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31, 2017

一位老醫生的話

今天下午去三棟村拜訪老朋友,梁醫生,一位88歲的西醫,非常生鬼,風趣, 富有創意的老醫生,他教我如何護理手部和改善身體,提醒我們運動的重要性。還教我們打太極拳!
梁醫生早年移民溫哥華,堅持義診幾十年,一生為大眾服務,視助人為人生目的,幸福之本。

                                                 
 三棟村,其中一間屋是他家,後來被賣給政府,作為保育,建成三棟屋博物館。



梁醫生回港上進修中醫,對他終身學習的態度,謙卑和藹可親,真的敬佩不已           

他的一句話,令我終身難忘:
很多病人,最後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憂鬱,情緒病。
我來學催眠課程,因為我相信醫病和療愈情緒都同等重要。他是我的第一批學生呢。更是我的榜樣。
時常想起梁醫生的話,給我無窮的力量。


It was a big surprise to see Dr Leung, a life long learning icon!
What an amazing Chinese New Year!

31 1 2017


If you keep trying......Gary's story


請聽他的表白: 沒有視力,不等於沒有了一切;但放棄自己,就失去一切,
he reminds me of a friend's saying:

"TRY" is a small word that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If we try, we only risk Failure...
But if we don't try, then we ensure failure...

梁小偉(Gary): 無論什麼障礙,嘗試是第一步!
Without sight, it doesn't mean you have nothing, but if giving up yourself, you will lose everything! NEVER GIVE UP
https://youtu.be/PnQL4gKx0UU 視障跑手18小時征服那幾百公里,請閱他的故事:【明報專訊】視障跑手梁小偉(Gary)本月21日完成南極10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事,取得男子組第6名。梁在比賽途中大腿拉傷,一度想過放棄,幸得領跑員鼓勵,最終克服痛楚及嚴寒,完成賽事,並為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籌得20萬元善款。
成史上首人 為撒瑪利亞會籌20萬
視障跑手梁小偉與領跑員張思縈,本月21日以18小時34分54秒,完成南極100公里超級馬拉松賽事,兩人昨日返抵香港,親友到機場祝賀他們凱旋。梁在賽事中奪得男子組第6名,亦是歷屆首名及唯一一名完成賽事的視障跑手。賽事共有9男1女參加。張是賽事中唯一的女跑手,她早前已在七大洲及北極完成馬拉松賽事,故獲得Marathon Grand Slam Club大滿貫獎項。
領跑員跑過各大洲南北極
梁小偉患有遺傳性眼科疾病,2009年起雙眼失去大部分視力,但他仍參與過多項馬拉松賽事,挑戰自我。在南極零下10℃的嚴寒下作賽,他說最大挑戰是部分積雪厚至膝蓋,容易踏空失平衡,跑到約40公里時他更因失重心而拉傷右腳大腿外側,「當時都有想過退出比賽,但聽到Jennifer(張思縈)講『Gary可以嗎?我們繼續完成它』,真的好像天使的聲音」。梁小偉最終忍痛調整步伐,完成100公里賽事,雖比預期中慢了約一小時,但他已感滿意。
積雪及膝 易踏空失平衡
身為視障組最佳香港馬拉松紀錄保持者,梁曾參與多場賽事,南極超馬卻是最艱辛的一次,抵達終點一刻他更首次淚灑賽場,「我完全無餘力走路,要別人抬我去休息,一睡就睡了12小時」。張思縈首次與梁小偉合力完成賽事,她說擔任領跑員與獨力作賽需要顧及的事情不同,尤其當梁受傷,她就要不時在旁鼓勵,「我叫他放慢點,我們有時間……我告訴他一定會帶他回到終點,很快他鬥志就恢復了」。
比賽提前 短時間適應時差低溫
為應付南極的賽事,兩人特訓將近一年,更曾到沙灘及北海道模擬雪地賽跑,以適應南極的天氣及路况。梁小偉說即使準備充足,現場作賽仍充滿變數。比賽原定21日早上才開始,但因天氣狀况,提前到20日晚上9時半便開始,當時梁、張才剛抵達南極不久,要在短時間內適應時差及低溫。而當時天色昏暗,亦增加賽事的難度,張思縈憶述「當時天陰,戴太陽眼鏡難以看到反差,很難辨別哪裏積雪較厚」,一不小心雙腳就會陷進積雪中,阻礙前進。
梁小偉是次參賽為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籌得20萬元善款,他計劃日後參與1200多公里的環台灣跑及珠穆朗瑪峰的160公里高海拔馬拉松賽事,挑戰自己的極限,並藉此勉勵處於逆境的人,「無論有什麼障礙,嘗試是第一步」。
31 1 2017



Sunday, January 29, 2017

New Year Rooster at APM

 Let's continue to love our dreams, 
live up our dreams like the beautiful flowers:
Despite their short life,
They smile as beautiful as they can
Fully live in the moment!
活在當下!









30 1 2017

學會愛自己

學會愛自己 
From 劉仁州老師 FACEBOOK
有些人很懂得愛自己,是因為他一出生,照顧者就給他滿滿的愛,讓他感覺到:「我是值得被愛的。」這種人的自我價值感高,覺得愛與被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
同樣的,有些人不愛自己,這也是學來的。
當小時候照顧者(父母)沒有給你足夠的愛,甚至忽略、虐待,這孩子就會學到一件事:「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沒被愛夠的孩子,長大以後就會變成低自尊,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而且,更可怕的是:他會用以前家人對待他的方式,去對待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後者,我們都是沒被愛夠的孩子。於是,人生一路走來,總是跌跌撞撞,不斷自我懷疑:「我值得被愛嗎?」
從小在父母的暴力與虐待下,你們還可以讓自己好好活著,長大以後自食其力、不偷不搶、更不放棄讓自己過得更好,這實在很不容易,你們是怎麼辦到的? 好,現在你們長大了,父母也不再虐待你們了,但請你們:好好善待自己,請別再拿著鞭子鞭打自己,好嗎?
行行好,別再拿刀子割手腕。也別再拿頭去撞牆了,好嗎?夠了。請停止這些自虐的行為,請不要再用過去你父母對待你的方式、來對付自己。
過去所有的傷,都不會白白的痛。這些痛,會叫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並增加我們生命的韌性與勇氣。這些痛,只為了讓我們學習一件事──就是:
所有的發生、所有的經驗,都是有意義的。我們來到這個世上,「經驗」了這些經驗,並在所有的經驗裡,學到 – 愛 – 這件事。雖然從小我們就在「愛的匱乏」中長大,但請相信我,這不是詛咒,更不是一輩子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匱乏,有時候也是一種動力。 透過「愛的匱乏」,神是要我們去學習愛、發現愛、實踐愛。 後來我才明白:有時候,父母不是不愛我們,而是他們給不出愛來。他們給不出愛,不是因為我不好,而是因為他們本身也是「愛的匱乏」。道理很簡單,「你不能給別人、你身上沒有的東西」,不是嗎?
請原諒父母「不能給你愛」,不要去為難他們,請放過他們,如此,你也「放過自己」。 缺乏愛的孩子,唯一的救贖之道就是放棄,放棄—「我的父母應該愛我」這樣的想法。不然,你的內心會打架,你會把自己搞得四分五裂、一塌糊塗。
當你放棄,死了這條心,你就學會保護自己,不會讓自己在反覆的期待裡,繼續失望、受傷。 當你放棄了「我應該有一個愛我的母親(或父親)」的念頭時,你就長出力量,去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並學會自己好好愛自己。《擁抱不完美》所講的,就是這件事(學習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把自己愛回來)。
放棄期待,是一種力量。
一旦將「心中那個完美的父母給心理埋葬」之後,你才能面對現實、接受「事實」,心裡就不會一直打架衝突,如此,你才會有好日子過。親愛的朋友,請不要再把力氣花在怨恨父母沒有給你愛,更不要把力氣用在去跟另一個人討愛了,那沒有用的,相信我。與其花力氣去怨怪父母、去跟別人討愛,不如把力氣花在「愛自己」。這樣的投資,絕對「一本萬利」。
終其一生,我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愛回來。
愛自己,真的不難。這些年,我透過說故事、寫作、靜坐、旅行、獨處、運動、給自己好品質的居住環境、早點睡覺、捨得花錢吃好食物,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改變,其實,我就是在實踐「愛自己」。請花一點時間,好好陪伴自己、跟自己相處,聆聽內在聲音,適當地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不管是生理或心理的需要),這就是「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的好方法。就這麼簡單。
以前別人對你做不到的事,現在,你自己為自己做,自己來滿足自己。我們不再外求。善待自己,由自己做起,不假外求。 相信我,這世界上沒有誰會比你更愛你自己的了。
我很喜歡《靈魂之旅》作者蘇菲亞說的:「在這世上沒有其他關係,能像你和你自己的關係般,提供如此的安全感、舒適和平靜。學習和自己共處,喜愛和自己共處,其他的人自然就會被你吸引。畢竟,沒有人想要錯過這麼一段美好時光的。」
學習跟自己共處,並喜歡和自己共處,這件事太重要了,要學。如果連你都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跟自己在一起,那麼,你要如何期待別人來愛你、喜歡跟你在一起呢?不是嗎?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請不要再拿網子去追捕蝴蝶了,你會累死,就算捕到了,牠動彈不得,跟死的沒兩樣。你不需要一個死的關係,你需要的是一個愛的關係。
愛是流動的,愛的關係絕不是一灘死水。愛是從自己身上流出來的東西,它不是向外捕捉、更不是去跟人乞討而來。親愛的朋友,請記住,你就是一朵美麗的花,你只需要把自己「這朵花」好好燦爛地開出來,自然就會吸引美麗的蝴蝶來接近你、靠近你。
愛自己,就是「把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如是而已。要把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花,那就請你:好好照顧自己。請你把自己當作是「自己的小孩」般,全心全意、義無反顧地去愛他。如此,你就療癒了自己的童年創傷與「愛的匱乏」。
因為很心疼那些在愛中匱乏、受苦的孩子,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希望過去那些閱讀我文章的辛苦靈魂也可以看到。不管過去你的遭遇是如何,請記得,你都是一朵美麗的花。這件事,無庸置疑的。
本文摘自「把自己愛回來」一書(方智出版)


好好陪伴自己,身心靈就會安頓,平靜


The greatest love is to learn to love yourself

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

2 1 2017

Friday, January 27, 2017

如何過年關 - 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年關, 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不知是什麼,這故事:
年關,與自己和解 - 原來是一個走出原生家庭深淵的自我療愈

感人!震撼!
愛和包容,寬恕原諒,原來是來解救自己!找到自己内在的家!找到身边的爱!家庭的爱!亲人的爱!


Her  story will be inspiring me to continue forgiveness in my life and my therapeutic work                        

Gratitude and forgiveness, ultimately to free ourselves and others                        

This writer caught my attention for a while, she gets very profound ideas, from country issues to self, and she found, all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own , even country pollution...










【明報文章】最近見面打招呼,遇到非京籍人士,總是會在聊天中多問一句,「您回家過年嗎,幾時回?」多數情况之下,都會得到一個帶有溫度的歸期。不論在大城市度過了幾年光景,也不管生命中承擔了多少身分,在這個社會裏扮演怎樣的角色,回到家鄉,都會變回記憶中在父母、親戚面前那個小小的自己。
家附近的傳統小吃店,有我鍾愛的味道,如今身在北京,更是分外想念。有時會在裏面碰到一對鄰居老夫妻,看見他們點一碗濃油赤醬的豬肝麵,湯頭豐厚。我每次都會點上一大碗咖喱牛肉粉絲湯,一屜小籠。老先生總是會推推眼鏡,用寧波口音的上海話和我說:「小妹妹,胃口不小哦。」吃完後,我通常還會打包一両油煎菜肉餛飩回去,作第二天的早飯。打包的老阿姨認得我,總是熱情地要多給我一兩個餛飩,帶回家吃。
那一刻,因為熟悉的味道,因為舊人舊店……好像一切沒有改變。到家了,關上門,一些平時不得不去適應的規矩都可以暫時扔在腦後,而一些儀式感的內容會在那一刻放大。
回家,被放大的儀式感
華人是講求儀式感的民族,二十四節氣就是一年中人與自然之間二十四場莊重的儀式,除了是對時間節奏的一種尊重,也是在探討如何與規律相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互助關聯。有的是勞作中的沉吟,比如「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有的則佈滿了熱鬧的煙火氣息,比如農曆年。而過年回家—— 正是讓這樣一種儀式感得到某種程度上的渲染。
一年的盡頭,只是想找個地方休息一陣子,跟自己或是跟知曉你過往卻不清楚你現狀的人聊聊天。他們不會問你下一個項目需要多少時間完成、預算幾錢,他們中的多數只會用一種試圖理解的眼神,望着你。那一瞬間,你彷彿被包容。並不是因為眼前人,而是漸漸接納一件事:你的努力並沒能讓自己戰勝一切,你依然是渺小的、孤獨的,你內心藏着的隱秘自我會被召喚出來。
小時候我對很多事情無法理解,對一些家庭裏的人際關係都會抗拒處理。長大後,當我真正置身於其間,卻覺得這一切都沒有記憶中的那麽糟糕。完美的關係從不存在,存在的是 ——在不完美中,懂得欣賞、懂得原諒、懂得同自我和解。
2012年父親抑鬱症自殺離世。我穿著孝服,在姑姑為我撐起的黑傘下,捧着骨灰盒一路走向靈堂。那條路很長很長,長過我生命中任何一條走過的路,因此我走了很久很久。之後的好幾個月裏,我身處在人流中,卻感到自己被麻木地裹挾着,望不見前路。我記得,那年春節的一個深夜,我從外面和親戚吃完團圓飯回到家,在被窩裏哭了幾個小時。想到父親的臉是如此熟悉而陌生,因為童年家庭的變故,我和父親之間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處於疏離的狀態
與父親的最後一餐
我想起18歲時和父親吃過的一頓午餐,也是我們之間最後的一頓飯。席間,父親端來一小碗白果,他拿白砂糖拌過的白果、剛從鍋裏盛起的白果,還帶着熱度,白砂糖迅速地被熱氣融化,很快不見了蹤影。我舀一顆送到嘴裏,綿綿的甜,但不能完全蓋住白果的苦味。父親住的地方,還是我們以前的家。家具仍然是10多年前的,只是油漆斑駁;地板仍是暗紅色,只是添了許多無法彌補的裂縫;昏黃的落地窗簾迎風飄着,只是已被香煙熏染得改變了本色。
回憶起來,就像是一部默片,沒有對白,只有影像,每一幀畫面都放慢了節奏,是無限被拉長的一頓午餐。身在其中的我,卻真想一輩子逗留在那些長鏡頭裏,被隱秘的親情,包裹成金黃的白果,拌着糖,嚼起來富有歲月的韌勁和甜味。我猜測,父親走的時候應是寂寞又決絕的。我當然替自己難過,可是又真心替他感到解脫,希望他在另一個世界能夠比在這裏過得自由、快樂。父親與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在一切無力改變的時候,作為與他有血脈連結的女兒,能夠給他一份最後的尊重和理解。我想,這也是他所期許的。那個春節,在那個深夜的被窩裏,我把和父親之間從小到大的記憶都掏出來仔仔細細想了一遍。有過不去的時刻,但大部分都是鑲着金邊的快樂光陰。我在心底,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春節是什麼?是鞭炮、壓歲錢、張燈結綵、團圓飯,是無與倫比的熱鬧。從形式上而言,大城市的年味都在愈來愈淡,我問身邊北京的朋友,過年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自嘲着對我說,你知道的,二十四節氣裏有一大半,

差序格局的連結
但歸到內在,當年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的「差序格局」依然適用。中國鄉土社會遵循的道德體系是儒家孔子的「推己及人」,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道德體系,社會範圍變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聯繫,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決定着不同的道德對待,這一道德體系和西方是有差別的,缺乏團體道德。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標準缺乏普遍性,所以謂之差序格局。
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把中國稱作是一個人情社會,從每一個家庭的內部而言,是一個個愛恨糾葛、濃得無法消解的親情故事。更是給與、接納、重建的生命歷程,通過錯綜的家庭關係,我們像洋葱般一層層地扒開來觀察個人社會關係的起點。
現代人都是候鳥的生活。年少離家另闢出自己的生活世界,然後在每一年的盡頭返家歸巢。好處是可以跳開一些束縛和繁冗,來探究自己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甚至能站在一種類旁觀者的角度,盡力給予最大的寬容和接納。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年關)
作者簡介:曾於嚴肅媒體、外資銀行任職,現定居北京。相信節制是一種美。
[文.簡漾/編輯.袁兆昌、彭月/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

Thursday, January 26, 2017

早春的一月








早春的一月
冬天好像還沒有來呢,
可爱的ROOSTERS已經迫不及待的破曉啼鳴 -雞年到了!





屋苑的小花海令人陶醉,
紅紫黃綠,
笑的燦爛!

花,不論生命如何短暂,
盡情開,盡情的笑,
給人溫暖和歡欣。

大自然的每個產物,
都有自己生命的意義!
提醒我们把握當下!
活在當下!

26 1 2017

尋找一個不斷變化的自己

個人成長,就是學習和內在的自己 , (內在小孩)做好朋友的過程。
一個尋找真正的自己,如何做回真正的自己的過程。

什麼是真正的自己?我常常問自己?

原來真正的自己不是一個固定的人,一個人的性格,心態和行為隨著年齡,身體變化和成長而改變的,所以,要不斷感受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每一個當下的心態和狀態,從而做出選擇,欣賞自己,原諒自己,修正自己,這是一個journey of discovery, awareness and choice !

什麼是做回真正的自己呢?我也常常思考的問題。

做回真正的自己, 就是做一個當下自己最想成為的自己,一種狀態,一種能力。

每個人潛意識都想自己幸福,快樂,潛能有發揮。

但有的人潛意識分成很不同的兩個自己:發揮潛能,尋求更大的發展同時,可能更想有足夠安全感。舒適圈,安全感,這種及需要安全感,往往令人不敢向前,take action,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渴望!

這個矛盾,經常是情緒和睡夢中的課題。矛盾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面對。

我認為,首先要明白舒適圈的真相: 是否舒適圈會給我們帶來長期的舒適,還是短暫的安逸。
我記得一句話,
the biggest risk,
is you don't take risk!
Nothing is forever, the only eternal is change!
As things are ever change,we have to do something for our long term safety.
To be a really a smart, conservative person, you should be a risk taker!

As long as you have figured out a bottom line of safety net,
you just do with all your might towards your passion and desir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For me, I am mor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riented.
Safety is not my big concern.
That is my problem, no risky feeling, no safety net.

這幾年一直在跟著睡夢的指引走,
夢境成為我的內在導師,
當我衝的太快,太累,
她會用噩夢,
叫我要停一停!
聆聽身體的聲音和訴求。
Be a smart risk taker! Take care of your health first!

大部分時間,我內在的passion和creativity不斷 送上探索的夢境,創意的夢境,
Driving me to do 我做自己想做的事 - 渴望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幸福,安頓和平靜。



我們常說要忠於自己,找回初衷,很決定我們的初衷是什麼?

對我來說,初衷是一種狀態,天生的性格索然: 喜歡探索,求變和活出創意 (一個 非常內在小孩的自己)

一沖,叫停,這兩種主要矛盾,構成了現在的一個真正的我!

從睡夢中,從情緒中,從病痛中,從與人互動中,我們常常看到不同的自己,那個是真正的自己?其實,他們都是我們自己!

如何選擇做哪一個自己?夢境不一定會給我們一個直接的答案,而是給我們一個思考的題目和空間,要自己理性的去分析和判斷!所以,解夢,是非常感性和理性的結合,意識和潛意識的合作。

當我明白了自己,我就有選擇!如何做?我的內在導師是我的指路明燈:
正如以下的quote:listen to our body talk!



我認為,Body 是我們最大的潛意識,是我們的總司令,沒有健康的身體這個硬件,承載著我們幾十年這個大船,什麼也不要說了!再好的理想也是空想。從中,我學習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必須尊重她能力的局限性,更看到她的可塑性!

第二就是軟件,我們的態度和習慣。
对我来说:改變習慣,有足夠的睡眠和精神,
改變態度,隨時調節心態,當生命一場探索和學習,其他都不是主要的,還有什麼恐懼和擔心?


經過理性和感性的討論,意識和潛意識的聲音的結合,我覺得,我們要選擇的不是一個自己,而是通過認知,整合出一個完整的自己,多面性和充滿彈性,更好的自己!

尋找自己的過程,是和內在自己的關係,別人的關係和諧的過程:
懂得欣賞,原諒自己,自我和解,自我調節!

每天和自己對話,心情對話,身體對話,心靈對話,尋找一個不斷變化的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


26 1 2017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7

《 用催眠治療,改善腦退化症 》課程

"在全球,每4秒便有1個新確診的認知障礙症患者1。在香港,每1070歲以上的長者,有1名患上認知障礙症,至於85歲以上的長者,每3名便有1名患上此症3。隨著人口持續老化,本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數量將不斷飆升。2009年全港有103,433名患者,將倍增至2039年的332,688名。認知障礙症已成爲是21世紀的健康危機。"

腦退化症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

  • 心血管疾病
  • 不良生活習慣
  • 抑鬱症
  • 肥胖或過瘦
  • 长期睡眠失调
  • 免疫系统疾病等


作為一位臨床催眠治療師,我深知,催眠治療是一種很好的另類治療,非侵入性,非藥物性的治療。我相信,催眠過程啟動和恢復潛意識的自我療癒的機制,找到記憶資料庫的鑰匙,連接起腦部記憶力的神經系統的網絡,也就可以提升記憶力,而且增強自信心。




以下是我的《 用催眠治療,改善腦退化症 》課程详情:

第一個課:

想像力催眠練習,閉上眼睛,呼吸,全身放鬆,跟著我的指令做一些催眠的測試 (字典和氣球,鉗子)。

然後回想熟悉的環境中的東西,物件。

催眠狀態,放鬆和專注的情況下,心水变清,思路也清晰很多!

第二部分:用撲克牌回憶數字,顏色,形狀和特徵。每次看牌,只有不到半分鐘的時間。之間,我們每個人都會分享一些保持記憶力的心得和談些其他話題,分散記憶力,然後在記會牌的圖像和內容。



先用三張


再来四張, 一次次加上去
每次給了答案後,我會讓大家分享,記住的這幅牌的方法和思維過程。

  1. 用自我催眠,冥想,和休息,令自己有足夠的休息,保持平靜,心境輕鬆的狀態, stay calm, stay in peace;
  2. 從自己喜歡,簡單的事情開始,如用撲克牌玩遊戲和爸爸做治療,較容易恢復自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3. 用影相法,不斷回顧腦海中的殘留印象;
  4. 自由聯想法,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每一副牌注上一個有邏輯,有關係的故事。
  5. 重複回憶,每一次都加深印象!
  6. 每天做帶氧運動,出一身汗
  7. 吃健腦的食物,均衡營養。

第二課:我會復習上一課的內容,帶著我們這一套系統的思維模式,記憶力方法,先做靜心放鬆練習,然後進入到下一個環節:聽書,講故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書來做這個練習,同時可以從書中得到啟示和正能量!

我會念給他聽,然後我會分享我的感受,再聽聽他的講出這個故事的大綱和感受。如果有漏處,我會將重點地方再讀一次。最後,他會再講一次,同時分享從中的啟發和感受。

第三課: 用時間回溯催眠,

找回失去的記憶,
不記得放在何處的東西,
回憶童年故事,
分享最難忘的經歷,
最感到激勵性的生命故事!
 生命故事,是最能打動自己,感染別人,自我療愈,自我成長的精神糧食。




1)通過各種畫片,表達內心的感受,渴望,抒發情感和壓抑,滲透生命故事,找到智慧、力量

2)寫字,畫畫

每天都看看書,寫書法,寫日記。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





3)禪繞畫

禪繞畫是一種新穎的藝術,以解構(deconstruct)技
巧,將生活中所出現的不同元素,如大自然及建築物中的圖
像拆解為簡單的線條、圓圈及幾何圖形組成。

透過專注練習,身體自然地放鬆進入冥想的狀態,平日的緊張、焦慮與壓力亦隨時消失。禪繞畫能讓我們瞬間回到當下,啟發我們無限的創意與想像,幫助清晰思維,讓藝術細胞得以發揮,增強自信,體驗心靈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76815885906057/



http://news.mingpao.com/pns/%E7%A6%AA%E7%B9%9E%EF%BC%8C%E7%AD%86%E9%9A%A8%E5%BF%83%E8%BD%89%20%20%E7%B9%AA%E5%87%BA%E8%87%AA%E5%B7%B1%E4%B8%96%E7%95%8C/web_tc/article/20150804/s00005/1438625211839

第五課:回憶夢境,解夢,自我探索。這不僅是提升記憶力那麼簡單,而且是和內在的世界進一步聯結的旅程。是去找一個最真實的自己的過程,也是清除負面情緒,提升自我療愈,自我減壓的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心和身體合一,夢想、渴望和行動合一。

因為記憶力和情緒有很大的關係,而情緒和睡眠質素也息息相關,夢是情緒的產物,也是內在需要的表達。解夢可以疏解情緒,自我療愈心理創傷,當人放下了包袱,睡眠質素就會大大提升,記憶力就會大大改善!




第六課:溫習所學,分享經驗和變化,提高自信和面對困難的能力!明白自己的大腦潛能無限,也接納自己身體的變化,
用積極、樂觀,科學的態度,面對挑戰,擁抱生命!




24 1 2017

Reference:

http://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5/02/still-alice-not-just-movie.html
Movie Review "Still Ali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KCqIN8xPE (SPEECH)

永遠的愛麗絲


http://www.alz.org/dementia/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asp

“My yesterdays are disappearing, and my tomorrows are uncertain, so what do I live for? I live for each day. I live in the moment. Some tomorrow soon, I'll forget that I stood before you and gave this speech. But just because I'll forget it some tomorrow doesn't mean that I didn't live every second of it today. I will forget today,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today didn't matter.” 


Alzheimer's & Dementia
  • Types of Dementia.
  •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CTE)
  •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 Down Syndrome.
  •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 Huntington's Disease.
  •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向天下的父母亲親致敬!
向天下的父母致敬!


難得糊塗 - 智慧和情操

Article:
晴报, 24 1 2017




認知障礙症病


如何预防:



http://www.yimho.com/20





Tuesday, January 24, 2017

用催眠、解夢,遊戲的治療,提升記憶力,改善脑退化

爸爸近一年的記憶力下降的厲害,出現早期認知障礙症的症狀。媽媽的壓力也很大,我看在心裡,很是不安。決定用多一些時間,陪伴他們一起去面對,積極的治療,用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減退認知障礙症的困擾,我甚至夢想可以恢復昨日的頭腦清醒,反應靈敏,充滿自信爸爸,雖然同時不斷去接納每個人身體都會隨年齡而衰退的事實。



作為一位臨床催眠治療師,我深知,催眠治療是一種很好的另類治療,非侵入性,非藥物性的治療。我相信,催眠過程啟動和恢復潛意識的自我療癒的機制,找到記憶資料庫的鑰匙,連接起腦部記憶力的神經系統的網絡,也就可以提升記憶力,而且增強自信心。





昨天,我給爸爸上了第一個課:

想像力催眠練習,閉上眼睛,呼吸,全身放鬆,跟著我的指令做一些催眠的測試 (字典和氣球,鉗子)。

然後回想熟悉的環境中的東西,物件。爸爸做的很好,很能進入催眠狀態,用手指動彈回答我的問題。他說,大部分的圖像都可以清晰的在腦海裡浮現。令人雀躍。

平時問他,很可能是說不記得,不知道放在何處,如鑰匙和八達通,都常常不記得,但在催眠狀態,放鬆和專注的情況下,他完全知道,心水很清,思路也很清晰!

第二部:用撲克牌回憶數字,顏色,形狀和特徵。每次看牌,只有不到半分鐘的時間。之間,我們每個人都會分享一些保持記憶力的心得和談些其他話題,分散記憶力,然後在記會牌的圖像和內容。

爸爸年輕時打橋牌,所以對記牌有一定的能力,這個過程,他贏了我,我還記不住那麼全面的資料呢。我不斷鼓勵他!他對自己的記憶力恢復有了一些信心。三張牌難不倒他,於是我們開始玩四張的記憶力遊戲。



先用三張


再来四張
每次給了答案後,我會讓大家分享,記住的這幅牌的方法和思維過程。

媽媽的記憶力比我還好,令人羨慕!

經過催眠,撲克牌記憶遊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總結了幾點,如何提升記憶力的方法:


  1. 用自我催眠,冥想,和休息,令自己有足夠的休息,保持平靜,心境輕鬆的狀態, stay calm, stay in peace;
  2. 從自己喜歡,簡單的事情開始,如用撲克牌玩遊戲和爸爸做治療,較容易恢復自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3. 用影相法,不斷回顧腦海中的殘留印象;
  4. 自由聯想法,充分發揮想像力,給每一副牌注上一個有邏輯,有關係的故事。
  5. 重複回憶,每一次都加深印象!
  6. 每天做帶氧運動,出一身汗
  7. 吃健腦的食物,均衡營養。



第二課:我會復習上一課的內容,帶著我們這一套系統的思維模式,記憶力方法,先做靜心放鬆練習,然後進入到下一個環節:聽書,講故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書來做這個練習,同時可以從書中得到啟示和正能量!

我會念給他聽,然後我會分享我的感受,再聽聽他的講出這個故事的大綱和感受。如果有漏處,我會將重點地方再讀一次。最後,他會再講一次,同時分享從中的啟發和感受。


第三課: 用時間回溯催眠,

找回失去的記憶,
不記得放在何處的東西,
回憶童年故事,
分享最難忘的經歷,
最感到激勵性的生命故事!
 生命故事,是最能打動自己,感染別人,自我療愈,自我成長的精神糧食。

第四課:艺术治疗 

1)通过各种画片,表达内心的感受,渴望,抒发情感和压抑,渗透生命故事,找到智慧、力量

2)禪繞畫

禪繞畫是一種新穎的藝術,以解構(deconstruct)技
巧,將生活中所出現的不同元素,如大自然及建築物中的圖
像拆解為簡單的線條、圓圈及幾何圖形組成。

透過專注練習,身體自然地放鬆進入冥想的狀態,平日的緊張、焦慮與壓力亦隨時消失。禪繞畫能讓我們瞬間回到當下,啟發我們無限的創意與想像,幫助清晰思維,讓藝術細胞得以發揮,增強自信,體驗心靈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76815885906057/



http://news.mingpao.com/pns/%E7%A6%AA%E7%B9%9E%EF%BC%8C%E7%AD%86%E9%9A%A8%E5%BF%83%E8%BD%89%20%20%E7%B9%AA%E5%87%BA%E8%87%AA%E5%B7%B1%E4%B8%96%E7%95%8C/web_tc/article/20150804/s00005/1438625211839

第五課:回憶夢境,解夢,自我探索。這不僅是提升記憶力那麼簡單,而且是和內在的世界進一步聯結的旅程。是去找一個最真實的自己的過程,也是清除負面情緒,提升自我療愈,自我減壓的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心和身體合一,夢想、渴望和行動合一。

因為記憶力和情緒有很大的關係,而情緒和睡眠質素也息息相關,夢是情緒的產物,也是內在需要的表達。解夢可以疏解情緒,自我療愈心理創傷,當人放下了包袱,睡眠質素就會大大提升,記憶力就會大大改善!




Lesson 6: Qigong 18 styles

第六課:溫習所學,分享經驗和變化,提高自信和面對困難的能力!明白自己的大腦潛能無限,也接納自己身體的變化,
用積極、樂觀,科學的態度,面對挑戰,擁抱生命!






爸爸,你的生命力和潛能感動我,
媽媽,你對爸爸無條件的愛,
令我有力量去陪伴你們,
也激励我去面对生命的挑战,
走過生命的高高低低,
探索生命的奧妙,
發揮生命的價值!



24 1 2017

Reference:

http://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5/02/still-alice-not-just-movie.html
Movie Review "Still Alice" 

永遠的愛麗絲


http://www.alz.org/dementia/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asp


Alzheimer's & Dementia
  • Types of Dementia.
  •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CTE)
  •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 Down Syndrome.
  •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 Huntington's Disease.
  •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rticle:
晴报, 24 1 2017



"在全球,每4秒便有1個新確診的認知障礙症患者1。在香港,每1070歲以上的長者,有1名患上認知障礙症,至於85歲以上的長者,每3名便有1名患上此症3。隨著人口持續老化,本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數量將不斷飆升。2009年全港有103,433名患者,將倍增至2039年的332,688名。認知障礙症已成爲是21世紀的健康危機。"


腦退化症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

  • 心血管疾病
  • 不良生活習慣
  • 抑鬱症
  • 肥胖或過瘦
  • 长期睡眠失调
  • 免疫系统疾病等

認知障礙症病


如何预防:



http://www.yimho.com/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