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9, 2018

做孩子的好朋友

8 9 2018

幾年前,一位朋友寫個我的建議, 如何做個好媽媽:

聆聽孩子的心聲,常常問孩子,有什麼建議,可以讓爸爸媽媽做的更好?




溝通的目標是達成共識


转载:https://tdww.org.hk/2018/09/05/%E4%BD%99%E5%BE%B7%E6%B7%B3%E3%80%8Ceq%E6%8E%A5%E8%A6%8B%E5%AE%A4%E3%80%8D%E4%B9%8B%E5%BD%BC%E6%AD%A4%E6%9C%89%E5%85%B1%E8%AD%98%E7%9A%84%E6%BA%9D%E9%80%9A/





余德淳「EQ接見室」之彼此有共識的溝通


我發現造成親子關係不和的一個陷阱,就是父母常認為將最好的方法提供給子女,但結果不但看不到孩子的進步,反而彼此的拉鋸戰更見愈演愈激,心知問題嚴重,卻是束手無策。作為親子間的協調者,我發現父母很少詢問孩子﹕「你認為爸媽講的方法合理嗎?理由何在?」然後在搜集資料願意作出微調的。
舉例說﹕有一位媽媽十分憂心就讀小四的女兒,每天習慣啜手指一小時才感到快樂,於是她告知女兒,如再這樣啜下去的話,手指會變硬至有一天被切除。當我問及這女孩有何理由仍未能戒除這習慣,她表示不會相信這些沒有根據的說法,這是屬幼稚園低程度的理由。我再追問﹕「你怎麼才能說服自己改掉這習慣呢?」她想了一想後回應﹕「我好想吃零食,但媽媽不批准,所以只好以啜手指來解悶氣吧!」原來,這疑團的答案就是這麼簡單,只需給她點零食便可。當父母對孩子失去包容,又在情緒失控前,我常反問他們﹕「最終想看到點樣的結局?是親子關係破裂,還是一家親和呢?」



我訪問了一些學生﹕「有甚麼因素令一家人可愉快地交談呢?」一個讀小五的女孩回應說﹕「妹妹喜歡找我玩,因我平時會留意妹妹喜歡玩的是甚麼,所以常常會刻意提及那些她喜愛的東西。」一個讀小三的男孩表示﹕「我喜歡與媽媽聊天,因在每次講完故事後,她會刻意讓大家交換一個笑話,媽媽十分欣賞我的笑話,大家一起笑,最後我會笑住入睡。」一個讀中一的女孩認為﹕「一家人聊天時,應該一致地做以下行為﹕不需要太過正經和太過有禮;聽別人講話時不應發呆,若再不同意時,也不應立即插咀,總之彼此尊重。」
當聽到學生的心聲時,我歸納了一條有效的溝通方程式,那就是要每天操練三種氣質﹕謙虛、上進、通達。當人明白溝通需讓彼此有共識為目標,並想有進步的動力時,若果只想盡快滿足自己很想改變現狀的渴求,而沒有謙卑地放下自我,去了解對方的步伐是否同步,最終又是跌入另一種具關係壓迫的追趕狀態罷了
「誰都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自以為在今世有智慧,倒不如變為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哥林多前書 318
馬君蕙主任/余德淳博士  EQ訓練研究顧問



標籤反常行為 懶理背後問題 「你有情緒病」不是萬能key


隨着精神科的診斷趨於精細,現時有關精神病的診斷,已被仔細分類為焦慮症、抑鬱症、躁鬱症等情緒病。當遇到身邊人出現情緒問題及反常的行為,市民大眾亦很容易將之標籤為患上精神病的表現。其實精神健康的問題自古已有,是否必須根據現代醫學方法才能解決?實在值得深思。

聆聽孩子的心聲,常常問,
你覺得爸爸媽媽合理嗎?
有什麼建議,可以讓爸爸媽媽做的更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