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讓你摯愛的親人永遠活在心裡,我想:最好的方法,是活出他們的遺願:他們在上天說:你要活得更好!
2015, 83歲高齡,爸爸爬上西高山,非常自豪 |
今天清明節,送上這一系列小提琴銀幕經典音樂給天堂的爸爸,因為我喜歡聽電影歌曲吧。
一邊聽,眼前浮現出他生前片段,熱淚盈眶:
他喜歡在家裡聽交響樂,坐在廳下,或睡在床上,悠然自得,好像有很多人和他起共鳴。
他曾經
一個人去大會堂聽自己喜愛的交響樂音樂會;
一個人跑去西九公園看煙花;
一個人去珠海浸溫泉;
為了完成他80歲寫書的夢想,更加把自己關起來,安安靜靜地寫了幾個月的書,很能享受獨自相處的快樂、專注和創意,最令我驚訝的是他從不知道什麼是孤獨。
2012, at his 80 year old birthday party in USA 梦想是写一本书 |
2016年出版了 |
此书是爸爸妈妈的心血,还有其他专家们的合作 |
Last Birthday: at his 85 YEARS OLD |
100% 地,爸爸給我們後人樹立一個活在當下,好好和自己在一起的榜樣。
在最後的10年,他買了一些心理和身體健康書籍,其中一本是《敢活120歲》,《腸子決定你的壽命》,還建議我讀,學習如何面對aging,激勵自己,正面安然地接受生命的進程,生老病死的來到。
最後一年,我和他一起讀了一本書: 《The Art of Happiness – 快樂 – 達拉喇嘛的人生智慧》
是放在醫院,陪伴他最後日子的書...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7/11/blog-post_28.html
懷念爸爸,從中成長 28 11 2017
在以上文章中,我寫出當時關於這本書和爸爸分享的情況
“這本書伴隨著爸爸將近一年,早前進出醫院,我都放在他的床上。給他力量!他每天都讀,讀了幾個月。
他說:“好書!好書!好深,好有哲理!我不懂怎樣解釋, 講的太好了!”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讀了起來,他讀的非常吃力,咳嗽不停,他的肺部纖維化惡化了。於是我知道,以後我需要讀給他聼了:
他很喜歡這几句:
快樂來之内心的力量,而非有外界事物所左右。
我們可以和比自己不幸的人做比較,而會爲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覺得幸福與感恩。
我們看待受苦的心態之所以重要,是因爲痛苦發生是,我們的心態會影響到我們接受痛苦的程度。通常我們面對痛苦時會覺得滿心憎恨,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我們改變對痛苦的心態,變成寬容、接納痛苦,就會減低我們覺得不快樂,不滿足,不公平的心理。
能解脫痛苦,最強而有力的方法是:
認知生老病死之苦是生命輪回之必然….一旦瞭解、接受了這個事實,你不會覺得自己是犧牲者,任何痛苦對你來説都稀鬆平常了。
這本書,令我和爸爸感覺到:
原來,失去什麼,也會得到另外的什麼。
失去沒有什麼可怕,可怕的是自身的恐懼。
接受現實,就是最大的得到,從中是內在的幸福和平靜。
現在想起來,爸爸接受和忍受痛苦的能力原比我想象的高很多。也是他從不抱怨的原因之一吧!”
快樂是自己的選擇,快樂就是不抱怨!
在當今Covid 19 疫情狂捲全球的可怕環境下,死亡已經不是少數家庭的事情,而是很多家庭可能都要有準備去面對的極大挑戰。
今天,我們一起懷念上天的親人,他們的故事,給予我們什麼啟示?
2017 8 |
2017 6 練習毛筆字,帶著氧氣機,因為肺部纖維化,最後五個月 |
9 2016 at London ( 19 天 英倫三島遊) |
我想到生命的可以是沒有盡頭的,死亡只是轉換了生命的形式。如浪花變成大海中的一滴水。
人的精神,信念和價值觀是會遺傳的,所以是有生命的,只是我們想要遺傳給下一代什麼?
死亡不是終點,被遺忘才是。
只有懷念的人,才能得以安息
靈魂得到生命力。
通過懷念親人,感恩親人,
家庭的最核心的部分,
那就是愛,得以傳承!
只有懷念的人,才能得以安息
靈魂得到生命力。
通過懷念親人,感恩親人,
家庭的最核心的部分,
那就是愛,得以傳承!
想起爸爸送給我的一本書:
本書作者憑多年行醫和做醫學研究的經驗告訴你,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掌握長壽健康之道,以活到120歲為目標﹗
本書提供具醫學證據支持的健康保養訊息,教你簡單秘訣,從日常飲食、生活作息、情緒管理、頭腦訓練等入手,達致全面的健康,就是身體機能、腦部和心理都要健康﹗
本書特色:
* 強調長壽健康除指身體機能健康外,也要心理健康,並能減慢腦部退化。
* 作者是中大醫學院教授,所寫的醫學資訊可靠。
* 提供一些較新近的醫學健康知識,例如“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方法”(DASH diet),及2011年發表,用以取代舊有食物金字塔的“我的餐碟”(My Plate)。
* 所介紹的健康食材並非價格高昂的食品,一般讀者都能負擔。
* 作者長期從事長者服務,又辦社區講座,習慣跟大眾溝通,了解一般人的保健需要,因此所撰內容實用,闡述淺顯,一般讀者都能掌握和應用。
作者簡介:
趙鳳琴,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講座教授,曾任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長、亞太區精神科學院院長、香港老年精神科學會會長及國際老年精神科學會會長,長期從事長者健康服務。1999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勳章,2011年獲得國際老年精神科學會的卓越服務獎。
工作上遇到很多受疾病煎熬的人,覺得很可惋惜,因此致力向大眾推廣預防疾病的知識,希望大家也活得長壽健康。
<內容簡介>
好的「腸相」是健康和長壽的根源
人類跟植物不一樣,無法自行光合作用,
為了要活下去,我們必須吃東西。
胃把我們吃下去的東西變得比較容易消化後才送到腸子,
大腸和小腸負責吸收食物中的養分,
並透過血管,將這些養分輸往各個器官。
為了要活下去,我們必須吃東西。
胃把我們吃下去的東西變得比較容易消化後才送到腸子,
大腸和小腸負責吸收食物中的養分,
並透過血管,將這些養分輸往各個器官。
換句話說,大腸和小腸是負責吸收、
補給人類賴以生存之營養的重要臟器,
一旦這輸送養分的路斷了,我們就無法存活。
所謂的「腸死」就是這麼一回事。
補給人類賴以生存之營養的重要臟器,
一旦這輸送養分的路斷了,我們就無法存活。
所謂的「腸死」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曾會發現有不少案例是因為整副腸子急速腐壞而導致猝死,
這種現象稱為「腸管壞死」,類似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狀況,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不清楚真正原因。
腸子不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腐壞。
這種現象稱為「腸管壞死」,類似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狀況,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不清楚真正原因。
腸子不會隨著年紀增長就腐壞。
腸死的定義指的是腸子再也無法吸收、供給養分。
造成腸子不健康的原因,是飲食、睡眠、作息等有關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的。
像是錯過排便的黃金時間、不吃早餐、
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或是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等,
都會造成便祕或是排便不順暢。
造成腸子不健康的原因,是飲食、睡眠、作息等有關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的。
像是錯過排便的黃金時間、不吃早餐、
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或是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等,
都會造成便祕或是排便不順暢。
那麼,為了讓腸子快樂地工作,我們應該要怎樣生活呢?
透過這本書,可以知道生活上到底該如何努力?
吃什麼食物才不會造成便祕,影響腸道功能呢?
腸子的健康攸關你的壽命,所以你一定不能輕忽!
透過這本書,可以知道生活上到底該如何努力?
吃什麼食物才不會造成便祕,影響腸道功能呢?
腸子的健康攸關你的壽命,所以你一定不能輕忽!
★本書特色:
1. 本書日文版由《不生病的生活》一書作者新谷弘實推薦。
2. 東方人和歐美人的腸子結構本來就不同,
這就是為什麼東方人不適合吃肉類,
而歐美人適合吃肉類食物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東方人不適合吃肉類,
而歐美人適合吃肉類食物的原因。
3. 什麼顏色和形狀便便才是健康的便便呢?
本書告訴讀者如何觀察便便,也學會檢視自己的健康。
本書告訴讀者如何觀察便便,也學會檢視自己的健康。
4. 便祕是導致痔瘡、肛裂的主因,排便順暢才能避免痔瘡。
但是為什麼會便秘?
本書告訴讀者要如何讓排便順暢,維護腸道健康。
但是為什麼會便秘?
本書告訴讀者要如何讓排便順暢,維護腸道健康。
5. 腸道菌叢平衡讓你青春永駐,腸子健康了,人自然就會年輕美麗。
而飲食、睡眠、作息等有關的生活習慣,都是造成便秘的主因。
要怎麼做、怎麼吃才不會便秘呢?
本書一一加以解答。
而飲食、睡眠、作息等有關的生活習慣,都是造成便秘的主因。
要怎麼做、怎麼吃才不會便秘呢?
本書一一加以解答。
6. 腸子和胃、腦共同組成一條連結鏈,
大腦更是排便的司令台,這些關連缺一不可。
本書告訴讀者這些器官是如何聯繫的。
大腦更是排便的司令台,這些關連缺一不可。
本書告訴讀者這些器官是如何聯繫的。
7. 腸道檢查日新月異,
本書告訴讀者如何分辨醫院檢查的優劣?
並附有腸子健康檢查表,告訴你如何確認你的腸道是否健康。
本書告訴讀者如何分辨醫院檢查的優劣?
並附有腸子健康檢查表,告訴你如何確認你的腸道是否健康。
<作者簡介>
村田博司
赤坂胃腸診所院長。
1984年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院畢業。
1986年,在紐約,於大腸內視鏡的世界權威
新谷弘實教授(《不生病的生活》一書作者)門下修習。
其後,擔任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院第三內科助手,
並於1999年開設赤坂胃腸診所。
同時為日本消化器內試鏡學會之指導醫生。
赤坂胃腸診所院長。
1984年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院畢業。
1986年,在紐約,於大腸內視鏡的世界權威
新谷弘實教授(《不生病的生活》一書作者)門下修習。
其後,擔任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院第三內科助手,
並於1999年開設赤坂胃腸診所。
同時為日本消化器內試鏡學會之指導醫生。
4 4 202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