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9, 2020

理解年老的父母身心變化

重新認識父母


好朋友們,如果你也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也許,我的這篇故事,也有你的一部分,我的反思和成長,
會引起你一些共鳴...

回馈与反思 Facebook comments and reflection

很高兴在Facebook看到朋友们的回顾和反思,也令我再次得益,得到更大的力量。
和老人家溝通,更需要不斷調節自己的方式,適應他們身體的變化,多一些耐心、同理心和溫柔。

Raymond Lau feedback:



Donna:

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同理自己,同理别人,这里说的很好啊:先踏出第一步展現同理,就可以不再陷入惡性循環。
當一個人覺得被理解,就比較可能投桃報李,付出心力去嘗試理解對方。長期下來,這樣的交流會培養出信任,雙方都有動機在面對對方時往好處想,原諒對方犯下的小失誤。
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請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如何從對方的眼光去看事情?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努力提升敏感度,認知到自身的偏見和有限的觀點。你可以善用自身舊有的經驗,但必須更進一步。
下一次當你很難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時,請努力記住以下這幾點:
1. 你並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任何時候,一個人都要面對很多你所不知的因素。
2. 你對於情境的想法與感覺可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受到不同的要素影響,包括你當下的心情。
3.在情緒壓力之下,你的行事作風可能會和你所想的不一樣。
記住這幾點,會影響你對他人的看法,從而影響到你如何和他們交流。我們每個人時不時都要經歷某些掙扎,你終會理解對方,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关于同理心:
Raymond  said:

 你們希望他人理解自己嗎?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只會霸道、武斷地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別人。反之,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則會先把自己的意見或忠告放在一旁,並認真地傾聽他人的想法。當別人表達意見時,不僅要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情,還要設法使對方明白自己已經完全了解他的想法。這麼做除了能表達尊重和誠意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對方充分的信任,就像一個善解人意的醫生可以靠悉心傾聽並獲得病人的徹底信任一樣。

所以我們凡事都應該為他人著想,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在現實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如果我們具備有同理心,設身處地體察對方的立場、觀點、感受和難處,那麼,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夫妻之間、 父母與孩子之間....等等,就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照顧,多一份體貼,相互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和諧、更加融洽、更加溫馨。
這是適用於每一個地方的永恆成功法則!


面對老人記憶力退化導致的困難,老人家和照顧者,雙方都需要適應期,也許,對很多人來說,和我一樣,人生必經之路


照顧腦退化的老人家是鍛練耐性和情商的好機會。我學懂了不要問「你還記得嗎?」這個問題。
今天的父母,明天的自己。為準備將來我也有這遺傳症,我要努力做個很好很好的人,如果將來我「失去自己」,希望也有認識真我的人願意照顧。

Shebia,你的身同感受,说的好啊。不要问”你还记得吗?“非常对,也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我覺得,一個人來到晚年,面對生老病死,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緬懷生命的一切,可以心存感恩,就成功了。為後輩造福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