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0, 2017

關注我們的老一輩



20 10 2017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不知是否還是今天的社會寫照?
每個家庭都會有老人家,我们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他們的心理健康值得關注。
當我們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我們也是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為晚年做好心理準備。

全球最長命又點? 10個長者1個抑鬱

 【明報專訊】香港人均壽命約85歲,列世界之最,然而,長壽不一定快樂。根據本地及外國的研究數據,約十名長者中便有一人有明顯的抑鬱症徵狀。香港雖不乏長期照顧服務和先進醫療設備,卻不足以讓長者樂度晚年。晚年的社交隔離、孤單、空虛與種種失喪,都成為香港長者抑鬱的誘因。

 ■個案

 半癱堅持獨居 不想變子女負擔

 「有時都不知這樣生活,做人有什麼意思,𠵱家就怕身體差到要入老人院。」今年80歲,去年因中風而半身癱瘓的李婆婆一臉憂愁地說。年輕時在內地結婚生子後,遇上文革和饑荒,當時兩夫妻為生計,只好留下孩子,走難來香港謀生。李婆婆一生都忙於為口奔馳,以前唯一的嗜好就是從工廠拿些碎布回家做衣服。「老頭子在生時,我有時都會打扮一下。我手工好,他最喜歡穿我改的外衣,每次看見我穿著自己改的旗袍,就會說『美的美的』。」

 想起兩年前過身的老伴,李婆婆黯然地說,「他走了,這些衣服我都沒再穿過,穿了給誰看?現在也沒什麼心機見人,不過就是時間太多,有時會悶得慌」。現時李婆婆獨居,因為身體不好,不能獨自外出。從前只是忙於工作或照顧老伴的她,除了改衣也沒培養過什麼興趣來打發時間。現在日常時間都只是留在家中,所以十分空閒。

 拚搏大半生 老來無細藝

 問起孩子,李婆婆因為年輕時沒有照顧他們,現在仍耿耿於懷。「當時生活很艱難,我和老頭子一日打三份工,不是不想接孩子來,只是在這裏沒有任何親友,當時孩子細,來了誰照顧他們?」由於對孩子的歉疚,儘管現時孩子都想她回到內地一起生活,方便照顧,李婆婆還是拒絕了。「他們都各自有家庭,要照顧一個家不易,我和老頭子都覺得不應該再麻煩他們,變成他們的負擔。」中風後李婆婆的自理能力雖然大受影響, 卻還是選擇自住。

 目前,李婆婆正接受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的送飯及個人護理服務。「人老了就沒用了,連洗澡都要人來幫。如果有一天身體差到要入老人院,我就情願去死。有時一個人在家想多了會哭,或是晚上都睡不了,連胃口都沒有。這幾個月我都覺得自己瘦了。每天醒來就是對着四面牆,沒什麼可做的事,雙腳又不聽使喚,想出去走走也不行。一天下來連找個說話的人也沒有。有時太悶,就期待送飯的阿霞來到,總叫可以說兩句。」

 ■活用上門服務 帶隱蔽長者回社區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很多長者都跟李婆婆一樣,當年從內地走難來港,因而喪失了原生社區網絡及家庭支援;很多時候他們唯一的社交支援,就是同事或少數親友。年老時,可以依賴的只是一個核心家庭。再看看李婆婆,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了,不希望成為他們負擔的想法讓她變得形單影隻。這種無聲的社交隔離,減少長者在面對生活困難時可動用的社交聯繫及資源,更令他們感到孤單寂寞。

 此外,香港社會發展以經濟掛帥,看重個人生產力。長者勤勞大半生為的就是養妻活兒,「有瓦遮頭,有兩餐安樂茶飯」。他們鮮有時間發掘人生中其他的角色,也沒有好好培養興趣。到退休了,時間多得令人發慌。年輕時經歷戰爭、移民,仍能刻苦經營,白手興家,造就成堅毅獨立性格。到年老仍不愛享樂,想繼續工作,卻被社會淘汰,只能賦閒在家。

 長者中心活動 幫不到隱蔽長者

 很多因素導致長者心靈困擾﹕行動不便、親友離世、需要貼身照顧體弱老伴等,令不少長者面對孤獨、寂寞與壓力。政府對長者提供的服務,多以處理實際需要為主,例如住屋、膳食、醫療等,卻較少關注長者的生活素質及心理健康等。即使長者中心及各種團體舉辦的活動,可以提供社交機會,參加這些活動的多以本身活躍的長者為主,但最需要心靈關顧的長者,卻通常是最隱蔽,鮮有參加這些活動。像李婆婆這種案例在香港並不罕見。

 社會回應長者的心靈需要時,一向以醫療方向為主導,即長者出現情緒問題時,才由專業社工或心理學家提供輔導或心理治療。這種方式較為被動,亦未能在徵兆出現早期及時介入。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房屋政策又不鼓勵多代同住;加上專業人手緊絀,長者社區網絡的發展並未完善,以致社會對長者情緒問題的承載力將愈來愈低。

 鄰舍支援 問候寒暄有用

 附設於長者地區中心的支援服務隊或其他外展服務,會主動發掘隱蔽長者,提供情緒及實際支援。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由於以上門形式照顧體弱長者,亦常會接觸到隱蔽而有心靈需要的長者。這些服務平台若然發揮理想,可以是很好的切入點,帶長者回到社區。鄰舍間的互助亦不可或缺。近年有研究指出,鄰舍支援與晚年抑鬱有關。「遠親不如近鄰」,即使只是順道買菜的舉手之勞,或每日的問候寒暄,已經是對抗抑鬱的有力武器。或許,李婆婆和我們每個人一樣,最需要和渴求的並不止是那不冷不熱的飯菜,卻是能與人交往的溫暖,和對生活有所期盼。

 ■知多啲

 提升晚晴生活抗逆力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主導為期三年的「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聯同香港大學及六間社福機構,包括香港明愛、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香港心理衛生會及新生精神康復會,在葵涌、觀塘、深水埗及將軍澳四個試點推行以社區為本的支援網絡,全面提升長者面對晚晴生活的抗逆力。

 查詢:3917 1250

 網址:www.jcjoyage.hk

 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臨牀心理學家及培訓主任黃煦婷、總監林一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