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3, 2018

About Father's history and his book

Preparation on book writing in Stanford U Library 

Editing on the book
2 编辑钻井流体工艺原理書稿2 编辑钻井流体工艺原理書
Book Cover 







尊敬的西南石油大学校长赵金洲博士教授:

我是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54级学生陶美珍,1958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安石油学院任采油工程教师。1964年因院系调整,张绍槐、黄汉仁与我三人由西安石油学院调到四川石油学院工作,四川石油学院是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今年是西南石油大学建校60周年,我准备从美国回来参加校庆,并送上十本《钻井流体工艺原理》书,庆祝学校60岁生日。我的三个孩子黄冬、黄庆和黄嘉也会各自从美国和香港来成都和南充庆贺这个光辉的日子,同时探望叔叔阿姨们。

黄汉仁是《钻井流体工艺原理》的主编,他是我的先生,去冬离世。1958年秋季前,是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钻井教师。1964-1979他担任钻井教研室副主任及泥浆研究室主任。1979年秋我们移居香港。

黄汉仁于四川石油学院任教期间,由于钻井泥浆技术的发展及教学的需要,提出设立钻井泥浆课程,与杨坤鹏、罗平亚老师合作,合编《泥浆工艺原理》一书(见下图),1981年出版,为广大石油院校师生及工程、科研技术人员奉献了一部经典的教材。该书获石油工业部颁发优秀教材奖。
         
泥浆工艺原理》封面                  《钻井流体工艺原理封面与封底》

经历30年后,钻井泥浆已发展为钻井流体,为总结30年来国内外钻井流体工艺技术的发展,2012年黄汉仁提出编写《钻井流体工艺原理》(见上图),立即得到石油工业部及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支持,成立了本书编委会。编委会中的作者都是长期负责钻井流体技术工作和从事各项专题研究有出色成就的教授及专家,罗平亚院士也为本书写“序”。我是本书的编辑,自始至终参与这本书的准备(查阅国内外有关书籍与文献)及编辑工作:校稿、改稿、统一术语与格式、联络各作者及出版社编辑等,直至定稿交出版社付印出版。(见附件1—2010年去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外文献;附件2—2014年于美国编辑《钻井流体工艺原理》書稿)。
2012年起,黄汉仁及全体编委齐心协力、呕心沥血、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在2016年,这本857页、130万字的巨著《钻井流体工艺原理》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出版社认为这是一部钻井液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专著。(见附件3--石油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张镇与编辑部主任李中悼念黄老)。

一经面世,就得到广大业界同仁和读者的喜爱和赞赏。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系周洪涛教授,此书出版后,就从三家书店买了6 本书,因每家书店只有 1~2 本。他认为这是钻井流体领域难得的必备好书(见附件4—西南石油大学黄林基教授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周洪涛教授的书评)。于是寄了两本给住在深圳的校友彭生,委托他带到香港黄汉仁家,请他在书上签名。下图是有黄汉仁亲笔签字的两本《钻井流体工艺原理》书之一。就在签名后18天,他不敌病魔,于2017-11-25日与世长辞,但终于完成了他写这本书的夙愿。
他的座右铭是“诚实 积极 创新”,他的风范受到海内外亲友的赞赏(见附件5—校友彭生悼念)。香港亚洲知识管理学院为了表彰他对社会的贡献,将他的事迹载于院士刊物上(见附见6 –院士专刊),并授予他荣誉证书,选入亚洲华人领袖奖(见附见7 --荣誉证书)。


   
他希望同业者分享本书作者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在他离世前半年还能独立走动时,亲自去邮局寄几本书给好友。我今年六月专程去北京,到石油工业出版社买书送给各石油大学图书馆(见上图),也是为了完成他的遗愿,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这也是我庆祝各大学建校6065周年的一份薄礼。在此,欢迎读者对本书提出意见和建议。

您步步高升
大学再创辉煌

陶美珍  2018-09-12 日于美国

手机号:香港:00852 9471 3537
                美国:1-650 422 4468

附件1 ---斯坦福大学查文献
附件2 ---编辑《钻井流体工艺原理》書稿
附件3---石油工业出版社悼念黄老
附件4---周教授和黄教授书评
附件5---校友/学生彭生悼念
附件6---院士专刊
附件7---荣誉证书

3 9 20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