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8, 2019

懷念黎小田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不再‧不見——黎小田

 文//羅展鳳

【明報專訊】日期回到2018年3月17日,下午4時30分。相約黎小田先生於他所選擇的銅鑼灣利園咖啡店。

 





他匆忙趕至,踏入咖啡店難掩一臉倦容。

自從參與《流行經典50年》的節目,他一星期花上2至4天在音樂上,除了星期二跟樂手或歌手練習,還有星期三全日的綵排與錄影,電視台從未試過的10人樂隊即場演出,還要久未露面的歌星演唱,都由他一一細心關注。還未說其他準備——歌曲的揀選、編排與重新編曲,都照顧妥當。

 而觀眾見到的,只是他風度帶點風趣的主持工作,更多時候,他更情願讓好拍檔家燕搶去風頭。

大家都記得這位流行樂殿堂級大師在1970、80年代於電視劇主題曲與插曲的成就,但多少淡忘了他曾經參與不少電影製作,除童星外,他一直還是演員、導演、監製、出品人、策劃、配樂與作曲。

 是次訪問主題,就是有關黎先生多年在電影音樂的參與。

 訪問在他持續咳嗽中進行,他笑說,很多東西未必記得很清楚。他細細地望著我手上整理好的電影名單,斷斷續續說一些記憶,今天看來,這點點滴滴,依然彌足珍貴。

訪問由1988年說起,《胭脂扣》於同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拿了最佳電影配樂及最佳電影歌曲,慢慢又談及他早年的電視台工作,對父輩與同輩的看法,下文將由黎小田先生第一身訴說他的回憶與想法。

 最喜歡找梅艷芳張國榮

 配樂上,《胭脂扣》(關錦鵬,1987)絕不能說最滿意,還算可以。每部戲假如有主題曲,我會先做主題曲,再根據主題曲做音樂。 《胭脂扣》有很多時間給我做,關導演要的東西很仔細。美中不足是片中弦樂不夠,尤其小提琴的聲音不夠多,最終只用了結他,與電子合成器。片中不同場景用了主題曲的變奏,我當時是先看電影畫面,對準時間,記下,再錄製音樂。一般來說,個半小時的電影最少要預上45分鐘的音樂,事前要先設計好。錄音時,我要求樂師多錄一些段落,如他們把主旋律用大提琴一拉,情緒就變得傷感。

 電影中,梅艷芳有幾句南音要唱,她不懂南音,於是我找了梁漢威,梁師父唱功很厲害,他先唱了,梅艷芳跟著唱。南音是很難唱的,但她能跟得上樑漢威,唱出那種味道,阿梅也花了不少時間去聽。的確,梅艷芳與張國榮的音樂感都是很好的。

 1980、90年代,好些香港電影是太多歌了。你提及的電影如《為你鍾情》(馮世雄,1985),片裏就有7首歌,都是導演自己放進去的。那時候主題曲很受落,西片也一樣。像迪士尼的電影,那些主題曲動聽到不得了,簡單、優美,沒有一首是不好的。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唱我電影歌曲的歌手,很多時是梅艷芳、張國榮與呂方,我很喜歡他們,會特意為他們爭取唱主題曲;或者說,當時電影公司找我,他們最想梅艷芳唱主題曲。於是我們就像組合,「鐵三角」那種,很多合作也很易傾妥。

梅艷芳的歌很多,但有些記憶遺忘了……我記得《歡樂叮噹》(許冠文,1986)裏有一首歌是梅艷芳與許冠文合唱的(《戀愛多一次》),本來我想給(片中女主角)鍾楚紅唱,但她不肯。那套片像《杜絲先生》(Tootsie,1982),許冠文男扮女裝。至於主題曲《喚回快樂的我》,也是梅艷芳唱,許冠文填詞。 《黑心鬼》(陳會毅,1988)我也作了一首《心肝寶貝》給梅艷芳,這首歌也廣受歡迎,因為容易唱,又帶粵曲味道。

 《似水流年》(嚴浩,1984)整部電影音樂都是喜多郎的,主題(theme)由幾個簡單旋律組成,沒有其他了。那時蘇孝良先生是「華星娛樂」的總經理,他也彈鋼琴。他說喜多郎的音樂很好聽,叫我不如加一段,改成主題曲。於是中間一段是我加上去的,但沒有加上我的名字,那時我也不懂版權事,沒所謂,叫我改便改,由梅艷芳唱,都是蘇孝良的主意。其實接人家的音樂來做不易,幸好最後也接得到。歌曲推出時,作曲是喜多郎,我只是編曲位置。後來歌曲大受歡迎,但編曲是沒版稅收的,我是吃了虧,後來我一見蘇孝良就罵他(一笑)。

 《警察故事》配樂被低估

某時期、某類型電影的音樂不大想做,例如鬼片,像《人嚇人》(午馬,1982)、《人嚇鬼》(錢月笙,1984)那些,但朋友關係,推不掉。我感覺這類片不適合我做,當然,我會照做。對鬼片,我喜歡加段華爾滋,找小朋友唱,我覺得已經可以很恐怖。正如現在做打鬥場面,我也會用慢的音樂。你看《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1993)的音樂很出色,即使打得血淋淋,音樂用上一段抒情的,這才是功力。如有導演會說那是打的場面,我會告訴他打又怎樣?打也可以是悲慘的、悲情的。 《降魔傳》(王晶、鍾少雄,2017)有一段我是這樣做。

 不少洪金寶與成龍的動作電影也是由我做音樂的,我也不一定不喜歡。像成龍執導的《A計劃》(1982)、《警察故事》(1985)及《警察故事續集》(1988)也是我做的,那時我與成龍是很好的朋友,較親近,替他做不少電影。成龍不懂音樂,他全交給我去做。我覺得《警察故事》真的做得不錯,可能被低估了。以那時候來說,主題曲與音樂都做得很好,夠緊張。可惜聲效往往將音樂蓋過,這些電影畢竟強調效果聲。

 那時成龍手上有錢,所有音樂都用真樂器,美中不足是錄音室小,樂師只能分開錄音。例如弦樂上,我會請10位樂師,overdubbing(重錄)4次,就變成40人效果了。當時要思考咪高峰怎樣放,不同位置有不同效果。我是音樂監製,全部都要跟進。假如有節拍的話,我們先錄節拍;然後錄弦樂,隨後是管樂;吹奏那些,accent(重音)那些,還有timpani(定音鼓),都是後加上去的。當時中國人與菲律賓樂師都有,「吹口」(管樂吹奏)多數是菲律賓樂師,現在樂團的沒有菲律賓樂師吹得好。管弦樂團的樂師吹得太古典,沒有菲律賓人那種staccato(懂得chock、帶跳動的斷奏),像呂方唱歌一樣,全都是legato(連奏)來的。

 電視劇要考慮大歌細歌

 在麗的電視寫主題曲時,會先與麥當雄、蕭若元開會聊天。由於未有劇本,會看「天書」,知道劇集主題與人物關係。接著開始想:「寫『大歌』、還是寫『細歌』呢?」考慮哪首歌可以催谷、派上電台。像《浮生六劫》是「大歌」,《人在旅途灑淚時》是「細歌」。 「大歌」寫劇集主題,「細歌」抽取劇中的愛情故事,較抒情。像《驟雨中的陽光》是小品戲,就不會有「大歌」了。 「大歌」的前奏都是蕩氣迴腸的,那是麥當雄要求,像公式。他說一定要在前奏那處做得夠大,令正在洗碗的大嬸也會被吸引,從廚房走出來看一下。是故我經常會找像華娃般的女高音,啊啊啊地唱。相對下,電影歌曲就沒有那種要求。

 那些年的歌寫得很快很多,而且劇集都是不同類型——小品、科幻、武俠、傳記劇集,什麼也有。你要我現在這樣寫,已經寫不出來。那時我是先組織,首要考慮是歌曲由誰唱,歌唱者非常重要。假如歌曲由汪明荃唱,音域就要寫得窄一點;甄妮唱會好一點,音域就可以寫得闊些。此外,要看當時流行哪類型曲式,我盡量不寫。或許寫隻「森巴」出來,要突圍,我要求自己要與別不同。人有人命,歌有歌命,有時我們說The singer but not the song,有時是The song but not the singer,因為那首歌動聽,誰唱都會紅。

 香港乏人研究編曲

 所謂「蕩氣迴腸」的做法,最關鍵不止旋律,還有編曲。香港研究填詞的人最多,研究作曲的人少一點,研究編曲的人是最缺乏了。編曲者又從不賺錢的,編完就算。編曲方面,我還可以吧。作曲時,我會在鋼琴前彈,聽一下chord(和弦)的improvisation(即興),某些音的去法應該怎樣,如何令它更動聽。你聽我的作品是比較順(暢),很少會有一句突然要轉調,現在很流行這樣,我卻很少這樣做的。我多數是隨著和弦的即興性,應轉就轉,由小調轉大調,或由大調轉小調都有。而前奏是根據和弦來編,總之聽來要舒服。

 我最喜歡用的樂器是鋼琴,不過,現在我已經不太多用鋼琴作曲,用電子琴鍵易彈點,不用那麼費氣力。事實上,我也不是彈奏得很出色,我沒有古典音樂底子,雖然有彈過古典作品,但很快就轉去組樂隊彈結他,後來才再彈琴,所以我的指法不算好。一旦要在觀眾面前彈,我要練習才可以。

 我從來沒有做過「七日鮮」,也沒有用「罐頭音樂」,這方面要問我「老竇」(黎草田)才知道,他們那時候會用得多點。還有居仁叔、於粦叔那一輩,「老竇」可能會多做點原創。事實上,那時他們哪有錢做原創?長城電影公司已算是有錢了。我記得去過影棚,看他們跟一隊樂隊錄音。

 當然知道誰的詞寫的好

 我也錄過電影歌曲,於粦叔作曲的《一水隔天涯》,在九龍城一個地方錄音,我負責彈結他,韋秀嫻唱。那時一起錄音一起唱,一條軌做的,只要有一個人出錯,就要重新錄。對著這些前輩,有沒有從旁偷師又或耳濡目染?沒有,反而是他們向我偷師。後期「老竇」的合唱團掉過頭來向我要幾首歌去唱。最初他還踏破我的結他,不讓我學西洋流行曲。

 寫了那麼多主題曲,我與填詞人的關係很好。我當然知道誰寫哪一類題材寫得好,寫蠱惑的是林振強、黎彼得,寫正氣的是鄭國江老師。盧國沾多數寫電視劇,因為他是當時「麗的」的宣傳部經理,有什麼需要改動也容易。在我來說,寫一首主題曲最快用兩星期。最長時間?其實最後寫不出的也有,唯有坦白告訴他們寫不到。也不知道原因,或許是無心情。

 後記

 的確,人有人命,歌有歌命。

 陶傑說,黎小田私下常說「自己不是一個快樂的人」。

 生命總有落差、情緒、遺憾。黎小田的不快樂,也許都藏在每粒音符,只有他知道。

 可以說的,還有以下這些,可能讀出一點線索,或讓我們了解多些黎小田近年的作品。

 「最新完成是電影《五月》(黎文卓,2019)的音樂,電影是有關『六七暴動』,演員有廖偉雄等,只是電影至今尚未安排上映……」

 「像《降魔傳》這類片,神怪又搞笑的,又有打鬥,寫濟公前生,但為它寫配樂真的很難。」

 「《愛.尋.迷》(陶傑,2014)的音樂與主題曲容易做,因為寫男女情愛,我最擅長。」

 「怎樣才接電影主題曲或音樂來做?(先示意「錢」的手勢)要麼是誠意之作。我一看就知道是不是誠意之作,例如周星馳、王晶已經不是誠意之作吧,那就要求多點錢。 」

訪談過程,不免談舊作舊事,當問及最滿意的電影歌曲是否梅艷芳的《胭脂扣》,黎小田再提及新作《降魔傳》的主題曲《不再不見》:「電影說的是金童玉女從天庭被打下凡間,惟千年間即使見面也認不到對方,最後才認出。胡楊林唱的,那是慢歌,我覺得真的很動聽。」

 讀畢此文,我建議大家不妨找找胡楊林唱的《不再不見》,感受黎小田近年作品中最喜歡的音符與歌聲。

 ■答

黎小田——已故殿堂級作曲家及唱片製作人,為香港粵語流行曲奠基者之一;其音樂作品達七百首之多,當中包括電影音樂歌曲,亦曾為多部電影擔任原創音樂。其父為作曲家黎草田,曾於長城電影擔任電影作曲工作。

 ■問

 羅展鳳——電影音樂研究者,近年著力研究香港電影音樂板塊。著有《映畫×音樂》、《必要的靜默》、《畫外音》及《畫內音》。

 文//羅展鳳

 編輯//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懷念黎小田 - 我們的心肝寶貝


《心肝寶貝》 梅艷芳唱,作曲:黎小田,作詞:黎彼得
心肝寶貝 突然在眼前 我急促氣喘動情為你
盼君可發現 回贈相思一串 如火的眼波
跟你通電 傾出我灼熱狂焰 瞳孔早擴張
失去焦點 心窗已虛掩 心肝寶貝 夢正甜
歎春宵太短但願寒夜裡 曙光不會現
長擁你的溫暖 但求共你 永享這片段
長廝守不改變

9 12 20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