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3, 2022

海灵格新书 《洞见孩子的灵魂》经典语录摘抄


《洞见孩子的灵魂》经典语录摘抄

1、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开始在给予和获得的关系上设定边界,使得孩子可以慢慢学习离开家,过独立的生活。做一个好父母意味着,有时必须让孩子失望,拒绝孩子的要求;允许孩子去有负面的经历,去失败,从而学习。

2、当助人者出于同情和怜悯去帮助别人,去越俎代庖地承担对方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做法剥夺了对方可以成长和体验到自己强大一面的机会,从而(被迫)继续保留在弱小的求助者的角色当中。

3、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当中的案主从治疗师那里获得和接受的并不是真正需要的,那么他会潜意识的不断发展出新的症状,契合自己的接受的帮助,来证明治疗师的给予是自己需要的,让自己保持在受助人的角色当中,从而加重病情。

4、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有这样一个隐形的“储蓄债务清单”,所有的给予和接受都会记录在案。如果一份帮助,不仅仅到达受助者那里,而且会通过受助者传递下去,进入到更加广阔和深远的时间和空间,那么这份帮助就会变得更加富足、伟大。


助人的幻象

5、在家庭系统排列当中,我们看到:当系统当中的一个成员,无意识的认同了另一个成员的命运的时候,会产生强大的愿望去“帮助”。受到这种愿望的趋使,我们会去干预那些我们不该干预的事情:错误地站到了父母的序位上,进入到父母的关系纠结之中,或者在察觉到整个家族系统的亏欠时,误以为自己可以替整个系统进行偿还。

6、尊重一个人意味着,我认可他的存在,认可存在的方式,认可他存在的方式是正确的。这也包括了:我认可我自己的存在,认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认可我自己存在的方式是正确的。如果我认可了自己和他人,那么我就可以放下一个幻象,认为我和他人应该变得更好的幻象,这个幻象挡在我们和真实之间。




关于作者:
伯特·海灵格

伯特·海灵格,德国享有盛名的心理治疗师,他所创新整合的“家庭系统排列”,轰动了整个欧洲。近十年来,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地区争相邀请海灵格前去演讲示范。自2001年以来,海灵格曾两次来到中国大陆地区开展“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在与会的数百名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中引起极大反响。海灵格早年曾任二十年牧师,卸下牧师之职后开始潜心研究精神分析,最后在家庭治疗的训练中,自成家庭系统排列治疗方法。海灵格目前居住在德国。

伯特·海灵格,这位年过九旬的智慧老人,在这本《洞悉孩子的灵魂》里向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寓意深远却与我们每个人命运相关的故事,以惊世骇俗的洞见引领着我们,去探索和追寻新的视野与答案:不再问“孩子怎么了”,而是问“我怎么了?我们怎么了?我们的原生家庭怎么了?小小的孩子到底担负着怎样沉重的家族命运?那些显而易见的命运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晓的生命秘密?”




7、家庭排列工作的核心是和解,尤其是孩子与父母的和解。每一个人都希望接受父母好的一面,而去抱怨父母不好的一面,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重复会让我们冻结固着在过去原生家庭的冲突当中。评判“好,坏”,会将一些人和事排除在我们的心灵之外,将我们更加牢固的和过去联接。而助人治疗工作的要点在于促进发展和成长,所以助人者需要时刻警醒,放下评判心。如果他和案主同样去评判分别,去指责愤怒,去要求补偿,去认同案主的“好坏”,那么他就阻碍了和解。

8、如果案主将治疗师定义成自己的再生父母,他在无意识当中就会进入到一种忠诚感的纠结:他会在潜意识的层面去证明自己的亲生父母才是更好的父母,而开始部分或全部拒绝治疗师给予的建议,帮助;开始越来越挑剔,拒绝感谢,责备治疗师......

9、心理治疗师有时会无意识的进入到案主父母的角色,对待案主好像是对待未成年的小孩子,而案主会像看待“再生父母”一样看待治疗师,期待自己童年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一切都可以从治疗师那里获得。如果这样的情形发生,那么治疗关系就进入了困境。如果治疗师把自己定位成案主更好的父母,以这样的态度进入到助人关系,那治疗师会在一开始倾其所有地给予,一段时间之后又不得不尝试在治疗关系中设立界限。

10、在命运面前,我们要去学习谦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大小和份量。否则我们就好像年龄回溯一样,进入内心纠结,认同了自己内心的那个“好孩子”。我们个人早期的经历和孩童的愿望会重新浮现,站到不属于自己的序位上,去帮助爸爸、妈妈。自己系统内的纠结将和助人的工作相互混淆、纠缠不清。

11、而在治疗师那里,如果他给予的东西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话,那么他就得假装自己拥有这些,而案主则很快就会察觉这只是一味“安慰剂”,从而结束治疗关系。这算是好的情况。糟糕的情况是:他不断发展出新的症状,成为长期访客。

12、我们在给予的同时,必须要学会去接受和获得。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想要和能够给予对方的,是对方真正需要的,能够真实接受的。否则,我们助人的能量就会消散在虚无当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助人的秩序”的第一条原则:我们给予的,必须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接受的,必须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13、帮助和接受帮助,贯穿我们的生命始终。获得了帮助,我们就会产生自然而然的愿望,也要去帮助别人。如果这种给予和获得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那么关系的平衡就会更容易产生,比如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一方在获得之后,在适当的时间里又给予了,那么两个人都是自由的。这样在平等层面的共同体验,会带来关系的丰盛和成长。

14、恰恰正是那些被案主认为成邪恶的,不公正的,糟糕的人和事需要在治疗师的心灵当中有属于他们的位置。只有当和解在助人者的内心发生,和解才会在案主的系统里发生。

15、治疗师的联接和共情不只是案主个人,而是和他的系统,这样他才会站到案主系统当中的一个负担最重的成员身边,而这个人往往不是案主本人。和整个系统去共情,共鸣。将那些对系统贡献或意义重大的人带进到我们的助人工作当中,否则这项工作就会变得虚弱。

16、助人者,也就是治疗师,通过这样的助人关系会给自己带来另一层损害:这种治疗态度经常会被他无意识的带到自己的私人生活中,在他和其他成年人相处时也喜欢把自己放到更高的位置,无法在平等的关系交往,带来自己人际交往的困难。

17、一个牧师写了一封信给我,是关于一个变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个女儿被送进收养家庭,后来她康复之后想要回女儿。他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给这个女人建议。我的回答是,女儿需要留在养父母的身边,母亲可以对她说:“现在我又可以在你身边出现了,你可以随时来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养父母的身边,是他们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了你。”然后这个孩子就可以来回在亲生母亲和养父母之间。但是现在母亲不可以再从养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来。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爱的序位,在这个序位里,这个孩子可以同时拥有亲生母亲和养父母。

18、当我们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在心理治疗、或者社会工作中,或者是在教养机构,一旦设定特定的目标,就不会起作用。事物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那样,我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大的位置,也许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进度,或是强迫一些事物发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伟大的事物失去连结。

19、我曾经想过,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那就是所有使我们与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会让我们变得伟大, 而任何与其他人的偏离,都会让我们变得微小。这种伟大是一种谦虚的伟大,透过这种伟大,我们可以安祥轻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间。一但有人让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这种把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会产生攻击性。相反地 ,表现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

20、问(来访者):“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对他人灵魂的一种粗鲁干扰。这样的询问是出于好奇,会从(来访者)那里攫取能量,来满足提问者自己灵魂的需要。

21、我们无法和那些表现为受害者的人一起进行工作。一个人只要表现为受害者,他们会对别人具有攻击性。当人们面对这些表现为受害者的人,会觉得生气。当他们去见治疗师,他们也会让治疗师生气。“我这么可怜,你必须帮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帮助我,你就完了!”这就是表现为受害者的攻击性。

22、爱就是,明白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样;承认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过与我同样。人性都是一样的。会原谅,也会忘记。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承认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样。

23、当一个家庭由于其他人损失而获得巨额财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些受害者也同样归属于这个家庭。

24、透过特别的父母,我们也体验到自我与人生的局限。虽然,一方面我们会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却被赋予特殊的才华与选择。一个沉重的命运常常比一个轻松的命运更为不凡。就是这样,当同意自己的命运,并采取行动,有着特殊命运(的人)便会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25、海宁格:养父母必须把自己看作是亲生父母的代表。他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只有当他们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他们才会尊重孩子。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比亲生父母有优越感,孩子就会复仇,并且说:“你没有比我的亲生父母更好。”

26、当有人想帮你的时候,你要小心。通常当我们想帮助别人,便会削弱对方。

27、好与坏在这个关系里(敌我关系)仅仅意味着:“好”会帮肋我们归属于家族,“坏”会威胁到我的家族归属。因此,为了要归属,我们的良知会帮助我们区别什么是我们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们不能做的事物,这就是我们良知的任务。所以,这就是好与坏的区别所在。

28、如果有人说:“你的父亲是个酒鬼。”那么出于对父亲的忠诚, 孩子就会变得和父亲一样。这就是外界对孩子灵魂的影响效应。孩子会变得和父亲一样。孩子说:“我想要像你一样。”然后父亲会慈爱的看着孩子说: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这样可以释放孩子,让孩子可以超脱父母范围去发展。

29、海宁格对团体说:关于这点,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一个女心理学家有两个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说:“孩子的父亲对孩子什么也没做。” 我问她:“你尊重孩子的父亲吗?”她说:“不。”我说:“没错,这就是为什么他对孩子什么也不做。” 两年后,我又遇见了她。我问她:“你好吗?”她说:“孩子的父亲带他们去度假。”这是解决的开始。回到最初的爱,无论发生了什么,给它一定的空间,然后孩子就会好起来。被拒绝的父母,对孩子是最大的损失,巨大的损失。

30、海宁格:多年来我做过很多疗愈工作,我发现最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疗愈,只有一个成功途径——让人们和他们的父母连结。仅此而已。有些人比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较难,有些人陷入了困境,总是无法和父母重新连结。

31、我们在处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时候,他们有时候表现得非常倔强、或者具有攻击性,或者想要离开,甚至想死,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常常会忍不住想要给他们好的建议。那些孩子的看护者们要知道,这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孩子们会感到不被理解。无论他们做什么,尝试自杀、逃跑、具有攻击性,他们的行为全都出自于爱。然而问题是:为了谁呢?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爱去向哪里,也许那让他们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们所爱的人。

32、海宁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种更大的事物,是在一个群体之中,受到一个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识( conscious )不一样,它具有严格稳固的定律。第一条严格的良知定律声明:任何一个归属于群体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这个良知会迫使一个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员,来代表这个被排除的人。所以,在这个良知的力量控制之下,群体中的成员不是自由的。

33、一个牧师写了一封信给我,是关于一个变成精神分裂的女人。她有个女儿被送进收养家庭,后来她康复之后想要回女儿。他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给这个女人建议。我的回答是,女儿需要留在养父母的身边,母亲可以对她说:“现在我又可以在你身边出现了,你可以随时来看我。但是我把你留在养父母的身边,是他们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了你。”然后这个孩子就可以来回在亲生母亲和养父母之间。但是现在母亲不可以再从养父母那里把孩子要回来。这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爱的序位,在这个序位里,这个孩子可以同时拥有亲生母亲和养父母。

34、当我们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在心理治疗、或者社会工作中,或者是在教养机构,一旦设定特定的目标,就不会起作用。事物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那样,我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大的位置,也许是想加快一些事物的进度,或是强迫一些事物发生,就在那一刻,我和那更伟大的事物失去连结。

35、我曾经想过,是什么让人变得伟大?那就是所有使我们与其他人相同的事物,都会让我们变得伟大, 而任何与其他人的偏离,都会让我们变得微小。这种伟大是一种谦虚的伟大,透过这种伟大,我们可以安祥轻松地穿梭在所有人之间。一但有人让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其他人就不想和他在一起。这种把自己变得比其他人更大的方式,会产生攻击性。相反地 ,表现得和其他人平等一致,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会受到欢迎。

36、问(来访者):“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对他人灵魂的一种粗鲁干扰。这样的询问是出于好奇,会从(来访者)那里攫取能量,来满足提问者自己灵魂的需要。

37、我们无法和那些表现为受害者的人一起进行工作。一个人只要表现为受害者,他们会对别人具有攻击性。当人们面对这些表现为受害者的人,会觉得生气。当他们去见治疗师,他们也会让治疗师生气。“我这么可怜,你必须帮肋我。如果你敢不照我想要的方式帮助我,你就完了!”这就是表现为受害者的攻击性。

38、爱就是,明白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所有人都和我一模一样;承认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其他人不过与我同样。人性都是一样的。会原谅,也会忘记。在更伟大的事物面前,承认其他所有人都和我一样。

39、当一个家庭由于其他人损失而获得巨额财富,尤其是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那么这些受害者也同样归属于这个家庭。

40、透过特别的父母,我们也体验到自我与人生的局限。虽然,一方面我们会受限,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却被赋予特殊的才华与选择。一个沉重的命运常常比一个轻松的命运更为不凡。就是这样,当同意自己的命运,并采取行动,有着特殊命运(的人)便会看到自己背后那份特殊的カ量。

41、海宁格:养父母必须把自己看作是亲生父母的代表。他们必须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只有当他们尊重孩子的亲生父母,他们才会尊重孩子。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比亲生父母有优越感,孩子就会复仇,并且说:“你没有比我的亲生父母更好。”

42、当有人想帮你的时候,你要小心。通常当我们想帮助别人,便会削弱对方。

43、好与坏在这个关系里(敌我关系)仅仅意味着:“好”会帮肋我们归属于家族,“坏”会威胁到我的家族归属。因此,为了要归属,我们的良知会帮助我们区别什么是我们要做的事物,什么是我们不能做的事物,这就是我们良知的任务。所以,这就是好与坏的区别所在。

44、如果有人说:“你的父亲是个酒鬼。”那么出于对父亲的忠诚, 孩子就会变得和父亲一样。这就是外界对孩子灵魂的影响效应。孩子会变得和父亲一样。孩子说:“我想要像你一样。”然后父亲会慈爱的看着孩子说: “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和我有所不同的事物。”这样可以释放孩子,让孩子可以超脱父母范围去发展。

45、海宁格对团体说:关于这点,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一个女心理学家有两个孩子,她和丈夫分居,她说:“孩子的父亲对孩子什么也没做。” 我问她:“你尊重孩子的父亲吗?”她说:“不。”我说:“没错,这就是为什么他对孩子什么也不做。” 两年后,我又遇见了她。我问她:“你好吗?”她说:“孩子的父亲带他们去度假。”这是解决的开始。回到最初的爱,无论发生了什么,给它一定的空间,然后孩子就会好起来。被拒绝的父母,对孩子是最大的损失,巨大的损失。

46、海宁格:多年来我做过很多疗愈工作,我发现最为重要的事物只有一件事,这件事很直接:所有的疗愈,只有一个成功途径——让人们和他们的父母连结。仅此而已。有些人比较容易做到,有些人比较难,有些人陷入了困境,总是无法和父母重新连结。

47、我们在处理孩子或青少年案例的时候,他们有时候表现得非常倔强、或者具有攻击性,或者想要离开,甚至想死,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常常会忍不住想要给他们好的建议。那些孩子的看护者们要知道,这是完全没有用的,因为孩子们会感到不被理解。无论他们做什么,尝试自杀、逃跑、具有攻击性,他们的行为全都出自于爱。然而问题是:为了谁呢?我们必须知道他们的爱去向哪里,也许那让他们愤怒的人,常常也是他们所爱的人。

48、海宁格:我是家族的一部分。我们的家族是深植于某种更大的事物,是在一个群体之中,受到一个共通的良(conscience)所指引。良知和意识( conscious )不一样,它具有严格稳固的定律。第一条严格的良知定律声明:任何一个归属于群体的人,都不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有人被排除,这个良知会迫使一个后面出生的家族成员,来代表这个被排除的人。所以,在这个良知的カ量控制之下,群体中的成员不是自由的。

49、海宁格:我想说些关于爱的东西。太多的爱是软弱。有很多的爱是因为人们无法承受一些东西,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一些人和他们的命运。因此,他们成了助人者。

50、关于伴侣关系:我们不只是和一个人结婚,关系涉及到我们的伴侣,伴侣的家族成员,以及伴侣家族的命运,这些因素都带给了我们伴侣界限和有限的选择空间。随着这段关系的进展,细节便会慢慢显现出来。然而当我们的办理关系正在面对这点时,便会好像正在经历死亡的过程一样。一些多余的东西消失了,一些过去的东西或者幻觉也消失了。每一次争执,都令伴侣双方自身体验到,从幻觉里得到净化。

51、父母,以及所有卷入其中的人,都必须改变关注的焦点。他们必须去看一直以来都还没有去看的东西。这回开启父母内在的成长。当父母有意识地去承担孩子所无意识承担的东西,这时,这时孩子就自由了。然后为了所有相关人物的福祉,一家人可以一起去看那被排除的人。

52、另一个结论当然是我们的父母也都是美好的。在任何我们想要反对他们的事物背后,那是一种不同的爱在工作。这种爱并没有流向我们,它去了另外的地方,在那个地方我们的父母看起来还是孩子,他们爱着某个渴望回归家族的人。当我们开始在内心给与那些被排除的人一个位置,我们就会和我们的父母看着同样的方向,他们的爱所在的那个方向。突然,我们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形,我们学到了真爱到底意味着什么。

53、总是那些没有被提及的,被躲避的和被当成恶魔一样的家族成员,需要在系统中拥有一个位置。一旦被排除的人获得一个位置,系统整体也获得疗愈,因为系统再度变得完整。每个人都能够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54、也许,我们还可以去看一些人,那些我们拒绝的人,那些让我们生气的人,那些让我们愧疚的人,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我们对他们每个人说:“是的。”我们去感受改变,在我们身体中的改变、在我们灵魂中的改变、和我们爱的改变。

55、当我和某人一起工作,我经常不允许讲任何话。我会打断想说话的冲动。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为适合的语句和重要的讲话做准备。这里还有另一个区别,语言对问题状况做了什么?语言对导向行动,导向出路与和解做了什么?后果有何不同?当我们允许人们讲他们的问题时,我们也经常阻止解决问题的语句出现。

56、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如果我们允许他们美好。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看着他们,还要带着爱去看他们所看着的地方。

57、有两种方法处理这两种罪恶感。一种方法是去感觉愧疚。感觉愧疚意味着:我没有看那个被我伤害的人。当我感到愧疚,我看的是我自己。我对某些事物感到后悔,我认为我本来可以做得不同,然后我就有了这种愧疚的感觉。感到愧疚是实际行动的替代品。那些感到愧疚的人什么也不做。他们保持消极。而在相似的情况下,其他人则会采取行动。也有一种很好的回应罪恶感的方法。我们看着所发生的一切,发生的方式,然后我们说: “我同意事情就是这样,我同意这个结果,同意所有的后果,无论会因此发生什么。”这样我们就不再有愧疚的感觉,并获得去做某些事情的行善力量,罪恶感透过行动,以一种美好的方式被升华。

58、海宁格对大家:在我生命的早期,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寻找解决方案。现在我已经放弃很久了。我只是让一些东西显现,仅此而已。然后我后退,让一切按照他们自己的轨迹发展。

59、要求伴侣要忠诚,有时候我们便像对待俘虏般控制对方。要求对自己忠诚,我们便放弃对更伟大的存在忠诚。

60、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如果有其他家族成员仍然对某些人生气或排斥,他们必须怀着爱转向这些人,并将他们带回家族里。这是孩子面对众多困扰的背景,也是关心孩子的父母要注意的地方。

61、当我们在每个人那里看到每个人,我们也在他们那里看到我们自己,我们在他们那里遇见自己,我们在他们那里找到自己。当我们伤害他人,我们便是伤害我们自己。当我们帮肋他人,我们也是帮助自己。当我们阻挡别人的时候,我们也阻挡着自己。当我们贬低他人的时候,我们也贬低自己。那些真正去爱的人,爱所有人。

62、当男人遇到女人,女人遇到男人,他们看着彼此,突然相互着迷,然后便发生一见钟情。这种一见钟情有多少力量呢?当我们把能量和力量放在量坪上,从零到一百来测量,我们会将一见钟情的爱放在哪里?我的画面是十分之一。因为一见钟情的爱,是没有看清楚的爱。我们并没有看清对方,只是一个梦幻的印象。我不会进一步暗述这点。男女双方看到的都是完美的母亲形象,但这并非那么重要。当男人对女人说:“我爱你。”女人说:“我爱你。”这里只有很小的力量,这种爱无法持久。

63、孩子怀着爱去看那些被排除的人。在行为的背后,是隐藏的爱在工作。当我们去思考那么多所谓的“难以处理”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当他们被视作功能失常的人,要受到治疗和给予药物,其实我们忽略了他们的爱。事实是,他们是在为伟大的目的而代替其他大人工作。

64、好坏的区别让我们很容易假设我们比较好,其他的人比较坏。那些我们认定的坏人,不过只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去爱。当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到他们所爱的地方,所爱的方式,我们关于好坏的区别便消失了。
65、现在我看见你了。我和你一样。你也和我一样。现在我在我的灵魂里和在我的家里给你一个位置。现在你又和我们在一起了,你是我们中的一员。在一个伟大的力量面前,你不比我们更好,也不比我们更坏。在这个伟大的力量面前,我们如同棋子,这个伟大的力量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运用棋子。我们承认,你和我们一样,我们也和你一样。

心照不宣的爱

66、孩子们有一个想法,认为自己能够透过代替父母或祖先做些事来帮肋他们,这是给孩子制造困难的深层原因,会带给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无穷无尽的问题。要理解这点,我们必须了解不同良知之间的区别。

67、海宁格:“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他们的父母也都是美好的。”这个想法可能令你们感到迷惑。这怎么可能?这个维度非常深远。因为这句话同时表示,我们曾经是美好的孩子,我们现在仍然美好。这也是在说,我们的父母也是美好的,因为他们曾经是孩子,美好的孩子,现在作为父母,也依然美好。除了表面的解释,我想说点关于这句话的背景。我们会说:“但是孩子做了那样的事情,父母做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他们是做了,是的,但是为什么呢?是出于爱。

68、海宁格:助人原则其中有一个是,我们不可以持有任何立场,我们不站在更好的或者更坏的一边,也不站在加害者或者被害者一边。最重要的是,我们(助人者)不能像个孩子一样凌驾于“父母”(意指来访者)之上。

69、共振意味着:“我爱每一个人。”当我们和某人不合,或是抗拒某人,我们便与整体失去共振,我就无法在与整体的共振中进化。

70、在家族系统排列里很棒的体验是,我们做另一件事,代替担心孩、代替担心其他人、代替拘泥于他们的妄为(为他们的妄为担心)。我们现在和他们一起去看那些被排除的人,把他们放回我们的家族系统里。一旦这个人或这些人被包含在父母的灵魂里,还有家族和团体的灵魂里,这个孩子便会发出如释重负的轻叹,才能终于从牵连里解放出来。

71、海宁格对大家:倘若有人来问案主发生了什么事或者甚至试图安慰她,这样是很危险的。这些都是软弱的助人者,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令人衰弱的助人者,奇怪的事情是: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他们感觉很优 越。比如说,比我感觉更优越,也比案主更优越。但是他们承担了多少责任呢?什么也没有。他们透过安慰别人满足自己。像吸血鬼般的行为。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就是吸血鬼,只是牙齿隐藏起来了而已。

72、在愧疚的背后是傲慢,我们假设我们拥有可以用不同方式做事的自由。

73、最糟糕的是我们同情孩子,同情会大大地削弱他们。你看着他们的命运,尊重他们的命运。你不知道最后会怎么样。如果你介入,你有可能以一种与命运对立的方式介入。如果你只是带着尊重存在,存在于他们父母面前,存在于更大的整体面前,然后也许过一段时间之后会有好事发生,然后你也会获得安宁。许多人因为不断尝试帮助他人而令自己精疲力尽。如果你带有尊重的态度,你将不会这样轻易耗尽你自己。当然那还是会发生,有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消耗自己,但那不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压力。

74、我怎么可能拒绝他们一点事情的同时,而没有拒绝在他们中的我自己呢?我怎么可能为他们开心的同时,而没有为他们中的我自己开心呢?我怎么可能祝福别人的同时,而没有祝福我自己和所有其他人呢?我怎么可能爱我自己的同时,而没有爱所有其他人呢?

75、所以我们可以理解那些在我们看来行为异常的孩子,或者有自杀倾向,或者吸毒,无论什么情况,他们的特殊任务是要去连结被排除的人,去模仿他们的重担。这些孩子是与这样的人发生牵连了。因此我们无法帮助他们,除非其他家族的人也去看那个被排除的人,把他们领入家族,放入他们的心里。当这一切发生,孩子就会从牵连纠葛里解放出来。

76、有一次,一个男人拜访朋友,朋友满面笑容地欢迎他。男人问朋友为何这么开心?他回答:“我刚和老婆吵完架。”“这就是你为什么满面笑容吗?”“是的,吵完以后,一切都美妙极了。”这也是有可能的。

77、一个年幼的孩子无法承受家族里所发生的事件:发生在母亲、父亲身上事物,以及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愧疚。因此,这个孩子想要去拯救。然后,孩子为父亲承担一些东西,为母亲承担一些东西,为家族里其他人承担——出于软弱。这个人变成了一个怀着爱的助人者,但他的爱源于软弱。

78、好的良知代表:我感觉到我有归属的资格
坏的良知代表:我害怕我会失去我的归属资格

79、因此我们必需不要去为我们自己担心,或为我们的孩子担心,或为我们的父母担心,无论是好是坏。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目光有时暗淡无光,因此看不到自己美好的地方,看不到孩子美好的地方,看不到父母美好的地方。

80、最棒的语言来自于沉默。他们需要时间成熟,直到他们变成从知识的大树上成熟坠落的果实,他们是洞见智慧的语言。当一个人在语言方面受阻,那么这个人也一样在与他人的连结方面受阻,尤其是——这是我的印象——在与父母的关系方面受阻。

81、父母和孩子,意思是什么?意思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生命,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的父母,父母的意思就是如此。因此,他们就是最好的父母,唯一可能的父母,也是唯一适合、正确的父母(right parents) 。

82、关于收养:一名女牧师收养了四个孩子,她自己还有几个孩子。其中一个收养的孩子,来的时候已经有六、七岁。这个孩子搞得全家不得安宁。有人说他精神变态,这是一个可怕的词。他是个可怜的孩子。几年以后,她对这个孩子说:“你爱怎么做都可以,我永远都是你 的妈妈。”然后这个孩子落下眼泪说:“妈妈,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想要你变成我的亲生母亲,现在我放弃了。”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是个精神分裂者。这个例子可以让你们看到孩子的忠诚度有多高。

83、我想说说成功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一个颇深的秘密。伟大的成功是轻盈的。肩负着沉重感的都不算是成功。凡是辛苦艰难的都是脱离了轨道,若爱得痛苦艰难也是脱了轨道。轻盈的爱是辽阔的——而且快乐。

84、家族系统排列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排列师参与介入,我也是其中一位。因为我还未能完全觉察这个范畴的经验。于是,很多排列师表现得像个心理治疗师。带着的意识是:告诉我你的问题,而我会为你寻找一条出路。这就会把你我之间变成平常辅导中的关系。这里面会包含了一些对或错的观念。这些理念曾在我第一本重量级的著作《爱的序位》中描述过。书中很多部份直到今天仍然是有帮助的。

85、有时,看着某些夫妻,他们突然之间会有争辩,而外人是摸不着头绪的。来来去去都是吵相同的事。这与家族早前发生的事件有关。

86、养育孩子的时候,女人可以对丈夫说:“如果孩子像你一样,我就很快乐。”男人也向他妻子说:“我会很开心,如果孩子像你一样。”想像孩子会有什么感觉?他们会如释重负地叹息。于是这会是一个快乐的家庭,没有行使任何权力。这是理想家庭。

87、诚然,西方有“完美父母”的概念。我不知如何回应这个观念。我父母不算理想,但是很好!我要推出一个新观点,一个革命性的观念,就是:所有的孩子都是美好的,所有的父母同样都是美好的。

88、当一个孩子的行为未符合我们的期望,即是说他在看着一个被系统摒弃的人。这个表面上有行为问题的孩子其实是在呈现着一种特别的爱。如果我们想和这个孩子一起做些什么,我们可以站在他身旁,跟他一起望向那个被摒弃的人。也许我们可以跟孩子的父母谈谈,也许能够找出这个被摒弃的人是谁。当我们也和父母一起看着这个人并尊重他,这个人就重新被纳入家族系统中。接着,孩子就能够改变。不只孩子会改变,整个家族都会改变。老师一旦明白这种连系、而又有机会这样做,他就会对这个家庭产生影响:他就不只是纯粹地教授知识,而是以系统对家庭及社会产生影响。

89、海灵格对团体说:大家知道吗?天底下没有问题儿童。那些看起来是问题的行为,其实是一种特别的爱。引起问题的孩子是与家庭中失去位置的人相连了。所以我不看向孩子,我让他留在他的座位上。我先和父母谈,找出孩子秘密地深深地爱着的是哪个人。于是,父母能够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孩子,而孩子也可以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90、海宁格对团体说:有些讯号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学生身上的亦然。那些身体上穿孔戴环的人,实质是放弃了对生命的尊重。你会对一个你喜欢的人做这种事吗?你会在他身上打洞吗?他们却对自己的身体如此做!他们抛弃了他们的生命。这是一个讯号,我们要认真对待。幸而,一个穿了孔的人当然仍可以摘下环饰。

91、海宁格:伟大的成功总是与伴侣一起的成功。伟大的快乐亦然。
(可能有人不同意,但可以思考)

92、我们好的良知赋予我们优越感,让我们感到自己比那些被排斥的异己优胜。带着“好良知”的人,一定得跟别人开战;根据他们良知的准则,与视为敌人者开战。悲哀的是,同样的事物发生在另一边。另一方也有好的良知,只是一个不同于我们的好良知。于是,他们也按照自己好的良知排斥我们,并且带着好良知,不惜跟我们开战。

93、如果过去被容许带在心中,但不要告诉我们的伴侣!这样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不要说,除非是法定的正式关系,例如婚姻。但即使如,不必告诉伴侣有关从前的亲密事件的任何事物。就让一些事属于“个人隐私”和“不可侵犯”。

94、在权力的行使面前,爱被粉碎,也对抗男人和女人的合一。平起平坐!那么对权力的行使就会终结。女人不把自己凌驾在男人之上,而男人也不对女人行使权力,压迫女人,这样他们就能让彼此都处在平安之中。

95、海宁格:我想先谈谈系统教育。系统教育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我们不只看到孩子,更在孩子身上看到他们 的父母。有一次老师跟我说,当她站在她那二十位学生面前,她不只看到二十人是六十人,这意味着她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父母。当老师们能看到孩子背后的父母,他们就能了解孩子。与此同时,老师们亦可以感受: 自己的父母与祖先,在自己的背后。

96、亲爱的妈妈:你是一个平凡人,就像其他千百万个女人一样平凡。像一个正常的女人一样,你怀有我,在你子宫内孕育我。然后你生下我、喂哺我、关心我、看顾我,就像一个平凡的女人一样。你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对我却是最好的母亲,是我能拥有的最好的母亲。就是这样,我爱你,一个平凡的女人。我把你从我对你许许多多的期望中释放出来,对一个平凡女人来说,这些都是难以企及的过高的期望。你给的,远超过我这个平凡的孩子所能冀求的。

97、对于某些只是看到学生的老师们,当他们感到无法有任何进展时,会有一份郁闷,这种经验会令他们消耗殆尽。有一种很简单的治疗方法可以对付这种消耗:我们带着爱来看孩子,然后超越他,看到他们的父母,在心中给他们一个位置。忽然之间,我们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些问题。这些我们曾经扛在肩膀上、独自为孩子承担的责任,现在,我们可以跟他们的父母分担,并旦带着自信去面对我们的工作。

98、海宁格对团体说:我们深深陷在家族的命运中,跨越很多代以前。我们如果遇到行径怪异,超乎我们理解的人,我们知道他们被一股他们不知道的事物束缚。然后我们的视线越过他们,不加任何干涉,尊重他们独特的命运。透过我们尊敬命运,没有想去改变,他们会得到力量。

                                    ——摘自海灵格新书《洞见孩子的灵魂》

A letter to his father

親愛的爸爸, 2017

很久以來,我都不知道內心深處,到底失去了什麼。很久以來,您,我最親愛的爸爸,是我內心的禁忌。很久以來,您只是某個在那裡的人,我幾乎從未留意過您。因為我的目光聚焦在別處,在某種我想像中的,更偉大的存在。

突然之間,您從很遠的地方回來,因為我的妻子索菲召喚了您。她看到了您,透過她,您與我說話。

我曾多麼經常的感到自己比您更大,曾經是多麼懼怕您,因為您經常狠狠的打我,我則拒您於我心門之外,是的,我別無選擇,因為媽媽站在了我們中間。直到如今,我才感到我變得多麼空虛和孤獨,我是多麼遠離圓滿的人生。

但是現在,您從很遠的地方回來,懷著愛,保持著並不打擾我的距離。

直到如今,我才明白,是您確保著我們日復一日的生存,我們卻沒有在內心深處意識到,有那麼多的愛,從您那裡,向我們湧來。我們可曾告訴過您,作為我們的父親,您是多麼偉大?

您籠罩在一種孤獨感裡,可是您留在了我們身邊。您一直努力而又慈愛的服務著我們的生命和未來,我們理所當然的接受, 從未感謝過對您的索求。

現在熱淚湧上我的雙眼,親愛的爸爸,我向您的偉大鞠躬,將您納入心中。很久以來,您似乎都被排除在我的心門之外,沒有了您的心,如此虛空。即使是現在,您也和我保持著友好的距離,沒有任何期待,毫不失您的偉大與尊嚴。作為我的父親,您一直是大的,作為您親愛的兒子,我接受您,以及您所給予我的一切。

親愛的爸爸
您的托尼


Dear Dad, 

For such a long time, I did not know what I was missing deep, deep inside. For such a long time, you, my dear dad, were banned from my heart. For such a long time, you, my dear dad,were banned from my heart. For such a long time , you were just someone who was there. I hardly noticed you as my gaze was focused on something else, on something greater, as I imagined. 

Suddenly you returned to me as from far away,because my wife Sophie called you, she saw you, and you spoke to me through her. 

When I think how often and how much I felt bigger than you, how very much afraid of you I was, because you often beat me  very badly, and I banned you from my heart, yes, I had to, because my mother got between us. Well only now I feel how empty and lonely I had become and how separated I was from the full life. 

But now you have returned into my life from very far away, lovingly from some distance without interfering my life. 

Only now do I only to grasp that it's you who secured our survival day after day without our feeling deep down how much love was flowing from you to us, always the same, always focused on our well-being, and yet as if excluded from our hearts, have we ever told you how great you were as our father? 

You had a sense of loneliness around you, but you stayed with us. You remained conscientious and loving in the service of our life and our future, we took it for granted, without ever acknowledging what it demanded of you. 

Now tears come to my eyes, dear dad, I bow to your greatness and take you into my heart. You as if had been excluded from my heart for such a long time, it was so empty without you. And even now you remain some distance from me in a friendly way, without expecting anything that could take away from your greatness and your dignity. As my father you remained as the big one, and I take you and everything I owe to you, as your beloved son. 

Dear Dad Your Tony

——————

首頁>情感>

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的《我允許》一詩,體現著海靈格對於發生的事情,對於他人,對於自己的念頭、情緒,對於自己的一切,一種接納和寬容的處世態度。詩的言語之間,又透著一種優雅的哲學美。海靈格作為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心理治療類暢銷書作家,他的這首詩讓人放下心靈的重負,接納當下發生的一切。既然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他人,就要改變自己對世界和他人的看法,允許世界和他人如其所是,否則傷害的只是自己。對於自己也是如此,允許有這樣的念頭,這樣的情緒,全然地允許,允許一切如其所是。如果我們能做到包容世界,包容他人,悅納自己,生活真的可以因此而更加美好。

我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德)伯特·海靈格

我允許任何事情的發生。

我允許,事情是如此的開始,

如此的發展,

如此的結局。

因為我知道,

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來,

一切的發生,都是必然。

若我覺得是另外一種可能,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別人如他所是。

我允許,他會有這樣的所思所想,

如此的評判我,

如此的對待我。

因為我知道,

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在他那裡,他是對的。

若我覺得他應該是另外一種樣子,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有了這樣的念頭。

我允許,每一個念頭的出現,

任他存在,

任他消失。

因為我知道,

念頭本身本無意義,與我無關,

他該來會來,該走會走。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念頭,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升起了這樣的情緒。

我允許,每一種情緒的發生,

任其發展,

任其穿過。

因為我知道,

情緒只是身體上的覺受,

本無好壞。

越是抗拒,越是強烈。

若我覺得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緒,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允許我就是這個樣子,

我允許,我就是這樣的表現,

我表現如何,

就任我表現如何。

因為我知道,

外在是什麼樣子,只是自我的積澱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覺得應該是另外一個樣子,

傷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許。

我知道,

我是為了生命在當下的體驗而來。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3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F%E7%89%B9%C2%B7%E6%B5%B7%E7%81%B5%E6%A0%BC


伯特·海靈格

伯特·海靈格(或海寧格)(德語:Bert Hellinger,出生名:Anton Hellinger, 1925年12月16日-2019年9月19日),是一位德國心理學家。他是家庭系統排列療法[1]的德國心理治療大師。

近年來,他的著作從心理治療範疇擴展至其所謂的「心靈的移動」領域[2]。 全球數以千計的從業人員都受到海靈格的影響,雖然不一定會跟隨他,但卻持續採用他的原創洞見,廣泛運用於個人、組織或政治用途。[3]

惟各方對該療法是否有效仍存在爭議,特別是學術界,海靈格本身也是一個爭議性人物。







參考:

 我的自我强化催眠 - 我允許,我接納,我經歷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4/blog-post_75.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