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2, 2024

劉仁州老師香港站工作坊有感

相信的力量

如果相信你可以改變,你就可以改變世界。

這句話一直子啊我心底回繞。

那麽,改變需要什麽條件?什麽素質?

————————————————————————————————

劉老師馬不停蹄,完成英華中學的講座,囘台灣之前半天,和我們香港朋友相聚。



昨天的工作坊,做了四個個案和回答提問,每個個案和提問都可以觸及一些大家共同的挑戰和心事,都有我想處理的部分,仿佛不只是和個案談話,而是和我們每一個人做心靈對話。

1 我們都一樣

老師認爲,生活的挑戰,背後都是生命的課題。
每個人都想被看見,被理解,被尊重、被照顧,被愛!而且每個人都有自我療愈的能力,都想付出愛和進步的意願。我們要相信這點。

我非常感受這是做心理治療的最基本的信念。

這是潛意識和身體的需要。

同時,一旦一個人的需要不被滿足,底綫被衝擊,自我防衛機制就開始運作,逃跑,逃避或攻擊,或不説話,保持靜默。(Flight 逃避、silence靜默and Fight 對抗)
情緒出來,身體細胞都會有反應。

參考:

情緒的機制與功能

人之常情,只是會不會過度使用自我防衛機制,產生内耗。
( 反思,我是否可以少一些傷害身體?)

深深感受到老師引領我們,激發我們的同理心和慈悲心,讓我們看到:

問題背後的實質,潛意識的核心情緒 (-焦慮,恐懼,孤單,妒忌,無安全感),原生家庭的創傷,成長中的挫折,自我價值感、自尊心的挫敗、孤獨感和無力感...這些,每個人都有。從這個角度,我們看到問題的本質,而不只是表層行爲。

新的角度,新的感覺,產生新的信念和行動。

非常有共鳴啊。

例如:同一件事,以前我是難以忍受的,自己也會出憤怒和情緒低落,現在我從全新的角度去看別人情緒爆發後面的故事和源頭,別人的語言暴力,情緒勒索已經不是那麽衝擊我的底綫了,也許,我的comfort zone 已經擴大,我的心靈已經在鞏固强化。






當恐懼遇上慈悲


如何化解衝突?MY WIN WIN THERAPY


如何不做情緒的奴隸 ? (Updated version)


老師耐心聆聽個案的問題和心聲,給個案們從黑暗的隧道引領出來,回歸内在,回歸愛的前提,愛自己,愛家人,探索問題的源頭和各種可能性,而不急於解決問題,過程中,大家都得到疏解,不少朋友都開始多了自信,知道化解家庭矛盾的方向。

從自己開始做改變,療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建立自己的内在父母,人際關係的改變,家庭愛的流動,就自然發生。

這樣,孤單無力感也會減少,因爲有一個内置的家庭,平靜、溫馨又有智慧,隨時可以回來,都到内在父母和内在孩子的擁抱。( 想象力的力量)

相信的力量

相信自己可以改變
就有改變的可能性。
想想別人會因爲自己的改變而改變,
就有提升關係的基礎。


2 先療愈自己的創傷


如果一個創傷,想起來,還是令人心痛和身心不舒服,還是傷心或憤怒,或會出現失眠痛症等症狀,不要緊,慢慢來,每一次都輕一些,那就是進步。就是改變。

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漫長的修行。



3 看待衝突的心態

老師認爲,不要怕衝突,要學習與衝突共存,從處理衝突中成長。因爲沒有一個人是和自己一樣,求同存異,包容心,慈悲心,反而是保護自己和別人都不被傷害的盾牌!


4 健康界限

包容理解,不是放棄健康界限。要學習説出自己的底綫,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首先,要自己不討厭,不害怕這種勇氣,突破心理恐懼,相信讓愛來帶領。

5 道歉和寬恕原諒

相信關係是可以改變的,這需要有道歉和寬恕原諒的氣量去配合,每一個問題,都不是一方的問題,要爲自己的情緒和錯誤負責任。

要讓對方也知道,我也有錯,我們可以打開心扉,從一點點到暢所欲言,這樣的願景圖,常常催眠自己,已經發生,太美麗了。行動,就自然從自己開始的。

6 接納與改變

老師一直强調問題不是關鍵,態度是關鍵。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不是一定可以改變的,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如父母會老去,有一天自己也會失去他們,生老病死的過程,不可改變。但面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決定我們出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覺得,哀傷不是人走了才去療愈,人沒走,哀傷已經出現,就去療愈,這樣,事情發生,就可以把哀傷痛苦大大降低。

如何將生離死別帶來的痛苦大大減低?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05/blog-post_3.html

活出五道彩虹 - 生命教育 系列



哀傷處理,Move Forward - 1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04/move-forward.html

走出哀傷,潛能無限



另外,如果父母都沒有能力愛好自己,不要期望他們會愛好子女,能夠處理和孩子的衝突。當然,大部分父母并沒有傷害自己孩子的心,但結果就是傷害了。

我曾經常常哀傷自己失去一個懂得愛自己的母親 (當她 處於抑鬱狀態),我很困擾,這促使我學習接納和接受,反而少了抱怨,可以看到媽媽一些美麗的特質,令自己安頓和感恩。


也提醒我做好自己的父母,才有能力愛好家人和孩子。

一句話,今天老師帶我們又一次回到生命的原點:學習愛自己,做自己的内在父母。照顧好自己内在孩子。


又想起寫給自己的座右銘:



三個小時,我們每一個人都仿佛得到一次心靈溝通,與自己做了促膝談心。

是的,要讀懂別人的心,生活背後的生命,首先讀懂自己的心,自己的潛意識,原來自己也真的想被看見,被理解,被尊重、被愛,自己也有原生家庭負面的信念或創傷,有成長中的挫折,有自尊心、孤獨感和無力感和情緒...你我都一樣。

一股股暖流流進心坎。

解決問題的靈感和方向,就在探索中。



相聚于工作坊
昨天參加劉仁州老師的工作坊,我們DreamTeam 朋友又相聚了,幾年一晃就過去了,聽見大家的分享,都有很多生命故事和修煉,我們又成長了。
相信改變會發生,是改變的開始。
劉老師給我們的好大啟發。






———————————————— 


參考:

整理了昨晚劉仁州老師的部份內容:


每個生命都體驗到愛,否則無法活下來

只是我們太聚焦傷痛,忘記被愛的體驗

所以,生命需要學習,尋找被愛的證據

請靜下來,用心感受:誰曾關心我

哪怕只有一刻,請用心感受

讓每顆細胞都感受到愛

每天體驗幾分鐘,生命便逐漸有力量


我們常把渴望愛,當作是愛,但這不是愛

很多父母愛子女,卻每天要求並批評子女

這是父母向孩子討愛、索取愛,變成傷害

夫妻之間、親子之間,也會這樣


我們要學習成為自己的父母

成為自己的陪伴者、安慰者、激勵者

理解父母不是故意要傷害你

原來我的父母不是我的父母

父母只是個讓我學習的管道


需要讓自己學習自愛

這不是嚴格要求自己、也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照顧自己,同時懂得尊重別人感受

需要安靜,學習做自己的父母

讓內在小孩體驗到喜悅、安全、自信


生命是獨特、珍貴而美好的,無一例外

我們要學習,恢復生命本來的樣貌

用心連結有愛的生命或者團體

彰顯生命的本質

獨特、珍貴而美好的價值


附註:純粹個人整理,未經劉老師審閱。


劉老師:蓋章認可,謝謝華山老師的整理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swis6xbVngLDc


口述/刘仁州  

文字整理/刘晓芸


人为什么会想要学习?是因为人,他感觉到有失望;但对生活感觉到失望的人,也不一定会有动力想要学习。


如果我在夫妻关系上已经卡住很久了,我甚至觉得说我们夫妻之间大概是不可能再沟通的,我们的困难是永远解决不了的;这时候有人来跟我说:「为了你的夫妻关系,你应该要去学习。」我就不想学习,因为我觉得学也没用,不可能。


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他让我感觉到我的问题是有可能改善的,给我有「有可能」的感觉。不是他告诉我「有可能」,是我「感觉到有可能」,也许对方根本就不知道我有这个困难。我可能是透过上课,也或许是听个演讲,但是从上课、演讲的当中,我感觉到我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是有可能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也许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会有转变的可能性。


如果我觉得这里面有一点希望,我就会想要去学习。所以要有「希望」,要有「机会」,要有「勇气」,要「下决心」,这是一系列的,要踏上学习这一条路,以上四个元素缺一不可。


什么样的生命会让别人感受到「可能性」跟「希望」?


那就是这个人的生命维持在一个恒常的状态,恒常的稳定、平和、喜悦、热情,还有对人的关注。


如果你有一个恒常的状态,就是让别人感觉「10年来,我觉得在我的印象中你一直都是这个样子」。那你讲的话,对方就会相信。


如果你让对方觉得你都是很不稳定,然后你告诉对方:「要去学习,透过学习生活可以不一样」。对方就不觉得想要去学习。


如果我们的生命都可以是很平和、很稳定,身边的人知道我会这么平和稳定,是因为透过学习带来的效果;那我们的生命自然地就会带来一种影响的力量。你不用告诉我去学习,我自己就会想要去学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