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29, 2020

How to copy with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七情上面:避疫在家,其實毒居一個更開心?


【明報專訊】世界各大城市,大量市民避疫在家,生活方式被迫改變,心理衝擊慢慢浮現。New Yorker刊了一篇How Lonliness From Coronavirus Isolation Take Its Own Toll;The Guardian也刊了書評,一本談Solitude,另一本談Loneliness。隔離、避疫,引起孤立心理。加上香港居住環境壓迫,一家幾口被困屋內,能否包容是莫大挑戰。
正如Guardian書評作者Terry Eagleton所說,「獨處」與「孤單」,性質不相同。孤單的人想找友伴,避靜的人卻嚮往獨自一人。David Vincent專著,A History of Solitude,對「孤單」有精簡定義,就是「失敗的獨處」(failed solitude)。孤單情緒來自獨處時的不知所措。反過來,愜意的獨處,滿足、自在。歷史中,修士、僧侶、先知、智者、詩人,獨處生智慧、感悟與力量。
獨居是現代社會的新事物,19世紀英國人口之中,只有1%獨居;2011年的調查是31%。我印象中,英國政府高調把「孤單情緒」,列為健康風險指標之一,也是近年的事。New Yorker的Robin Wright也指,疫潮突如其來,社會停擺,正正遇上獨居人口高企的今天。2019年美國有28%是一人家庭;而最突出的例子,是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一人獨居家庭佔60%。當然,獨居不一定孤單,懂得自處,自由自在,遠勝家嘈屋閉的大家庭。但疫症下,強加於民眾的社交距離,可能會加深獨居者的孤立感,令本已疏離的人際關係,更趨薄弱。

2016年港「單人住戶」18.3%

香港的獨居者多年來有所上升,2016年,「單人住戶」為18.3%。但因樓價高昂,情况不同於歐美,更多的港人,無可選擇地,與家人同住。若親情疏離,回家也是宅毒而居,小房間,就是自己的世界。正常的日子,港人出外工作、用膳、聚會、消遣,時間比例頗高;大家以商業空間、公共空間、職場空間,去補償家居空間的不足。然而這兩個月,長時間避疫在家,心理壓力比歐美城市為高,孤立、被困、壓抑的情緒也相對較大。
近日,數以千計入境港人,強制家居隔離十四天。其中少數,戴手帶外出用膳,被市民窮追猛打。他們也許知道,違規出走,後果嚴重。存僥倖心理,外出唞唞氣;但醜態瘋傳,網民道德譴責,樣衰衰無地自容。他們鋌而走險,可能真的忍受不了孤獨的折磨。獨居自處,唔係個個人都頂得順。
疫症下,家庭生活兩極化。一方面,忙碌的人更忙,子女停課,教仔教女,要做代課老師;在家吃飯,煮飯婆、煮飯公,日煮夜煮;老人日託服務暫停後,照顧者百上加斤……另一方面,家累較輕的大忙人,日程本來填得滿滿,如今一下子,多了獨處的時間,少了機會外出,在家工作,社交活動大幅減少,困在家中,焦躁、孤單,不習慣Solitude,焗住「放空」,打開生活的時間表,卻沒有活動可以填補,當然會有納悶之感。
對於上述笫一種忙得透不過氣的朋友,我明白你的勞累,我也是照顧者,知道在疫情之下,帶老人出入醫院,是怎樣的勞心勞力。正正在繁忙的生活節奏,需要找出獨處的時間,安靜下來,令自己重新得力。獨處時,再次明白到,照顧老弱,負擔雖重,但作為兒子,陪伴母親安渡晚年,對於她、對於我都有重大意義。
疫症來襲,不少朋友(尤其係freelancers),收入大受影響,交租、供樓、吃飯,預算響起警號。但在瘟疫的陣痛之中,社會慢下來,給繁忙的香港人,有機會面對一下自己。在功利的商業世界,我哋「操fit晒」,收到錢,跑到數,攞到彩,職業、收入、學歷,見得吓人,生活多姿多采,行街睇戲,落老蘭飲番杯,這一切,成就我們的存在感。
但人之所以為人,遠超物質滿足,你和我,都需要安全感,希望被諒解、被明白、被愛護。反過來,無論你今天是校長、高官、牧師、老師、醫生、護士、律師,無論你的公共角色有多體面,作為一個人,內心都有個小孩子,當被拒絕、被否定、被冷待,都會受傷害。所謂「長大成人」的過程,就是容忍得下傷痛,不輕易表達感情,遇到挫折,處之泰然,愛與被愛的渴求,掌握在社會角色的控制範圍之內,這叫成長、成熟、識做人。
社教化過程中,脆弱的自我,躲藏在社會容許的盔甲之下。獨處,讓我們重新接觸那赤子之身,聯繫別人,聯繫自然,聯繫人的善良本性。在社會打滾,我們學會大方得體,做好角色,卻遺忘那個愛恨分明的小孩子。獨處是誠實地、坦白地接納自己。個人的存在感,不單單是滿足社會的期望,而是在自我與社會角色之間,找到平衡。疫潮肆虐,無論你獨居,或者是家累纏身,都需要尋找獨處的鑰匙。

獨處時探索內心

這幾個月來,若你獨處的時間多了,自如自在,不覺孤單,恭喜你,可以at ease with yourself in solitude。但若果你避疫在家,覺得孤立不安,也許這是契機,去重新審視你的過去,在漫長的成長路上,回到感受深刻的場景,無論是學業的挫敗、感情的傷害、志向未籌的失落、不容於家庭的悲傷、同學朋友的欺凌,在獨處時,回想那個受傷害的時刻,充分感受一下,就算是自己不能接受的自己,也試試讓各種感受浮現出來。社會半停頓,是個好機會,讓我們啟動探索內心的旅程。
當你與自己和解,好好尊重內心的感受,曉得如何獨處,那麼你與家人的相處,也會有轉機。香港是一個可愛的城市,地方狹小,五臟俱全,打邊爐、唱K、飲茶,享樂五花八門。家人相處的問題,移形換影,可以隱藏在笑鬧之中。疫情下,家人面對面,朝夕共對,性格衝突白熱化。難怪在武漢解封之日,不少惡男怨女,衝到政府機關要離婚。我從朋友的網絡得悉,抗疫期間,一家人困在一起,適應問題頗為尖銳。無論是夫妻、父子、兄弟,日日在家,毒舌囂張,挑戰你我容忍的底線。單單是如何照顧雙親,午餐吃什麼,子女做家課/玩電腦的先後安排,家人都有不同意見,困獸鬥,衝突可大可小。

建立有意義的連結

寫到這裏,我們可以把獨處(solitude)、孤單(loneliness)、連結(connectedness)三者,放在避疫的處境一併考量。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的作者Fay Alberti說得準確,當你停止與別人有意思地交往,孤單感受便油然而生(To be lonely is to cease to exist in a meaningful way with other people)。情緒,好的壞的,一正一反,可以是破壞性的,也可以是建設性的。危險生驚恐,是逃生的防衛機制;孤立令人感到孤單,身體發出信號,提醒我們reach out,與家人、朋友、社會,建立有意義的連結;而自我的存在感與意義感,正正就蘊含於這些連結之中。
孤單是現代人的心理困擾。大量研究指出,若孤單惡化,會引發各種情緒失調。也許,生病就吃藥,藥到病除,乾手淨腳。但更理想的良方,是慢慢重建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Eagleton說:One answer to loneliness is solitude. Enjoying being on one's own, or at least being able to tolerate it, is part of being grown up。小孩成長的時候,要感到有信任的人在身旁,才能慢慢學習獨處而安心。Solitude,Trust,Companionship,三者是相關的。懂得自處的人,那安穩之感,是信任與陪伴的基礎。Alberti更指,急功近利的個人主義、商業化的社會制度,促成現代人的孤單、不懂自處、人際疏離等問題。
從這個角度看,疫情逼出來一個革新的停頓,正如Mary Hendricks所說的Revolutionary Pause,若你一直相信效率、成果,重視外在的成就,今次大停頓,當然是大損失。但若你開始領悟到,人生更大的價值,是自我、親情、朋友,是光明善良的社會,今次罕有的大停頓,成千上萬的人,承受病亡之痛。社會的步伐慢下來,正是一份沉厚的邀請,追問我們,生命何所求?美善何所指?家國何所為?庶民何所依?
文題取自古巨基一首流行曲入面歌詞變出來的潮語,「其實自己一個更開心?」答案好簡單:親友連結更開心。疫潮高漲,各國政府單打獨鬥;蝸居的你和我,各有自救之道。然而,瘟疫告訴我們,人與人、國與國,命運相連,難以獨善其身。美好生活不在於孤立,而在於分享共存。

文//馬傑偉

編輯//陳志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