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0, 2019

避免長期壓抑

「你是什麼顏色?」 立場掛帥 不敢講真心話



什麼顏色? ——「你是什麼顏色?」「什麼立場?」面對不同聲音和意見,我們有不同的選擇,也應該尊重和接納彼此的立場。



有口難言——近月不少人帶著憂慮和恐懼,害怕說錯話。

【明報專訊】近幾個月見過很多不同背景、不同行業的人,有學生、家長、教師、新移民、專業人士、家庭主婦……不少人坐下不久就會問:「你是什麼顏色?」「什麼立場?」他們不是帶著挑戰的態度來提問,反而很多是出於憂慮和恐懼:「我現在很害怕講錯話,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坐在你身邊的人是否跟你同一立場,會否接受不同意見。」

 「我甚至不想跟人說話,很怕最終會演變成爭執。」

 差不多每個人也有這些擔心。我感受到他們真實的恐懼。

 有求助人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令我感受至深:「我希望在這個社會環境下,有一個人在沒有任何立場和偏見下真心聆聽我心裏的感受。」他是森仔。

 森仔一向沉默寡言,而且患有社交焦慮症,當處身社交場合或者跟別人對話時會感到壓力和非常緊張。他總是覺得自己的說話技巧笨拙,別人會看得出他表現緊張、表情奇怪,所以他很少說話,當然朋友也不多。

 升上大學之後,森仔決心改變自己,嘗試積極參與不同活動,希望衝破自己的障礙。一年級的時候,他認識了自己學系裏的一個男同學。二人性格很相似,也較為沉默內向。森仔與他在一起時感覺安穩,因為這個同學通常都很有耐心地聆聽他的說話,也沒有因為森仔說話拘謹、表情繃緊而表現不耐煩。從同學身上,森仔感覺到被接納。

 說出內心想法 惹好友抨擊

 這年夏天,社會動盪,森仔一直感到非常不安。在一次由大學學生會舉辦有關這次社會運動的活動中,他跟這位同學一同參加。森仔以為大家性格相近,立場應該也很相似,因此鼓起勇氣表達一些自己的想法,以及對政府、警察執法的不滿,怎料原來同學的看法完全不一樣,還以森仔所形容的那種「極為偏頗」的立場,激動地反駁森仔,然後拂袖而去。森仔整個人呆著,「又失敗了!」怪責自己不應該坦白地表達己見,應該一如以往繼續沉默寡言,繼續躲在自己的安全網,那就不會受到衝擊……

 經此一役,森仔在社交方面的信心大受打擊。連唯一以為可以成為好友的關係也不能維持,令他對自己、對人的信心動搖起來。本身已經在社交方面很容易感到不安的他,經歷了這次遭遇後心情變得更差。看見一臉無奈的他,很難用三言兩語令他重拾面對人的信心,再次勇敢地在人前表達自己。

 表達意見 勿以說服為目標

 每個人對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這並不代表只是黑白或對錯的二元對立。在表達自己的意見時,首要目標不是為了說服別人,也不要期望別人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一樣,首要是建立互信基礎,然後坦然接受彼此不同看法和立場,仍能維持友好關係,這才是成熟的社交表現。此外,採用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立場,避免長期壓抑感受,心理才會健康。

 我告訴森仔,在這件事上,他並沒有犯錯,也不是失敗。反而我十分欣賞他衝破自己的障礙,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懂得尊重他人,沒有強迫別人認同自己的立場。

 ■知多啲:尊重不同立場 接納≠同意

 每個人也是獨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建立自己的想法和決定自己的路向。而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不同的階段也遇見過不同的同行者,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不同的影響。然而,每個人最終也要為自己的人生負上責任。在面對不同聲音和意見的同時,我們有不同的選擇,也應該尊重和接納彼此的立場。然而,接納不等於同意,而是嘗試從他人角度了解他人的想法,尊重他們的選擇。先放下自己既定的想法和立場,才能在深度聆聽中達至真正的尊重和共融。

 我十分喜歡電視劇《天與地》以下這段對白:「和諧唔係100個人講同一說話,和諧係100個人講100句唔同的說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

 求同存異 不著眼分歧

 在過去的暑假,我聽了牛津大學學者Professor Mark Williams主講一個關於靜觀與宗教的研討會。在答問環節中,有一名參加者問了教授這個問題:「教授,我與太太在靜觀方面有不同意見,你可否教我怎樣維繫我的婚姻?」在場幾百名參加者頓時起哄,大家都靜待教授的回應。教授沉思了一會,然後氣定神閒地說:「我建議你們致力鞏固雙方的共同點,而不要著眼於彼此的分歧。」求同存異,可能是我們這世代最需要學習的生活態度。

 願我們的香港重回正軌。

 文: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面對不同聲音和意見同時,我們有不同的選擇,應該尊重和接納彼此的立場。然而,接納不等於同意,而是嘗試從他人角度了解他人的想法,尊重他們的選擇。先放下自己既定的想法和立場,才能在深度聆聽中達至真正的尊重和共融。陳穎儀-臨牀心理學家
《天與地》裡的這個對白:
“和諧唔係100個人講同一說話,和諧係100個人講100句唔同的說話之餘,而又互相尊重。”
為了大家的利益,求同存異,需要極大的愛和慈悲,更是當今我們最需要學習的人生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