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3, 2018

再談情緒病





 以下是情緒病家屬和患病者的文章,讓我們對這個病瞭解多一些, 如何治療,如何預防!

情緒病這傢伙

情緒病這傢伙,我和它很熟。
照鏡我看不見它,但對着它幾十年了。熟,未必悉,也不敢說識,但貼身打過交道。我連它是什麼、甚至全世界對它也很陌生時,已無由來和它同一屋簷。對着這傢伙幾十年,現在想來,對我有積極意義,不是很清晰地,它令我思考,令我很早便決定,人生要追求自由快樂,不是去追趕成功。小學我已經模糊地立了志,儘管立志時是鬱鬱的。成年後讀到"Don't educate your children to be rich, educate them to be happy. So when they grow up they will know the value of things not the price",忽然心領神會,教我這課的,就是情緒病。
永遠記得我還是小學雞時,有天放學回家,全家找不着一把鉸剪、一把小刀、後來才知連「窗花」鎖匙都不見了,還有滴露和一眾殺蟲水清潔劑,媽媽都絕密藏起。生活表面一切,風和日麗。
好一段時間家中充滿違禁品,然後爸爸入了醫院,做了《異度空間》中張國榮角色的治療,沒有人告訴我家中發生什麼事,都是後來才填充補回的。幾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這種治療大家了解不多;那時候,情緒病三個字,全世界諱莫如深。(後來,我才明白媽媽的寂寞和堅強,扛起了太多親戚朋友的閒言閒語,所以我特別疼媽媽。)自此,港中醫院於我,每次經過都有一番說不出的滋味。
我明白那種萬劫不服,和痛,還有親人的恐懼。有人喜歡分享傷痕,受了傷的動物卻躲起療傷,我相信discreet多於示眾,也不認為傷痕有什麼特別,或會令自己與眾不同,人生,家庭,愛情,總有些自找或突如其來的事,要你P幾次K。這些事我差不多從來不說,但我有興趣思考什麼令人快樂、長壽。
心理學家Susan Pinker被稱為「長壽專家」(longevity expert),她在Ted Talk指出了很多醫學報告和神經科學家的發現,原來令人活得長的,不是戒煙戒酒運動體重,那些不過佔第三四七八位。基因影響也不過佔25%,另外75%的關鍵,是生活方式,是社交生活方式。
長壽關鍵指數第二位,是Close relationship,你有親密可靠的關係嗎?不是電子社交、飲茶灌水那些表面朋友,是有事可以失驚無神借錢,出事可以送你去醫院,絕望危難之中,會陪着你的人。
長壽關鍵指數第一位,是 Social Integration,你日常有幾多與生、熟、半生熟的人之互動。樓下看更保安、Starbucks的咖啡師、郵差叔叔,有與他們傾談嗎?親密親愛的人,又有幾多相處?電子來往不算,要活的互動。原來面對面,眼神接觸,握握手,少少的身體觸碰,如一個"high five",人體自會釋放一浪浪的neurotransmitters(神經傳遞介質),像疫苗對身體現在及將來都有保護作用,可增加信任、減壓、鎮痛、令情緒高漲。又可以釋出催產素(Oxytocin),有助加速傷口癒合,降低壓力皮質醇等,它又叫愛情激素,沒有它便無法有同理心,容易反社會,精神病、自戀、成操控狂。
Social Isolation是有害的,孤獨,真的會死。
Pinker的總結是要為自己建立"The Village Effect"。地球村是資訊上的發達,「自家村」是社交促進生理健康,與很宅的獨家村剛好相反。建立、維繫自家村,不讓自己變成孤島,你需要自己的村民。我覺得說穿了,是要學好與人相處。不是你要無事常相見,別人就會想和你交朋友的。難道可以我們一起社交,令大家長命啲吧,不會的,功能及功利交友,令人遠離你。
Social contact保護人比藥物有用,可增強免疫系統。她說幸運號碼是:3。至少有3個穩定深厚的關係,3個「膽friends」。來來去去都是單天保至尊,不夠。很多老人家,老伴先去,老友走了,自己也命不久。
回說我爸,後來,他好了,但許多年後,又復發,之後時好時壞慢慢又捱過了十多年,現在,總算又好起來了。我記得在最折騰的5年,我和媽都身心耗竭。曾經任何身體、生理檢查都做過,他就是不肯去看心理醫生,我記得和他有過一次特別深刻的對話,那次之後,他才肯去看醫生,吃藥的。
爸爸特別信我,有段時間,他試過失蹤、曾經時常覺得媽媽會毒死他(可以想像那是多冤多心疼的事),我有次特有耐心慢慢和他說,爸爸你不必要一生24小時都勇敢堅強,你可以病,病不代表你脆弱,而你可以脆弱,是OK的;你也不必急着好起來,不趕的,慢慢治病,總之厚薄冷暖,我都會陪着你。
我慶幸,爸爸讓我做他信任的自家村民,我痛錫的親朋,我很願意讓他們知道,我是他們最忠實ready的村民。
祇是想說,我都不敢說我明白這個病,有時有些事,你是粉身碎骨也衝不進去幫忙的,別輕易審判別人,也千萬別太審判自己。有句說話管用:"Be kinder than necessary because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some kind of battle"。
祝你身體健康不夠,祝大家身心健康,鄉村生活愉快。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6257110/daily/article/20180812/20474198

I realised  that enlightenment starts with being aware 
覺知覺察, serious depression cannot reach this point easily, need longer way and medicine, 找源頭,
 patience 更重要


一位情緒病人的自白 9 8 2018


世紀.together:灰色中提煉黑 作為抑鬱症病人

 【明報文章】記得二○○三年張國榮去世時,牧師在講台上悼念之餘,亦表示「自殺是不對的」。結果我在崇拜結束後就向他反映:張國榮是病死的,不是自己選擇了斷的。當然我明白牧師並無惡意,他只是在講台上執行牧師的任務,况且社會那時對抑鬱症所知不多;而我當年也未患上抑鬱症,不過是一貫地自以為是發表意見。

 對於抑鬱症身亡的人,人們在事後總有太多自作聰明的猜想,通常是「做乜咁傻呀」、「估唔到」、「好震驚」、「好可惜」;較開明或自命開明的會說:「這是死者的選擇」、「希望他得到解脫」;當然也不乏理性而抽離的聲音,呼籲大家關注精神健康,留意身邊的人是否有抑鬱症狀,等等。身為抑鬱症患者,我想說:這些話都沒有錯,不過都是廢的。首先,抑鬱症的人沒有傻,我們之中有很多聰明人,至少不是因為傻而死去。其次,患者沒有選擇得病,而是疾病選擇了患者;也可以說患者沒有選擇死亡,而是死亡選擇了患者。第三,關注抑鬱症病人不光是嘴裏說說,要付出數以年計的時間與無比耐性,包容(或忍受)患者的「多愁善感」、「鑽牛角尖」或「無理呻吟」。臉書上有一陣子流行轉貼一些關心情緒病患者的信息,例如「我會在你身邊」、「想找人聆聽時我會借出耳朵」,喂呀,沒聽過「久病牀前無孝子」嗎?如果你在想清楚之後打退堂鼓,我會感激你的真誠。

 同時活在兩個軀殼

 人的大腦構造與電腦有點相似;抑鬱症就像電腦掛機,死亡是病人強行關機,雖然他們也知道生命沒有reboot。失靈的記憶體無故擠爆,屏幕不斷彈出視窗,上面寫着「我好憎自己」、「我還是死掉的好」、「沒有人愛我」等信息;我們也希望,醫生能像IT技術員那樣,能夠手指一按熄掉大腦,把破爛的CPU拆出來,維修好/乾脆換掉,放回去,然後我們眨眨眼睛,重新做人。如果有這麼一種醫術,我相信,沒有患者會從高樓的天台跳下去。可惜的是,人類的智慧都用在榨取自然資源、戰爭、生產多餘商品,與殖民火星之上,醫學界對大腦的認識還是很有限;精神醫學的進步,也和殘酷的動物實驗、和藥廠的市場計算脫不了關係——是我憤世嫉俗嗎?不,我沒有這種氣力。最差的時候,我躺在牀上,感覺自己在陽光中爛成泥,與蚯蚓同居。最差的時候,我走在路上如深海漫步,空氣是一個透明的殼,把我和外界隔絕。最差的時候,我依然在人前微笑或大笑,看上去敬業樂業。因為我無力向別人解釋太多;我無力應付他人純粹出於社交需要的問候;我無法容許自己因病影響工作表現,那會讓我更討厭自己。大約有一年的時間,我同時活在兩個軀殼中,一個活潑開朗,一個疲累飲泣而沒有眼淚。一個在前面走,另一個在後面追。我就是我自己的戰場;在這場仗中我碎成灰燼。

 歌手過身後,我在網絡上讀到一位精神科醫生的話,大意是「病人能康復,不能單靠心理輔導,還須靠精神科藥物」。我的經驗剛好相反。病人肯吃藥,前提是醫患之間互相信任。精神科藥物有副作用,至少在分量上需要至少幾個星期調整,這段適應期病人並不好過,如果醫生不能給他信心,誰願意當實驗品呢?更重要的是:抑鬱症真能「康復」嗎?我很懷疑。

 自尊 是我在病中唯一能主宰的

 前兩天,我和好些朋友聚會見面,席間一位抑鬱症患者顯得風趣幽默,就像未發病前一樣。我心裏暗暗祝禱:「拜託,千萬不要有人問他的近况。不要評論他的病情。請裝作若無其事。」然後,就有人問起來,以為他已「好轉」。強迫患者交代病情是很殘忍的,尤其是,康復可能並不存在。同樣是長期病患,糖尿病、血壓高等還有指數可參考,變化之間有過程。我們沒有。請不要讓我們報告其實無法掌握的事情。

 我從沒期望有人能全然明白、了解我所身處的情况:連我自己都不理解的事,怎能要求他人體會?有一次,我的情况很差,醫生要求我一星期後覆診,因為他看不到我有求助的決心。當時我心想:「要我開口求助?不如直接讓我去死。」尊嚴是我最後的防線。我知道自己病、老、衰殘、過瘦、暴肥,想做的事無法做好。我是一個仆街老母,照顧不好兒子。我沒氣力看書或寫作,也沒能力上街看電影。我總是坐錯車、搞不清約會的日期。我日復日地忍受本不熟悉的頹唐、怠惰與落後。我每日都在鞭撻自己,實在不必再在醫生面前懺悔自己的病與罪。我在求診室裏曾經大哭、大笑、發脾氣丟東西,可是我沒有求過醫生或任何人。

 只能獨自走過戰壕

 理性、常識與心靈雞湯告訴我:這樣想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嘛,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軟弱的一面呢?嗯嗯,這些話我都知道,都會說,可是我做不到。失去了健康,我已一無所有,難道連一點點自尊也要被剝奪嗎?我努力說服自己:醫生與病人是平等的。我的醫生已經給予病人足夠多的空間與自主權(事實如此)。但每隔兩三個星期我便要決定:一、什麼也不講;二、什麼都講,包括不應該講的;三、事先想好台詞,並且顯得通情達理,讓事情與對話都在計算中。我通常都選擇「三」。也許我不是一個合作的病人。這是我在病中唯一能主宰的。

 我會康復嗎?我初時天真得以為吃一個月藥便無事。隨着時間過去,我漸漸覺悟:也許我要吃一世藥。那些藥,讓許多白老鼠在實驗期間死去,也不一定能救治每一個人。

 死亡從來沒有離開過我

 即使藥物讓我們免於自毁,但活着本身有何意義?人類的數量已太多了,死一兩個傷心人又有什麼可惜?藥物不能提供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也沒有所謂的求診心得或康復資訊,因為,抑鬱症是一條血肉長城,你若然發現自己站在起點,就只能獨自走過戰壕,看着屍橫遍野,每一段殘肢都那麼親切又可憎。我之所以走到現在,是因為我的兒子;還有我的老貓,他們需要我,我也需要他們。我感謝家人無條件的包容;感謝我的醫生,讓我把坐墊扔在他身上;感謝我的好友,他們曉得沉默與尊重。然而每個活着的抑鬱症病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存留;不是因為生存有多有趣,而是,我們當中還有人,希望在灰色中提煉出更深沉更深邃的黑——世界是不同層次的灰,所有人都活在混沌中;抑鬱症患者知道,看得真,其他人卻茫然於真相中。

 歌手去世前的那個晚上,我失眠,腦海中浮現以下句子:「死亡是一朵夜開晝合的花,醒來時,以為她沒綻放過,香氣卻一直繞上來。」是的,死亡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也沒有離開過你和任何人。尼采說:「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抑鬱症病人都直面過深淵,轉頭想告訴別人,卻沒有人願意相信。如果他日我真的康復了,我會記着這深淵中的一切;那裏安靜、沉默、冷酷,如同巨獸的肚腹。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文.張婉雯 / 編輯.彭月、袁兆昌 / 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


 加入我的書籤  友善列印  歡迎回應

讀了幾次,真的不容易明白,不要急,
慢慢去理解他們的世界,作者給我們帶來好多啓示:
其中我一直問:

真的沒有選擇?也許,在別人的世界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有憂鬱的狀態,
不是什麽大問題,只是不要變成病態,要預防!


預防憂鬱病,重要的是每天打掃内在的灰塵,
清洗自己負面的東西,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還有正面的營養。

知多啲:親友現輕生徵兆 別只留emoji 應即見面表關懷

 【明報專訊】葉兆輝因學術研究,曾閱讀多份自殺人士的死因報告,發現當中不少個案都有徵兆(見圖),只是身邊人當時不察覺。徵兆可以是突然變得沉默寡言,甚至曾在社交平台公告輕生念頭。「其實在網上公告想死,也是希望有人關心。不少有輕生念頭的人,認為自己的死對世界沒有影響,無人關心,感到孤單。故若發現朋友有此徵兆,別只留一個emoji,直接約對方見面,可能簡單一個茶敘,問候對方,已可打消他的輕生念頭。」

 何永雄表示不少計劃自殺的人,在考慮期間會向人傾訴,因此大家留意到親友有輕生意圖,毋須避忌,可主動向他談生說死。「最重要是持續地關懷,並非在大新聞出現時才突然關心對方。」

 開門見山不避忌 要有同理心及耐性

 面對受情緒困擾的朋友,很多人想出言相助,但怕講多錯多,或不知如何入手。葉兆輝、麥永接及何永雄均認為,理想做法是直接和對方討論自殺,最重要是過程中要有同理心及耐性,當中有何說話應該說或不應說,三位專家提供意見予大家參考。

 DOs

 葉兆輝:

 ˙「你有何感覺?你會不會一樣做?」

 直接問對方感受,以此令他們打開心扉,說出感受,從而了解對方情緒及尋死意欲。

 ˙「我會陪伴你渡難關」

 讓對方感受到有人願意陪伴他解決困難。

 麥永接:

 ˙「你經歷這些事情,一定很困擾」

 「我未必完全明白,但願意多聆聽」

 抱以同理心討論,讓當事人感到你願意去理解他的問題。

 ˙「你在生活中很重要,我不會離開你」

 確定當事人的生存價值,讓對方明白有人重視他。

 ˙「隨時找我傾訴」

 提供實際支援,甚至為他找尋專業輔導,讓當事人知道有人願意支援他,減少無助感。

 何永雄:

 ˙「你有想過輕生?幾時?想過用什麼方法?」

 若察覺對方有輕生念頭,別避忌可直接問以上問題,了解他的尋死意欲,可鼓勵或陪同對方向專業人士求助;若當事人已有明確輕生計劃,應主動報警或送他去急症室。

 自殺徵兆:

 ˙在社交平台留下負面信息

 ˙蒐集與輕生或死亡有關的資訊

 ˙將心愛物件送贈別人

 ˙向親友道別

 ˙大部分時間心情抑鬱

 ˙認為自己無價值

 ˙寫下遺書或輕生計劃

 ˙工作能力或學業成績驟降

 DON'Ts

 葉兆輝:

 ˙「別學那些人一樣傻啦!」

 不應妄下判斷,說自殺就是傻,或有責罵意思,反而令對方不敢承認。

 麥永接:

 ˙「我完全明白你感受」

 避免輕易說明白當事人,只會令對方覺得你扮明白,產生反感。

 ˙「好多人慘過你」

 「有勇氣死但無勇氣生存」

 別企圖「拗贏」對方來打消他的輕生念頭,這些說話不會一下子改變對方思想,只會令對方覺得你不明白。

 ˙「自私」、「有無想過家人感受」

 別指摘當事人,令對方覺得你不明白他想法。

 ˙別承諾為當事人的自殺想法守秘密

 若對方輕生念頭強,應即向專業人士求助。

 何永雄:

 ˙「我現在來幫你解決問題」

 切忌抱着高高在上的態度,對方感受不到同理心,不願傾訴。

 ˙「睇開啲」、「不要太上心」

 帶有批判意思,會讓當事人覺得無人明白自己的困擾。

 ˙在傾談中切忌沒耐性或太快下結論

 例如當事人正面對欠債問題,你建議他申請破產,其實這未必解決到問題,也未必獲對方認同。

 ˙避免「離地」的安慰說話

 如當事人學業成績不理想,你說「某富豪也不是大學畢業」,只會令對方感到話不投機,不想進一步傾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