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6, 2021

如何看待情緒,如同怎樣看自己

情緒是什麼?

情緒是心理和身體健康的指標,是對外界和內在狀態變化的直覺反應。從這個方面去看待情緒,原來它可以起到保護身體的功能,好好善用,幫助我們覺知覺察,令情緒化為生命的衛星導航系統。

我們可能聽過這樣的說法:情緒會傷人。

其實,情緒與生俱來。從嬰兒呱呱落地,就靠着大哭一場,告知世界,告知父母,我來了,我要你們的愛,你們的照顧和保護,才能活下去。

因此,情緒起到溝通作用,是自我保護和生存的重要工具。

當我們漸漸長大,情緒的原始功能沒有改變,但情緒也需要隨著身體發育,心智的發展,而成長起來。

爲什麽需要成長?





沒有任何家庭是完美的,大部分的家庭,父母和祖父母都有創傷和童年陰影,而大部分都未必得到很好的心理治療。於是,後代往往都成爲他們情緒發泄,投射的對象。

童年烙印與問題家庭的關係

當孩子生長在控制型家庭,不准表達,沒有自我空間和自由、

沒有暢所欲言表達情感的環境;

或充滿指責,掩飾真相,慣性地保留問題,不理會問題的存在;

或不信賴別人,又不相信自己,活在擔心焦慮狀態,忽略孩子的感受,甚少讚美孩子,讚美自己...

 (童年創傷可以有數百種原因,這裏只是舉例)





生長在這樣的種種情況下的孩子,童年最需要關懷,照顧的時候,得不到,內心就會有空洞,

愛的匱乏感,沒有安全感,常常被現實生活中的類似情況所觸動,

過去埋下的情緒炸彈就有可能隨時被點著。當然,每個人的性格不同,

成長經歷不同,有人较容易情绪暴躁,被點著,有的人選擇壓抑自己,不去理會或處理自己的情緒。兩種都不是健康表達情緒的方法。

有的朋友以爲原諒寬恕就可以解決問題,真正的寬恕原諒,清洗內在傷口,不是去忘記過去不愉快的經歷。

其實,不愉快的記憶是不會消失的,只有改變如何看待這個經歷,

才是真正療癒的開始;烙印Scar 不能消失,如果沒有經歷深度的療愈,自我修復。

所以,每個人都不多不少有童年陰影或成長過程中 ( 社會或學校,Peel Groups Trauma是) 的創傷,導致負面情緒。

沒有成長的情緒,沒有成熟的心智,就真正會傷人!換句話說,

情緒本身不會傷人,傷人的是沒有被聆聽、被理解、被修復、被轉化的情緒狀態。
誰去聆聽它、理解它、安撫它、修復它,轉化它,要靠自己。

我們的父母或親人,好朋友,治療師,生命教練,心理學家,社工,甚至精神科醫生,也要靠自己去ask for help,才能得到協助,成為我們成長的貴人。

情緒是自己的,認回它,帶它回到自己內在的家,做它的內在好父母,賦予它生命的價值,善用它的智慧,我們就可以散發出好的情感,讓它成為是我們與外在溝通的暢通渠道,表達愛的工具,自我導航器。

我想,這樣去看待情緒,生命可以很不一樣。




https://www.pinterest.com/pin/392235448795828701/

Reference:

情緒轉化三部曲


走出受害者的陷阱,成爲創造者!
華山老師這兩集關於3A的解説和應用,
令我們對這個心靈轉化工具理解深一些。
我深刻感受到:
3A練習,
是一個終身的修行。
華山提醒我們:
每天和自己做靜心,安靜的和自己相處;
然後想想今天自己有什麽不爽的時候,
有什麽不安的狀態?
有什麽不舒服個感覺?
有什麽壓抑的情緒?
有什麽難以表達的憤煩惱?
有什麽沒有處理好的衝突?
裏面有什麽交織的情緒?
相信
平靜就有理性,平靜出智慧,
平靜讓我們共有正向的情感,
去感受自己的感受。
於是
我們有能力感受情緒背後的東西:
裏面帶著什麽核心情緒?
内疚?孤單?恐懼?妒忌?焦慮?
沒有安全感?愛的匱乏?
......
認囘它,這是自己的一部分,
每個人都有,
情緒不是我們的全部。
於是,我們就有能力分析:
這樣的情緒在和我們說什麽?
它背後的動機是什麽?
它有什麽重要的信息?
它表達了什麽情感或需要?
情緒背後有什麽信念?
這些信念有什麽局限性?
對我的過去、當下和今後有什麽影響?
如果繼續讓這些信念左右自己的情緒,
對我有什麽更大的傷害?對身邊人有什麽傷害?
我的真正需要是什麽》我真的想要什麽?
......
從感受情緒,我學到什麽?
我可以做些什麽
去回應我的情緒背後的正向動機和提醒?
才不讓情緒白白來一趟又一趟?
對!
我有什麽選擇?
可能是:
如何安靜聆聽自己的内在聲音?
感受別人話中話?
如何好好地說一句話,
好好表達自己?
讓別人聽的舒服。
不要忘記:
自己有什麽内外資源,值得感謝?感恩?
是的,
感恩自己,將情緒變成生命的導航系統:
感恩身邊人,成爲我們心理陰影的鏡子。
感恩情緒給我們的修行,
令我們更有彈性,韌性和人性.
透過感恩,我們可以
看到情緒是我們的内在小孩,接受它;
看到自己有受害者的狀態,轉化它;
看到自己有力量面對自己生命的課題,跨越它。
走出受害者的陷阱,成爲創造者!
Facebook:
永遠有三個選擇
意向決定效果


轉載 原生家庭影響力⚘⚘ …… 人好比電腦,平時看到的介面是我們需要看到的。但決定呈現介面的程式卻隱藏在編好的程式中。我們也受看不見的程式驅使,表現出現在的行為。 人際互動中,很多時仿照在原生家庭不自覺學到的行為,或是反道而行。當你沒感受到被愛時,不代表愛不存在。每人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你覺得受傷時,不代表別人故意傷害你。 童年經歷過一些非常強烈、痛苦的經驗,往往使當事人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這影響一生的決定,並不一定是壞的。它曾在你人生中某一階段保護你,幫助你。只是到後來,當你人生改變時,過去保護你的決定在新環境裡,反而成了阻礙。 ….. 網絡文章

6 6 20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