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YOUTUBE, 這一段文字深深吸引了我,《學會孤獨,和自己在一起》聽聽蔣勳的獨白...
(蔣勳,台灣著名畫家、詩人與作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3Qx2y8z8M
我聯想到:
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人要隔離。
看到有些朋友在被隔離的日子,產生焦慮、狂躁或憂鬱症复發...
提醒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適應關在房間裡,和自己一個人的獨處,真的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和心理上的支援。
害怕孤獨,大部分是因為童年被遺棄,或在急需父母關心的時候,得不到愛和關心。改善孤獨感,可能先要理解童年陰影。
《孤獨,自我回歸 》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8/blog-post_16.html
潛意識不分真假,當內在孩子有了被聆聽,被愛的感覺,感到無助的感覺就會消失或減少。
這讓我們思考:新冠病毒提醒人們什麼? 為什麼害怕和自己在一起?害怕聽到自己內在的呼叫和獨白?如何克服害怕和自己一個人的日子?
有些朋友利用獨處的日子,寫書,讀書,做運動,令自己身體更健康,心靈更充實。
是的,隔離的日子怎樣過?被孤獨憂鬱所籠罩,還是學習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
也許,一個人的日子,和自己對話,和時間對話,和自己的歷史對話,回歸內在,學習好好和自己在一起,享受和自己在一起。又是另一種成長。
每個人,一生總有面對獨自生活的時間,越早學習和自己在一起,就可以越早適應,身心安頓,減少孤獨感,減少憂鬱症和情緒不安的症狀。
善用孤獨,賦予孤獨正面的意義,我們的覺察能力,反思力 自我療癒的能力,都會深化。
善用一個人獨處的機會,回歸內在,無論身邊有沒有人陪伴,都彷彿有最好的朋友和你手牽手,一起走下去。
再聽聽蔣勳和我們讀他的詩詞:真的好美、好有深度的畫面出來了:
留十八分鐘給自己:蔣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7RcP39NB0
蔣勳是詮釋文學與美學的發言者,1947年生於西安,福建長樂人。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現任《聯合文學》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在人文思潮的起源地巴黎,孕育出其更從容率性的生活態度。其作品涉略極廣,在藝術體系中灌注人文感性,用文字線條拉出豐富的視覺意象,其將生活經驗及美學背景重組融會成令人驚豔的美。著有小說、散文、藝術論述等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最愛的創作是寫詩。
聽了這首詩的朗讀和作者蔣勳的解讀,感動,觸動,想哭。 這首詩,我聯想到: 小時候,父母、長輩陪伴我成長, 長大了,我陪伴父母年邁、老去; 成家了,我陪伴孩子長大, 現在,孩子陪伴我成長; 家人、老師們、夥伴陪伴我去追夢、修行, 我陪伴朋友們去克服生命的難關...
人生總會有獨自相處的時候,
但我們並不孤獨。
總有人掛念,有人在心里為我們祝福。
這也是陪伴。
還有自己,最好的朋友,一生在陪伴...
Reference:
如何面對和跨越孤獨?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1/02/blog-post_36.html
《孤獨,自我回歸 》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8/blog-post_16.html
新的眼光看待“害怕” - Huck解夢工作坊的回顧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4/09/huck.html
善用孤獨 How to deal with lonelines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6/01/how-to-deal-with-loneliness.html
善用一個人獨處的機會,回歸內在,無論身邊有沒有人陪伴,都彷彿有最好的朋友和你手牽手,一起走下去。
看到有些朋友在被隔離的日子,產生焦慮、狂躁或憂鬱症复發...
提醒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適應關在房間裡,和自己一個人的獨處,真的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和心理上的支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