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5, 2024

如何成爲内在父母,自我療愈?



一個孩子生長在什麽環境長大...如何影響他們性格和信念?



看原生系統對孩子的深遠影響:

如果父母長輩的確給孩子造成創傷,並不等於不愛孩子,而是他們也有創傷,沒有被療癒。繼續用傷害性方法對待自己的孩子,甚至自己。


爲什麽要做自己内在父母,把自己愛囘來?做一個成熟的自己:

2024 12 26

華山的《如何成爲内在父母,自我療愈?》

YOUTUBE一課,再次提醒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經歷,

甜酸苦辣,挫折失敗,創傷和痛苦,

同時,我們也可以用新的角度去看過去的經歷,

賦予它價值和意義,產生轉化。



把自己看成受害者,

可能是痛苦的主要根源。



帶著慈悲和同理心,

理解上一輩成長經歷,

一代代傳下來的封閉式的溝通模式,

家長式的教育模式,

暴力、專制式的家庭模式,

帶給父母們的痛苦

不亞於他們給我們的痛苦。



要終止這些痛苦和傷害,

就從我們自己開始!

學習寬恕和原諒,

學習理解和溝通,

把慈悲和寬恕精神傳給内在孩子。

同理上一輩,他們的痛苦和艱難,

也同理自己的委屈和不容易。



每天回到内在的家,

擁抱内在小孩,


聆聽她,接納她,贊美她,

鞭策她,鼓勵她,陪伴她。

把受傷的孩子愛回來,


和她一起成長。



每個人都是自己内在父母,

每個人都可以成爲自己快樂的孩子,

擁有溫暖和慈悲的内在家庭,

永遠都不遲,就在當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92QLad10g

擁抱受傷孩子

激活神聖的孩子






劉仁州老師香港站工作坊有感


内在孩子成長了

 情緒轉化 - 内在小孩療愈法 (INNER CHILD THERAPY)

今天和朋友做 inner child therapy , compassion therapy. 



接受阴影, 轉化生命 meditation script




《與情緒對話》的冥想系列



從夢境探索到內在小孩的療愈

夢境治療課程反思(3)

這是我的一次夢境治療的課程回顧。



相信「相信」的力量 ( 轉載劉仁州老師FACEBOOK)
不是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才相信孩子
而是你相信了孩子
你纔能有希望
不是孩子有了責任
你才放手
而是你放手了
孩子纔有責任
不是孩子聽話了
你才尊重孩子
而是你尊重孩子了
孩子才聽話
不是孩子長大了
你纔信任孩子
而是你信任孩子了
孩子才能長大
不是孩子優秀了
你才接納孩子
而是你接納孩子了
孩子才優秀
不是孩子幸福了
你才幸福
而是你幸福了
孩子才能獲得幸福
不是孩子可愛了
你才愛孩子
而是你愛孩子了
孩子才顯得可愛
愛是一切如是
愛是讓我身邊的人
按照他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
我要努力成爲愛本身
愛自己
愛家人
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轉發自微信朋友圈)

2024 12 25

參考:

寫信治療

親愛的大哥:


小時候﹐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文武雙全﹐是體格魁梧的運動健兒﹐又是文采飛揚的詩人﹐經常在文學雜誌發表詩歌。那是火紅的七十年代﹐你常眉飛色舞暢談香港大學的學運韻事﹐讓我自幼關心社會政治。
後來﹐你跟爸爸到非洲做生意﹐兩年後鎩羽而歸。你變得沉默寡言﹐從此煙酒不離手﹐越來越孤僻﹑暴烈,與妻冷漠﹐最終離婚;從此閉門苦讀,取得博士學位,在大學任教﹐卻與上司衝突﹐寞然離職。你變得更加沉鬱固執﹐整天黏著媽媽﹐其他一概再沒興趣。
我讀大學時﹐因為雞毛蒜皮,與你唇槍舌劍﹐並為了證明「我對你錯」而刻意疏遠你。多年後﹐我赤裸裸看到自己的自欺與虛偽 --- 這邊廂我不斷著書立說塑造美麗的自我形象﹐那邊廂卻對同一屋簷下的親人冷漠無情。我非常慚愧﹐狠下決心面對生命的實相,主動言和。那一天﹐我出門前,鼓起最大勇氣,對你說﹕「哥﹐我出去喇﹗」你很錯愕﹐盯著我,冷眼、不語。我關門後﹐心仍在噗通噗通地跳﹐慶幸總算過了第一關。成功破冰後﹐圍牆翻倒了﹐我們開始聊天。三星期後﹐我送你一瓶至愛的紅酒。殊不知﹐哥哥你像心有靈犀﹐竟主動打開另一瓶紅酒﹐請我品嘗﹗我非常感動,與你酩酊而醉。廿年冷漠﹐被愛融化。
好景不常。
2005年10月﹐哥哥你吞嚥困難,食物常卡在咽喉。我上網看資料﹐發現竟是生存率極低的食道癌﹗我看著電腦﹐震驚、痛心﹐眼淚唰唰的從臉上滾下來。病發初期﹐你嚥不下堅硬食物﹐幾個月後﹐連稀飯也難以吞下﹐進食時經常嘔吐,食物倒流﹐狼狽不堪。一生固執的驕傲自負﹐被徹底摧毀。由於營養不良﹑食慾不振﹐你的體重驟降三十磅﹐骨瘦如柴﹐走路氣喘如牛。你走到生命盡頭﹐我珍惜共處的每一天﹐能做的﹐都做﹐每天帶著清淨的愛去支持你。
最後兩個月﹐你放下對死亡的恐懼﹐變得謙卑﹑祥和﹐最愛握著我的手﹐秉足談心﹐親密地道謝﹐從未如此溫柔。2006年10月13日﹐最後一夜﹐你忽然抖擻精神﹐一次過與我們綿綿細語﹐心柔念靜。然後﹐你說累了﹐三小時後﹐在睡夢中安祥離世。
平時,常聽到人抱怨﹕你你你怎樣自私無情﹐我我我怎樣仁至義盡;結論是﹕「我對你錯。」
感謝哥哥﹐你教懂我停止抱怨﹐因為我所有的煩難﹐都是自己親手創造出來的。想身邊人改變,就先謙卑改變自己。
大哥﹐永遠感謝你、祝福你。
弟弟
華山

2006年3月1日,媽媽在家,安祥離世﹐無憾無悔,美麗一生。



媽媽﹐感謝妳讓我在妳肚裡住了十個月﹐然後竭盡所能,供書教學﹐還有源源不絕的愛。
妳成長時﹐嘗盡苦頭。日戰時﹐多次遇上日軍﹐差點被害;妳每天只喝粥水﹐飢腸轆轆,一家人幾乎餓死,便將姐姐賣給有錢人。後來,隻身到香港,和爸爸相遇,先後生下五個孩子,一家七口擠在難以轉身的板間房﹐每天做塑膠花﹑小珠片幫補家計,親手縫製我們的衣服。妳煮得一手潮式好菜﹐给我們豐盛食物﹐自己偷偷啃掉剩下的冷飯菜汁﹐耗盡所有去照顧我們。
母親謙卑踏實,不卑不亢,多才多藝,是我一生最尊敬的女人。
成長時,我曾經很抗拒你,覺到你囉嗦、厭煩、貪錢。我到三十歲,才開始面對自己的虛偽和自私,慚愧自己做大學教授、搞社會運動,推動兩性平權,回家卻冷待母親!我開始體諒媽媽幾十年歷盡艱辛,能夠活下來,已經是一種成就。我愈欣賞媽媽,媽媽就愈溫淳可愛;過往的囉嗦厭煩,煙消雲散。我猛然察覺,所謂「囉嗦媽媽」,只是自身大男人投射出來的恐懼和批判。
當我不再投射我的固執,不再用自身標準看媽媽,我終於感受到媽媽的痛和愛。
2002年,當時我在偏遠的雲南山區做研究,接到母親急電,原來患末期肝病,讓我非常擔心,便趕回香港。儘管醫生認為妳僅剩半年﹐母親卻靜靜地享受了四年優質生活。我們經常飯後到公園牽手溜達,一起踏石春,多次外游。妳的生命,走到盡頭,我特別珍惜每刻相聚,多番寫信、道愛、道謝、道歉,時刻用愛陪伴。
最後的日子﹐母親身體衰弱﹐卻堅韌沉著﹐沒半句怨言﹐每天依然對我們噓寒問暖。臨終前幾天,母親對我說﹕「媽媽很開心﹐知你孝順﹐真心對我。」媽﹐妳一生未曾得到嘉許﹐我卻收到妳的嘉許﹐這是何等福氣!
媽﹐永遠感謝妳一生默默付出;妳給我的﹐已成一點燭光,照亮許多人。
永遠感激媽媽的
華山

敬愛的爸爸﹐



爸爸﹐我感激你帶我來到這個世界﹐感謝你默默耕耘﹐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統統給予我們。爸爸﹐我非常欣賞你的才華﹐欣賞你聰明才智﹑勤快拼搏﹑白手起家﹑愛護家庭。
爸爸﹐想起你﹐我總有一份畏懼。傳統父權文化的成長﹐潮州男人加上是長子身份﹐讓你自幼就揹負沉重的武裝盔甲﹐從不流露半點軟弱﹔外表強悍﹐感情崩緊﹐沒有親密朋友﹐凡事要媽媽遷就﹐否則﹐隨時火山爆發。我們五兄弟姐妹﹐沒有一個敢與你親近。共處一室﹐心卻遙遠。爸爸﹐我知你在事業與生活上﹐獨力承受許多壓力﹐一生從沒享受過什麼﹐臉上罕見輕鬆笑容。從你身上﹐我看到我們男人的孤獨和悲哀。
後來﹐你到非洲做生意﹐所有錢被騙光﹐獨個兒回來﹐非常沮喪﹐氣焰和自尊被徹底摧毀。你開始自我懲罰﹐每天像慢性自殺去折磨自己﹔過往的自信和魄力﹐蕩然無存。你變得自我抽離﹑感情麻木﹑暴飲暴食﹑社交恐懼﹐終於罹患癌症。爸爸你向來脾氣暴烈﹐患病後更加冷漠寡言﹐家裡充滿緊張氣氛﹐教我不寒而慄。媽媽成為你發泄情緒的對象﹐多年來吞下許多悲痛與無奈。十五年前的今天﹐你依舊不發一言﹐病死了。一年後﹐我問媽媽的感受﹐媽媽居然說舒服了許多。我聽罷﹐非常難過。我知道媽媽說了真話。
臨終前十天﹐你在醫院對媽媽說了一句「對不起」。我非常震撼﹐爸爸你居然向媽媽道歉﹐實在不可思議﹗我非常感動和欣賞爸爸你如此勇敢﹑坦誠地放下身段﹐表達內心感受﹐我為你驕傲。另一方面﹐我想﹐何苦一生折騰自己﹐到頭來深深懊悔和自責。爸爸﹐我們男人是否有更好的選擇﹖
爸爸﹐你有許多美麗特質﹐比如勤勞﹑上進﹑顧家﹑孝順﹑節儉﹑忠誠﹑正直﹐我會繼承你的美德﹐虛心向你學習。至於你身上的傳統壞血﹐我也有﹐我會謙卑去接納自己﹐這是我一輩子的功課。
爸爸﹐我如此討厭男性霸權﹐因為我正是一個霸權男人。剛剛接觸女性主義時﹐發現自己的醜陋和自私﹐非常痛苦﹐無地自容﹐便狠狠批判大男人主義﹐來逃避面對自己。骨子裡﹐我自以為是﹐喜歡支配和控制﹐渴望女人的傾慕。爸爸﹐我完全擁有傳統男人的特質﹐只不過受到女性的啟迪﹐看到自己陷入孤獨無助的死胡同。我決心重新選擇﹐從男性霸權的傷害裡﹐解放出來。自此﹐我呼吸到輕鬆自在的清新空氣。
爸爸﹐用當今的標準來衡量你﹐實在不公允。你成長時﹐飢寒交迫﹐拿著十多元就獨個兒來香港闖﹐歷盡險惡﹑拼命賺錢去養妻活兒。你奉獻一切給我們﹐剩下的錢都寄給大陸家人﹐自己卻不懂享受。你賺的錢﹐統統給媽媽管。你作為潮洲男人﹐從未打過媽媽﹐還非常專一﹐實在難得。而且﹐你支持我完成學業﹐還沒有給我任何壓力。爸﹐衷心多謝你養育之恩情。只不過﹐你的父母從沒告訴你﹐我們男人其實不必痛苦地裝強﹐可以放下盔甲﹐坦誠表達內心的恐懼﹑憤怒和悲痛。這樣﹐我們會更加輕鬆自在。
感謝爸爸你默默付出的愛﹐我會飲水思源﹐常存感恩﹑用心珍惜﹐貢獻給予更多的人。
爸爸﹐多謝你。
愛兒
華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