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8, 2020

全方位看「自殺」分享会有感


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那就是,不要以為身邊的人不會自殺!

香港的自殺率全球平均率之上。自殺,一個也閒多!

兒童和青少年自殺

“不要以為你的孩子不會自殺!”

我想起一位老師在一個分享大會上的個案:

他說:

你的孩子日夜打機, 不出門,不上學,你怎麼辦?

他講述了一個個案,孩子三天不出來吃飯,因為他日夜不停的打機,不做功課,爸爸收了他的電腦。後來爸爸決定打開孩子的房間去看看,就在這個時候,孩子從窗口跳下去,在爸爸面前自殺!

他說,不要以為這是別人家的故事,是別人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可能走上這條不歸路,如果家庭沒有一個溝通的文化,家長不懂處理自己的情緒!

老人自殺

在香港,平均每天都最少有一名老人自行了結生命。老人自殺率比其他年齡組別高很多。

陪伴别人面對哀傷和抑鬱,讓我更加感受到當人的情緒不穩,直接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各種疾病,都可以無聲無色的“突然出現”,長期抑鬱導致高血壓、心臟病、癌症和各種免疫系統的疾病。抑鬱症可以導致快速的自殺,更多的是慢性的自殺。抑鬱可殺人!

當一個人有自殺念頭,其實已經是受到長期的困擾,看不見出路。

這令我聯想到我的工作和當前的世界性的COVID 19 病毒傳播給我的啟示:

 “噩夢”不是發了才來解!
“哀傷”不是人走了才來處理!
“疾病”不是爆發了才來治療!
“災難”不是發生了才來面對!
.....

所有所有,警示我們預防就是治療!是最好的治療! 

讓我想起這句格言:


不要以為自己不會有憂鬱症

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會遇到心理感冒 - 憂鬱症

長期處於高壓力,高焦慮的狀態,這個時候,人的 「應激激素」持續的分泌,會損害血管、免疫系統等,導致身心失調,危疾的其中源頭!長期下去,傷害自己,也會傷害身邊人。如何拒絕情緒擺布,遠離「心理感冒」?

老師們的分享,句句敲打我的心。提醒我好好掌控自己的情緒,預防憂鬱症和抑鬱症

昨天還發了一個噩夢,幫助我清理自己的shadow。加深理解自己和家人的心理狀態,面對的挑戰,從中得到面對挑戰的智慧。

對我來說,個案可以說是我的一面鏡子,照出我自己的shadow。要幫助別人清理shadow,首先要看到自己的shadow,清理自己的陰影。

做一個好model,如果我看不慣別人的某些東西,表示我還有shadow。

清理shadow,可以預防情緒積累,預防情緒病!

 不做拯救者

從兩位老師的分享,明白了精神分裂,賭博,BPD (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depression, 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

不要扛起別人的生命

如何幫助身邊的患情緒病的朋友和家人,跨越死亡的深淵?

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我們要清晰自己的責任範圍,boundary。

我開始更加感受到老師們說的;助人工作者只是一個陪伴者,修行者,learning facilitator.

和個案必須保持有健康界限,特別是家人,把別人的生命交給別人,讓別人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要學習帶著愛去say NO。

有長期情緒病的人通常很脆弱,和容易take it personally, 有時我們說的話,自己認為明明是來幫助他們,反而被覺得是來給他們壓力,有時他們也會覺得,他們再次成為受害者。

提醒我要非常小心。

華山老師說:有時愛一個人,要暫時離開一下。

說中了我陪伴媽媽曾經出現的情況 - 我也避免自己失控,離開一下,冷靜一下!

價值感的建立

一般來說,自殺的人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價值,甚至覺得自己得存在時連累了家人和身邊人,一走了之,唯一的選擇。只看到自殺是隧道最終的唯一的出口,tunnel vision

兩位老師的心得,倍加感覺要多多運用讚美的力量,哪怕只是一點點進步,每個人都喜歡被讚美,被聽到,被理解,從中感受到被尊重,價值感,安全感慢慢建立起來,最終是自己看到自己的美麗,價值,而不是和以为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劃等號。

假自殺,真求助

當一個人有自殺傾向,有時並不是真的,而是尋求愛,求溫暖,求支持,求認同。想找人訴苦。

帶著深深的愛和慈悲,盡力聆聽,用耳朵,用心去聽
with active listening, listening between lines.
給與適當的引導,expanding their horizans from a tunnel vision to having more choices.。

深感,此時此刻,家庭的support,比什麼都重要!

Image may contain: 1 person, sitting and indoor

陪伴支持老人家

不要避忌講死亡。

覺得媽媽很怕說她老,說她有病,更怕提到死亡後的安排。

這個分享,老師建議主動和老人家談談,也許你會有意外收穫。不少老人家其實在等待子女和他們討論這些事。

生命來到尾聲也可以有夕陽的光輝,如何留下最美麗的東西給後人,減少後輩的遺產處理的煩惱。如何輕輕鬆鬆上路,死的其所。

我想到:我可以分享自己對跨越死亡恐懼的成長故事,分享自己也準備捐贈器官,聽聽她的意見。

自殺者家屬的支持和陪伴

他們會感覺自己的存在是不應該的,有極大的內疚和不安,有的會有憤怒...

陪伴自殺者家屬和好友,面對打擊和創傷,請把心裡的說話,透過寫信或敘事治療,道愛,道歉,道謝,道別,道諒,這是非常powerful的長期治療方法,反复做!不是 one tick就可以完成的,可能是一生的process!

老師們和我們分享Survival Guilt的概念和心理狀態:

我想:自殺者潛意識上可能難以感受到家人和朋友們的感受。

一個人自殺,整個家族和身邊的朋友受到的打擊和創傷是難以估計,可以影響數代人的精神狀態。導致後人疾病纏身,如果不能好好自我療愈。

以下這本書,我們可以聽到很多自殺者家屬的心聲,令人哽咽:
留給最愛的說話──自殺者家屬未忘書

“本書收集了九個家庭被自殺打擊的故事,由家屬親述那些他們未能忘懷的故人往事,他們鼓起勇氣重憶舊事,為了讓更多人明白,「我們好好的活著」對於愛我們的人而言是多麼的重要!暴烈地結束生命,只會留下更多的問題、更深的創傷、更難解的結……

最痛苦的不辭而別,莫過於自殺。家屬不甘心,自怨沒有早點發現並阻止;他們也擔心,以自殺結束生命的人,最終會在哪裡找到安息之所?

自殺的人已經走了,家屬仍然倖存,面對著深深的悲慟、哀愁、困擾……他們仍然有一些話,要留給他們最愛的——“

家書節錄:

「一生中最悲傷難受的一天……
自你去後,家人的生活完全轉變了。

無論你是失意而想放棄生命、患病而想了結生命,請想一想你的家人、至親和好友,你會留給他們一世傷心、難過……」

「假如真的能在天堂中再見,我會懇求你切勿自殺,我們心痛了三年多,仍很掛念你,當時,你能多想大家一分鐘,捨得嗎?」

「我未能見你最後一面,我很希望在夢中能最後見你一次……」

「我情願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以換取你的生命,我不願你缺席於我的畢業禮,不願你未能品嚐我的廚藝,不願你在我的幸福、喜悅、哀愁和擔憂中消失。」

「想起過往未有經常對您講我愛您,我現在只有再一次講很多很多遍:我愛您。」

留給最愛的說話──自殺者家屬未忘書


Reference:

本港自殺統計數字:
2003年,本港有1,264人自殺身亡,即大約每七小時就有一個人輕生致命。
估計每年有超過七千人企圖自殺。
有研究估計每一個自殺身亡的人,最少會令六位身邊人受到某程度上的心理創傷。
近期的統計數據顯示,自殺是15至24歲人士的主要死因;
而60歲或以上人士的自殺率更高(2003年,每十萬人就有28.4人自殺)。
自1997年起,中年人士(即30至49歲)的自殺率急升了65%。
幸好,到2004年,自殺率下降,共1,053人自殺身亡。
不過,本港的自殺率仍然高於全球平均數。




——————————————————————————— 全方位看「自殺」

1、如何面對家人和摯友的自殺念頭?
2、如何區分「假自殺」「真求助」?
3、如何關心企圖自殺者的真正需要?
4、如何有效預防集體不景的自殺潮?
5、為何出院後兩週是自殺的高危期?
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黃蔚澄博士,分享多年研究自殺的心得。黃蔚澄博士,臨床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學士課程總監及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輔導)課程副總監。香港心理學會執行委員及院士、香港專業輔導協會院士、國際防止自殺協會國家代表、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和警察學院榮譽研究院士。他共有八十多篇學術文章,亦是《留給最愛的說話-自殺者家屬未忘書》的作者之一。
全方位看「自殺」
日期:5月16星期六
時間:下午5-6時
講者:黃蔚澄博士
主持:周華山
費用:免費
參加:https://bit.ly/2yhBWUe

Reference:


關注老一輩的精神健康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04/blog-post_30.html

关注长者自杀问题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11597579040529&set=pcb.10211597581080580&type=3&theater


FEELING our EMOTION can make a change in life


一位生命工程師的話



抑鬱可殺人



特寫:香港老人自殺率高 逾半數自殺者患上抑鬱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2/160217_mental_health_season_hongkong_elderly_depression

憂鬱症和抑鬱症的區別
https://kknews.cc/zh-hk/psychology/e5e52z.html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https://www.google.com/url?sa=t&source=web&rct=j&url=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70237&ved=2ahUKEwixysqoq8DpAhVRxYsBHZmUC2IQFjAAegQIAhAB&usg=AOvVaw0PR946grknH7Ck36W7xcrV

陪伴親人最後的日子

Grief management in my familie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9/blog-post_99.html

Enlightenment from Movie “The Bucket List”

理解生死,跨越生死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2/blog-post.html

笑看生死,拥抱生命

《感悟生命》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 2019 1 6,7,8)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1/blog-post_8.html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12/4_30.html

解夢,看到生命的意義 - 生命教育工作坊閱讀系列(5)


變老的勇氣 生命教育工作坊閱讀系列 (4)


面對生死的榜樣 - 生命教育工作坊閱讀系列 (3)


两个孩子如何面对生离死别 生命教育工作坊閱讀系列 (2)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8/12/1.html

生命教育工作坊閱讀系列 (1)

死亡,生命的終結? 還是生命的另一次開始或繼續?


人生的畢業禮 - 圓滿人生路


聆到了老人的心聲嗎?


18 5 202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