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alk on Asia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Talk on Asia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 Show all posts

Sunday, June 9, 2024

身心排毒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這個月21號晚上,我會在AFP上做一個分享:

身心排毒與免疫系統的關係
在本星期五晚上的分享會,我會講解爲什麽負面情緒,憤怒和焦慮,其實是在給自己注入毒針, 破壞了綫粒體,身體的發電機出問題,疾病接踵而來。
爲什麽身、心排毒,可以强化綫粒體。快速改善和提升免疫力。

在這個分享會上,我會分享我這10幾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療愈工作的感悟,通過排毒的療愈體驗、 身心排毒個案, 和大家一起探索排毒如何改善身心健康,預防和療愈免疫系統疾病。
有三高四高的朋友,癌症朋友,免疫系統過敏的朋友,渴望清除身體毒素,踢走亞健康的朋友,把預防疾病當作生活的一部分的朋友們,歡迎參加這次的分享會。
地點: 尖沙咀 「柯士甸路」 22-26號 好兆年行 1208室(佐敦地鐵站D出口,左轉入柯士甸路 行8分鐘)
時間: 7:00-9:30pm 歡迎 7:00自由交流
費用:免費


身心排毒與 免疫系統的關係
幾乎大部分、甚至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到兩次的不同程度的抑鬱症。
香港的情緒病程度來到什麽程度?
「全港抑鬱指數調查2023」:
港人抑鬱指數創新高: 三成屬中度至嚴重,
其中,近44%受訪青年重度抑鬱。
【職場調查】
香港人抑鬱指數創新高!逾4成青年中、重度抑鬱!
【Hong Kong Standard】: We’re more depressed than ever!
超過50%的人有精神健康的挑戰,
70%以上的老人有各種綜合性疾病,包括抑鬱症、情緒病。
在我的工作中,大部分抑鬱症狀的朋友,除了精神健康出問題,也有各種各樣的身心病痛。
我們之所以會病,因爲有發炎,有毒素。
心理上的發炎,創傷,需要通過心理療愈,排走炎症,自我修復。
同樣,身體上的毒素,更需要排毒!
在這個分享會上,我會分享我這10幾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療愈工作的感悟,通過排毒的療愈體驗、 身心排毒個案, 和大家一起探索排毒如何改善身心健康,預防和療愈免疫系統疾病。
地點: 尖沙咀 「柯士甸路」 22-26號 好兆年行 1208室(佐敦地鐵站D出口,左轉入柯士甸路 行8分鐘)
時間: 7:00-9:30pm 歡迎 7:00自由交流
費用:免費

參考:

《排毒與免疫系統提升》工作坊的總結和資料



催眠心裏治療,治療莫名的痛楚


夢中解夢 - 你愛自己嗎?



參考:

手術台上的驚魂夢 - 瀕臨死亡的噩夢


解夢與身心健康 - 香港電台第一台 訪問


從《奪命狂奔》,到融冰之旅 - 
如何利用夢境力量,改寫人生?

一個夢境,特別是人生的大夢,可以一解再解。伴隨一生。每次的新發現,都是一次巨大的覺悟和成長!

看看Bessie的《奪命狂奔》,如何幫助她改寫人生,跨越夢境,活出一個個夢想:

這個夢境的學習,加上Bessie不斷探索,成長,Bessie和她的先生,終於跨越了對婚姻的恐懼,化解了兩人之間矛盾的鴻溝,走上了永結同心的人生路。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0/02/blog-post_58.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roduction


Hello, 大家好

ARP聯會的理念,疾病的康復和預防并重,好有共鳴,正正是我做身心整合工作理念。

我叫Donna,姓黃, 一位臨床催眠治療師,身心治療師,夢境治療師,好多人都叫我
解夢師。

如果個案有記得的夢境,揮之不去的夢境,或影響他生命各層面的夢境,尤其是童年夢和惡夢,我把夢境治療、催眠治療,融合與心理輔導中,通過潛意識的智慧,更加容易幫助個案疏解焦慮,找到困擾的源頭,或者疾病的源頭,解決問題的創意和途徑,療愈心理創傷,也修復身體的創傷。

有位外科醫生朋友,他來參加我的工作坊,大家一起共修,他和我分享他的夢境,我幫助他解開心結,走出情緒困擾,感受到自己有一種使命感。

他對我説:我作爲醫生,幫助病人抑制疾病,減輕痛苦,有時都頗無奈,病人來到,真的做不什麽,眼睛巴巴看著病人離世。

Donna,你也是醫生啊,你用心靈療愈,你的人生經驗和愛,送給病人溫暖,幫助病人找到疾病的源頭,幫助修復心靈創傷,修正信念,改變不良習慣,將疾病變成自己的朋友,與病同行修行,身心合一地去醫病,生命變得不一樣。你的工作好有意義。

這位醫生對我的鼓勵,我銘記心中,他導出我的理念和使命。

在我的工作中發現,有一半的年輕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相當多的人有抑鬱症。我做不少老人個案,70%:各種綜合性疾病,包括不同程度抑鬱症、情緒病。而近年的情緒病數字也和我的發現吻合。

近幾年,我爲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學習臨床營養學,自然療法,改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幫助我自己和家人,也幫助不少亞健康和長期病患者,通過心理和身體排毒,改善三高,皮膚病,癌症康復。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



無論做催眠治療,夢境治療還是敘事治療,電影治療,somatic·therapy,我的理念是:

讓個案成爲主角,用他們自己的夢境故事,生命故事,各種挑戰
去療愈自己!找到美麗的特質,潛能,解決問題的方向,從憂傷、迷惘、絕望,走向感恩,自信,有希望和有力量!



2024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