗疲劳
    提供能量,缓解疲劳,适合高强度运动或体力消耗大的人群。

  5. 促进消化吸收
    分子小,易被肠道吸收,改善消化功能,适合消化能力较弱者。

  6. 保护肝脏
    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细胞修复,改善肝功能。

  7. 抗炎
    抑制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慢性炎症。

  8. 改善血脂
    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预防心血管疾病。

  9. 促进伤口愈合
    加速组织修复,促进伤口愈合,适合术后或创伤恢复。

  10. 抗肿瘤
    部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潜力,但需进一步研究。

应用领域

  • 保健品:用于增强免疫、抗疲劳、降血压等。

  • 食品添加剂:用于功能性食品,提升营养价值。

  • 医药: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肝病等。

  • 化妆品:用于抗氧化、抗衰老产品。

注意事项

  • 过敏风险:对花生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 剂量控制:需根据产品说明或医生建议使用,避免过量。

小分子花生肽功能多样,应用广泛,但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人士。

我發現沒有提到調控胰島素,減少胰島素阻抗的功能,就提出:

還有調節血糖功能,改善胰島素阻抗

於是,它繼續給我找到的資料:

是的,小分子花生肽还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功能,具体机制如下:

1. 调节血糖

  • 促进胰岛素分泌:小分子花生肽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帮助降低血糖。

  • 延缓糖吸收:通过抑制肠道中的糖类消化酶(如α-葡萄糖苷酶),减缓糖类分解和吸收,避免餐后血糖快速上升。

2. 改善胰岛素抵抗

  •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小分子花生肽能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

  • 调节信号通路:通过调节与胰岛素相关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通路),改善胰岛素功能。

3. 其他相关功能

  • 抗氧化与抗炎: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小分子花生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 保护胰腺:减轻胰腺氧化损伤,维持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正常分泌。

应用场景

  • 糖尿病辅助治疗:适合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者,帮助稳定血糖。

  • 代谢综合征管理: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益。

  • 功能性食品:可用于开发调节血糖的健康食品。

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饮食和运动。

  • 咨询专业人士:糖尿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与降糖药物冲突。

总之,小分子花生肽在调节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潜力,但需科学使用。

This response may contain medical advice. AI-generated content, for reference only. Please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f necessary.
非常好的總結

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探讨小分子花生肽或其他相关话题,随时可以告诉我!我很乐意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以下是关于小分子花生肽的快速总结,方便您随时参考:


小分子花生肽的主要功能

  1.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

  2. 增强免疫:调节免疫系统,提升抵抗力。

  3. 降血压:抑制ACE酶,帮助降低血压。

  4. 抗疲劳:缓解疲劳,提升能量。

  5. 促进消化:易吸收,改善消化功能。

  6. 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促进修复。

  7. 抗炎:抑制炎症反应。

  8. 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9. 调节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延缓糖吸收。

  10. 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信号通路。

  11. 抗肿瘤:潜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12. 促进伤口愈合:加速组织修复。


应用领域

  • 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医药、化妆品等。


注意事项

  • 对花生过敏者慎用。

  • 使用前咨询专业人士,避免过量。


希望这份总结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需求,随时告诉我!🌟

我發現,小分子花生肽對胰島素阻抗上的臨床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但這裏沒有講到。於是我提醒它,所以,我們要帶著開放的態度去和CHATGTP學習,也要帶著CRITICAL thinking的態度,與它討論,更加完善。

在我的實踐中,我看到的臨床應用結果是:

越有敏感的人,越需要深層排毒,比如用輕草堂排毒,提升腸道免疫力,同時用小分子花生肽去做細胞上的修復和排毒,反而對各種敏感,海鮮和花生或牛奶鷄蛋等,都可以逆轉!

所以,不是對花生敏感們就不可以使用的,要看結果,結果是,大部分人都沒有這種敏感,因爲不同的工藝,做出來的花生效果和成分是不同的。











癌症治療康復路的故事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5/02/blog-post_21.html

小分子肽在病毒等方面的臨床自我療愈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5/02/blog-post.html

關於癌症治療的探索 - 如何降低副作用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5/01/study.html

排毒和小分子肽的功效- 我的最新情況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2/blog-post_16.html

連續血糖監測儀 - 12 天體驗與發現 (2)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9/12-2.html

CGM System - 智能血糖管理的體驗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9/12-2.html

活性肽與排毒 臨床營養治療工作坊 (個案與原理)總結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11/blog-post_0.html

如何大大降低化療帶來的痛苦?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9/blog-post_9.html

楊醫師的腎囊腫和超高血壓如何解決?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9/blog-post_10.html

排毒和小分子肽的自愈力 (續)

爸爸因爲心髒病和肺纖維化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10/blog-post_27.html

小分子花生肽和排毒爲什麽可以提升睡眠質素、降血壓、調節荷爾蒙,平穩情緒...?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5/blog-post_19.html

癌症系列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1/blog-post_11.html

癌症的預防和療愈,從排毒開始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1/blog-post_29.html







Discussion with DEEPSEEK 





2025 2 27

書寫療癒 -華山


 

身心靈課程,常被詬病為怪力亂神、we-won-won、不專業、龍蛇混雜;身心靈導師少做學術研究。為此,當仁不讓,渴望多做實事。最近,推廣書寫自療,便用心寫出學術理論基礎、實證研究和具體法門,渴望大家一起專業探索,健康成長。

XXXXXXXXXXXX
書寫療癒的理論、實證研究和實踐方法 (周華山博士)
一、前言
生命就是經歷。書寫療癒,就是整理自身經歷,放下傷痛,回歸內在,探索生命出路,成為人生的導演和治療師,提升自己、修為自己。
古時文人墨客,透過詩詞歌賦,抒發情感。當代研究發現,表達性書寫(Expressive Writing),用文字將傷痛經歷寫出來,有效抒發情緒、紓鬱解憂、提升身心健康。今天,書寫已成為療癒心靈的專業法門。
二、理論
表達性書寫最先由美國德州心理學教授James Pennebaker提出,後來廣泛應用在各種臨床治療中,譬如表達書寫治療(Expressive writing therapy)、正向書寫(Positive writing)、正念書寫(Mindful writing)、創作書寫(Creative writing)、自由書寫(Free writing)、感恩書寫 (Gratitude Writing)、願景書寫 (Vision Writing)、創意書寫 (Creative Writing)、情感表達書寫 (Emotional Expression Writing)、換框書寫 (Reframing Writing)、自我肯定書寫 (Affirmation Writing)、創傷書寫 (Expressive Writing for Trauma)、解夢書寫 (Dream Writing) 等。
1986年,Pennebaker找來50名大學生,連續四天,在實驗室內,每天花15分鐘書寫。受試者分為兩組,控制組只記錄中性事物,譬如描述臥室和鞋子;實驗組則書寫創傷經驗及內心深層情感和想法。
實驗組學生,再分為三小組:第一小組純粹發洩情緒;第二小組聚焦創傷事件;第三小組則要同時書寫創傷事件與內心情緒。控制組的學生只寫瑣事,沒有任何療癒效果。實驗組學生開始書寫時,湧現情緒,卻因此釋放皮質醇等應對激素,增強免疫系統,事後感覺釋懷,情緒淨化了(Emotional Catharsis)。就像我們看悲劇電影的時候,會傷心流淚,同時也在釋放情緒,之後感到舒爽。
Pennebaker通過科學儀器測量受試者血壓、閱讀受試者日記、研究追蹤問卷,綜合評估受試者的書寫進展。六個月後,發現第三小組學生免疫力明顯提升,包括淋巴細胞(Iymphocyte)、有絲分裂原(Mitogen)、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和刀豆蛋白A,證明表達性寫作確實增強復原力、免疫力和專注力,有助抒發創傷事件引發的情緒壓力。這組學生看醫生求診的比例下降了50%。
Pennebaker研究還發現,只發洩情緒或描述事件不足以帶來療癒。療癒的關鍵是寫出事件的來龍去脈,真實講出內心感受,從而汲取箇中教訓。因此,書寫治療與一般日記有本質差異。
受試者四天書寫過程中的用字,也透露端倪。療癒效果明顯的大學生,多數從開始時大量使用「我」這個字,逐漸改為客觀描述事件,離開了自我中心的敘述角度,不再糾纏於「我的」情緒。此外,這些學生會把經歷梳理清楚,多了使用「因為…所以」,從受害者發洩情緒,轉為探索事件的來龍去脈。這種帶著覺察呈現情緒狀態(emotional disclosure)的書寫方式,有助於放下傷痛和執著。
Pennebaker開拓了「書寫療癒」,他稱為Writing to Heal,延伸至不同對象,包括大學新生、被解僱者、抑鬱症患者、重大創傷者等,效果甚佳。寫作的節數愈多,效益愈大。他認為書寫療癒的威力,不光是情緒宣洩,而是改變視角(changing perspectives),他說:「只要依從步驟連寫幾天,便能重新審視事件的意義,提升維度、拉開寬度、優化深度。」
三、研究
許多學術研究發現,表達性書寫有助改善哮喘、關節炎、乳腺癌、偏頭痛、心臟病、免疫系統功能,以及提升人際關係的溝通質素。
2006年,美國喬治亞大學心理學家Richard Slatcher發表「寫作有助維持情侶關係」的研究 (The social effects of expressive writing)。他將86名熱戀中的美國大學生隨機分兩組,要求連續三天用20分鐘書寫,A組寫下日常一般事件,B組需要坦誠寫出內心深層感受。三個月後,Slatcher發現,B組有77%情侶持續交往;A組只有52%,即是近半數已分手。B組情侶關係從此更加鞏固,更多感恩、欣賞和愛,證明真誠表達內心感受,足以創造更美滿的伴侶關係。
2017年 9 月《生理心理學》(Psychophysiology)期刊報道,美國麻州麥克萊恩醫院的心理學研究員Hans Schroder測試 44 名有焦慮症的女大學生,要她們完成一項電腦任務。測驗前 8 分鐘,一半受試者寫下內心的焦慮感,另一半對照組只寫下前一天的生活內容。研究發現,能抒發當下情緒的受試者,完成任務的效率更高,腦波圖形顯示她們的負面情緒腦波訊號較低。Schroder說:「我們的試驗顯示,表達性書寫讓我們暫時放下焦慮,專心眼前挑戰,準確有效執行大腦認知的指示。」
2012年亞利桑那大學心理學教授David Sbarra邀請 90 名剛離婚者,連續三天用20 分鐘書寫離婚的感受,8個月後跟蹤調查,發現堅持連續三天書寫的人,專注力提升、心臟功能改善,不再精神飄忽、胡思亂想,身心健康遠遠高於沒有書寫的離婚群組。
2017年,英國諾丁漢大學醫學院教授Kavita Vedhara,邀請120位健康志願者書寫一件痛心事件,並在上臂切片,從傷口療癒的程度,測試寫作對身體康復的作用。10天後,Vedhara進行活組織切片化驗檢查,用顯微鏡觀察傷口癒合程度,發現書寫者比沒有寫作者竟然好轉多6倍。
1998年,11歲奧地利少女Natascha Kampush被綁架,囚禁在黑暗不見天日的地牢長達八年,持續被毆打、羞辱、性虐待、衣不蔽體。Kampush多次試圖自殺,2006年終於脫逃。她的經歷轟動全球,媒體和心理學家將她標籤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她十分不滿,承受二度創傷。她說:「我的經驗,必需由自己說出來。兩年後,出版了《3096 個日子》 (3096 Days),用異常冷靜的筆調描述8年悲慘體驗。原來她被禁錮的最後三年,持續書寫日記,記下綁匪的凌虐。書寫令她可以自我鼓勵,重拾內在力量,她說:「書寫痛苦時,可以抽身觀看,陪伴自己,為創傷賦予了意義。」
2024年,香港電影《爸爸》 的主人翁,也是用書寫療癒傷痛。儘管爸爸的信沒有寄出,卻承載著對妻女的思念,以及對兒子犯錯的傷痛和內疚。這些無聲的文字,極具療癒效果。
加州大學教授Greta Vollmer是加州寫作研究項目的總監,長期研究寫作的價值。她表示:「科學研究證明了表達性書寫有效梳理當事人的內心感受,提升自我洞察力、理解力和慈悲心,從而獲得內在平靜。」
四、 書寫療癒的好處
1、釋放情緒:書寫治療被證實有助降低壓力水平,安全地宣洩情緒,放下框框,恣意讓情緒揮灑在紙上,釋放難以啟齒的委屈和傷痛,將情緒、感受文字化、具體化、形象化,解開枷鎖、放飛思緒,自我探索,尋找新視角和出路。
2、身心健康:大量研究發現,書寫療癒強化免疫系統健康、改善睡眠質素、提高記憶力、改善肝肺功能,調節血壓,減輕憂鬱症、焦慮症,對創傷後遺症狀特別有效。書寫療癒讓我們安靜下來,回歸內在,學習自我覺察,沉澱、淨化、釋懷。
3、自我充權:療癒式的書寫是心靈整理術,讓內心長期擠壓的委屈、無奈和憤怒,被同理、被看見、被尊重。透過自覺自主的意識,建構嶄新意義,提升認知維度,找回自尊、自主、自愛的力量,重拾詮釋自身經歷的話語權,放下別人目光,為自己生命而書寫。
4、自我認知:案主透過書寫,減少雜亂無章的胡思亂想,將混沌思緒化為清晰文字敘事,重新審視傷痛的來龍去脈,深度自我覺察,促進心理韌性,逐漸增長智慧,因禍得福,走出陰霾,從無法自拔的受害者,轉化為負責任的創造者。
5、敘事治療:書寫,就是自我給力、自我賦權,從嶄新視角感恩挫敗,為自己的傷痛賦予意義。這是通往心靈自由的療癒之路,讓我們站在更高維度,觀照覺察你我她,放慢思考速度,深度同理,重建內心平靜,燃亮最佳版本的自己。
6、絕對私密:書寫過程,不需與人見面,尤其適合不愛社交、不善講話、對人抗拒的案主,更適合警察、軍人、政府官員、性小眾、嚴重創傷者等群體,充滿不想講、不能講的秘密,可以善用書寫,自我減壓、療癒。或許,對方已經離世,或不想再聯絡,我們獨自書寫也能釋懷。
7、網絡之便:網絡書寫愈來愈盛行,因為方便、即興、快速、多元、隨心。網絡方便大家隱藏身份,以匿名、異名、化名(pseudonymity),在虛擬舞台上盡情展現虛擬自我,或用「他者」身份來自由書寫,與網友圍爐取暖,互相共鳴。當然,也有網絡欺凌、情緒暴力、虛假言論的危機。
8、另類療癒:研究發現,書寫療癒無法取代傳統心理治療,然而好處是獨自進行、自由自主、自我探索,無須出門、無須見人、無須付款。所有隱私,在紙上盡情抒發,無須對人披露。
五、如何開始「心靈寫作」
1、確保環境安全:問自己:我多久沒有靜下來傾聽內在需求?然後,找一個安全、輕鬆、安靜的環境,讓自己放鬆自在,專注內心感受,不受外界干擾,讓思緒情感自然抒發。
2、從深呼吸開始:讓自己放鬆、坐直、閉目、雙手放在胸口,慢慢深呼吸,逐漸放下外在人事物,放下焦慮,回歸內在平安,然後才開始書寫。否則的話,書寫可能淪為情緒發洩,愈寫愈憤怒、愈講愈沮喪。
3、設定清晰動機:慢慢沉澱,清晰書寫的動機:為着釋放情感?整理混沌思緒?想站在更高的維度看見自己?誠實反思人際關係?還是創作幸福的未來?
4、時間無需太長:Pennebaker認為每次需要15-20分鐘。同時,現代人超級繁忙,很少寫字,為了鼓勵大家開展這個珍貴旅程,可以從5-10分鐘開始。能夠開始,便有價值!循步漸進,見好就收。如果持續書寫,每星期寫兩三次,逐漸提升到15-20分鐘一次,是最理想的。
5、書寫不能中斷:開始了書寫,就堅持到預訂結束時間為止,不要中斷。如果想不到寫甚麼,就直接寫「我想不到寫甚麼」、「不知寫甚麼」等;腦中出現甚麼,就寫下來。如果忽然想起甚麼,也寫出來,譬如「我想去廁所,未倒垃圾……」,總之,將內心對話統統寫出來。
6、不要在意錯字:讓思緒隨意流淌,不要在意文筆優劣或錯別字,不要思考或停頓!書寫是自我探索的旅程,關鍵是絕對誠實;即使語意奇怪、邏輯不通順,全部寫下來,避免刪減或壓抑真實的感受。
7、定期回顧書寫:每過一段時間,可以回顧過去寫下的文字,觀察成長旅程的變化,嘉許真摯的努力、接納生命的脆弱、覺察內心的盲點,堅持做真實的自己,虛懷若谷,持之以恆。
8、易位轉念書寫:書寫門派五花八門,其中包括「我你她易位轉念」。我們平時待人接物的出發點,總是「我、我、我」,期望所有人都認同「我」、尊重「我」、從「我」的角度看問題,容易固執己見,惹人反感。
我你她易位轉念,可以用於任何事情或關係,方法是轉換角度,最終回歸到更高維度的自己。我們平時只關注自己的角度,完全忽略對方的角度、努力或感受。每次轉換位置,我們都需要閉目深呼吸一分鐘,讓自己靜下來,才進入下一個角色,寫下不同的故事。這個書寫方式難度較高,初學者最好有社工、導師或治療者帶領,確保安全、有效。
示範例子:
一個「被離婚」的妻子,感覺非常憤怒,可以先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帶着最深的自愛,開始「我你她易位轉念」心靈書寫:
我 (妻子):渣男,你當初答應一生一世愛我,結婚一年後就有外遇,還堅持離婚,我恨死你!
你 (老公):你永遠只抱怨別人、指責別人,真煩!我不想回家,我找外遇,都是你逼出來的!
她 (中立者):你倆都互相攻擊,被強烈的情緒綁架,不如停一停,檢討一下自身責任,好嗎。
我 (妻子):唉,我真的很無奈!可能我真的不懂溝通,大家都固執,最終大家都輸。
我們透過不同身份的表達,換位思考,從自我中心的「我」開始,逐漸移動到對方的位置、再站在中立的第三方立場,提出較為客觀的看法。最後,回歸內在,在更高更闊的層面檢視自己,會發現自己不再站在「我對你錯」、「我高你低」、「我是你非」的道德高地。這是極好的修行,生命層次和維度都提升了。
9、書寫墓誌銘或訃文:有意識地寫下自己的墓誌銘或訃文,增加對「死亡」的覺察,認真檢視人生的甜酸苦辣、成敗得失,覺察自身的執著。提早預演臨終的旅程,讓我們更珍惜當下,充份享受生命每一天。
10、書寫療癒的門派、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與喜好,選擇適合的法門、導師和工具。
六、溫馨提示
書寫療癒讓我們深入了解自己,提升感情韌性,同時,需要遵循專業指引,令書寫過程安全、有效:
1、放下過高期望:書寫療癒是漸進過程,切忌好高騖遠、立竿見影。允許自己循序漸進、尊重自身節奏,接受箇中反覆跌蕩。安全至上,初學者請選擇簡單的事情開始,讓自己熟悉自我表達、識辨情緒。
2、尊重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用鉛筆、鋼筆、原字筆、手機或電腦鍵盤手打都可以。有人喜歡鍵盤打字,享受敲鍵盤的聲音爽快響亮,直接回饋,釋放壓力。有人喜歡手寫,感受手指、手掌的肌肉在用力,筆在紙張上飛舞的動感、觸感,與書寫者的心神連成一體。
3、避免二度創傷:留意身體的警號。如果書寫過程中感到不安、焦慮或情緒悸動,請立即停止,慢慢深呼吸,並考慮尋求專業心理幫助。如果情緒容易激動,或沉浸負面情緒中,請選擇簡單主題開始,確保自己安全、舒服、享受。
4、注意書寫節奏:書寫沒有特定形式,想寫就寫,自由飛翔,享受專屬於自己的此時此刻。同時,如果書寫引發了強烈的情緒,請你暫停,純粹深呼吸、再深呼吸,做運動,平復心情,或尋找社工、輔導員幫助。
5、留意書寫密度:避免過長時間書寫,每次最多30分鐘,每天只寫一次,以免過於頻繁,沉溺負面情緒,陷進情緒漩渦,難以自拔。
6、如果不知如何開始,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看看童年照片、舊書信,讓自己放鬆,蘊釀情緒,然後才開始書寫。也可以用紙筆隨心繪畫,把心中的感受、想法用圖象表達了,才用文字敘述出來。
7、如果仍然頭腦閉塞,可以閉目,問自己:「最近,我最常想起的人是…. 」、「我最關心的事件是….. 」、「我對我人生的評價是…. 」、「我對父母最大的感覺是…. 」、「我對香港最大的感覺是…. 」
8、避免批評內容:書寫療癒是要自由表達,不在乎通順、美感、語法正確么,不要因為內容看起來「不夠好」而責備自己,允許自己天馬行空、毫無罣礙;學習對真實的自己全然接納,不論斷、不壓抑、不逃避,純然接納,如是如是。
9、重視結束儀式:書寫終結時,避免突然停止,請用心寫一句給自己的承諾、感恩或祝福語,然後閉目,慢慢深呼吸,嘉許自己的努力,這是深情的自愛。療癒是個人的私密之旅,如果分享書寫內容,請確保對方是絕對值得信賴的人。
10、尋求專業協助:如果書寫後的情緒持續強烈,干擾了生活,建議尋求專業社工、導師或心理治療師協助,或者找最信任的朋友、老師傾訴。
七、結語
感謝台灣劉仁州老師的啟發,自在社在八年前開始推動書寫療癒,在核心課程提供了安全的學習環境,讓學員寫信給父母,然後成為最佳內在父母,回信給自己。整個過程,由專業導師帶領,加上專業教練單對單陪伴,令許多學員體驗深刻而安全的自我療癒。
最近,我們決定推出「書寫自療五部曲」,由劉仁州老師、華山博士、紅博士和幾位專業導師,帶領「書寫療癒」課程,透過有效書寫,自愛自療。這個網課系列,歡迎任何人士參加,沒有任何書寫或語言條件要求。
附件1:書寫療癒的不同學術門派:
書寫療癒(Expressive Writing,Expressive art therapy,Therapeutic Writing)是一個跨心理學、文學、教育和創意藝術等領域的研究主題。除了 James Pennebaker 的開創性工作,還有其他學術理論、研究和門派,對書寫療癒做出重要貢獻。以下是值得一提的理論與研究方向:
1、Mindfulness-based Approaches(正念導向)
- 正念書寫結合正念靜心,鼓勵個體專注於當下的情感和思緒。
- 應用:自由書寫或按照當下感知而做書寫練習。
2、Narrative Therapy(敘事治療)
Michael White 開創「敘事治療」,認為書寫是重建個人故事的方式,幫助我們重新定義自我。
- 核心觀點:我們以敘事的方式理解自己和世界。透過書寫,個體可以將自己的經歷重新編排,從而賦予生活新的意義。
- 應用:書寫「外化敘事」(externalizing narratives),將問題與自我分離;或撰寫新故事,幫助個體建立希望和自我效能感。
3、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
Martin Seligman強調積極「情感、感恩和希望」的作用。
-應用:
- 感恩日記:記錄每天的感恩事件,提升幸福感和減少抑鬱。
- 書寫「最佳版本的自己」:把未來的理想情景與自己寫出來,幫助自己聚焦理想目標和正向結果。
4、Expressive Arts Therapy(表達性藝術治療)
- 這是一種將書寫與其他藝術形式(如繪畫、音樂、戲劇)結合的療癒方式。
-應用:通常與自由聯想、詩歌創作或日記相結合,幫助釋放情感並增強自我覺察。
5、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認知行為療法,CBT)
- 書寫是 CBT 療法的常用工具,用於記錄負面、自動化的想法和挑戰消極的信念。
- 實驗性書寫(譬如「寫下最壞的情況,檢視它變成現實的機會有多大…」)幫助個體重構認知模式。
- 用於「暴露療法」,幫助患者面對創傷記憶並降低情緒的強度。
6、Trauma-focused Approaches(創傷焦點方法)*
Patricia Resick 的「認知處理療法」(Cognitive Processing Therapy, CPT)是專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設計的療法,以書寫作為核心工具。
- 應用:病人撰寫「創傷敘述」(Trauma narrative),詳述事件及其影響,通過重讀和分析故事來減少心理痛苦。
7、Psychoanalytic Approaches(精神分析導向)
Donald Winnicott 提出「過渡空間」概念,認為書寫可以提供一種安全空間,讓人自由表達深層情感。
- 應用:把日記或夢境記錄用來探索壓抑的情感和內在衝突。
8、Creative Writing and Poetry Therapy(創意寫作與詩歌治療)
- 「詩歌治療」是一種專門的書寫療癒形式,通過創作詩歌來表達情感和探索內心。
- Ira Progoff 的「密集日記法」(Intensive Journal Method)是結構化的書寫方法,幫助個體反思生活事件、夢境和未來目標。
附件2:古代對書寫的評價
古代人類沒有「書寫療癒」的理論,但許多文化以書寫記錄作為情感宣洩、精神治療和靈性實踐的方式,展現書寫療癒的雛形和靈感來源。
1. 古埃及:文字的神聖力量
書寫與醫療儀式:古埃及人認為文字具有神聖的力量,能影響現實。祭司在療癒儀式中,把護身符上的咒語刻寫在陶片或紙莎草紙上,然後將其溶於水中,讓病患者飲用,以驅除疾病和邪惡。
情感和靈性表達:墓碑和紙莎草文書記錄了哀悼、祈禱和感恩詞,作用是幫助書寫者釋放情感、面對死亡或失去。
2. 古希臘:文字與心理健康*
亞里士多德的「淨化」(Catharsis)理論主要針對戲劇,但也與書寫有關,認為人們可以通過記錄或表達悲劇性的情感,實現心理上的淨化和釋放。
醫學與書寫:希臘醫生如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強調思想和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雖然沒有明確提到書寫的作用,但記錄、分析情緒的方式(譬如解析夢境)已具有療癒的效果。
3. 古羅馬:書寫與哲學反思
塞內加(Seneca)與自省文字: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提倡以書信和書寫來進行自我省察,幫助個人管理情緒、面對困境和實現內在平靜。
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的著作《沉思錄》,是一本日記式的哲學作品,展示了斯多葛派哲學如何將書寫作為面對壓力、控制情緒和深化自我理解的工具。
4. 中國:書寫與修身
在中國,書法屬於修心養性的重要方式,寫字可以幫助人達到心靈的平靜,促進專注與自我反思。宋代書法家米芾和王羲之等人認為,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與內心溝通的方式,透過筆劃表達情感和思想。
道教與抄經:
- 道教注重書寫符籙(符咒)以治病、驅邪,這些符籙常包含治癒意圖。
- 抄寫經文被認為是一種靜心、積德、治癒心靈的方法。
5. 印度:書寫與靈性提升
- 抄寫《吠陀經》或其他神聖文本是一種靈性修行,可以淨化心靈和累積智慧。
- 曼陀羅圖案常與文字結合,用於冥想和療癒。書寫或描繪曼陀羅的過程,可以幫助個體進入深層的內在狀態。
6. 猶太教:文字與神聖連結
- 書寫猶太經典是神聖的行為,抄寫者需保持專注、心無雜念,這過程對書寫者的心靈也有淨化作用。
文字祈禱的療癒力量:
- 書寫祈禱或將祈願寫在紙上(例如在哭牆上放置祈禱紙條)是猶太教常見的做法,目的幫助人釋放內心焦慮,與更高的力量連結。
7. 伊斯蘭文化:書寫與啟示
書寫《古蘭經》是表達信仰虔誠的行為,書法家在過程中專注而虔誠,這種沉浸狀態本身具有療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