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9, 2021

不做情绪的奴隶 Psycho-drama with ZERO LIMITS


 

https://cortexleadership.com/end-the-drama-with-the-empowerment-dynamic/

https://powerofted.com/empowerment-triangle/

TED* (*The Empowerment Dynamic) is a positive alternative to the Drama Triangle, which was first described by Stephen Karpman, MD. The Dreaded Drama Triangle (DDT) is comprised of three roles: Victim (the primary role),  Persecutor (which the Victim blames for their suffering); and the Rescuer  (who steps in to try and take away the Victim’s suffering). People shift in and out of all three roles in this Dreaded Drama Triangle (DDT).

TED* is  *The Empowerment Dynamic – a set of relationships or roles that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the drama triangle and to living life as a Victim. TED* inspires the realization that choice can lead to a positive approach to life’s challenges.

TED*-triangle

In David Emerald’s simple yet engaging book, The Power of TED*, three characters have a life-changing conversation on a beach. What emerges from this illustrated teaching story is an empowered and resourceful way of thinking, relating, and living that increases our ability to create outcomes and to make choices – whatever our circumstances.

The TED* Empowerment Roles

Reconnecting to our dreams and desires, and taking action toward those  outcomes requires a shift in mindset for most people. When “Shifts Happen” and you move into a CreatorChallenger, or Coach role, greater awareness and options become available to you.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69489

——————————————————————————————

让自己放松,放松,做几下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每呼气一次,想象将所有的疲劳,压力,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负面情绪,都统统带走,让他们在空气中,消失的 无影无踪,每吸气一次,都带来更多正能量,令每个细胞都充满氧气,充满生命力!

吸气,呼气,每块肌肉都开始放松落来,放松落来.

吸气,呼气放松,更放松.

越放松,就越接近自己的潜意识,入的越深,就越接近自己的心灵深处.

现在,请大家挺胸坐直,双手放在胸口,继续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三张凳子,一张是

拯救者的,一张是受害者的,第三张是加害者的,最后一张是感受者,观察者,天使的位置,也是这三个人的化身。

拯救者:

导师:

首先,请自己想象坐在拯救者的位置。在我们的家庭里,工作环境中,社会的角色中,与家人的互动同事的互动中,我们有没有觉得自己不自觉地、总是想帮助别人,无论是自己想或不想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

或你有没有觉得没有我,就搞不定,或烦死了,又来要我救命了,情绪救火队长。

拯救者有一个信念:我的工作就是要来改变世界,改变别人,我有这样的心,就去做。

或者你有没有忽视了别人的能力,抹杀了别人的发言权和智慧,解决问题得能力?

有没有觉得帮助别人,其实内在有一个需要帮助这个角色去填补自己的空虚或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忽略了别人真正的需要呢?没有真正去聆听别人的需要,而帮倒忙?换来一肚子气,还不断要怨别人不领情,一下子从助人到受害者的地步!

是否想通过帮助别人,得到认同,爱和关注?

而忘记了自己也有一大堆的挑战要面对,心理障碍要克服。

作为家长的(我、我们)有没有帮孩子太多,不想他们失败,受到挫折。

过度保护,有句话:我不想你受伤,我不想你失败,不开心,令他们没有自信,失去学习克服困难的机会?反而又成为了加害者。

现在,请你讲出自己的感受:拯救者讲话,闭上眼睛:( Ela and mother's case ) 

现在,我会坐在你的位置,你坐在这个感受者,观察者,天使的位置,也是这三个人其中一个的化身。

我会重复你刚刚说的句子:

你听了,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

导师引导:

请把你帮助的人带到眼前,还有拯救者的自己

Say I am sorry, ----

Please forgive me...

Thank you for your...

I love you. I choose to ...

我要相信别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只是一个channel,成为正能量和爱的传递者,

修行路上,我只是一个陪伴者,同行者,我原作别人的支持者,聆听者

我自己也有很多问题要处理,我要虚心学习。

《妹妹不見了》





现在,请你讲出自己的感受:Do ZERO LIMIT for yourself

然后,你继续自己的觉擦,和自己做零极限:I am sorry,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

please forgive me, thank you , I love you. 

把你要拯救的人请出来,在你的眼前,和他说:

I am sorry,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

please forgive me, I will also forgive myself

thank you , I love you. I love mysel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害者 ( 先生和我, 以前的关系 : 我认为他是加害者,我是受害者,mother and I 

导师:

首先,请自己想象坐在受害者的位置。在我们的家庭里,工作环境中,与家人的互动同事的互动中,我们有没有觉得自己总是不够好,比别人差,有很强的自卑感,或总是觉得不受关注,别人没有看到自己的努力,有很多委屈和压抑?觉得自己的不辛都是别人搞出来的,是别人令我不开心,发脾气,我是不会生气的,都是别人的错。

或觉得我帮了你,你连一句谢谢都没有,没有丝毫感恩。我真倒霉,帮了这样一个人,我太笨了,我瞎了眼。我好惨啊。我是世界上最惨的人,我活得好辛苦啊!我觉得或者受苦,没有意义,我想死了好过!

常常觉得别人在勒索我,威胁我,比我要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现在,请你讲出自己的感受 -受害者讲话,闭上眼睛:

现在,我会坐在你的位置,你坐在这个感受者,观察者,天使的位置,也是这三个人其中一个的化身。

我会重复你刚刚说的句子:

你听了,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

现在,我做回感受者,观察者,天使,你坐会自己的位置,然后我会带你坐冥想:

我Donna,我的生命是我自己的,我有自己的天赋和美丽。

我也有自己的缺陷和不愉快的过去,是我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或者是我的生命功课,我的生命和幸福,是我自己决定,我要为我自己的情绪和痛苦负责任。

情緒勒索,重點從來就不是別人怎麼勒索你,而是你怎麼面對自己。也就是說:你到底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在哪裡?是攤在那裡像團死肉,想著我被綁架了、我要完蛋了,還是思索在這個關係裡,我要的是什麼?以及我不要的是什麼?

情緒的奴隸,往往糾纏在情緒勒索和被勒索的遊戲中。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12/blog-post.html

每天,我和自己讲:







现在,请你讲出自己的感受:Do ZERO LIMIT for yourself

然后,你继续自己的觉擦,和自己做零极限:I am sorry,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

please forgive me, thank you , I love you. 

把你认为他搞到你受害的人请出来,在你的眼前,和他说:

I am sorry,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看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脆弱和错误,我选择做一个坚强又温柔的人,我选择同理自己,爱自己,同理别人,理解别人,用爱和谅解代替委屈和埋怨。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

please forgive me, I will also forgive myself

thank you , I love you. I love myself


——————————————————————

加害者:

导师:

常常带着鞭策别人的语气,教训别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有自己一套固有,很难动摇的价值观和范畴,有的人对自己要求特高,完美主义者,令达不到她要求的人辛苦。

常常有个信念:

我并非苛求挑剔,我自己也要求自己这要做,而且我做到的,为什么你做不到?

常常容易发脾气,愤怒,对别人的过错很难包容或容忍,大发雷霆,脾气暴躁。“闹人不需本。”

常常指责别人,发泄情绪,操控别人,滥用侮辱句子,贬低别人,太高自己。

导致更多问题和创伤。

源头:

加害者童年创伤和生命中的不辛一直没有处理,累计起来,丧失对别人的信任,limited的信念:就是别人是不可信的。你必须和我一样,那一接受差异和不同意见。

采取愤怒和贬低别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失落或不辛。

反思自己的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

重视自己的价值,聆听自己内在的需要,才能有能力聆听别人的需要,尊重自己,才能尊重别人。

拯救者和受害者,都很容易变成加害者,而加害者,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

现在,请你坐在加害者的位置,讲出自己的感受和亲生经历,自己是如何不知不觉,成为一个加害者 - 闭上眼睛:

导师:

现在,我会坐在你的位置,你坐在这个感受者,观察者,天使的位置,也是这三个人其中一个的化身。

我会重复你刚刚说的句子:

你听了,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

现在,我做回感受者,观察者,天使,你坐会自己的位置,然后我会带你坐冥想:

无论是加害者,受害者还是拯救者: ( Eugene and me I am super protector, helicopter parent) 

同理自己,肯定自己

對自己有正確的評估,對自己的正向動機和付出給與認同,建立正確的自尊和價值觀,令自己真正的堅強起來,不會因為別人的情緒、發狂和咆哮而去憤怒,失望或失落,最後也憤怒起自己,自責自己,詆毀自己,把自己也踩在腳底。自己也壓抑自己起來,或狂躁起來。

對待自己的情緒:

別人只是導火線,觸動自己的痛,自己的陰影和脆弱,老師說,善用自己的情緒,連結背後的核心情緒,而不是憤怒和行為。它可能是內疚,可能是需要被愛,需要安全感,認同。看到這些情緒賦予的意義,改變的動力。讓情緒成為自己的提醒和轉化的催化劑。

请被你加害的人和内在的自己放在眼前,看着他们,和他们说:

I am sorry,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

please forgive me, thank you , I love you. 

现在,请你讲出自己的感受:Do ZERO LIMIT for yourself , for被加害的人

I am sorry for...

I will take all responsibility for life, myself

I will choose...

please forgive me, I will also forgive myself

thank you , I love you. I love myself

讓我們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做自己的生命教練,理想的父母, 為自己的生命負100%的責任。


如何不做情緒的奴隸 ? (Updated version)

 情緒的奴隸,往往糾纏在情緒勒索和被勒索的遊戲中。

何谓情緒勒索?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12/blog-post.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5tZxgifjg #情緒勒索 #幸福關係 #自在社

《華山秘笈 - 情緒勒索》系列,第一課:情緒勒索,是關係的致命傷!

9 3 2021


Drama Triangle Meditation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3/drama-trangle-meditation.html


什麼是共依存症?
◆我們做得太多、關心得太多、自我的感受卻太少。
◆ 總認為別人的事最重要,自己的事無所謂。
◆ 喜歡幫別人做他們有能力且應該要做的事。
◆ 別人並未開口要求,就主動滿足他的需求。
◆ 當別人求助時,我們做的比自己份內的事還要多。
◆ 熱心照顧別人,卻不懂得該何時停止。
◆ 別人不想要的時候,還是將協助強加在別人身上。
◆ 不是平等互惠,而是付出的多於所得的。
◆ 付出是為了獲得,是為了讓別人需要我們。

Ill helping mindset also makes people hurt.
Need to let go of the unhealth helping mindset due to insecur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摆脱“受害者思维“?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69489

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但是迟迟没有动笔,一是因为不好写,其次是因为我自己还在不断练习中。这是一个不太好讲但又非常非常重要的认知升级,我尽量讲清楚。

“受害者”思维(Victim Mentality) 这个提法相信大部分人并不陌生,而且也并不会把它跟自己挂钩起来--没事儿干嘛把自己当受害者啊?

除非有些人真的有童年阴影、家庭不幸或恰逢过生重病、遭大难,以至于他常常把自己现在的问题归结在过去的不幸遭遇上,自怜自艾,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确实属于典型的受害者思维。

然而,一般人谁会有这些啊!因此,受害者思维跟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么且慢,请继续往下看。

先来看看受害者思维有哪些特征(总结自谷歌、维基百科等,表现为以下其中之一或者所有特征):

他们认为自己受到的伤害或不公平对待,都是别人或者客观环境造成的
“不是我的错”,是他们对自己不公境遇的本能反应,因此他们也没有责任去阻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他们为自己的境遇寻求他人的同情
他们常常抱怨、责备,表现得比较消极和被动,甚至没有希望
他们表现出的抗压和反弹能力(resilience)很差

已经有些人中招了吧?还有一部分幸存者,我们再来看看--

受害者思维的人,并不都是看起来像受害者--悲观、消极,弱势的一群人。相反,他们很多人能力很强,具攻击性,事业心强。但是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下面,有些声音值得注意:

“这次升职为什么是他不是我?”
“这个项目基本是我在做,但功劳却被老板全拿了去!”
“这个新来的下属真是太笨了,我都教了很多遍,他还是按自己的那套,我真是气坏了!”

受害者思维的人,也并不是跟祥林嫂一样,见人就把自己的遭遇讲一遍。这些“受害者”可能完全不揭自己的伤疤,你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挺好的。

这些人,往往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受害者思维。然而他们可能因为一件小事就生气或愤愤不平。

堵车生气,排长队生气,加班生气,读到一个坏新闻也令他生气。。。

还有些”受害者“,是面无表情的,做什么事都没有热情,没什么事让他开心也没什么让他不开心。总之,他好像把自己对外界的反应麻木了。

相信我,这类人也是受害者思维,麻木自己是他们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其实是逃避。

说到这里,应该又有一批人中枪了。

其实我也通关到这里,还活着。然而接下来这条,让我被击中--

受害者思维的人,常常会起来defend,为自己辩护。

我是在一次粹不及防的情况下,被我的教练指出来--你是victim。

彼时,我在纽约参加教练学习的第一堂课上,解释自己为什么来学coach:“我过去在新加坡创业,做自己喜爱的教育项目,但是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移居纽约。其实我并不想来,但是没办法嘛,家庭第一,我还是屁颠屁颠来了,没觉得这是牺牲。但是在这里职业选择不如在亚洲好和多,亚洲市场我更懂,经验也多,blabla。。。”

这个说法,有什么错吗?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就是受害者思维了?

当时,我确实不明白。直到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或听到这条----

当你在某件事上觉得defensive,要起来解释或辩论一番,以获得认同或同情,那你很可能是在这件事上持“受害者”思维。

这样的例子还包括:

你的新项目被同事摘出毛病,你心里不服气,要找他理论一番去。

你的另一半对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不同意见,你立马起来跟他/她反驳。

以及我现在,正在写一篇认为你很可能有受害者思维的文章,然后你可能被冒犯,起来跟我在评论区吵架;以及我的文章被人反对,我不服气,要跟他辩论。等等。

很多人觉得,这是正常的辩论啊,有时候事情是要解释,或者陈述清楚的。

我不否认啊。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以上情形中,你的情绪控制权在“别人”手里。哪怕对方并不知道也不想这样,但是你的思维定式告诉你,必须有人对此负责。

总结一下,受害者思维的人对环境的反应有抱怨、责备、隐藏、逃避、愤怒以及解释与辩护。

我们讲了这么多判断受害者思维的要点,目的并不是让你承认自己是受害者。。。那么简单。

而是更要让你知道它的危害--它会不知不觉地消耗你。

对于常常抱怨和责备的受害者,用Brene Brown在“Daring Greatly”中的定义,“Blame is simply the discharging of pain and discomfort”。意思是说,你所有的痛苦和不爽都跟自己没关系,源头不在你,在于环境,在于造成这个结局的其他人身上。因此你把本应可以属于你的事情,就这样交了出去,“你来负责吧!”

所以,你变得powerless(没有力量),因此也不会有改变现状的动机和力量。

“这不是我的错”,是受害者思维的人常常讲的一句话。他们很少愿意主动为现状负责任,任何不好的结局,他们都能为自己找到开脱。

因此,在别人眼里,他们不值得信赖和依靠(reliable)。

还有些受害者思维的人,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这样的人,很容易变得自私起来。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紧张。

我承认自己时不时会落入受害者思维的圈套。有时候也扮演Rescuer(拯救者)和Persecutor(加害者)的角色。

这里要提到David Emerald的“Dreaded Drama Triangle”(下图)。有时候我们自己是受害者角色;有时候为身边其他的受害者担任“拯救者”的角色,告诉他们 “这确实不是你的错” “你会没事的” “你很棒”;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会制造出更多的 “受害者”。

好像一个舞台,在这里上演的是充满悲情、怜悯、抑郁色彩的剧。循环往复,让人窒息。

相信以上任何一个角色,都不会有人很开心地去演。也许你乐意做拯救者,那么如果你身边每天围绕着一群受害者需要你安慰和“喂养”,你会开心吗?

那么怎么办?才真正到我们的重点,发现文章已经不短了。长话短说吧---

首先,内观一下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是受害者思维吗?”
“我在抱怨什么?”
“我有什么情绪?我觉察到身体上有哪些反应?”
“谁在掌控我的情绪?”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它对我有什么影响?”

以上我尝试在用教练的方法(Ask Powerful Questions),教大家做一些自我coach,目的还是在于增加觉知(awareness)。

其次,意识到自己(或者在某件事上)有受害者思维后,接受这个事实。不要隐藏和逃避,更不要愤怒和责备。

没错,隐藏、逃避或者找rescuer(拯救者)抱怨寻求安慰,是可以解决一时的不快,但是很快你就陷入另一个受害者圈套,周而往复,不解决根本问题。

然后,重新program你的思维。承认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遭遇都是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它的方式---这些遭遇是我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它们都在参与塑造现在的我,一个更具抗压和反弹力(Resilient)的我。所以,我不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

同时,改变你的聚焦点(focus),从自己身上转向其他人的身上。当你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趣,也愿意为其他人服务的时候,你就会慢慢走出受害者思维的囹圄。

最后,也是重点中的重点--Be Vulnerable。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情绪,那些解释和辩论,它们发生的时候不可阻挡,这是人的正常反应,我们难道要生生把它吞下去,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吗?

当然不是。你可以打开“脆弱者”思维(vulnerability)这个频道。所谓脆弱,就是易被攻击,且不还手。

“脆弱者”思维(vulnerability),是说放下武装,完全接收自己当下的情绪,完全去经历和感受,不要去反抗(resist),也完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没什么。但是这些丝毫不会否定你,影响你的价值,你仍然是值得被尊敬和被爱的。

这个概念来自于Brene Brown多年的研究成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她的书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以及她在TED上的演讲,一个不仅会做研究还很懂讲故事的人。

应该说,Vulnerability真的是“弱肉强食”的竞争社会最稀缺的能力之一。它会帮助我们直面现实,安静自己的内心,聚焦在跟外界的连接上,建立一种最真实的intimacy(亲密关系),它也是通向创新创造、解决问题、改善环境的一把钥匙。

Vulnerability is the birthplace of love, belonging, joy, courage, empathy, and creativity”。(Brene Brown,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这也是我正在不断内观和练习的能力。我也准备好以这种心态来面对这篇文章以及我将来要写的各种观点带来的各种评价--真实地面对,安静地聆听,真诚地连接:)


一定有人不能理解为什么Vulnerability(“脆弱者”思维)是一个加持你的能力,值得再写一个姊妹篇,它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

(文章首发于NewEarth)


作者坐标纽约,专注于分享北美地区成熟的教练(Coaching)技术和观点,帮助大家以不同的眼光看自己和身边的世界,创造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如果你有兴趣持续关注北美地区成熟的教练观点和自我教练技术,帮助自己和他人(比如孩子、团队成员、合作伙伴)更好地成长,请关注本专栏,每期分享不错过。

发布于 2019-01-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