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血糖測試的結果分析與啓示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0/blog-post_27.html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4/blog-post_25.html
排毒與細胞修復,提升免疫力個案及原理
我是Donna, 一位身心治療師、催眠治療師,夢境和敘事治療師。 這裏,我分享自我療愈,身心修復、身心整合的理念和方法,個案和啓示。 分享夢境啓迪、生命故事、探索人性和健康知識、如何運用潛意識的力量,活得自在輕鬆、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這裏,記載了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啟迪。 讀懂一個人,與人產生深刻的連結,陪伴人們活出健康和夢想的天空,是我的夢想。 Being a dream therapist, hypnotherapist, and health therapist, my philosophy is to improve abilities in self management, self healing, self coaching and body-mind in alignment.
連續血糖測試的結果分析與啓示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0/blog-post_27.html
如果感到不開心,depressed, sad, 都是正常的,同時,長期下去,也會帶來大量的内耗和自我傷害。如何走出這個狀態?
聽聽DrScott Ellies的advisce 和見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Tc4-1CgSo
Fully agreed and feel for Dr Scott advices and experiences.
I use my Parise Therapy in every case and in my own emotions management.
To recognize ourselves merits, effort and value is essential so we can appreciate others in return.
Everyone wants to be seen, understood and to be appreciated.
In our Chinese society, this is very weak. It is a 腐朽belief behind.
My father was very different. He always praised us and showed he was proud of us.
This was crucial for children to build self esteem and inner strength development.
And when we made mistakes, he just gave room for us to reflect and improve. No anger.
不要緊, 慢慢來, 下次會做得好。
I wrote some memory articles about his storie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10/blog-post_14.html
I also need to improve how to more appreciate family and other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8/image-may-contain-text-that-says.html
Don't outsource self-esteem. No one knows us better. We do it for ourselves. The more we appreciate ourselves, the more we self-reflect and the fewer blind spots we have.
In turn, we tend to appreciate others more.
反過來,我們往往會更欣賞別人。
身心治療師Donna心語集
孩子送上這個video,
我蠻感動,孩子在成長。Dr Scott Eilers
的建議和經歷帶給我反思: 如何建立自我價值感,如何提升別人的自我價值感,empower別人。
我發現:學習找出正向的出發點非常重要:
往往 自己做個案,可以做到欣賞個案的正向出發點和優點,但對家人就很少做到,往往是看到行為,而沒有看到他們的正向動機,渴望被愛,被理解的需要。
提醒我再要多些去感受家人的處境,自他相換,提升同理心和慈悲心。
如何建立高自尊 self esteem?
在遇到挫折,我們需要看到自己的價值,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在遇到挑戰時,我們需要看到自己的美麗,自己的能力,内在特質和潛能,内心强大,我們就有自信面對。
讚美療愈法 Praise Therapy ( 2)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12/blog-post_17.html
如何建立高自尊 self esteem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11/self-esteem.html
TTT Train The Trainer 課程有感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1/ttt-train-trainer.html
大家心中都有愛的流動,感到被愛,就會減少内耗,建立起自己的内在朋友、父母,做更好的自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Tc4-1CgSo
2024 11 23
很喜歡導演的一句話
人,還是應該抱有希望…有多黑暗就有多光亮。
疫情期間,很多親人離世,不能見到最後一面,巨大的哀傷沒有處理,這個電影,也是幫助導演和很多同路人一起去處理和修復創傷。
這是導演送給香港人的一份心意。
讓我想起曾經參加過一個世界性的哀傷處理的YOUTUBE分享會:
看看一位六歲小朋友的拿出自己的玩具,不知不覺擺出這樣的圖畫,表達他對疫情下無法做傳統哀悼的失落和悲傷:孩子的慈悲心,深感敬佩,寄托無數人的哀思,更帶來無限的反思...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4/blog-post_30.html
人性化的殯儀服務,讓活人有情感的出口
走出戲院,不知如何表達對【破。地獄】的感受,SPEECHLESS,太豐富,太深刻,太感動...
沉重的來有幽默,笑中有淚,
痛苦的來有溫馨,淚在心流。
我心中有無名的欣慰,我們香港人開始學習面對死亡,面對自己的地獄,在找出路。
【破。地獄】,表達了百萬人的心聲,掀起集體潛意識的共鳴。
【破。地獄】給我一種無形的紓解 ,幫我對一些教條式的、令我窒息的殯儀儀式有些改觀,也有一種呼吸到新空氣的感覺。對殯儀行業有多一些了解,對殯儀從業員有更大的敬意。
電影讓人可以在靈堂講出生人的心聲,哪怕是嬉笑怒罵,最重要是真誠,真心,真意。
雖然有些戲劇性,fantasy, 現實生活可能是難以做的到,( 沒有勇氣?還是害怕...) 這也許是電影成功的一部分 - 讓壓抑的情感得到出口。
哀傷處理,殯儀服務的使命
很多活著的人都好多痛苦,需要化解;好多執著,需要放下;好的哀傷,需要處理。
電影最令人透不過氣的不是各種殯儀服務的過程,反而是人與人之間緊張關係,老一輩殯儀師傅和新一代的價值觀的不同,父女和父子之間的矛盾,哥妹之間的隔膜,原生家庭的創傷...
文哥爸爸臨走的一封信,寫個他的partner,參透了6道 - 道愛,道謝,到別,道歉,道諒和道安的理念。
他要她的女兒和兒子爲他超度,也是為孩子們自己超度。用最後的行動,向女兒致歉,同時,渴望下一代借為爸爸辦法事,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道歉,化解誤會和怨恨,互相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愛,電影來到高潮 - 帶起愛的流動,這是超感人的一場,很多人都留下熱淚。
文哥爸爸臨走説的一句:你們要好好的活著。
代表了千千萬萬的父母心,不論他們在天堂還是在人間。
坦誠表達的重要性
爲什麽不敢表達,電影中道生的一句話,意思是:
你是怕他聽了之後會説出你不想聽的話,還是得不到你心中想要的答案?
一針見血道出人性的脆弱。
這也是一種執著啊!需要破解!否則,就如電影中的家庭,每個人都仿佛活在自己的地獄裏,壓得喘不過氣來。不破,大家都獲得辛苦!
直接表達的重要性
電影中,有個小男孩離世,媽媽非常傷心。
一位年輕人意外離世,家人都很惋惜。
老婆婆和喃嘸師傅都相繼離開...
還有一位年輕的太太走了...
深刻的啓迪: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是最後一天,有什麽誤會,什麽矛盾,有什麽感恩,有什麽感情,只要有愛,都坦誠去表達,不留遺憾。
生與死,我們不能完全掌控,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活出無悔的人生,從放下執著開始 - 破自己的地獄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jyR0DRIs0
參考: 處理哀傷,生死教育的文章
2024 11 19
獨家專訪:兩位主角被問到幾個非常私人的問題,加上我自己的聯想,我覺得可以問下自己:
1
你對死亡有什麽恐懼和擔憂嗎?
DO you have any fears or concerns about Death?
一生為這件事準備?還是到時先算?
還是:
人總會一死,活著就在倒數,有什麽意思?
還是:
找到生命的意義,生老病死,笑著面對?
2
你如何死亡做好準備?
你想怎麽死?
How do you prepare for the inevitability of your own death?
立下遺書?減少後人麻煩?
笑著離開?睡眠中離開?
3
你心目中的葬禮?
生前追思會?
火化,骨灰撒進大海,與魚共存?生命輪回?
火化,骨灰給樹木施肥,與樹共存?生命再現?
4
你幾歲開始想到死亡?
文革期間,那時我六歲,大學裏的校長跳樓自殺,我每天都要經過那條路,很是害怕!莫名的害怕!聽説校長可能是被自殺,就是他殺!更加可怕!
7嵗那年,我同桌的男同學游水,被一個漩渦卷下去,我看著他被搶救,但還是離開,只有7嵗。每天上學會經過他的墳墓,很不安。同一天,我也被漩渦卷下去,但我努力爬上來...我開始覺得,自己真的大命不死,好彩。
之後都看到不少奇奇怪怪和正常的死亡事件,我開始思考自己是如何死,最想如何死,才有價值?或舒服一些。
這麽多年,我在跨越死亡的路上邁進一大步,就是從搞生死教育開始,來到爸爸離世,我把哀傷變成力量,在靈堂為爸爸搞追思會,爲自己和家人,疏解哀傷,學習傳承。看到死亡背後也有價值,有使命。
5
你覺得戲裏的角色那一部分最想你?
————————————————————————
我在思考...,
夢裡夢外,跨越死亡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12/blog-post_30.html
感悟生命工作坊的來歷和理念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1/blog-post_5.html
留給人間的愛 - 生死教育的學習記錄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4/blog-post_28.html
村上春樹的墓志銘 - 我至少跑到了最後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6/blog-post_14.html
Inspired by 村上春樹 的墓誌銘:
我寫出我的墓誌銘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5/to-be-remembered_7.html
如果生命只有這麼多日子...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7/blog-post_22.html
預演生命的最後一分鐘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1/blog-post_78.html
擁抱晚晴工作坊有感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9/blog-post_95.html
理解生死,跨越生死 (文章分享)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2/blog-post.html
與情緒對話的力量
TTT Train The Trainer 課程有感 ( 第三課)
我覺得,讓個案成爲自己生命的主角是非常重要的,All coach is self coach, all coach is empowerment. 是去激勵別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和走出困境的智慧。
華山做了個案,非常詳細的過程,之後Dr Red的debrifing, 都讓我感到可以找到案主的核心情緒,然後用潛意識的自我對話,加以深入的自我探索和療愈,是轉化的關鍵。
最近蠻壓抑的,一直和自己對話。和自己做催眠治療 , 包括mindfulness coach.
昨晚課程,來的很及時。集體的力量幫助我,我·主動“主角” - 案主。
感恩partner Catherine,做我的教練角色。運用3A,引領我去感受内在的小孩的痛苦,掙扎,和無奈,看到自己情緒背後的正向動機和改變的力量,反思的智慧和找到愛自己的能力。
之後大家的鼓勵和支持,大家給我的同理,令我感到溫暖和窩心。
今天我又和自己做了一次催眠治療,細讀和感受情緒背後的信息,我看到自己限制性的信念,看到自己的完美主義,沒有接納媽媽的變化...
我發現我真的不需要做媽媽的媽媽,
雖然她真的不能照顧好自己了。
我真不能做受害者,這對我身體是很大的傷害,我要做創造者。
我看到自己的追求完美,追求做到最好,給自己太大壓力。
我擔心媽媽的健康,超越了你自己的健康。
我擔心媽媽會死,也許,你還沒有完全接受死亡。
我藏沒自己:你已經做的非常好了,你需要照顧好自己。
明白自己多了一些,我的恐懼就遠離一些。
放下一些執著,心情輕鬆一些,愛自己多一些,愛家人,愛的輕鬆。
情緒,一旦被聆聽,被自己正面地去看待,就會成爲我們内在智慧,保護我們,提醒我們,愛好自己。( Donna)
聆聽情緒的背後的聲音
如果說情緒是沒有被滿足的需要,身體的訴求,情感的出口,那麼,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改變什麼?真正收到情緒給我們的信息和提醒,達致身心安頓, 身心平衡。
最終,是學習真正愛好自己
這是我今天和自己做催眠治療的目的。
第一步
和自己做冥想 - 與情緒真情對話的冥想
此時此刻,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舒舒服服地坐著,或躺著,閉上眼睛,深深地吸氣慢慢呼氣,讓自己放鬆,放鬆,回到自己你心中的家,一個溫暖、舒服、安全的家,和情緒做一個真情的對話,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情緒,聆聽情緒,找到、善用情緒智慧,去改寫情緒,改寫信念,轉化生命。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情緒與生俱來。天生就是來保護自己,有其正面的功能。但不適當地使用,過度使用,就會傷人傷己。
例如,如果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不僅給別人,而且給自己帶來心靈創傷!家庭關係、事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或者一次又一次把情緒壓抑下去,逃避表達自己的感受,害怕衝突,又會導致抑鬱,長期失眠,常發噩夢,導致一連串的慢性疾病。
真正傷人的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沒有被修复的情緒創傷。!
而纍計的情緒創傷導致導致限制性信念、慣性情緒和傷害性的行爲。
但我相信,如果好好利用我的情緒智慧,感受它,聆聽它,明白它,轉化它!它就成爲我療愈創傷的良藥,產生生命上的轉化。
此時此刻,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舒舒服服地坐著,或躺著,再做一次深呼吸。
想想最近有什麽煩惱?例如與家人或朋友有衝突,心情大受影響又或者有什麽放不下,對於過去不愉快記憶、不愉快的童年,記憶猶新、揮之不去?
首先然後問自己:
在這件不愉快的事情中,身體上有什麽不舒服的感覺,例如:頭痛?胃痛?胸口痛?心跳加速?血壓飆升?甚至失眠,噩夢連連?
又或者心理上有什麽不安的狀態,委屈?緊張?焦慮?煩躁?或者壓抑自己?有什麽難以表達的情緒?
可能是憤怒,恐懼,内疚,無奈,無助,孤獨、後悔?等等。
這些情緒可能已經是長期存在,習以爲常。
在這些情緒背後,看到自己
是不是渴望被愛,被聆聽,不理解、被明白
埋藏住愛的匱乏感,缺乏安全感和低自我價值感等等好核心情緒。
這些都是情緒給我們的訴求,正面信息。要我們去聽到,感受到。
然後我們問自己,這些情緒後面有什麽信念?
例如:
媽媽不會改變的?
我做什麽都被挑剔,都不滿意?
我的命運就是這樣了...
這些限制性的信念好像内在的誓言,情緒按鈕,隨時會受到別人情緒的牽連,遇到不吻合的信念或性格不合人相處,遇到衝突、挫折,就會爆發情緒,跌入受害者的陷阱。傷人有傷己。
然後問自己,這些限制性的信念,對我做好照顧者有什麽妨礙?我的人際關係、家庭幸福、身體健康有什麽影響?
我們會發現,大部分和信念都是自我實現。因爲潛意識不懂分對錯,它的工作就是跟著信念走,執行信念。
回首過去經驗教訓,會不會發現,信念早已在我們的潛意識埋下種子。瘟穰著這樣結果。例如:覺得自己會失眠,往往就容易失眠了;認爲自己會考試會失敗,結果就失敗。
同樣我們也可以建立積極正面的信念,潛意識也會幫助我們去自我實現,成為渴望的自己。
現在,讓自己再次聆聽情緒背後的聲音,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聽聽這些感覺和情緒有什麽更多的正向的動機和信息,指導意義。不讓它們一次又一次白白來一趟。
問下恐懼,背後有什麽意義?在提醒我什麽?
可能是怕失敗?怕困難?
對自己價值的懷疑?
如果我刻服了困難,生命有什麽不同?
爲了解決困難,我需要提升什麽?
會不會是越恐懼,越要去瞭解,探索,去學習?
問下内疚,你在提醒我什麽?
可能是要我去表達自己的内疚,
可能是我的錯誤,還在鞭打自己
可能提醒我要學習原諒自己,放過自己?
可能是要我面對問題,不要用内疚逃避面對過去的錯誤。
問下焦慮,你在提醒我什麽?
我擔心的是什麽?
可能是害怕失去?
害怕失去愛?
又可能是我的身體的呼喚?
提醒我有什麽習慣需要改變?
每一個情緒,都有正面的信息和意義。
於是,我們深入探索下去,可以看到,
情緒好大程度上,是在提醒我們生命重要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我們到底需要什麽?
我們需要的是愛。需要好好學習愛自己。
情緒,一旦被聆聽,被自己正面的去看待,就會成爲我們内在智慧,保護我們,提醒我們,愛好自己。
如何好好愛自己?
一個非常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同理心,對別人,對自己,都一樣,需要同理心。另一方面,相信情緒不是我們的全部,
在不同的情況下,人的狀態不同,心情好的時候,可以又是另一個人,好多美麗的特質和潛能都會發揮出來。於是,我可以多想想別人對我的好,對我的愛,對我有好多幫助和支持。
當別人有情緒的時候,也許,自己可以接納多一些,平靜一些,心理平衡一些。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不受干擾,不捲入互相傷害,受害者的陷阱,才有力量,一起面對情緒的波動,一起成長。
我忽然覺得,我可以不要那麽辛苦,要鼓勵媽媽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如果她好友一定的能力。
換句話説,面對別人的情緒,我有更好的選擇... 面對自己出情緒,我也有選擇。
同自己講:我不等於我的情緒,它只是我的一部分
可以坐下來,
專注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身體感覺,心理狀態,
回到身心安頓的家
寫下自己當下的感受;
聆聽情緒背後的信息,情緒被看到,就會平靜下來。
又可以找信的過的人傾訴自己的情感和壓抑,任何不安和恐懼
又或者好好反思一下
想想別人説的話,背後的弦外之音,
自己是否誤解了別人的意思,
或者需要和別人做深度的溝通
或者下一次我的語氣可以好一些,
表達方式可以不同
好好地說出每一句話,
讓別人聽的舒服、明白,真正理解你的心。
今天,我和情緒做了深情對話。
看到自己的情緒背後有好多内在資源
我們可以從一個焦慮、恐懼、無奈的狀態,
變成積極,樂觀、有自信的狀態
透過同自己的情緒對話,我們
看到情緒是我們的内在小孩,擁抱它;
看到自己有受害者的狀態,轉化它;
看到自己的生命的課題,面對它
看到自己的挑戰,跨越它。
常常做這個冥想,回到自己内在的家,與情緒安靜地相處,
與情緒真情對話, 讀懂情緒的信息,善於情緒的智慧,
限制性的想念,負面的慣性情緒就完成了它們的使命,悄然離去...
正面的信念和價值觀慢慢建立起來,内在變得平靜,溫柔,堅强,慈悲,有彈性,對自己,對別人,都更多的同理心。
因爲有著情緒導航,内在的GPS,就算面對任何挑戰,衝突,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智慧,做出理智、愛自己的選擇。
常常與情緒對話,讓纍計的情緒得以疏解,洗滌,安頓
情緒創傷得到修復,信念得到改寫, 生命變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