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把對死亡的態度,用在面對生老病死的挑戰中,他把生老病死,看成是生命路上的一道道門檻,提醒我們帶著平常心看生老病死:
我是Donna, 一位身心治療師、催眠治療師,夢境和敘事治療師。 這裏,我分享自我療愈,身心修復、身心整合的理念和方法,個案和啓示。 分享夢境啓迪、生命故事、探索人性和健康知識、如何運用潛意識的力量,活得自在輕鬆、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這裏,記載了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啟迪。 讀懂一個人,與人產生深刻的連結,陪伴人們活出健康和夢想的天空,是我的夢想。 Being a dream therapist, hypnotherapist, and health therapist, my philosophy is to improve abilities in self management, self healing, self coaching and body-mind in alignment.
Thursday, January 27, 2022
一行禪師、達拉喇嘛看生老病死
什麽是活在當下?
長出隱形的翅膀 - 送給在隔離的朋友們
在隔離的日子裡,
你們學習面對孤獨,
變得更加堅強,
學習好好和自己在一起,
倍加愛自己。
******
不能離開家裏和酒店的日子,
你們更加感受身边的爱与關懷。
在沒有傳統學習的環境,
你們更有創意去解決問題,
開發無限可能性。
******
你不是孤島,
全港都在爲你們打氣!
長出隱形的翅膀,
心智,將會飛的更高
脚步,走的更遠。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3/blog-post_21.html
Reference:
我的微博文章 - 一行禪師“蠟燭的一課”
這是我的微博文章,關於一行禪師的生死觀,對一個人的一生,不論年紀多小多大,都有積極的影響。
如果你喜歡,請分享給你關心的家人和朋友,更多人。
渴望人人都活在輕鬆、自在、喜悅和感恩的當下。
https://weibo.com/1768494695/LcFFey9q2?pagetype=profilefeed
https://weibo.com/u/1768494695
一行禪師“蠟燭的一課”
2022年1月22号,95岁的一行禅师,世上最有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在故乡越南圆寂。他回到家乡度过最后的三年,还他的心愿。圆满了他伟大的一生。
他是如何看待生死呢?
从一行禅师”蜡烛的一课“,我得到一些领悟:
蜡烛发出的光和热,带给人们温暖、光明和能量,直到烧尽,你说它消失了吗?死了吗?如果说它死了,那么,在它没有来到尽头时,每一刻它都在燃烧自己,都在死亡啊!但,每一分钟,它也在散发出能量,带来更多的生命。
生死是不断进行中,是能量的转换而已。
万事万物都充满生命力, 不生不灭,或者:一个死亡发生,也是另一个生命的诞生。死亡是不存在的,当一种状态离开,就会以另一种状态存在,也许这就是一种生命的轮回。生死是不断进行中,是能量的转换而已。
这是我很喜欢的方式去处理哀伤,也尝试用这种方法帮助人们走出哀伤。
爸爸四年前离开,当时我想:爸爸其实只是用另一种形式和我们在一起,感觉他的能量一直陪伴着我们。用这种思维,很快走出哀伤。我想:如果我们传承爸爸积极乐观、勇于创新的精神,他的生命就得以延续,我们用生命,让爸爸的蜡光继续发光发热。
一个小女孩问一行禅师:我的小狗死了,我很伤心,你可以教我如何不伤心吗?
一行禅师想了想,看着天空的云彩,说:
你看到天空一朵美丽的云彩,但它消失了,它变成了雨水,然后进入你的茶水里,在茶杯里,你看到了这朵云彩。 Doggy也是如此。
小女孩会心的笑了!
此时此刻,我和大师,有一种心灵连结的感觉,他对死亡的大彻大悟,给我很大启发:
万事万物都充满生命力, 不生不灭,或者:一个死亡发生,也是另一个生命的诞生。死亡是不存在的,当一种状态离开,就会以另一种状态存在。
人的身体离开,但人的意识形态、潜意识的东西 - 那就是生活习惯、价值观和信念,待人处事的方法,将留给后人,好的坏的,不论你想不想,都会对后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力,这就是生命的循环。
有的朋友认为,我还年轻,不需要想这些。
但为什么有的人丰衣足食,却常常想死?
有的人活着如横尸走兽,活着的僵尸?
有的人忍受巨大的身体痛苦,奋力勇敢的活下去?
看到很多伤残人士,身体痛,但心很喜悦,因为他們看到活着的价值,激励更多人带着爱和感恩活下去。
也就是说,每天生死都在发生,特别是年老器官退化,有的功能会失去,亲友、家人的离世,不可能不想这些,潜意识对死亡的感觉,一直影响着我们。
蜡烛的火光,每一刻都在”死亡“,每一刻都在”出生“。生命的轮回,由一种生命的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继续下去。
关键是,我们想给自己、身边人和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力?全在我们每一天的生命中体现。
当我们知道死亡是什么,跨越了死亡的恐惧,就会变得更有活力,潜能发挥更轻松。
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这篇文章,送给怀念这位大师的朋友们,向一行禅师致敬
Donna (冬冬) 2022 1 26
參考:https://weibo.com/u/1871989533
Wednesday, January 26, 2022
如何在逆境中治療情緒病?
Coronavirus and depression in adults, Great Britain: June 2020:
人性化、個人化的身心輔導 (About Donna 2022)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1/updated.html
老去的勇氣 - 人生下坡的美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MJrku1VKhM
News98【鄧惠文時間】訪問作家彭菊仙談新書《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2016.08.23
閲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XP-CdTXnw
你是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老了”? 什麼時候突然意識到父母“老了”?
如何與不能接納的老去的自己和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wviFu3QNg&t=621s
為何年紀越大越不快樂?拿出勇氣,在變老的路上,我們慢慢走,慢慢品。►《變老的勇氣》 岸見一郎|說書|書評|千芸說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v_5f7SePM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只要當下 沒有死亡 沒有恐懼
「是非與妒忌」系列
《華山秘笈》~「是非與妒忌」系列
第一集:你講是非嗎?
朋友反面、團隊分裂,往往因為是非。
是非將人性最醜陋的部份,呈現出來。領袖、父母,更需要以身作則。
處理是非最好的方法,是甚麼?
🤭 Facebook: https://fb.watch/aEpRCmlMeI/
🤫 YouTube:https://youtu.be/1z66glKDUlQ
提醒我們
1 看自己,做好自己,大大減少是非。
2 如果有任何不滿有何意見,適當的場合、適當的表達,而不是帶著批判和埋怨或發泄態度。出發點是善意和為了集體的利益,或爲了家庭的整體利益。
3 是非反應一個公司或一個家庭或人與人之間有矛盾、有衝突,需要面對和解決。
_________
《華山秘笈》~「是非與妒忌」系列
第二集:如何處理老闆?
怎樣處理講是非的老闆?首先需要處理的,是我們自己:
1. 清晰自己的底線和底蘊
2. 值得和老闆溝通真正的出發點
3. 學習有效直接溝通
4. 磨練個人修為、溝通技巧和情緒管理
🥸 Facebook: https://fb.watch/aFXVs_u3u-/
😜 YouTube:https://youtu.be/KHl3BjH_dsI
My learning
___________
《華山秘笈》~「是非與妒忌」系列
第三集:工作間的欺凌?
受同事攻擊其實是最好的磨練?
想反映公司的問題,或者受到欺凌,可以怎樣與上司有效溝通?
生命的智慧,是善用每一個痛,不要白白受苦。
🤷🏻♀️ Facebook:https://fb.watch/aHa8MVC7BM/
🙅🏻 YouTube: https://youtu.be/UuVASgUugAo
《華山秘笈》~「是非與妒忌」系列
第五集:如何化解是非?
成也團隊,敗也團隊;人生不同階段,總有不同團隊。
有效處理是非,團隊才能健康發展,關鍵有四點:
1. 共同理念
2. 知人善任
3. 公平公正
4. 該斷則斷
🙌🏼 Facebook: https://fb.watch/aJHER7RL3h/
👍🏼 YouTube:https://youtu.be/14P-Imc7Xe8
my feedback:
共同理念: 好重要,好多溝通和leader to set example.家庭如此。提醒我如何和分享自己的理念,也聼別人的理念,如何建立共同理念。
————————————————————————————
《華山秘笈》~「是非與妒忌」系列
第六集:誰最招惹是非?
所有是非,都是自己吸引回來的?招惹是非的人,往往有以下五種特質:
1. 渴求掌聲、追求光環
2. 自我中心
3. 私生活出問題
4. 自己喜歡講是非
5. 團隊的大領袖
😉 Facebook: https://fb.watch/aL8rQEElRK/
🥸 YouTube:https://youtu.be/KBm1G5h3Im8
Feedback:
明白到:面對是非的態度,檢視到自己的自我價值感和心理質素,團隊的質素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