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8, 2020

你的根在哪里?(移民的哲学)

很喜歡這篇文章

根:理解世界的「坐標零點」

近日,很多人在研究應不應該移民離開香港。離開香港這個我們稱作「家」的地方。

「落葉歸根」,很多長大時四處漂泊的遊子也有「無根」的感覺。移民到一個新的國家生活,也往往覺得自己跟那個地方難以建立起真正的連結。就算看當地新聞,也總有一點點看國際新聞的感覺,與看香港新聞那種就算其實不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但還是會有切膚之痛的感受相去甚遠。就算永遠離開了香港,香港在某個意義下還是我們的「家」,因為它總是我們的「根」。

哲學上,我們可以追問:這種「有根」的感覺,究竟是怎樣一回事?為什麼我們會有「根」的感覺,覺得與某地方有某種特別連結?這些連結是後來可以再與第二個地方建立的嗎?

這幾天,很多人也說「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我有時在想,雖然我也愛香港,但這還是表達不了我們和香港間的關係。喜歡一樣東西,某意義上是把它對成「我」之外的一個對象去喜歡。 「我」喜歡一間餐廳、喜歡一套電影、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它們是「我」去探索世界、認識世界時,在世界中遇到的事物,而因為它們的好,所以「我」喜歡它們。

我們也可以這樣的喜歡一個地方。我們去旅行時,就曾經因為它們的好,而喜歡過紅葉下的日本、白雪下的歐洲和滿有人情味的台灣。但我們卻不是以這個方法去喜歡香港的。

我中有你 身土不二

曾聽說過:20歲以前你居住的地方,對你的影響最大最深。某意義來說,你成長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你的一部分。哲學家常常會問:我們現有看世界的經驗是如何可能的?有什麼東西使得我們會如此這般去看這世界?然後我們會發現,你成長的地方,是我們看世界的出發點。我們在這裏開始看這個世界、思考這個世界,我成長的地方,給予我現在這個看世界的框架,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坐標零點」,以此去把握萬事萬物,它給予我們理解世界時一些最基本的概念。

在這個意義下,這個地方已是構成「我」的一部分,沒有了它,這個「我」就不再是這個「我」。說香港是我們的「根」,是真的在說它是我們的一部分。不是說它給我們理解世界的框架總是好的,只是它就成了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修改它,但它總是首先存在於我們之中,我們也很難再用這個方式與另一個地方連結起來。

無論我喜不喜歡,這根已是我的一部分。倒過來說,透過讓這地方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也成為了這個地方的一部分。我是這樣理解所謂的「身土不二」。

文 // 嚴振邦@好青年荼毒室
插畫 // Alison Hui@a.h.inkpen

編輯 // 劉子斌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