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4, 2018

開學有壓力? 家長同行解憂

一個學校的信息,給每一個家長:
(他说:我囝仔學校分享給家長的,也在此分享)

開學了,給父母的提醒! 1)從此刻起: 我要多鼓勵、讚美孩子, 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 因為只有鼓勵和讚美 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 批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泄 自我的情緒,傷害孩子的心靈; 2)從此刻起: 要用行動去影響孩子, 而不是用言語去說教孩子。 因為孩子的行為 不是被教導而成, 而是被影響和模仿而成; 3)從此刻起: 我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聲, 而不是急於評斷孩子。 因為我知道聆聽才是 最好的溝通; 4)從此刻起: 要無條件地去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而不是去愛我要求的樣子; 因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從此刻起: 要學會蹲下來與孩子平等溝通, 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指使孩子。 因為強制打壓只會帶來孩子 更強烈的叛逆和反抗; 6)從此刻起: 要用心去陪伴孩子, 而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孩子。 因為只有真正的陪伴 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 7)從此刻起: 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和孩子一起安靜和平地處理好 每一個當下。 因為脾氣和暴力只代表我的 無能和對孩子的傷害; 8)從此刻起: 要積極主動的處理好 與愛人的關系, 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 絕不讓夫妻矛盾影響和傷害到孩子, 因為我知道只有夫妻關係 和睦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9)從此刻起: 要讓孩子長成他要長成的樣子, 而不是我期待的樣子。 因為我知道孩子並不屬於我, 他只是經由我來到這個世界, 去完成他自己的夢想和使命。 10)從此刻起: 我要多為孩子種善因, 行善事。因為我知道種善因, 方能結善果,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惡之家必有余秧; 11)從此刻起: 我要通過孩子的問題, 找出我自己的問題,修正我自己, 因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問題, 都是我的問題,我是一切的根源; 12)從此刻起: 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最親密的夥伴, 最友愛的父母,最可親可愛的老師!

【明報專訊】暑假過後,是學生輕生的高危期。要避免悲劇發生,社工及臨牀註冊心理學家提醒家長,要多加留意學童的情緒變化,例如近日有否古怪言行、沒胃口,或常常落淚等,如有的話,爸媽應更密切留意小朋友的言行舉止,一旦發現不妥,盡快向專業人士求助,及早介入,有機會挽救一條生命。


 文︰沈雅詩、李欣敏

 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在2016年所發表的最終報告指出,學生輕生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可以由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影響而成,包括精神健康問題、心理因素、人際關係、家庭問題、適應困難和學習壓力等。然而,報告也提及,大部分學生在輕生前皆有先兆,換句話說,及早察覺和介入,有機會防止悲劇發生。

 暑假後情緒低落

 香港小童群益會資深社工鄭惠君強調,不要將輕生現象簡單化,忽略了長期積壓的原因,但她認同,長假期結束後,學生的確容易感到不開心和有壓力。「始終放暑假和上學的落差很大,在假期,學童的生活多采多姿,作息比起上學的日子,自由度亦大很多;相反,開學後,學童要再次面對朝8晚4的上課時間,下課後還要做功課,少了很多自由、發夢時間,他們有不開心的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描述所見情緒狀態

 她表示,有些學童會把感受宣之於口,但亦有一些是從行為表現出來,包括悶悶不樂、慌張、憂慮、提不起勁等,家長若察覺孩子情緒有異樣,可以表達適當的關心和發問,「家長未必要說︰『見你悶悶不樂,係咪擔心開學?』這樣會太快給了假設答案;反之,只需要描述你所見到的情緒狀態︰『媽媽見你好似悶悶不樂喎?』『爸爸見你好似唔係好精神喎?』讓孩子自己作答」。

 忌用「理性超人」口脗

 若發現孩子的不安情緒確實是源自開學,她提醒,家長不應用「理性超人」的口脗︰「唔得㗎,人人都要返學」、「返學係你嘅責任」,學童只會感到沒有人明白,更覺生活沒有意思。因此,更重要是代入小眼睛的世界︰「放咗咁長假,再返學真係會唔習慣,等於我放完大假,要重新返工,都會好唔想,但我哋都要一齊面對現實。」

 「打氣」字條放書包

 她又建議家長可在開學適應周營造歡愉的家庭氣氛,目的是不讓孩子心理上突然感覺「一無所有」,而是循序漸進,幫他們慢慢告別暑假。「開學初期,功課壓力尚輕時,一家人可以每晚抽半小時一起看影碟,又或是下棋,開心之餘,也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同行。」另外,陪伴小朋友上學,或把「打氣」字條、書籤放入他們的書包或筆盒,都有表達關懷之意。「可以的話,也不妨在開學初期,鼓勵孩子多些約同學一起吃早餐,因為同輩之間有『we feeling』(共同意識),可以互相支持、壯膽。」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6期]

Wilson 马桶老师的话: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 (1/2) 真正的教養,從愛出發; 真正的愛,從了解開始……。 我是一個充滿缺點的小孩, 我的爸爸媽媽從不隱瞞: 他們了解我的缺點。 但從那個了解裡, 他們選擇了相信, 相信他們的女兒, 會以她的優點, 去克服缺點帶來的遺憾, 他們讓我安心當我自己。 我是一個滿是缺點的學生, 老師們也從成績裡不隱瞞: 了解我只是個普通的學生。 我的西班牙文老師江綺雯, 在聖誕節前,送我一本 《海天遊蹤》,對我說: 你很有才氣,也很特別。 有一天,你會像這書一樣, 影響著許多人。 老師讓我看見「期望」的 種子是如何的在一個小孩 的心靈深處,悄悄發芽。 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 让我了解了一件事: 失望,是人生的一部分。 有人因為看見它, 選擇放棄對愛再有期望。 也有人因為看見它, 選擇了珍惜與心愛的人, 在一起的此時此刻; 選擇從不圓滿中找到天堂……! 那些生命中了解我的人, 因著他們的愛, 我相信教養的目標: 是讓孩子安心當他自己、 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 「相信自己」的種子、 是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 讓孩子的生命因我們而不一樣。 而這一切都只在「了解」 裡才有可能實現。 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特殊需要! 每一個幼兒,都帶著特有的 人格特質和需要,來到這世界。 了解他的人格特質,你就會 調整你的腳步,給他時間, 好好協調自己對外在環境的反應, 否則他會生活在壓力裡。

让孩子安心做自己 (2/2) 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殊需要, 讓他的特殊生理和心理 需要獲得滿足,否則 他會生活在羞愧裡。 你了解孩子的人格 特質和特殊需要, 孩子就可以安心當自己。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幼兒遇事會如何思考和感受, 跟他的年紀有關係, 也跟他的經驗息息相關。 了解他的感受是什麼, 你在帶領他做選擇時, 就比較能引發孩子的共鳴, 也讓他學習如何調節情緒。 你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就會相信自己的能力, 對未來充滿希望。 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 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 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 會善用孩子的長處為出發點, 不放棄任何截長補短的可能性, 幫助孩子成就他自己。 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 的完美和不完美! 每一個孩子,都帶著不同 的使命來到這世界。 陪他經歷每一個失望和希望。 讓他在失望中學會忍耐, 在希望中學會感恩。 孩子的生路歷程將會更完整。 每了解一個孩子, 我就無法不愛他。 要不要愛孩子, 從來都不是個選擇, 但要如何愛他, 卻是個選擇題。 這個選擇不容易, 每個孩子都不同,都是個謎。 所幸,只要你了解他, 如何愛他就有道路可尋。 在這基礎下,願望一致: 孩子,我要你安心做自己。

4 9 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