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館舞台駭人意外 ,人們開始留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為確實已經出現。
不少觀眾仍然感到恐怖和焦慮。出現失眠,噩夢...仍在噩夢中。
雖然有這些感覺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續不斷,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就需要找人傾訴,輔導,把心中的恐懼感,擔心感說出來...否則很可能會出現PTSD 創傷後壓力症。
每個人在一生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創傷。創傷,可以是身體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但否變成後遺症, 就要看自己如何看待事件,是否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用自己的修復能力,以及身邊人的關懷. . . 。當人身安全受威脅,或親眼目睹死傷的悲劇,或突然接獲家人的噩耗,或家變,家暴,被拋棄,常常受到欺凌,人們感到恐懼和害怕是十分自然的。事實上,這些事故所帶來的恐懼在一瞬間觸發強烈的身心反應,旨在幫助我們免受再一次的傷害。幾乎每個人經歷了這些重大事故後都會有些身心徵狀,如頭疼,失眠,緊張,焦慮,發噩夢... 並在幾天到幾週內自然改善。
”當人們已離開危險的情境一段時間,但以上的徵狀持續,且影響到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時,他們可能會被診斷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恐懼的畫面歷歷在目,不時浮現、反覆發惡夢、「回到當時」的錯覺,就如當刻身歷其境、觸景傷情、當面對著象徵或類似事故的情況時,感受到強烈的痛苦或顯著的生理反應,
另外一些常見的行為:
逃避行為:對於與事故相關的人、事、地、物敬而遠之、對事故刻意避而不談。壓抑自己,希望忘記痛苦 但越是想忘記 就越會有被痛苦的記憶所干擾。如:
負面情緒和想法:難以記起事故的重要部份、或不斷重複不愉快的畫面,對自己和世界感到悲觀、過度責備自己或責備他人。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難以感受身邊的愛和關心,孤立自己、難以感受喜悅...
神經過敏:容易出現焦慮和被激怒或爆發怒氣、做出魯莽或自我傷害行為、過度警覺、過度的驚嚇反應、專注力差、難入睡或熟睡。 “
如何治療PTSD?
從源頭開始:
在我的個案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雖然事件已經過去很久,或童年的創傷,但因為一直沒有處理自己受傷的情感,便不斷積累各種各樣不愉快的,一個個事件仍歷歷在目,噩夢連連,都是關於這一系列的創傷。有的個案,從童年到老年都放不下每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在我的個案中,很多噩夢都是重複的,或揮之不去的噩夢,不斷重複,也會自我產生創傷。噩夢不去解開,導致失眠,情緒積壓、崩潰,破壞免疫力,疾病跟著來。
如何療癒?
如何預防創傷後壓力症?
回歸内在和愛的懷抱
首先,做幾下深呼吸,感受到自己已經平靜一些了,安頓一些了。然後,和自己說:我承認自己有害怕,有驚恐,我的害怕是正常的,如果有情緒,如有憤怒,失望或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It's OK.
第三,問下自己,有什麽事情我可以做,讓我可以表達我的心情,讓我的情感和情緒有出口宣泄或平復,有什麽行動我可以做令我可以身心安頓一些,回復專注力?也許我可以坐下運動?也學我可以寫出自己的感受,也許我可以去大自然hiking,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去疏解驚恐和壓力。
第四,找知心朋友、老師或家人分享自己的心情,得到長輩、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很重要。
重複做這幾個步驟,相信自己可以化恐懼為力量,讓自己從駭人意外中認識自己,從中成長,而不會成爲創傷的“新受害者”。
如何預防童年創傷?
我7嵗時見到自己同坐的同學被淹,救不回來,死在急救中,那時我也剛剛游完泳,也遇上意外,但大命不死。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死亡,如此近!
因爲還小,不懂如何處理恐懼,但幸運的是,這件事卻沒有給我留下陰影或後遺症,我還是繼續游泳,反而帶來了經驗和成長。
孩子也懂得自我教育,還有家庭的正面影響,幫助小孩子如何處理可怕經歷帶來的後遺症:
如何不讓驚恐事件變成 (PTSD)-如何預防創傷後壓力症? (3)
我的童年故事系列
紅館舞台駭人意外,看創傷後壓力狀(PTSD)的修復和療愈 (1)
《華山秘笈》~ Mirror事件:情緒轉化
About Donna Wong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07/about-donna-wong.html
人性化、個人化的身心輔導 (About Donna Wong'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
善用潛意識的智慧系列 - 與自己連結
我的陪伴成長計劃
成長課程:
這裏,我們提供一個非常深刻的成長課程:
《與情緒創傷說再見》,我們感恩地見證了學員的轉變和進步,學習做自己的生命教練。
正念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源頭,提升心理和生理上的免疫力。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提升心理質素,自我轉化情緒,幸福就在身邊,就在心閒。
要瞭解更多和參加我們的課程,請閱: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12/routine-course.html
30 7 2022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