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4831
心理學讀夢:剖析夢境,挖掘你生命裡隱藏的傷口
你知道你的生命當中有一段「隱藏的時間」嗎?(放心,不是童年創傷XD)
是夢。
許多人每天都做夢,卻不記得夢的內容,或是記得夢,卻沒有把它記下來,就像是從外星來的朋友經常寫信給你(搞得我好像有外星朋友一樣),但你從來沒有好好的讀,那麼或許久而久之,他就不再寄信給你了(黃士鈞,2015)。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解夢」或者是「讀夢」需要很專業的訓練,但對我來說,光是「記下來」,就是很大的溫柔。最近我覺得有一個紀錄夢鏡的方法非常好用 我稱之為 #PDF記夢術,提供給大家做參考,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裡,重新找回這些「被隱藏的時間」 (the hidden times)。
Previous 在作夢之前
「當我們在讀一個夢的時候,會先嘗試詢問當事人,那段日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入夢之前的那一個晚上、前三天、甚至那一陣子你掛在心裡面的事情,都有可能和你的夢境有關。閱讀夢境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把夢裡面的訊息和前幾天發生的事情做一些連結,下面幾個是我們經常會探問的句子:
——睡覺之前的一到兩個小時你在做什麼?
——睡前那一天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嗎?
——這一陣子有沒有什麼一直讓你掛心的事情?或者你心頭有一個沒有解的結?是你刻意壓抑叫自己不要去想的事情?
透過把睡覺之前的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你就有更多的「鑰匙」為你的夢境解碼。

Dreaming 夢境的探險
就是記錄下你的夢境啦!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非常麻煩,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了哪來時間夢記下來,的確是如此,不過有一個方法還蠻有用的,就是利用早上在馬桶上的時候,用手機的錄音功能把你的夢用講的、閉起眼睛錄下來。我也是一個夢境很容易忘記的人,我發現閉著眼睛比較容易想起來夢境的內容,而且用講的比起用寫的或者是用打字的快很多。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手機掉到馬桶裡面(不然就杯具了)。你可以多留意夢境裡面的一些細節(ABCD):
——Atmosphere 這個夢的氣氛是什麼?這是一個有顏色的夢嗎?
——Belief 你在夢裡面的信念、堅持、或者是想法是什麼?
——Can't 有沒有什麼事情阻礙夢裡的你
——Desire 在夢裡,你一直渴望做的是什麼?
當然還有很多的細節可以討論,不過主要是盡量清楚的描繪這個夢境的氛圍和你自己的心情(有的人可能會擔心自己記得夢境並不正確,也沒關係,以你記得的為主),不要太快的進入推論和分析。

Future 展望你的在乎
夢不只是整理過去,同時也在展望未來,所以在最後這一個部分,你可以泡杯茶或咖啡,靜靜的想一想這段時間以來有什麼是你一直渴望或者是期待(我割你的期待~地!)要做到的事?
——夢裡面的這些人事物讓你聯想到什麼**?
——如果神燈精靈可以給最近的你三個願望,你會許什麼願?
——最近的你有沒有什麼在乎的人、事、物
——是什麼讓你明明很在乎某件事情,卻又無法實現?
當你記錄完最後這一個段落,可以把這三個部分放在一起看,想想最近這些事情與夢境之間有沒有一些關聯(想不到也沒關係,或許有一天放著放著就想到了)。

實際操作
最後分享我自己最近的一個有趣的夢境當作例子,我自己覺得獲益良多。
P(Previous):
睡覺的前一兩個小時喔⋯⋯我好像在回信吧,回一封信件拒絕邀約。「拒絕」是最近我在練習的課題,因為過往我總是人太好、沒什麼界線,搞得自己累得跟狗一樣(狗都沒有那麼累),現在我想要花點時間來做些重要的事情。當然這個過程是很困難的,也可能會傷害到某些人,所以我還在反反覆覆、扭扭捏捏當中(什麼形容詞XD)。
因為相當忙碌,所以那天我比較草率地拒絕了一個邀請,可能語氣沒有非常好,心裡面其實有點愧疚,但同時又覺得有一種爽的感覺,因為拒絕了一個一直以來我很難拒絕的東西。所以表面上是鬆一口氣的感覺,但私底下卻有一點點愧疚被我藏起來了。
D(Dreaming):
夢境的前半段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後半段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水溝,從遠處的山上面蔓延下來,這個水溝是筆直的水溝,兩邊特別高,下面卻只有淺淺的水。不過水倒是相當清澈,潺潺地流動著。村子裡面的女孩們辛苦地在種植著絲瓜,絲瓜的莖葉從水溝旁邊蔓延出來,我卻不小心把它給弄壞了⋯⋯
——A 剛開始氣氛是歡樂的,夢境顏色是非常鮮艷的,就像是鄉村的電影一樣,很美的一個地方。不過後來我把絲瓜弄壞之後,氣氛好像瞬間改變,然後就醒過來了。
——B 我好像沒有什麼信念呢,至少一開始的時候是抱著欣賞的、讚嘆的角度來看這個山裡面的小村落。不過後來卻覺得自己是不是「不該」一腳踩亂全家的花園?
——C 其實我明明不想要這樣做的,卻不小心踩壞了!所以這應該不是阻礙吧?而是我無法阻止我自己。
——D 我渴望自己是能夠被尊重、被在乎、然後不要被討厭的。
(媽媽咪呀!光是記錄到這邊就有一個小小的頓悟——會不會在作夢之前的我那個「拒絕」搞壞的並不是別人的絲瓜,而是我心裡面有一個小村落、裡面有一群辛苦的小少女們,細心呵護的絲瓜?而且是 #我任憑我自己來踐踏 的!)
F(Future):
結果寫到這個段落又有另外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我」並不是那個絲瓜園,而是那個水溝。 #我希望 自己可以變成有界限的人,至少不要藉由「幫別人做事」來逃避自己真正需要做的事情(楊嘉玲,2017即將出版)。夢裡面那個淺淺的河流,或許就是我自己孕育別人的能力(真不害臊哈哈),雖然只有一點點的水,可是卻想要養活很多的絲瓜。很在乎其他人對我的感覺和看法,可是卻因為這樣犧牲掉很多自己的時間,而那個長長的水溝,好像就是一個界線,當我只能養活一邊的絲瓜的時候,水溝另外一邊的絲瓜就只能犧牲了,否則那一點點的水一定會乾涸,搞到後來兩邊的絲瓜都養不活。
做了這個夢之後,對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老實說沒有什麼特別改變(廢話,不然以為改變這麼容易呀~),不過在一個月之後,我的確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改變:不再回覆大家寄來的諮詢信件。
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一步。
因為我跨越那個「如果不收別人的諮詢信件,別人就會討厭我」的恐懼。當然也不只是這個夢的功勞,更多的是我把它記錄下來,以及在這個紀錄當中的體會,還有這些日子以來因為這個夢境,我也慢慢開始關注有關於界線的一些書籍(Beattie,2017即將出版)。我總是庸庸碌碌地灌溉別人的人生,而忘了灌溉自己的絲瓜田。
奶奶的絲瓜湯
最後我想要講一個關於我自己和絲瓜的故事。
前陣子做的這個關於絲瓜的夢,我一直不解,為何出現的不是西瓜、冬瓜或南瓜,而是絲瓜呢?後來突然想起來,小時候我奶奶很喜歡煮絲瓜湯給我喝,可是我很討厭絲瓜裡面那個橢圓形的籽,更討厭絲瓜喝起來有點像口水噁心的感覺,所以每次奶奶要我喝那個湯,我都躲來閃去、能混半碗就不要喝整碗,奶奶總是說:「么壽喔,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們也會去參觀奶奶的絲瓜田,棚架上面有一個一個垂下來的絲瓜,有些時候上面還有一些昆蟲飛來飛去、螞蟻跑來跑去,我總是覺得很可怕,在棚架下面幾度想要逃走。總之小時候的我對於絲瓜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外面長得醜醜的笨笨的,吃起來又不好吃(奇怪的是,現在倒是很喜歡吃絲瓜)。
在象徵的世界裡面,水代表是大地之母,孕育和涵融生命的一切,這個夢其實是一個「水」的夢,不論是潺潺的水流,或者是飽滿吸了很多水分的絲瓜,都象徵著一種關懷與滋養。然而,母親的懷抱可以是滋養的,卻同時也可以是控制的,在我總是不斷地忘記自己的需求、為別人做很多的過程當中,是不是也變成一個過度控制的人了呢?我讓別人隨意進入我的絲瓜園的時候,我是不是也某種程度上面,把手伸進別人的田裡面呢?我所付出、給予的,真的是別人需要的嗎?還是我需要被別人需要?
就像小時候我的奶奶一樣,總是逼我喝我不喜歡喝的絲瓜湯,我知道那是他辛辛苦苦種的、也是她愛我的表現,可是捏著鼻子喝的我,並不覺得被愛,還覺得被強迫了。這個夢境是不是某種程度上面也在提醒我,有些時候要用對的方式來愛對我重要的人呢?
當你開始閱讀夢境,你就會發現自己一直以來,遺失了多少對你來說相當重要的生命訊息。這些被隱藏的時間,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或者更精確的說,躲在時針分針背後陰影裡面的你,才是真正的你。
走進,這些被隱藏的時間裡面,等同於走進了,那些一直以來被你所遺忘,卻又默默凝視著你的,自己。
好物推薦:文章中使用的手帳為「女人迷手帳 play with time」
(關於聯想的方法以及推薦閱讀,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
Beattie, M.(2017即將出版)。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II:練習設立界線──重新學習愛自己,認識自己,做自己(The New Codependency)。台灣:遠流。
黃士鈞(2015)。你的夢,你的力量:潛意識工作者哈克的解夢書。台灣:方智。
楊嘉玲(2017即將出版)。劃出「心理界限」,戒掉傷害,擺脫忍讓找回力量。台灣:采實文化。
執行編輯 女人迷編輯 孟倫
核稿編輯 女人迷主編 Audrey Ko
這個夢是什麼意思?十個步驟成為潛意識的好朋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前幾天我夢到我爺爺過世了,據說這種夢都是預言夢,會是真的嗎?」
「昨天我夢到自己騎在山坡上面,我那個山坡後來就變成了一匹馬,一直跑一直跑還追過了一輛火車,好怪!這個夢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這禮拜一直連續夢到我媽媽,而且幾乎都是做同樣、重複的夢,究竟是在暗示我什麼?」
夢境,是一個費解,卻又有很多人想要解開的東西。尤其是當我們夢到比較悲慘的事情,就會擔心他是不是有一天真的會發生! 從佛洛伊德開始,潛意識一直是令人著迷總是摸不透的一門學問,他就像是一個害羞的小孩,當你想要靠近、了解他的時候,如果不溫柔一點,他就會躲起來,所以在解夢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尊敬的心,慢慢的陪伴他,通常會有驚喜的發現。
一般來說,要能夠和潛意識溝通、了解自己的夢境,往往需要許多年的專業訓練。不過,最近讀到了心理諮詢師黃士鈞(哈克)(2015)寫的一本書《你的夢,你的力量》,作者透過20年的諮商實務解夢經驗,簡單容易懂的方法,讓我們這些「新手們」 也有機會一窺堂奧!
十個步驟,解開你的夢境!
書裡面提到非常多的實用技巧,我在這裡用我的理解匯集成幾個步驟,並用一個實際操作過的案例*,給大家參考。
(一)前置作業
1.記錄夢
要解夢之前,當然要先有夢(這不是廢話嗎!),有人可能會說我幾乎很少做夢,不過那是假的(你的海馬迴業障重阿!),很多人都是天天做夢(尤其是在淺睡期的時候),差別只在於有沒有記得而已。既然每天都有做夢,那要怎麼把它記起來呢?有人建議在床頭擺一個小本子,有一隻筆,起床的時候可以把夢記錄下來並且畫一些夢裡面讓你印象深刻的圖片,但是──我自己的經驗是,通常早上會想要再多貪睡一點,甚至有時候睡眼惺忪根本連筆都沒有辦法握好,所以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手機,你可以用錄音的方式,回想一下做過的夢境,然後把它錄進手機裡面。或者,你也可以利用手機的一些繪圖App,直接在上面大約畫一下夢裡面印象最深的畫面。
2.要有伴
如果有你的好朋友夥伴願意一起分享夢的話,是一個不錯的練習開端。這個伴,可以是你的好朋友、伴侶、或家人,任何你願意信任的人。下面就以「陪伴者」和「主角」(做夢的人)來繼續說明,粗體的部份即為技巧或步驟。當然,你可以自己解自己的夢,只要把下面的內容當做自言自語就好了。
3.啟動安心機制
陪伴者:「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夢境,夢境裡面可能有一些部分是非常私密、個人的,所以你可以選擇保留一些你自己的秘密,或是跟我分享,完全都可以自由決定。不知道你希望我的一些什麼特質、或是表現出怎麼樣的狀態,會讓你更舒服順暢的分享你的夢境呢?」(說這段話是為了讓主角與他的潛意識可以安心)。
主角:「我希望你可以更穩重一點,不要嘻嘻哈哈的。」
陪伴者:「好的,我們一起深呼吸三次,讓穩重慢慢沈澱出來。」
然後兩人可以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或位置坐好,準備開始。

(二)開始解夢
4.煩惱的事
陪伴者:「最近有沒有什麼讓你煩惱、很在乎、常常在想的事情?試著說說看兩三件?」
主角:「我最近剛失戀,一直在想能不能跟他複合。還有,找工作的事情還沒有著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陪伴者:「嗯,最近似乎感情與未來的方向都有一些不確定。還有什麼你最近關心的事嗎?」(這裡用「摘要」的技巧摘要主角的話,哈克說越是籠統越好,這樣才能讓主角自由聯想到更多相關的事物)。
主角:「最近我媽媽膝蓋不太好,醫生說要開刀,但她希望透過吃中藥和復健來先試試看。」
陪伴者:「嗯,除了感情、工作之外,你也擔心你的家人。那麼準備好分享你的夢了嗎?」
主角:「好,開始吧。」
5.敘述夢境
主角:「好。這個夢很奇怪,我夢見自己坐在一列小朋友玩的玩具火車上面,火車好像是用塑膠和木頭製作而成的,雖然空間很小,但我還是可以彎著身子坐進去。我坐在火車的第二節車廂,不知道為什麼。但它就是像遊樂園的那種玩具火車,我上去之後才發現他不會通往任何地方,只是在原地一直繞圈圈而已。後座車上好像還有別的小朋友,但是我記得不太清楚。四周的場景像是在遊樂園裡面,好像有綠色的樹包圍著。其他的我忘記了。」(沒錯,就算是片段的夢也沒關係,有時候最印象深刻的螢幕反而是最重要的)

依主角的描述繪製的圖
6. 聚焦最關注的點
陪伴者:「那麼,在整個夢境當中,你印象最深、或者覺得最奇怪的的是什麼呢?」
主角:「應該是那個火車吧?」
陪伴者:「喔?怎麼說?」
主角:「那個火車這麼小,我已經長這麼大隻了怎麼塞得進去呢?而且為什麼我要去坐第二節車廂?平常小時候我在遊樂園玩的時候都是坐在第一節的車廂啊?真不知道夢裡的我在想什麼?」
陪伴者:「嗯,的確是蠻奇怪的,你去坐那個小朋友在坐的火車,而且還坐了你以往不會坐的第二節車廂。」(摘要技巧)
7. 迴轉壽司法:三個形容詞
接下來是作者最自豪的「迴轉壽司」手法(哈克說,他靠這個方法解開了上百個夢境),有一點像是我們在吃的那種迴轉壽司,先請主角用三個形容詞描述剛剛他「最在乎的那個東西」(聚焦點),就像是放在壽司最前面的那一個盤子,然後再依序把三個形容詞放在後面的幾個位子,形成一個問句。
我們將繼續用上面這個例子說明。
陪伴者:「看起來你對這個火車很感興趣,要不要試試看用三個形容詞來形容這火車?」
主角:「紅色的,有一點樸實,但又覺得有點過時。」
陪伴者:「這部火車(聚焦點)是紅色的(形容詞1),看起來有一點樸實(形容詞2),但是又有點過時(形容詞3)。現在我你要請你閉上眼睛,仔細想一下這個火車的樣子,你也可以用手把它形狀比出來(也可以畫下來),說說看這幾個形容詞有沒有讓你想到什麼?比方說和你的家人、感情、或是工作等等?」
主角(嘗試了幾次之後,還是摸不著頭緒):「沒有耶,好像聯想不到什麼。」(這的確是很有可能的狀況,當沒有辦法一次到位的時候,有可能是因為兩個人的關係還不夠好、信賴還不夠深、或者是太過急躁,就得把步調慢下來。)

(三)突破與總結
8.角色扮演
陪伴者:「沒關係,讓我們再來想想一下這個火車的樣子,你願意扮演一下這火車嗎?我是一列火車,我⋯⋯」(這是偏完形取向的方法)
主角:「我⋯⋯我是一列火車,重複走在同一條軌道上面的小火車,我想要開到更遠的地方,而不是只在原地打轉,載著這些和我年齡不相符的小朋友。我覺得我的生活都像是在繞圈子,重複做一樣的事情,可是⋯⋯」
陪伴者:「很好啊,很棒的夢(哈克說,「火力全開稱讚潛意識」也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可是什麼?」
主角:「可是我覺得,從頭到尾把我關在這裡的,其實是我自己⋯⋯」主角說到這裡就哭了,可見得他和潛意識已經有了一些連結。
9. 摘要+想到什麼
陪伴者(在照顧完主角情緒之後摘要說):「小火車不想要在這裡重複繞圈子,想要脫離軌道,有沒有讓你想到些什麼呢?」
主角:「其實之前那段感情是我提分手的。因為我覺得,我一直在往前進,但是對方都沒有想要前進的意思。所以有時候就必須遷就他。啊!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要坐第二個車廂了!雖然我想要往前看更多新的世界,但因為他,我只能坐在第二節車廂,甚至無法脫離這個軌道。」
陪伴者:「聽起來似乎,有一點像有一點勉強,有一點不情願,可是又沒有辦法,是這樣嗎?」
「如果可以,盡量不要在關係不夠的時候猜測」Greenson(2000)說,因為潛意識會阻抗給你看。倘若一定要猜測,記得要詢問主角是否同意你的猜測,這是尊重主角,也是對潛意識的一種敬意。
主角:「對啊,『勉強』這個詞用的真好!想要勉強把自己塞在一個小箱子裡面的樣子!啊!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要去坐小朋友坐的這個火車了,潛意識是要跟我說,不要再把自己勉強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車廂裡面了!天啊,潛意識也太神了吧!」
到這裡謎底已經揭曉了,這一個怪夢原來是要跟她說說感情上的事。
10. 感謝與總結
我的理解是,總結有兩種做法,一個是感謝潛意識,另外一個是可以說說自己了解這個夢之後,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許,或者是想要對潛意識說點什麼?
[第一種總結]
主角:「謝謝潛意識,從來沒有想過是我自己把自己困在這段感情當中,一直以來都拿媽媽的身體不好、找不到工作當作生活鬱悶的藉口,殊不知真正困擾我的其實是這段關係。」
[第二、三種總結]
主角:「親愛的潛意識,我想要對你說,謝謝你點醒我一直遺忘的事情,其實真正困住我的是我自己,可以做決定、可以改變方向的也是我自己。原先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回去找他復合,現在,我想我開始有多一點的信心和勇氣,走出自己的路!」

和潛意識當朋友
當然,不會每一次的解夢過程都這麼的順利,但哈克建議我們可以把潛意識想像成是一個好朋友:「如果你有一個好朋友,你不是很了解他,他寫了一封信給你,可是你看不懂,不過你抱持的一個好奇而且尊敬的心,把那封信帶的身邊,有空就拿出來看一看,你覺得這個好朋友願不願意再寫第二封信給你?」
我自己也嘗試過這個方法,一開始覺得不是那麼容易,不過用了幾次之後漸漸上手,甚至有好幾次有那種「原來是這樣!」倒抽一口氣的感覺。
有時候夢境,反應的是我們很擔心,或者是很想要的東西。或許很擔心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又不敢放手去追,當我們願意看到這些慾望,靠近它,現實生活就有一些可以改變的可能。
有時候,夢境也一種提醒,提醒我們重新去在乎,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些夢裡面很古怪的、讓你恐懼的、讓你覺得擔心的,都是你的一部分,都是你的力量與寶藏。
延伸閱讀
黃士鈞(哈克)(2015)。你的夢,你的力量:潛意識工作者哈克的解夢書。台灣:方智。
Greenson, R. R. (2000). Th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Incorporate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