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1, 2020

如何面对防疫意識的抗拒 - living in Covid 19 pandemic crisis

21 4 2020

面對預防疫情的挑戰,很多生活習慣都受到衝擊。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不同,價值觀的差異,往往導致適應性的差異,家庭衝突和情緒困擾。

大家有沒有遇見到:

戴口罩:可以說是預防新冠狀病毒的最基本的防線,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有的人真的就是不帶,認為呼吸不順,難以適應,有的人認為,我沒病,為什麼要帶, 特別是西方社會,不願帶口罩,已經導致大量感染個案。

在我身边,有的人重複的帶幾天,有的人洗了又洗,早已失去防病毒的功力,帶了等於沒有帶。其實並不是買不起口罩,或沒有口罩,而是價值觀令他們覺得浪費是更難忍受的事情。

Blue Surgical Face Mask, Rs 1.1 /piece, Vector Surgical ...
有的人沖廁前就是不蓋上蓋子,家人說了又說,還是很難改。這是習慣導致,而且難以接受科學的證明 - 大小便里可能带病毒,而且傳染力不能低估。

洗手不用肥皂或洗手液,也是不少上了年紀人士的習慣。

對於各種的衝突,我有時也很困擾:

我想,我的動機是想家人有基本的防疫措施,減少受感染的機會,也是為了整個家庭和自己的健康。動機是善意和正面的,但結果还不如理想。

我在思考,可能是我還沒有找到溝通的方法。

我在找資源,如何可以活在不同的價值觀的屋簷下,大家平靜舒服的接納差異,處理差異和衝突,最重要是令自己身心安頓,如何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去接受改變生活習慣上的挑戰。讓自己和家人都活得更健康開心。

我發現,習慣的改變,需要信念上的改變,改變不只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這句話有兩方面的意思:

價值觀的改變,不是一時一刻,牽涉到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個人成長的經歷,形成非常牢固的價值觀。不能期望太多。如果別人不願改變,也許要改變的反而是我自己,那就是:

接納和接受別人的習慣和價值觀,從而不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才能令自己身心安頓。這是為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

馬君蕙老師處理“防疫意識的抗拒”這方面的衝突,是我的借鏡和榜樣。提醒我一方面不帶期望,接納差異;一方面不放棄溝通,學習如何達至有效的溝通:「有傾有講」的溝通關係。

“如果當你正面對與家人有不如意的溝通,倒不如選擇停止一味自責,或是指責別人的方式,而多意識到自己所作的真正動機及需要是甚麼。當我調教好自己的心態,就是我做一件事不是基於責任、歉疚、恐懼,而是為了讓自己和對方的生命變得更好。” 

馬君蕙 - 家長EQ課程訓練顧問)


好文章摘录

EQ家庭接見室 之 一次翻天覆地的重檢和抉擇

Posted on 2020 年 04 月 15 日

在過去近兩個月搬回父母家中同住,原因在這嚴峻的疫情期間,需要提醒兩老如何做好家居防疫的清潔程序及提升個人保護的意識。起初,我以為依足新聞報道指引,並做好一個社會公民應有的責任,就是必然正確的事,但我的確輕看了父母對防疫意識的抗拒程度。 「甚麼都要防,從外面返到家中,又要換衫洗澡、又要用消毒火酒逐件物品抹乾淨,我怕你變成神經質的人,而我心情也被你整到心煩。」當聽到媽媽如此發脾氣的說話,我的內心既憤怒又悲傷,曾自責真無用,將原本出自好意的動機也弄致家人埋怨及曲解原意。後來,我想起自己曾提醒家長們,當有負面情緒來到時,就要正地正視它,因這可以是一份成長大禮。於是,我開始省察及思索自己在家中所做的一連串舉動滿足了自己甚麼需要。這時,我才發現照顧好家人,並顧及家人的需要,對我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自己認真且確定地執行家居防疫,也是為了滿足照顧好家人的需要。當我想到這裡時,我便不再負面地自責,反之頓然改變了自己的心態,因我發現了一些在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幹擾下對自己有了新了解,就是需要疼惜自我及善待自己。因此如果當你正面對與家人有不如意的溝通,倒不如選擇停止一味自責,或是指責別人的方式,而多意識到自己所作的真正動機及需要是甚麼。當我調教好自己的心態,就是我做一件事不是基於責任、歉疚、恐懼,而是為了讓自己和對方的生命變得更好。自始,我選擇每天也與父母一起收看新聞,在旁耐心地解釋報道的訊息及醫生發放的資料、鼓勵她在家中唱粵曲消磨時間,減低沉悶(像坐監)的感覺;在睡前(心情平靜的時刻)與媽媽一起聊聊當天的感受及彼此的真正想法。

最近,我聽到媽媽對致電來的朋友勸導說﹕「不要冒險外出飲茶、拒絕一些聯誼活動、不要貪方便就不做足家居防疫。」當你做每一個反應選擇時(惡言相待,抑或以善勝惡),可想想自己原本所作的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甚麼需要。這樣,當你能真正地擁抱全部的自己,及了解自己在每個行動背後的動機和需要時,你會對己對人也可展現一份善意。我鼓勵如正處於情緒糾結中的你,與我一起做以上的省察練習,最後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前天,媽媽對我說﹕ 「唱粵曲的老師想約我於4月底一起出來練歌,但我回應說要與女兒商量後才回覆她。但其實我心中有數,現想想如何拒絕她。我認為在家中最安全,因有你在家就確保一切安全。」我感動落淚,因我一直以來所堅持這「有傾有講」的溝通關係,不是白費的了。


馬君蕙
家長EQ課程訓練顧問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Have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