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24, 2025

先生的告別禮

 老公,



從開始籌備您的告別禮到今天,我們想您告別,送你最後一程,你生活點滴片段,您對我的叮囑,您的爲人和習慣,您的情感和脾性... 腦海湧現萬千思緒,都仿佛在告訴我,你在我身邊,在我心中,沒有離開。

1988年的一月一號,我們第一次見面。直到這個月進醫院前的幾天,你還説;你好回味剛剛開始拍拖的日子,常常夢見大家都一見鍾情的那天和走進婚姻的過程,一切都那麽順利,按計劃進行。你總是説,婚姻天注定。你下一世也會和我一起。

最近幾年,你常常說,我們可以一起的日子不多了,我們要珍惜。

你表面上不浪漫,但35年的婚姻,你説的最多的話,就是冬冬,我愛你。我永遠愛你!這句話,説了35年,常常早晨起床和晚上就寢,你喜歡擁抱一下我,和我說冬冬,我愛你。我永遠愛你!你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我也一樣。也許,這是我們走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結婚后,特別是有了孩子,我們才認識到,兩個來至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人走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各種差異,衝突,不可避免。如何看待這些差異,才是根本。35年的日子,我們每一天都在學習接納和包容,to love is to set free。不嘗試改變對方,帶著愛,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同時活出獨立的個體,活出自己的天空。

老公,好多謝你的包容,我可以做我喜歡的工作,你也曾經來支持我的工作坊,因爲工作,我有時忽略了你的需要和情緒。I am sorry. Please forgive me, Thank you, I love you.

在你彌留的幾個小時,我不斷說,老公:我愛你,謝謝你。内心有些後悔,爲什麽平時不多説一些他最喜歡的語句 - I LOVE YOU?

35年的婚姻,我們學到最重要的東西是是什麽?也許就是:接納包容。

接納一個人,從尊重別人的價值觀、信念、思考模式和行爲模式開始。
接納、尊重不是100%認同跟隨,而是試著看見別人背後的正向動機,善意,好好學習溝通,也考慮可能產生的問題,作為提醒。
同時,找到大家的共同點,折中點,共同理念,求同存異, move forward.

老公,你雖然工作繁忙,但在孩子的一些人生重要經歷或第一次,你一定出席,而且是貼身照顧。

記得每次孩子跑馬拉松,凌晨4點多起床,你會和他一起去起點站,爲他打氣。

孩子出國做交流生,你會去機場送機,認識一下其他家長,方便溝通和照顧。

孩子去大嶼山環山徒步,你也跟著去,晚上他們露營,你會家,第二天一大早又去和他們行山。

孩子的大學畢業禮,你看到孩子沒有西裝,馬上脫下自己的西裝和lingtai給孩子穿上。

在醫院的日子,你不時握著我的手不放,對我說,你好辛苦,多謝我,多休息啊。我熱淚盈眶。

在瑪麗醫院住了10天,你說:拿些衣服來,我隨時都可能出院。你好想行山、打太極,和朋友家人飲茶,去香港仔吃一碗魚蛋面...



老公,雖然你的心願沒有達到,如果人生可以再來一次,你一定不想自己成爲第二個糖尿病的犧牲者。你會徹底改變!

自從你進了醫院,直到今天,我的耳邊都聽到你在和我説:

冬冬,你做的好,幫助了很多人走出疾病的煎熬。你要繼續做身心排毒的健康教育,幫助更多糖尿病人,三高四高的朋友們。 極少犧牲者。

你要告訴他們,所謂正常血糖的指數並不等與身體正常,要看症狀!藥物的控制未必可以減少慢性發炎,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這些慢性發炎,導致各種并發症和癌症,心臟病!

多謝老公,你用生命換來的教訓,我們一定要珍惜,要牢記,要反思,要改變。

老公,你的人生經驗,你的離開,讓我反思生命的價值和死亡的意義。

想起你也來參加的生命探索工作坊,探索生死的意義。

如何赋予死亡正面的意义?赋予死亡生命力!?



T

老公,我永遠都多謝你給我一個深刻成長的人生。對死亡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那就是:

死亡不是終點,被遺忘才是。

只有懷念的人,才能得以安息

靈魂得到生命力。

通過懷念親人,感恩親人,

家庭的最核心的部分,

那就是愛,得以傳承!

雖然你的身體離開了我們,你的容貌,精益求精,自強不息,熱心助人的精神,永遠陪伴我們,與我們同行。


Reference:

笑看生死,拥抱生命


如果生命只有這麼多日子...




Listen to our inner voice - 感悟生命電影工作坊 At D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