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0, 2018

惜別間 - 為哀傷者帶來生之動力


我以前不敢相信自己有膽量去的地方。四個月前,
我經歷了爸爸和我們生離死別的過程。

我從破自己的comfort zone,去殮房,忍著悲傷,
輕輕撫摸爸爸的額頭,還是那麽親切。

終身難忘,一次必須經歷的生命教育。
在面對死亡的的道路上,跨了一大步。

所以,現在
我不僅敢看這篇文章,而且很感謝殮房的
醫生和員工,
爲我們的親人做最後的照顧,
對我們生者是很大的安慰。

作者為病理科專科醫生,任職公營醫院解剖病理部,
管理殮房運作。


1 4 2018 清明節特備﹕是殮房 也是惜別間 臨窗望遠 撫慰生者

 










【明報專訊】落地玻璃。陽光。樹影。沙發。


 這是新落成的醫院殮房,「惜別間」。

 「入棺為殮」。殮房,是遺體等待入棺的地方,病人在醫院的最後一站——

 這是殮房傳統角色,也是較狹隘的功能。醫院重建帶來新氣象。
舊殮房在新春期間需遷往新址,將百多具正待領取的遺體安全地轉移至新地方,
確保沒有紕漏失誤,是殮房員工的大挑戰。他們推着「遺體車」護送一具具逾五六十公斤
的遺體,小心翼翼的核對身分登記出入紀錄,忙而不亂,對於一些因長期病患而四肢屈曲的
遺體,出入儲存格時還要加倍謹慎避免碰撞損傷……嚴寒的日子,員工穿著短袖工作服仍
滿頭汗珠衣褲濕透,過程好不勞苦。

 搬遷終於順利完成。三月二日元宵節,在新殮房舉行了簡單的開幕禮,行政總監、管理層、器官移植組同事及醫護人員濟濟一堂,午間相聚,參觀並慶祝新地方落成。新殮房取了新的名字「惜別間」,預示新的服務轉向和元素。
從此家屬沿着醫院的路牌,指示的不再是「入棺」而是「惜別」的一段路。惜別,
是生者對離世者的情感,意含珍惜,更有不捨。殮房用上這個新名字,
為的是「出死入生」,強化對生者的關懷,對生命的重視,讓喪親者在醫院這
「最後一站」好走一點。

 選擇在農曆新年的午間參觀惜別間,因較少家屬在這段日子和時間領取遺體,
不會造成滋擾。

 這天,惜別間正好沒有等待的家人。我和殮房主任管理殮房運作,
和一眾參加開幕禮的醫院同事在家屬等候區談了一會,十多人仍不覺擁擠,
寬闊的空間已是殮房環境的大躍進;對比舊殮房,當家屬、殯儀館員工、
警察和病理科醫生到來時的「逼爆」場面,甚至員工或要張羅座椅,或騰出空間,
新地方明顯舒服得多,也平易近人多了。

 等候區 膠椅換暖色沙發

 家屬等候區摒棄專科門診常用的椅子,改用暖色調的沙發,
桌子上放置了一盆淡綠的蘭花
,增添生氣。等候區兩邊圍着偌大的落地玻璃,陽光和樹影灑進這空間,
外面的微風移動光影,驅走死亡的陰冷,撫慰哀傷的心靈。當大家認為這很好時,
我告訴他們如果天陰下雨時,家屬等候區的情調會有些淒然,「不會令人很傷感嗎?」
有人問,我卻覺得雨點滑落玻璃窗時恍如淚痕,風吹樹葉搖頭感慨,那一刻天地彷彿動容,
能讓喪親者找到難得的共鳴。
 落地窗 晴或雨 都是安慰

 傳統殮房採取封閉式設計,窗,對殮房來說是珍貴的設施。走過沙發家具,
大家佇立落地玻璃前,臨窗遠望,對外面的景致指指點點,原來這裏可以看到誰進出
醫院那是行政大樓停車場還有鄰近的豪宅民居樹林也遠眺海洋呢!真難想像以往故步
自封的殮房,竟可以開放自己,與醫院、社會和自然如此聯繫親近,好比一個長年瑟縮
一角的人走出困窘桎梏,再次和社會世界結連……
這和喪親者的經歷不是很相似嗎?由於哀傷,他們或會被抑鬱籠罩、
或封閉自己不再與人和世界聯繫,久久走不出困局,
我心裏祝願每個喪親者,同樣走出幽暗陰鬱的一段路。

 窗明几淨,往事浮光掠影,這幾年舊殮房終於由四面圍牆走出來,
想起當中的波折,是一條迂迴的路。明亮溫柔的環境能安慰心靈,
幫助家屬和逝者安然道別,誰說殮房只是儲存遺體的地方?
其實它也可以是顧及生者需要之處。

 安寧室 小禮堂告別

 之後大家參觀為「院出服務」(即在醫院舉行告別式,直接出殯,不到殯儀館設靈)
而設的小禮堂,那裏可容納的人數不多,設計簡約,家屬舉行簡短儀式後就將遺體直接舁
送墳場殮葬。還有可容納三四人的「安寧室」,放了兩張沙發,小小的空間提供輔導、
祈禱、靜思之用,但此時正有兩名警察和一名家人在內──警方在為一宗「死因裁判法庭」
個案錄取口供,雙方一問一答,簽署文件,這時我才發現這安靜又私穩的房間的另一用途,
也算是「共享空間」吧。

 更大的停屍間 應付人口老化挑戰

 最後一站是儲存遺體的「停屍間」。來到儲存間的大門前,有人躊躇該不該踏進去,
也有人充滿好奇,自動門一打開,大家還是魚貫進去了。一下子我們被「百子櫃」
重重包圍,沉默的空間令大家立時安靜,之後談話時嗓門也不禁壓了下去。殮房主任介紹,
這組櫃子放置一般大小的遺體,那邊較大的專放身材肥大的,至於遠處的體積最小,
則專為嬰孩而設;而一些因特殊情况而需長期放置的遺體,就得用上那幾個零下18℃
至20℃的冰凍儲存格,以更長時間保護遺體減少腐化,「這麼低溫,遺體都變成冰了,
取出時豈不是要先解凍嗎?」有人慧黠的問,我微笑着點頭……有同事獵奇似的問,
遺體有沒有「孖鋪」的?每年農曆新年前後是殮房的「高峰期」,天氣寒冷,
又值流感高峰,病房的死亡人數自然高升,加上家屬領取遺體的數目銳減,
全港大部分殮房都要面對「人滿之患」。為避免「孖鋪」,聯網醫院會互相協調,
把遺體轉移至其他醫院存放,除令先人「舟車勞頓」、家屬奔波、甚或無所適從外,
也增添遺體出入的風險,因此最好的應對方法是增加醫院殮房的儲存量。
惜別間的儲存空間比舊的多出超過一半,以應付日後因人口老齡化
而上升的死亡率,也大大減低因轉移遺體為家屬帶來的不安不便和風險。

 「嗯,仍有不少儲存格空着呢!」參觀者發現後語氣帶點驚奇,
的確在這時期是醫院難得一見的景况,殮房已作好準備,該無懼前路的挑戰了。

 大家在設計新穎的解剖室停留一會,便離開偌大的停屍間,來到「壓軸環節」
──在會議室切燒豬共晉午餐。殮房要讓喪親者的路好走一點,除了加大空間、
改善設施、增加儲存量等「硬件」外,也就大功告成嗎?

 2017年6月在《亞洲老年學及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在瑪麗醫院殮房進行的調查報告,
訪問了190名在殮房領取遺體的家屬,以評估市民對醫院死後照顧的滿意度。
結果發現家屬認為最需要改善的,依次為醫護人員解釋死亡情况、殮房環境及
「遺體的保存狀况」,研究有助醫院了解市民的期望。

 幫助家屬明白遺體的變化

 臨牀醫護由於工作繁重而忽略向家屬解釋死亡情况,容易理解,但「遺體的保存狀况」呢?這叫人困惑,而且這種不滿並不止發生在某一醫院,其他醫院的類似調查也得出相同發現。遺體在殮房,皆存放於1℃至4℃的溫度,如果不是粗暴對待或發生意外等該不會「保存不周」,歸根究柢我相信市民的不滿或源於對死後的遺體變化現象認知不足。要知道2015至2016年間醫院遺體的存放平均時間為20天,遺體即使存放於低溫環境,亦無可避免地出現變化。事實上存放時間愈長,變化愈大,包括身體脫水、皮膚脫落體液滲出、肌肉僵硬或分解鬆弛,以及皮膚變色等,都是正常的「保存後遺症」,與「保存不周」無關。

 如果喪親者沒有心理準備,遇見這些轉變時就難以釋懷,情况像皮膚手術前如果預知或會出現疤痕,就較易接受這後遺症了。每間醫院都有「身故病人親屬須知」冊子,若加插闡述死後遺體可能出現的變化,幫助家屬明白遺體的變化,領取遺體時就較易接受,也鼓勵家屬盡早認領遺體,減少遺體的損害。

 「醫院的孤島孤兒」 窒礙發展

 一眾醫院同事浩浩蕩蕩進入會議室,舉行簡單的切燒豬儀式,桌上擺滿了食物,大家談談笑笑,和殮房平日的抑壓沉鬱的格調很不一致。在殮房,這類笑聲幾乎是絕迹的,這地方總被一層愁緒籠罩,工作時員工要避免展現歡顏,他們低調而沉默,卑微地隱蔽於被遺忘的角落。事實上這「處理死亡」的部門位置上與醫院病房割裂,也跟醫院「救急扶危守護生命」的氛圍毫不相稱……這種自成一角「孤島孤兒」的先天缺陷大大窒礙了殮房的發展,我想只有讓殮房成為幫助死者和喪親者的地方,重新檢視它的生命關懷元素,才能令這裏不再可怕,真正「走出去」,離開死亡的詛咒,與醫院其他服務連繫掛鈎,整合出全面的善終服務。

 流感高峰被遺忘的辛勞

 剛搬遷有不少瑣事亟待處理,大多殮房員工沒到來一起慶祝,我們把食物分開留給他們,表示大家並沒有忘記他們,也顧念他們的辛勞。今年初,政府有見醫院在冬季服務高峰期時員工承受的壓力,向醫管局提供額外五億元撥款,以紓緩前線員工的壓力及提升士氣。每當冬季流感高峰期時,傳媒都紛紛報導醫護人員的辛勞,以及急症室和內科病房慘不忍睹的情況,卻忽略了同樣因此而增加工作量但卻默默而謙卑地在殮房服務的員工──他們付出勞力和汗水搬運遺體,甚至加班應付喪親者的需要。冬季時遺體的出入、死因裁判法庭個案、解剖數目、以至「院出」服務等,都是全年的高峰,可惜卻沒太多人留意得到。所以,當為殮房員工申請「特別酬金計劃」時,人事部和管理層也感新奇,這班支援部的同事也因「冬季服務高峰期」而需超時工作嗎?猶幸最後特別酬金計劃也獲批了。那「特別酬金」正是管理層對員工工作的認同,肯定他們的服務,讓他們成為醫院「冬季服務」團隊的一分子。

 整修蒙羞之路 防止二次傷害

 我望出會議室的落地玻璃,外面樹影婆娑景色悅目,也觀照惜別間位於醫院坐標偏遠的
一角。儘管環境好了,為了喪親者的感受,仍有另一裝修工程正待開展。

 調查發現,當病人離世,逾六成家屬會陪伴死者,目送至殮房後才不捨地離開。這段病房
至殮房的路,曾受不少人詬病——一條迂迴、失修而陰冷的路,通往地窖,
愈走愈叫人心寒,荒涼得像離世的病人和家屬都被遺棄羞辱一般,因此也被稱為
「蒙羞之路」(Walk of Shame)。

 有見及此,醫院須修飾這段路,鋪上新地板、清潔環境、牆壁髹上暖色調的顏色、
換上柔和燈光……讓這段路更體貼喪親者的感受,讓這家屬相伴同行之路走得容易點,
也讓他們知道,病人和喪親者仍是被關心的。

 這樣,才是一個寬容、不再拒人千里的殮房──
這地方用溫柔的目光凝視生命離逝,承托塵世依依惜別的愁。
 嘆只服務香港半成喪親者

 傳統殮房對家屬的哀傷冷眼旁觀,擠迫、陰冷、幽閉,缺乏尊嚴和尊重的設計,
對喪親者是一種「二次傷害」。我一方面喜見惜別間擁有新環境新設施,
另一方面明白這裏只服務全港不足半成的喪親者,未免滄海一粟。今年財政預算案
預留三千億元在重建及擴建多間醫院上,據悉改善殮房環境已得到醫管局注視。
醫院願意投放資源,表示這裏的服務是被重視的,不期然想起魯迅在《故鄉》的話﹕「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殮房這條改革路得以落實,
將是全港市民的福祉。

 殮房能為喪親者做的也許有限,喪親者的感受也不易完全明白,但殮房願意向悲慟的
人張開手,擁抱哀傷的心靈,陪伴他們同行一段路,了解他們的需要,提供可行的支援,
已是社會進步的開始,誠如一名喪親者知道殮房的轉變
後傳來的WhatsApp:「有人明白是幸福的,醫院的配合令哀傷者帶來生之動力。」

 曲終人散,各人回到自己的崗位繼續打拼,惜別間回復平靜,用它獨有的語言和方法
走它前面的路。我坐在家屬等候區的沙發上,隔着玻璃,遠處的醫院建築物似遠還近,
霎時惜別間彷彿與整個醫院融合,不再孤處一隅。這裏滿有溫情憐憫和關愛——對,
幫助家屬好好道別,殮房就不止是暫存遺體的空間,更是惜別的地方了。


 作者為病理科專科醫生,任職公營醫院解剖病理部,管理殮房運作

 文//陳嘉薰

 編輯// 何敏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