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4, 2020

夢出沒注意:逃出恐怖廁所看日出

 

七情上面:夢出沒注意:逃出恐怖廁所看日出

【明報專訊】記夢、解夢,好玩之外,更能令我們活得更有自知之明。研究夢境,門派甚多,弗洛伊德與容格是著名的歡喜冤家。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均有多種關於夢境的實證理論。亦有心理治療師,從夢境入手幫助情緒病患者。Eugene Gendlin在三十多年前寫了這本書,Let Your Body Interpret Your Dreams,他採取一些你我都啱用嘅方法釋夢,完全沒有打算進入學術辯論,亦非用於心理治療,打從一開始,就直接指出,沒有專家可以為你解夢,只有你自己,才能打開夢境的不解之門。他的用意,在於運用夢境的資源,幫助夢者認識自己,化解成長的障礙,令生活更有力量。

出於好奇,我二十多年前,在香港大學參加釋夢課程,學術討論為主,但對我的生活沒什麼影響。及後就沒再跟進。直到一年前,認識了十多個朋友,不時一齊做dream work ,就開始把夢記下來,起初都是模糊又零碎的。換一換心態,對夢境多一份好奇,就慢慢培養出記夢的能力。不少夢境都是日常生活的倒影,無關痛癢。但久不久就會有一兩個夢,好似「有啲嘢」,你會直覺它是重要的,就記下來,感受一下夢裏的人物,象徵、情節。Gendlin在書裏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以下我用一個案例解說一下。

Kim三十出頭,管理階層。月前做了個夢,醒來覺得很特別,馬上記下來——夢中的她,在一個色彩繽紛的百貨公司,空間填得滿滿,都是可愛的禮品。Kim要管好兩個紮紮跳的小侄女,她倆興奮地跑來跑去,一個在玩弄招財貓的手,一個在水池邊拾起鮮艷通透的寶石,紅橙黃綠青藍紫……Kim起初有點緊張,生怕兩個小女孩走失了,但很快被現場氣氛感染,跟小女孩一起尋寶去。

我們都有衝動去猜想夢境的隱藏意思。然而清醒時的邏輯思維,往往壓抑夢中的七情六慾。Gendlin請我們放鬆理智分析,慢慢感受夢境的人物與情節。夢者可自行進入這個感知過程,但更有效的方法是,找個朋友,在身邊支持你,發問、聆聽,嘗試感同身受。我和Kim,一邊在城門河畔散步,一邊做dream work。我問她,為什麼會覺得這個夢「有啲嘢」?她說,這十年多,夢都是灰暗的,經常「趕喉趕命」、「裙拉褲甩」,有很多未完的工作。這是第一次發夢如此colorful。

一、現在,此時此刻,再一次接近夢中感受。夢在我們「身體」之內,是活生生的,不會在夢醒時完結。接近夢中的感覺,細味一下……我問Kim,有哪些感受是熟悉的?哪些是比較新鮮的?Kim定一定神,昨晚的夢,如電影定格,逐格睇,發現害怕侄女走失的緊張,其實「熟口熟面」,簡直日日陪住Kim。日間工作,Kim永遠是個緊張大師。夢中Kim跟小侄女去玩,那新鮮感、好奇心,是新的,正面的,少許期待,心情雀躍……但周圍的視覺刺激太強烈,夢中Kim好似戴上魚眼goggles看世界,五光十色,很誇張。

二、夢中的感受,與醒時生活有何不同?夢境是否補償生活之所缺?我們由沙田往馬鞍山的方向走,無端颳起大風來。Kim若有所思,在職場十年,事事做得妥貼,工作與生活,盡量有規有矩,保證不會橫生枝節。她近年也覺得,控制慾愈來愈強。對不受控的意外,突如其來的焦躁莫名。近年覺得累了,日間生活被規劃得沉悶死板……她在夢裏走進不可知的尋寶過程,好像才是生活趣味所在。

三、夢中出現的人物,都發自內心,是自我的一部分。Gendlin提議一種解夢方法:夢者可以角色扮演,演繹夢中的「他者」,投入他的情緒、視角、動靜。我請Kim把自己當作是其中一個六、七歲的小侄女,感受一下那色彩繽紛的世界。出乎我的意料,Kim反應強烈,面容扭曲,本來興奮的情緒,如今變得惡頂。小侄女矮小的身形,從下而上望的視覺,看見百貨公司內,所有的東西都放大了,顏色、聲音放大幾十倍。她想起來,小時候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坐進了過山車,一如現在的感覺,刺激得不勝負荷!Kim停下腳步,猛然抽身而出,放棄了角色扮演。

我定一定神,請Kim回一回氣,慢慢形容一下緊張及驚恐的心情(這個distancing的方法,一般都很有效)。Kim小心再進入小侄女的視角,把五顏六色的經驗,逐格逐格再感受一下。Kim自小就十分敏感,對於聲、色、味等外來的刺激,有很大反應。我們一邊在城門河畔慢步,她慢慢有了新的感受——多年以來,她會把生活的體驗分開一小份、一小份,不讓自己太過overwhelming,one swallowable bite at a time。這種分隔方法,慢慢成了生存之道。例如準時開會也不足夠,她會早15分鐘準備就緒,日常工作都有Buffer,漸漸變本加厲,反令Kim每件工作都鎖得很緊。

她覺得,夢在提醒她,Buffering是工具,不是目的;把尋寶的旅程,放入整整齊齊的時間表內,只是保護機制。不要捨本逐末,不要忘記尋寶才是目的。夢裏,兩個小侄女貪玩的心情,也是Kim的嚮往;夢中,Kim的本心,以侄女的形象出現,逃避了「緊張大師」的控制。而Gendlin角色扮演的方法,令Kim更容易接受那些被壓抑的好奇心與冒險精神。

四、Gendlin的進路,重點不是解釋個別的夢,而是着眼於成長的漫長過程。夢的啟發,生活的調整,探索內在未知的領域,開闊對生命的自覺,一環扣一環,不必拘泥於個別夢境的神秘面紗。這段時間,Kim有了新的體會,在日常生活也有所改變。近日她會把工作放在一旁,午飯的時候,找個同事吹水放空,笑容也多了一點。這種意識的鬆動,又會令新一輪的夢境有進一步的變化。

一星期後,Kim夢見自己與大學的同學在野外尋寶。過程中,她人有三急,到處找廁所,在一個綠色的廁所前排隊,但前面完事出來的女子,告知Kim裏面污糟得很,十分恐怖。Kim掙扎了很久,最後決定忍下去不上廁所了。下一個畫面,Kim放心讓同伴去尋寶,她留在石灘上看日出,很美,很放鬆,無牽無掛……

對比起上一個夢,Kim說這個尋寶的過程更輕鬆愉快,不如上次那樣,有太密集的刺激。她做的夢經常都在趕趕趕,這次很平靜、幸福。那個恐怖廁所,其實多年都有夢見過,但不妨礙她欣賞日出的雅興。

五、探索夢中的負面况態,把正/負倒對,稍為脫離自己覺得舒服的角度,感受一下夢境的對立面。Gendlin稱之為Bias Control,尋找一個反面的解釋,不一定要採用他者的角度,只是把自己的定見鬆動一下。我請Kim代入廁所前的女子,「她」變作「我」,在烏煙瘴氣的廁格中。Kim馬上面容扭曲,一臉disgusting,好辛苦好辛苦,在城門河畔,她正在演繹陌生女子的感受……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忍一忍!?為什麼要經歷這可怕的如廁過程!?為什麼要弄污自己的記憶!?

陌生女子,面向排在門前的Kim,投訴廁所太不堪。這一幕,在夢中只是輕輕掠過。Dream work把暗藏的感受,從「他者」的視角引帶出來強烈的情緒。有個小插曲,談到這裏,我們仍在河邊散步,黃雨暴至,雨聲嘈吵如交響樂,傘下我倆要提高聲線才能對話。Kim大聲說,這個恐怖廁所,在過去十多年來,在夢中經常出現。最恐怖的一次,不單屎尿斑斑,還有個麻甩佬在虐待小女孩,剝她的指甲,用針刺她的手掌……

這次Kim代入廁所裏的角色,以第一身再感受一次,發現那種難堪、regret,很熟識,例如小學演講時出醜,中學校裙穿得不好而難堪……現實中Kim外表得體大方,很平靜,多年來,上述輕微的sensation一冒出來,她就會馬上封存在夾萬裏。但夢裏卻以令人作嘔的骯髒畫面重現眼前,而Kim在夢裏也一直在避開難堪的感受……

這些領悟,都是Kim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我本想勸她:難堪的經驗,唔好skip咗佢,承擔痛苦,生命才有韌力。當然,這些善意提醒,我吞回肚裏。身邊的人不必急於獻計。由Kim自發自覺的領悟,對她來說,才有改變的力量。

夢境最後一幕,Kim把尋寶的責任放心交給隊友,自己在石灘上欣賞日出。我請Kim把對立的經歷放在一起,感受一下整體的感覺。恐怖廁所內的女子、欣賞日出的Kim、興奮的小侄女、坐過山車嚇破膽的小女孩……這些感受,都在半個月出現在Kim的「身體」之內。Kim沉默了一會,意料之外的畫面在Kim內心浮現:天空很大,日出很美,石灘上的Kim也增大了,那個陌生女子和兩個小侄女都縮小了,各安其位。Kim自言,此刻很感動,內心的感動混和在當下的滂沱大雨之中。

文•馬傑偉

美術•胡春煌

編輯•陳志暘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