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6, 2021

香港的精神健康

 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in-hong-kong-2/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 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在香港以至全球,人們對精神健康仍有很多誤解。不論在預防及治療方面,精神健康並沒有像身體健康一樣受到重視。

每七位香港人就有一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的心理疾病。然而,在這些正經歷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中,七成半的人並不會尋求專業協助。於受到污名化問題、感到羞愧、對自身情況不了解,及缺乏專業支援的情況下,許多人將會繼續面對被孤立的問題。很多數據亦顯示環境、個人以及社會壓力會造成精神健康問題。https://www.mind.org.hk/zh-hant/mental-health-in-hong-kong-2/

心理疾病盛行率
精神健康較差可能是源自不同環境、社會及個人壓力因素,包括生活壓力、缺乏恆常運動、誤用藥物及酒精、經濟困難、居住在公營房屋及長期病患等 [1]。

61% 香港成人正經歷較差的精神健康狀態 [2],每七位香港人就會有一位在一生中經歷常見心理疾病 [3]。
2014 年精神科病患人數比2004年人數增加一倍 [4]。
74% 精神病患者並沒有尋求任何專業協助 [5]。
焦慮症及抑鬱症是香港最普遍的健康問題 [6]。

華山秘笈 - 缺乏父愛綜合症

https://bit.ly/3kMVKRV

【影片重温:華山秘笈 - 缺乏父愛綜合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0160704908733032&set=g.629653851192326

☘️ 現代不少父親因着各種緣由而沒有真正擔起做爸爸的角色,這種「缺席」的父親,可能令子女在成長中出現「缺乏父愛綜合症」,繼而令子女及家庭出現各種狀況:

☘️ 弱勢的、不願/ 不懂擔當爸爸責任的,可能會令其太太變成一個強勢的母親,孩子可能會取代爸爸的位置、成為媽媽的伴侶, 甚至取代母親的位置。

☘️ 當爸爸缺席,男孩子長大後,可能也會關係缺席、感情缺席、逃避責任,複製爸爸模式的情況⋯難以建立健康的自我身份認同。

☘️ 女孩子容易覺得爸爸自私,會可能變得兩極,一是很憤怒和自卑,一是要做一個強勢女人,不信靠男人。

☘️「缺席的父親」又容易令太太在子女面前指責和批判父親,令子女背負了父母的情緒和責任⋯ 最終衍生各種如不安和焦慮的情緒!

☘️ 華山老師在一連18集的「缺乏父愛綜合症」的各個案例中,闡釋孩子和妻子在這些狀況下的惡性循環,以及如何脫離這個循環的心法。

☘️ 自在社所有內容都可以在YouTube重温,歡迎到以下連結重温【華山秘笈 - 缺乏父愛綜合症】。

❇ 馬上重温: https://bit.ly/3kMVKR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og5WuQqJagbYLofn4A7aqY1ZiwDtl6R&fbclid=IwAR0GSMX0OFbRjVCJtekab2S44VURu7DGoS6IWJfa2wJIpqTk6QFpuBXT0zU

Reference:

《缺席的父母》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9/blog-post_26.html


26 2 2021

如何與亞氏保加症 (自閉症)家人相處?

      


          

講起自閉症,人們往往會會想起兒童心理障礙或心智問題。嚴重者在兒童階段中比較容易發現。但有不少,直到成年都不知道自己患有自閉症,特別是亞氏保加症Aspergers Syndrome. 

( 自閉症的spectrum很廣,有的屬於“隱形”的自閉症,有的智商很高。)可見香港的心理健康的普及還是很落後。


近幾年西方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研究發現,自閉症的情況比想像多,特別是成年人,所謂高端的自閉症不少,大都受過高等教育,專業人士。

亞氏保加症和明显的自閉症不同,他們一般智商和語言能力都大致正常,有的智商還相當高,或有特殊的天賦,但社交上的障礙比較明顯。患者缺乏推論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Theory of mind),例如他人的想法、信念、和意圖等,同時也很難辨識他人的情緒,溝通欠缺技巧,導致社交上容易碰壁。

典型的亞氏保加症患者通常對別人的批評或不同意見非常敏感,對自己的一套堅定不移,稍微和自己的習慣、計劃或價值觀不同,就容易有衝突,大發脾氣,那種不成比例的情緒暴躁,特別是對自己的親人,令家人難受,他們自己也難受。

自閉症大部分是先天遺傳的。或在懷胎時腦部神經受損等等。大人有亞氏保加症,他們的孩子,患上這種自閉症的機會就高。嚴重的亞氏保加症常常伴隨著憂鬱症,其他情緒綜合症,如果得不到治療和體諒,家庭常常會有衝突,溝通失調;如果家庭發生巨變,夫婦離異,也常常會誘發孩子的自閉症發作,我的個案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如果孩子有自閉症,父母通常都緊張,不知如何和孩子相處,擔心自己孩子如何在社會立足生活。可以理解。但往往忽略了追查家族這方面的情況,甚至父母任何一方自己可能也有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 特別是高端的亞氏保加症 ,一點不出奇。

如果父母,其中一個有亞氏保加症,另一半不知道,以為只是情緒管理不太好,有童年陰影或心理創傷,大家好好溝通就會解決,其實不然。要知道亞氏保加症是一種症状,他们的大脑结构和一般人有些不同,需要特殊的、长期的心理治療。但不是人人都有覺知去了解自己。


面對亞氏保加症家人,最需要的是理解,接納,體諒和包容。這對自己也是一種極大的修行。想想,和一個自閉症的人有情緒、壓力和焦慮,有的會用離家出走幾個小時,玩失蹤了;有的可能不説話,stay in silence for a long time. 有的可能大吵大鬧,沒完沒了,大家都受苦,孩子身心更受傷。

明白他們多一些,也比較容易和睦相處了。

看見一些高端的自閉症,亞氏保加症朋友,接受了心理治療,對自己有了深刻的了解,學習接納了自己,學習和別人溝通,情感交流有很大進步,情緒智商大大提升,心智成長越來越健康,内在潛能得以綻放,發揮。我從心底為他們高興,喝彩!

接纳自己,接纳家人,生命可以很不一样!



父:通貝裡藉抗爭走出抑鬱



認識自閉症 - 如何和亞氏保加症患者相處呢?( 医生系列之7)


而現實中原來真有其人,《我是外科醫生,我有亞斯伯格症》的作者畠山昌樹,正是一名患有亞氏保加症的外科醫生。
他接受電郵訪問時,感觸地說:「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對我而言曾經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仍然選擇努力活着。
我想以一名醫生與亞斯伯格患者的身分,來幫助與拯救其他同伴,因為我們這群人,每一個都是個性非常老實認真的人。」


 

关于「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


在我的個案中,有的父母談到Asperger Syndrome,我開始留意這方面的知識和感受他們的感受,學習如何如何支持這些朋友,如何令他們的家人容易理解自己的孩子,如何相處融合一些,如何幫助這些個案活出自己的美麗,同時較為容易過正常的社交生活。


《光譜上的愛情》


接納、 體諒自閉症,從理解自閉症開始


PARENTING TIPS TO HELP A CHILD WITH AUTISM


What Are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Of Asperger’s Syndrome
https://www.lifealth.com/mind-body-and-soul/mental-health/what-are-the-causes-and-symptoms-of-aspergers-syndrome-pa/49618/



    

My Post

自閉症的成因


亞氏保加症特徵



亞氏保加症,(Asperger Syndrome)是自閉症譜系中功能較高的一個末端障礙,症狀可以從輕度到嚴重。雖然患者的智商通常處於正常至優越的範圍內,但是他們在社交溝通上卻有顯著困難。[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asperger-syndrome...](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asperger-syndrome...)
身邊如果有這些朋友和家人,我們如何和他們相處,如何理解他們,明白他們,大家如何互相傳達愛和關心?

To know more about autism特別是高端自閉症https://www.facebook.com/donnawinter2000/posts/10218727235757491

What is an autistic meltdown:




26 2 2021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21

內在小孩療愈理論和體驗

                                                         建構內在的父母,內在的家


建構內在的父母,內在的家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父母。
那麼,什麼是一個理想的父母?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當自己做了父母,方才明白,無人天生就會做父母,父母在撫育自己的孩子同時,也在撫育自己就內在的孩子。

孩子在跌跌撞撞成長,自己內在孩子也在跌撞中摸索,尋找一個完整的自己。

深深感到,要做一個理想的父母,必須建構自己內在的父母,內在的家,表里一致地活出真實的自己。讓自己內在的孩子得到身心上的安頓,安全感和溫暖,我們的孩子才有溫暖和安全感,才會感受到我們的愛。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
做孩子的理想父母與做自己內在理想父母的關係;
從意識和潛意識的廣度和深度,學習如何把內外的父母整合起來,表裡一致,

身心合一地活出美麗的自己。

也許,這是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

以下文章,記載著我這6年來陪伴自己和朋友們修行的一些故事:通過夢境治療、臨床催眠治療、生命轉化的故事,反思、反省如何提升心理質素,建構自己內在的家,做自己內在小孩的父母,手牽手,一起成長。

共勉之。



4-12-2014


擁抱內在小孩,活出自在人生


今天,我同大家分享下我對“內在小孩”作為情緒轉化治療的理解,認識和實踐的感受。


在心理輔導中,內在小孩部分幾乎是必做的一環。


內在小孩情緒轉化治療是一個探索內在自我,了解真正的自己和發現自我潛能的過程,我很喜歡這個therapy , 常常通過自我催眠和自己做療愈,也用這個therapy處理個案。 Whenever I did this therapy for myself and people, I was tearful, i was moved and touched by our inner child vulnerability and strength at the same time...


什麼叫做內在小孩?心理學大師Carl Jung 對內在小孩有精闢的定義:


他稱內在小孩是真實的我,神聖的小孩.最純潔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愛,得到安全感,但通常也較為自我中心.所以,內在小孩,是一個像徵

代表我們的無辜,無助的感覺,自私,脆弱一面,同時代表我們的純潔、希望、理想,抱負。代表我們的創意、想像力和創造力。這些正是我們的巨大潛能所在。他說, ‘You are open to all possibilities’。是的,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每個小孩子,都具有有無限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無限的機會。



內在小孩原來就是我們孩子那一面,每個人無論來到什麼年紀,仍然都會保留一些孩童時代的特質。這些特質是我們從幼年,童年到青少年這些時期,因天生性格,加上不同的人生經歷,記憶而形成的一種次人格. 又叫SUB-PERSONALITY。它直接影響我們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也成為我們成為成年人性格的一部分。



童年時代, 我們的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如果有不愉快遭遇,而又帶著這些記憶長大,而沒有得到適當的輔導,就會留下洛印,會令內在小孩得不到真正成長.


內在小孩的早年心理創傷可能產生心裡障礙,脆弱面,陰影,而陰影的傾向是向外投射。嚴重者,容易因小事兒煩惱,別人的一舉一動都可能trigger起童年或以前不愉快的記憶,容易產生憤怒,抱怨,焦慮,妒忌和灰心,或內疚,缺乏安全感的自信,身心容易受傷,需要得到療愈。


因為早年缺乏愛,需要極大的愛去修補這個缺口,最重要是懂得做自己的內在父母。用愛擁抱自己。接納自己的過去,是第一步。建立同理心,明白別人多些,寬恕原諒自己和別人,回到心身安頓的狀態。智慧,創意才能發揮出來。


否則,不斷付出的愛都帶有很大的期望,是有條件的,可能會變成索取。當付出的愛得不到適當的回應,認同,就會失望,產生負面情緒。或根本不敢付出,怕失望而回。或對別人給與的愛保持距離,冷淡,原因是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沒有內在的自我認同和愛,個人潛能的發揮就會受到很多自我障礙的限制。


在做內在小孩的過程中,要留意的是,在孩子眼中,可能小小的希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也會導致創傷。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她的感受。


這是一個喚醒內在的愛和智慧的過程,讓個案以極大的同理心去回憶曾經令人傷痛的過去的片段,用內在的愛去撫摸,擁抱這個受傷的小孩– 也就是另一個自己,用極大的同理心去看待整個事件,化解誤會,不安和憤怒、甚至仇恨,真正去明白自己和親人,去接受這個曾經的自己,將過去的包袱變成成長一個學習的經歷。


讓我們做自己的父母親,一個充滿同理心,愛心的大人,去擁抱曾經受傷,或跌到的小孩,去接受他的脆弱面,愛他/她,培養他/她,同他/她一起經歷自己的成長路。 (telling her your growing up process, our glories and embrace holding process)


小孩子的世界充滿豐富的想像力,無時無刻都在尋找新事物,我們的好奇心,令我們像海綿一樣,不停吸收知識營養,不停學習新東西,從沒有任何擔憂,跌倒了,爬起來,也不懂何謂壓力。


所以,內在小孩治療,不僅是修補裂口,還可以發現盲點,更重要的是去發現內在美麗的特質和解決問題的潛能、埋藏心底的熱情、夢想,創意。

RECALL your dreams and childhood dreams


我發現,在催眠的狀態下,人的自我療愈能力驚人,平時壓抑的情感,愛心和智慧,創意,都統統跑出來,原來這些就每個人內在自己的一部分啊!


每個人都已經具備了成功快樂的資源,我們的潛意識早已在童年階段為我們準備好了創造明天的資源,每個人都有潛能,活出夢想。


讓我們一起來擁抱內在小孩, 讓童真,創意,勇於探索,不畏失敗的精神陪著我們,活出童年的夢想,活出真正的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donnawinter2000/posts/10219120102978926


https://www.facebook.com/donnawinter2000/posts/10219120106099004


不做情緒的奴隸 Psycho-drama with ZERO LIMIT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3/psycho-drama-with-zero-limits.html


善用潛意識的溫柔和語言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12/blog-post_14.html


做父母:更要做自己內在的父母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3/blog-post_6.html


《家庭系統與父母成長》課程介紹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3/14.html


Reference for inner child therapy

Learning and Practice on Inner Child Therapy with reflection -
內在小孩的自我療癒的實踐


被看見,被明白,被擁抱 ( Jenny's inner child dream)


Jenny workshop sharing at DP
把內在的孩子找回來,手牽手,向前走

再次探索獅子夢


牽著內在小孩的手一起成長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5/07/blog-post_13.html


        Reading Materials - 關於Donna人性化解夢和催眠治療的文章

24 2 2021

Tuesday, February 23, 2021

誰愛找麻煩

 誰愛找麻煩


主講/劉仁州老師

訪談/黃正昌老師

文字整理/小V

2020/2/13


昌哥:我們有時候會找別人麻煩,別人有時候也會找我們麻煩,劉老師對於這個有什麼看法呢?


♦️劉老師:所謂「找麻煩」其實就是你將你的情緒去歸因在別人的言行上。你認為別人說了什麼話、做了什麼事讓你不舒服、讓你不高興,所以你對他們有一些批評、指責、抱怨。當你有這些言詞出現,就是「你在找別人麻煩」,就因為你認為「別人在找你的麻煩」,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彼此麻煩。


當你有以上情況時,認真的講起來是你生命有了一些「你沒有察覺的問題」,然後被對方的言語或行為把你激發出來。


所以到底是去指責對方的言行,還是去反饋、去察覺自己的生命到底是有什麼隱藏的還沒發現的問題。哪一個作法對你的生命還有你的未來是更好的?


把你的情緒歸在別人的言語或行為上,對自己的生命不會有進步,反而是每一次當你有受傷、有不舒服、有情緒時,你能夠「忍住」不要去批評和指責對方,而是去問自己「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我會這麼在意?」、「為什麼我會這麼樣的有情緒?」、「這跟我的小時候我與父母的關係和成長的經驗有什麼關聯?」。


當你問好自己問題,並且去找的「事件」、「影響的因素」,去照顧和去安慰小時候的自己,更去跟小時候的自己好好聊一聊。


去完成以上察覺自己的步驟後才去告訴對方「自己怎麼了」、「因為什麼事情而有什麼感受跟衝動」。這個跟你被衝動推動 - 去批評、去指責對方是不一樣的。你去告訴對方「我很不舒服」、「我很想有情緒、很想批評對方、很想攻擊對方」,這跟你真的去批評和攻擊是不一樣的。


🔸🔸🔸🔸


昌哥:老師,那麼譬如說曾經有一個學員,他跟我講說他的孩子一直在玩手機,那他就很不喜歡,特別是吃飯的時候特別不喜歡孩子去碰手機。結果他在一次的聚餐裡面朋友的小孩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孩子看到後也很客氣的問媽媽「媽媽那我吃完飯了,我可以玩手機嗎?」,結果他和然的說「不行!」。


我聽起來我就覺得他好像有一點在找他兒子麻煩(笑)。


♦️劉老師:也是!但是!像這種情況、這種麻煩不是只有你家裡面的問題,有時候是跟不同的家庭之間,大家對待孩子的尺度不一樣所帶來的麻煩。


我覺得父母很重要的是要有那份耐心,跟自己的孩子去好好的說明、去討論,也去聽聽孩子想說什麼。


孩子有不同的年齡層的階段,越大的孩子我們要給予的尊重就要越多。尊重自己的父母才會尊重孩子,也才會贏得孩子的尊重,這彼此都是相關聯的。


如何孩子很小,有些時候你跟他提或講了,孩子也懂,但是有時候孩子控制不了自己,有一個專家的建議是「給孩子提醒兩次,最多兩次。當孩子還有相同的行為仍一再發生時,做父母的就要給兩個選擇 - 一個選擇是照我說的話去做;另一個選擇是你不聽我的話,我可能會限制你,你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譬如說這個孩子很喜歡看卡通,那另一個選擇就是等一下他不能看卡通了;這孩子很喜歡吃什麼,那等一下可能就吃不到他想吃的了。


用孩子很在意的東西去讓孩子做選擇,但重點是「不是父母在替孩子決定」,孩子可以決定聽父母的或不聽父母的。


如果再大一點的孩子認為這樣是父母的「恐嚇」,那麼父母就要向孩子說明這麼做的原因。但孩子還小時父母更應該要有那樣的權威,或者是父母有更大的責任給孩子設定一個「界線」和「範圍」。在這個範圍裡孩子你是自由的,超出這個範圍孩子你是不自由的。


🔸🔸🔸🔸


昌哥:老師常常提「小學五年級以後,可能那個範圍會漸漸的要擴大」。


♦️劉老師:小學五年級、國中、高中,甚至他成人了,孩子的範圍要會更大。


昌哥:就是老師說的「大人的權利要收回來,放給孩子。」


♦️劉老師:但是他的「自由越大,責任也越大」,不只是自己的責任,他也有責任去尊重別人、也有責任去照顧別人的感受好或不好,而不是只做他自己喜歡做的,讓別人很不舒服而他卻毫不在意,那這並不是在自由的範圍內。生活在一起,要互相能夠體貼。


🔸🔸🔸🔸


昌哥:老師,如果是別人要來找我們麻煩!怎麼辦?


♦️劉老師:別人找我們麻煩,問題是「你會不會被他找去麻煩」?他找你,你不一定要被他找去啊!所以他找你麻煩,他可能批評、指責,可能對你有抱怨,很重要的就是「不要馬上對號入座」,不要馬上就要「防衛」並為自己解釋或找藉口,更甚是馬上就被對方激怒就瞬間反擊。


我覺得如果我們可以有一個先覺的認知,也就是說「對方找我麻煩,是對方有問題」,他有問題、有情緒、有受傷的感覺、有不舒服的感覺、有委屈、被誤解、不被尊重、沒有被關心的感覺,他可能有各種可能性,到底他怎麼了?「所以我們可能先聽他想要講什麼」,然後去了解,原來他是覺得他委屈了。


很重要的不是你怎麼樣,而是他怎麼了。所以去了解、去認知他怎麼了。耐心的聽他,並認真的去搞懂對方在不滿意什麼,他在生什麼氣。


當你搞懂時,你就告訴對方「我知道原來你怎麼了。」、「你對我有什麼不滿意,我知道了,那我會想一想再給你回覆。」


🔝所以不要太快反應。


因為你太快接受、太快拒絕其實都會造成傷害彼此。太快接受可能是傷害自己,你為了要安慰對方、為了要討好對方,他對你的批評和指責你很快就把他接受下來,讓你覺得「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等一下你心裡就會有一個抗議的聲音了!


🔸🔸🔸🔸


昌哥:老師講過一句話「我們要喚醒他的成人力量」,這句話很棒,是否請老師分享如何喚醒對方的成人力量?


♦️劉老師:有時候你接受他的抱怨和批評、指責;你不跟他對抗,因為你對抗就等於在對抗他的內在小孩,但是你讓他的內在小孩在那邊跳腳。但如果你沒有跟他對抗,那「他的成人就會慢慢的出現」,等他的情緒稍微比較平和了..「一個人情緒平和了,他的成人的部分就會回來」,然後你看到他的情緒比較平和了,你可以問他「我可以跟你聊一聊嗎?」、「我可以跟你談一下嗎?針對你剛剛對我講的那一番話」那麼你就分享你的感受跟你的回應。


回答時,你要刪除他情緒性的部分,他講話的內容中有哪幾個點「可能是有道理的、是符合事實的」,要去肯定和認定他那個部分「我認同你剛剛講的某些東西,然後你講的另一些部分,也許你有你的角度,我也有我的角度和立場跟看法」。


🔸昌哥:所以老師,首先我們要有成熟的成人的力量,我們才能夠喚醒他成人的力量。


♦️劉老師:那是當然!因為成人邀請成人;小孩刺激小孩。


🔸昌哥:所以老師才會常常提醒我們「反應太快是一種病啊(笑)!


🔸🔸🔸🔸


劉老師送給大家的一段話:


相處能不能愉快,對人的生活、對人的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是群居的、人是不可逃避關係的,所以關係的好與不好對一個人的生活太重要了。


學會怎麼樣「處理」,如果兩個人都有成人的力量,我們的關係就很容易建立,彼此有一些誤會或衝突也很容易解決。


最糟糕的就是「兩個成人都變成兩個小孩」,那麼小的問題都會變成很大的問題,所以維持自己內在的狀態良好,也就是你的成人跟你的內在小孩的關係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且隨時知道你的內在小孩是處於何種狀態,而你的成人看見了也願意、有能力可以來處理你的內在小孩。


所以當你的內在小孩維持一個成人的能量,你也可以支持到你的伴侶、支持你們家成長中的孩子,讓他們成人的部分越來越明顯,那這樣關係就會很自然很美好,祝福大家。


《我允許》—伯特  海寧格


我允許任何事情的發生

我允許,事情是如此的開始

如此的發展,如此的結局

因爲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來

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種可能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別人如他所是

我允許,他會有這樣的所思所想

如此的評判我,如此的對待我

因爲我知道

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在他那裏,他是對的

若我覺得他應該是另外一種樣子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有了這樣的念頭

我允許,每一個念頭的出現

任它存在,任它消失

因爲我知道

念頭本身本無意義,與我無關

它該來會來,該走會走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念頭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升起了這樣的情緒

我允許,每一種情緒的發生

任其發展,任其穿過

因爲我知道

情緒只是身體上的覺受

本無好壞

越是抗拒,越是強烈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緒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就是這個樣子

我允許,我就是這樣的表現

我表現如何,就任我表現如何

因爲我知道

外在是什麼樣子,只是自我的積澱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個樣子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知道


我是爲了生命在當下的體驗而來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劉老師說」系列】 


生命的傳遞,有時候是隔代遺傳

 

有時候生命的傳遞會是隔代遺傳,這一代非常的強勢,下一代非常的弱,然後在下一代又非常的強,強…弱…強…弱…


很多時候子女會採取跟父母全然相反的生命的態度,譬如說:我爸爸是一個什麼事都忍氣吞聲,絕對不敢去得罪別人的,我覺得我爸爸這樣的態度是不對的,我們家會搞成這麼多的困難都是因為我爸爸,他軟弱、他沒有勇氣,所以我是他兒子,很自然的很多事情我就出頭,而且我覺得我這樣才是真正的能夠照顧到家裡的方式。但是因為我這樣的態度,可能會讓我的小孩變成很畏縮,他們有什麼話都不敢表達,很怕人家生氣,所以我的小孩就像到我的爸爸。


我們生命的姿態,是整個形勢塑造出來的。

父母創造的形勢,就在塑造我們的個性。

怎麼樣回到自己,然後去感受、去做你可以做的,但是不超越你的序位界線。


你在家裡,你跟誰對抗你就像誰。


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生命承擔責任,

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替自己表達,

不要去替別人出頭。


#劉仁州老師

#生命的傳遞

#承擔責任

Monday, February 22, 2021

身心健康,從覺知開始


以下文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预防疾病:

4 hrs 
Shared with Public
Public
最近接觸老人精神健康和身體疾病個案。
每次老人家心情跌倒低谷,憂鬱病發作,血壓飆升,身體的痛症加重,中風機會加大。讓我深深感到,老人身體脆弱,各種疾病的惡化受到情緒的影響更大。提醒我好多,關注老人的心理健康,關乎到到老人家的壽命,整個家庭的幸福。



從科學的角度看心理如何影響身體健康


情绪与身心健康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8/blog-post_7.html 

中風的注意事項及預防性處置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7/blog-post_27.html

聽聽身體發出的預警,預防心病中風。

https://www.facebook.com/donnawinter2000/posts/10219090090748639

 保护心脏的20个小方法

https://www.enfamily.cn/thread-984895-1-1.html

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 http://hnxbzxyy.com/Info/?ID=810


愛自己 -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10/blog-post_4.html


用《催眠解夢療愈睡眠失調》工作坊 總結(北大同學會 )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6/06/blog-post_20.html

如何用催眠、解夢治療睡眠失調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1/blog-post_6.html

22 2 2021


Saturday, February 20, 2021

春游南區山水

朋友們來拜年,我們做嚮導,一起来遊覽南區的山水

杜鵑盛開 - 置富區,如一個大花園

【1】搏扶林山上瞭望田灣,香港仔避風塘,鴨脷洲半島



田灣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7%94%B0%E7%81%A3

鴨脷洲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9%B4%A8%E8%84%B7%E6%B4%B2

香港仔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4%BB%94


https://thisis.hk/shop/aberdeen-hong-kong/

【2】搏扶林山上的竹林,高聳青翠,難得一見



【3】數之不盡的佛像,觀音像,古代歷史人物的工藝品,樹立在華富邨瀑布灣的山坡上,可以說是''人間仙境'',不折不扣的“萬佛山- 萬福山”,保佑人們。這是幾十年善心人士的心血“建築”啊! 來到華富邨,一定要來這裏參觀參觀哦。






【4】春天到了,一年一度,紅艷豔的木棉花盛開,令人賞心悅目





【5】好神奇的景象!

瀑布灣,華貴邨海邊長提的樹上,掛著數百個“風鈴燈籠”,走近細看,原來“風鈴燈籠”是用汽水罐雕刻而成,每個瓶罐造型都不同,充滿創意,廢物變成精美、精緻的工藝品,令人讚嘆不已...
海風吹來,發出絲絲的聲響,好有詩意。令南區的瀑布灣聲色不少。真的太有創意,太可愛了!




【6】瀑布灣位於華富邨,附近確實有個瀑布,但只有雨季才出現。沿著這條小路來到海濱公園,南丫島、長洲、大嶼山和大大小小的的島嶼,盡收眼簾。人們在這裡散步、游泳、跑步、談心,好舒服的身心後花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0%91%E5%B8%83%E7%81%A3








從搏扶林郊野公園的山上下來,漫步來到華貴邨,參觀完心中的景點,太陽開始落山,來一個豐富的晚餐,談天說地,放鬆放鬆..疫情下的日子,保持心情開朗,堅持做運動,提升免疫力。





https://youtu.be/rvqzRfHz534 MY YOUTUBE· 春游南區山水



身心健康的后花园,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

如果說大自然是實體的身心健康的後花園,那麼,

每個人都可以建構自己內在的後花園,

讓自己身心安頓,平靜,放鬆。

我的博客天地,就是我的心靈後花園。

隨時隨地可以來到自己內在的後花園,

寫文章,冥想,淨化自己、反思,療癒和充電...

建構內在的後花園 - My Spiritual Garden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2/blog-post_20.html


My Spiritual Garden

Reference:

My travel/hiking articles


大自然療愈的力量


Hiking to Aberdeen



春天的山頂

大自然的藝術,大自然的療愈

日落情懷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2/blog-post.html

终于爬上西高山

大自然療愈的力量
Hiking to Aberdeen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04/hiking-to-aberdeen.html

走在色彩缤纷的洛基山脈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10/blog-post.html

鴨脷洲小玉桂山之行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12/blog-post_29.html

重游西高山


情系西高山



20 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