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5, 2019

什麼是真正的斷捨離?

參加了華山《心靈斷捨離工作坊》,非常實用、新鮮的題目,整個禮堂,樓上樓下都座無虛席,可想而知,大家都渴望知道,如何才可以“痛痛快快”的斷捨離。




斷捨離,可以說是我終生的課題。

想起家里以往丟去不需要的東西所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總是令我心理有些隱隱作痛。

因為丟掉不必要的東西,對我家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不少東西,都是大家共用,或是兒子的,老公的。別人的東西,稍微不小心丟掉,會導致家庭的軒然大波,家庭矛盾,心理創傷都不出奇。

記得孩子小時候,我曾經沒有問過他就把他的中文練習本當垃圾丟掉,他氣的說不出話來,原來那是他寫中文字最好的一個階段,之後都很少寫中文了。他很想保留下來。

這次,我開始意識到小孩子也要像大人一樣看待,要尊重他。

最近,五月我的工作坊的前一天,一邊煮東西,一邊去做其他事,一時忘記關火,把30多年的小鍋塑料把柄燒壞了。因為滿屋塑膠氣味,我很煩,就把小鍋丟進垃圾桶了。

先生幾天后發現不見了小鍋,非常氣憤 ...

我盡量保持平靜,因為我知道錯了!
我突然被先生鬧醒了!
當然他會修理好的!為啥要這麼快扔掉?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反省,記住:One men's trash is another men's treasure.


如何才可以牢牢記住?學懂事事尊重?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潛意識用作。背後牽涉到性格,習慣,價值觀的不同。

先生工程師的本性,喜歡自己設計,自己修理,動手自己來。從中看到自己寶刀未老,有價值!這也許是我要看到他修理背後的意義!


提醒我要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多一些同理心。

每一件東西,背後都有故事,經歷,丟與不丟,牽涉到每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所以,清理雜物,我時常要提醒自己,尊重別人的選擇,別人的價值觀,即使明明很多東西都已經沒有用處,只是一個情感上的、“紀念性的東西”,別人眼裡是寶貝,自己看來是廢物;同樣,自己也有些東西,特別是我買了好多書,都沒有看,也是別人看來佔用了空間的無謂的東西。

一個家庭,如何清理屋子,已經不是物資多少的問題,空間多大的問題,而是潛意識的深層問題,涉及到生活習慣,也有情感貪婪和執著模式等等。

我方知,其實我還沒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斷捨離。

1

物質上的斷捨離:

“《斷捨離》是日本山下英子非常著名的暢銷書。斷捨離,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離」開對物品的執著。也就是,丟掉「不需要、不恰當、不愉快」的物品,只留下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最必要、最適合、最常用」的東西。 ”

上了華山的《心靈斷捨離工作坊》,我更加清晰了一點:

不願意捨去不需要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糾纏,依附,attachments

可能是沒有安全感,內在有恐懼不安,或愛的匱乏,以為表面上可以抓的住,填補心靈上的黑洞,但卻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家居亂七八糟,難有心理上的清靜,平衡,要解決雜物上的清理工作,需要同時處理心靈糾纏,情感上的不捨?

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心靈上,潛意識上有黑洞或創傷?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

是的,清理家居的雜物,也是心靈上的清洗。

斷捨離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家庭的事情
我想,我必須從自己開始,清理自己的雜物,慢慢影響家人。

人生是無窮無盡的選擇;斷捨離的工作,

不是大掃除才做的,而是每天的功夫;

不要拖延,否則就會囤積垃圾。

什麼留下,什麼棄掉,每天都要做選擇,

而選擇,就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華山分享他如何實踐斷捨離的故事,如何活得清減,輕盈和自由,原來不是你擁有多少來決定,而是你的心態決定。想起一位導師的話:財富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善用多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tqyVe7kcU

自在Coach 367:斷捨離:如何有效開展? - 周華山博士


華山教我們:

1、如何區分需要和想要:什麼是想要而絕不需要;

2、如何放下多年疲累糾纏的情感貪婪和執著模式;

3、如何善用空間,帶著感恩和愛送走不再需要的;

4,如何讓房間每件物件,都變成怦然心動的摯愛;

5,如何善用自己不再需要,但捨不得扔掉的物件;

6,如何從抽屜和錢包開始,讓自己從此茅塞頓開;

我明白到:

每丟一樣東西,或送出去給有需要的人用,之前,我們要向它道別,道謝,甚至回想東西背後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如何運用這些啟示與生活中,讓曾經服務過我們的東西或有紀念性的事情或經歷再次為我們生命帶來價值和意義。

想到自己的衣櫃,確實有些頭大,或者無能為力的感覺,衣櫃變成了形同無用的垃圾堆,明明就是無法穿、不想穿或不適合穿,卻還是留在家裡,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直擱在那裏,佔用家裡的空間,而且一佔就是十幾年。看看家裡有多少雜物、廢物,超過一大半無用的東西佔用,心裡都打冷顫!

山下英子認為「活著就是不斷的選擇,斷捨離就是鍛鍊一個人的選擇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丟掉不用的東西開始。有兩個重要準則:第一是以「自己」而不是以「物品」為主角,分清需要和想要。 wants and need!

第二是時間軸要落在「現在」。也就是,好好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以及什麼東西會讓「現在的自己」感到愉快並且常常使用? 或者送给有需要的人更加适合?如果不符合這個準則,就當下立斷丟棄。這些東西對健康有什麼好處?是否產生蟎蟲,產生敏感、細菌?如果是,就要盡快處理!

讀到一篇文章,內容說:“我們很容易陷入只不過偶爾可以使用就難以丟棄,覺得很可惜的心理,本來物品就是要「經常使用」才有價值。因此,選擇物品的訣竅思考,並非物品是否可以使用,而是你是否會常常用到?你只要檢視自己「丟不掉的這件物品,這一年來究竟使用多少次呢?」 只要用不到,不常使用,就馬上丟掉或送人,如此一來就會形成「因為真的能用,我才保留下來繼續使用」的良性循環。 ”

我會參考以上的方法和慨念,從自己的的雜物還有電腦開始!這個工作坊給我注入一支強心針!行動的催化劑!

工作坊後,我也彷彿輕鬆更多。斷捨離一直是我的包袱和issue,今天,我多了好多力量和方法。 All I need is action!

2心靈斷捨離

物質上亂七八糟,反映心靈上的雜念纏繞;如果一個人心情不好,有很多煩惱,有壓抑,是很難有力量做家居的斷捨離工作的。

華山邀請三位朋友,渴望在心靈上有斷捨離的朋友做個案。

再一次被華山的快速和個案連結,非凡的感染力而感動;也被個案勇敢面對自己的issues,在幾百人面前分享自己的故事,而且渴望走出困境的心情所打動。

1)父女關係:

如何面對霸道父親的控制?

https://www.facebook.com/wahshan.chou/posts/2101273243335511

老師用心理劇的方式,讓個案和每個參加者都清晰的看見,我們的父母,和我們一樣,深受原生家庭,一代代的集體潛意識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傳統和負面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我們的父母,父母也是受害者,也不懂如何表達情感,不懂如何愛自己,愛孩子。

我們從情感上和他們連結,明白他們多一些,我們就會減少對他們負面的教育和溝通方法的不滿和憤怒,以為這樣,我們也會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和子女的情緒。


我們不認同他們的負面行為,態度,但要寬恕他們;

我們可以嘗試直接表達我們的心情,不帶憤怒;

我們也可以讓自己冷靜,走出去,吹吹風,讓自己平靜安頓;

重要的是,我們不被別人的情緒所影響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當我們懂得愛自己,我們的家人也會受感染。

爱自己,終生的修煉。

Don't try to change people but change ourselves;

then the world will be changed with our change gradually, subconsciously, subtly.

2)Depression

https://www.facebook.com/wahshan.chou/posts/2103188093144026

How to deal with depression?


華山首先和這位女孩產生心靈的連結,認同她的遭遇,不幸,讓她和曾經欺凌她的aunt直接对话,表達自己內心的痛苦。

然後,老師請她找一位扮演青少年的自己,和她說:親愛的童年自己,你值得被愛;

曾經的不幸,肯定對自己生命有價值;

最后,和 depression 表达自己的心声:

depression也是自己的生命一部分,看到這個病帶來什麼價值。

其实,自己還有很多價值,depression 不是自己的全部。

要讓這個病不白白來一趟,要它成為自己生命的亮點,而不是負債。

因為我可以走出來,就可以幫助好多同病相憐的人。

首先要接納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接納自己,別人就不會接納你

原來,最不接納自己的是自己,

每個人都有病,都有不完美的對方

接納生命的不完美就是走向完美。

depression,其實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次或幾次

It is everyone's issue. you are not alone!

Amazing workshop!

 最後和7位參加者分享感受,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學習:那就是

1

看到個案帶著沉重的心情,勇敢的上台,輕鬆不少,又哭又笑,再帶著熱淚,幸福的笑容完成個案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彷彿成為個案的一部分,或他們的家人的一部分。很有共鳴,別人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

2

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的眼观?

首先要接納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接納自己,別人就不會接納你





3
人生就是學習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受困,或逃避,也可以選擇面對和積極解決。
4
問題的根源是自己

別人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参考:

心靈斷捨離工作坊

現代社會,物質豐盛,內心卻充滿羈絆。 斷捨離,由山下英子提倡,看似處理物品,其實是重建內在幸福感:斷除不必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雜物,離開對物品的貪執。 透過「減少」依賴來「提升」幸福感;身邊物品愈少,貪執愈少,心靈空間寬濶,人生便愈幸福。

斷:該斷即斷,不斷即亂。
捨:順從自心,割捨糾纏。
離:放下執著,自由飛翔。

捨離的主角是「自己」而非「物品」,讓自己用心感受內在需要,不再適合的,就帶著感恩和愛,回歸大地。 如此一來,家居清爽,心靈寬闊。 我們先斷捨可見的物質世界,再斷捨看不見的情感糾纏,從外到內,煥然一新!

工作坊讓我們找回內在價值和力量:
1、如何區分需要和想要:什麼是想要而絕不需要?
2、如何放下多年疲累糾纏的情感貪婪和執著模式?
3、如何善用空間,帶著感恩和愛送走不再需要的?
4,如何讓房間每件物件,都變成怦然心動的摯愛?
5,如何善用自己不再需要,但捨不得扔掉的物件?
6,如何從抽屜和錢包開始,讓自己從此茅塞頓開?

心靈斷捨離工作坊,讓我們自由飛翔,勇敢放下恐懼,斷除懦弱貪執,遠離情緒操控,眼前盡是摯愛的人事物,用心珍惜,心悠念靜,行雲流水,豁達自在。

🏚地點 : 灣仔石水渠街85號聖雅各福群會4樓明華堂 (灣仔地鐵站A3出口)

📆日期: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

⏰時間:
1:45-2:30pm 華山 training and grounding
2:30-3pm 來賓入塲
3-5pm 工作坊時間
5-5:45pm DP Heart與嘉賓 分享得著及答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HM-_6KYY

星期日檔案 斷捨離

講東講西(斷捨離)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4/19/n10319277.htm和女兒一起「斷捨離」

https://www.facebook.com/donnawinter2000/posts/10214448854680638

断舍离”从来不只是整理,更是人生智慧的践行



想到自己的衣櫃,確實有些頭大,或者無能為力的感覺,衣櫃變成了形同無用的垃圾堆,明明就是無法穿、不想穿或不適合穿,卻還是留在家裡,結果是佔用家裡的空間,而且一佔就是十幾年。看看家裡有多少雜物、廢物,超過一半無用的東西佔用,心裡都打冷顫!
學習斷捨離,華山的實踐,我明白到:
每丟一樣東西,或送出去給有需要的人用之前,我們要向它道別,道謝,甚至回想東西背後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如何運用這些啟示與生活中,讓曾經服務過我們的東西或有紀念性的事情或經歷再次為我們生命帶來價值和意義。

上了華山的《心靈斷捨離工作坊》,我更加清晰了一點:
不願意捨去不需要的東西,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糾纏,依附。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心靈上,潛意識上有黑洞或創傷?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 ...
是的,清理家居的雜物,先從心靈上的清洗開始。
25 6 201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