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有什麼選擇?我可以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活出精彩嗎?
You may wonder what it means by BUCKET LIST.
A Bucket List is a list of things you wish to do before you die. It originates from the term “Kick the Bucket” which is considered slang for dying.
《A Bucket List 遺願清單》: 死前想做的一系列事情
22 7 2019
在這電影background music 下,我慢慢回憶... 昨天大家一起全神貫注的觀看“The Bucket List” 這個電影的過程,之後我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溫馨的分享-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每個人所感受到的insights , 我们的Bucket List...相信這正是我們每一個參加者渴望得到的境界和state, 我被電影感動,我被朋友們投入分享所感動...
感悟生命工作坊(II) - 《玩轉身前事》電影觀賞及分享會
記錄和反思
電影裏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和如何在他們餘下的日子裏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
如何活到最後,跳出身躯的框框,活的更加精彩,不枉此生?
如果內心還有鬱結,如何可以放下,解開,來到生命最後一刻,可以不留遺憾?
天堂、地獄 ,為什麼是一念之差?
我這一生喜悅嗎?我給別人帶來快樂嗎?
如果生命只有這麼多日子,我現在還有什麼心願沒有完成...
Inspiring quotes:
大家的分享摘要:
CK:
電影給我啟示:想到要和兒子溝通,和兒子和解
( 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就想起CK的 Bucket List 可能會有這一條,非常開心的聽到CK講出來。)
電影非常幽默。死前都和自己開玩笑,化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CK對死亡沒有生命恐懼,贊成安樂死。
對於死後進天堂,CK很認同《天堂教我的七堂課》作者丹尼.白克雷 Dannion Brinkley所說的:我們可以創造人間的天堂,天堂就是在身邊:
只要以天堂所期望的方式來生活,並總是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你就能在人間創造天堂。
CK's Bucket List: 去東非看動物大遷徙
Helen:
想到爸爸最近身體變差,提醒自己要珍惜和家人日子,也要準備有一天要面對別離,電影將死亡的恐懼淡化,也用行動令我們看到,天堂地獄一線之差。提醒如何活得開心,放下死亡的恐懼。再次思考學習溝通,和弟弟的關係需要改善。
Bucket List: 重拾教鋼琴的樂趣和滿足感
Jenny:
死亡的課題令人沉重,要跨越死亡,要從日常生活開始,每天我們可能都會失去什麼,如工作,地位,財富, 健康,身體的功能、能力...這些都是一個rehearsal of facing death.
Donna feedback:Jenny說的好,Grief Management 不是死亡來到才做處理,而是之前就要有心理上的rehearsal,to die before die so that we don't feel fearful when death arrives. 帶著平常心看待生命的進程,大自然的規律。
Jenny 的話,我想起和2017年初和爸爸一起學習Still Alice 電影裡面的演講 The Art of Los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7/03/still-alice-movie-my-sharing.html
電影《永遠的愛麗絲》在工作坊的分享
“我的昨天在消失了,我的明天也不確定,我為每一天而活著。我活在此刻。我會忘記我站在你面前,發表演講。但因為我明天會忘記,並不意味著我今天不可以活在當下。我今天也會忘記一些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天對我不重要。”
两套電影都提醒我們活在此刻,活在當下就好了!
Tony:
非常寫實的電影,和女兒和解那一幕,令人感觸...
沒有perfect life,沒有perfect 劇本,來到七老八十,回想人生當時,可能是必要的決定,strike a balance
這套電影,帶領人們去看死亡,在我看來,死亡對身體來說並不那麼痛苦,最痛苦的是心靈上,恐懼,擔憂。自己做醫療工作,醫療上為了延緩生命,有時帶來身體上更大的痛苦,但這是人們的選擇。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之後可以減少擔心、焦慮和悲哀。正如Donna分享陪伴爸爸最後的日子,就是學習如何面對死亡的rehearsal。我自己的體驗是:得知爸爸有癌症那一晚,我很傷心,一個人哭,但之後就沒有哭過,給自己一個好好的心理準備。
要尊重病人自己的選擇,家人有時不肯放手,只是為了自己想見親人多些日子,不捨得,但病人可能很痛苦,沒有了quality of life
其實病人活多一兩年並不重要,反而是最後的日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談到預設醫療指示,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如果中風,自己都不能有快樂,也不能帶家人快樂,自己的生命價值是否還不存在...
這和信仰也有關係,不同的信仰,對死亡有不同看法,最好是事先有好的溝通,避免事後麻煩和痛苦。
Bucket List: 看到女兒結婚
Quiny:
對電影講到的2 questions 很有感觸,思考自己這一生是否快樂,如何為别人帶來快樂,過的更有意義。
我們大家都若有所思,是的,這是電影問我們每個人的問題, 值得深思,反省!
Catherine:
送給我們兩個瑞人,102歲的婆婆和99歲的auntie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們心中heroes, 思考人來到晚年,如何度過?如何才不會感到孤獨?
Catherine 的迷思,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Sometimes I am thinking how to manage when I can't take care of myself...
這次電影工作坊,有三位朋友都來之醫療界, 他們的分享, 令我們深深感受到:
預防遠遠勝於治療;來到最後,terminal diseases階段,其實醫生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健康要靠自己! 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減少疾病的最重要的保障. 包括精神健康!
雖然有些老生常談,當你看了這個電影,相信就一點也不覺得.
2 我最近的一些感受:
为了这个工作坊,這幾天埋首工作, 看了三次 《The Bucket List》,為什麼會選這個電影作為感悟生命工作坊系列的題材?
這要感謝CK介紹這個電影給我,更要感謝龔萬侯老師的推薦。我第一次看完,就馬上決定搞這個電影工作坊。
It was a kind of movie therapy to myself, a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via watching, experiencing such a wonderful , profound movie. 我覺得:看一個好電影,猶如讀一本好書,讀懂別人的生命故事,其實是帶著自己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的情感和成長,也是在讀懂自己。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生死的課題。經歷了爸爸和數位親人的離去,和家人一起面對生老病死,幫助家人、朋友們和個案面對哀傷導致的憂鬱和困擾,我深深感到,生死教育,越早認識、越早學習,面對恐懼、處理恐懼的力量就越大,人就越平靜,越能活出喜歡的自己,潛能發揮就越easy,相反,傳統觀念,將死亡當成一件恐怖的事情,從孩子和年輕一代就開始壓抑,不能讓人好好抒發情感和哀傷,反而造成更大的創傷和更多的悲劇。
We would like dedicate the song to all of you who read the article
The lyric:
Take all of your wasted honor
Every little past frustration
Take all of your so-called problems
Better put 'em in quotations
[Chorus]
Say what you need to say
Say what you need to say
[Verse 2]
Walking like a one man army
Fighting with the shadows in your head
Living out the same old moment
Knowing you'd be better off instead of
If you could only
Myself grounding before the movie sharing event:
感悟生命電影工作坊 - 《反轉身前事》
生命教育,是我這幾年一直用心去感受、用實踐去修行的課題。明天,好期待的電影工作坊,我和朋友們一起走進電影,發一場天馬行空的夢,一起和電影主人翁體驗最後的日子,可以活得不一樣的人生,Death is inevitable, Growth is optional 找到生命的旅途,最後,不是終止,而是向前。🌈🌈🌈
一部好的電影,引領人們經歷自己從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或體驗將要面對的人生,很好的故事療愈,集體療愈,心靈滋潤,就像上了一個深刻的成長課程。從别人的故事中反思、成長。
Reference:
Watch online;
在香港,這齣電影的名稱是《玩轉身前事》(英語:The Bucket List,中國大陸譯《遺願清單》,台灣譯《一路玩到掛》)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電影裏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和如何在他們餘下的日子裏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
https://gimy.tv/vod-play-id-99094-src-1-num-1.html
https://www6.123movies.st/watch/the-bucket-list.jrw3/moz87z
You can watch online he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aZfQbRxkU
23 7 2019 updated
You may wonder what it means by BUCKET LIST.
A Bucket List is a list of things you wish to do before you die. It originates from the term “Kick the Bucket” which is considered slang for dying.
《A Bucket List 遺願清單》: 死前想做的一系列事情
22 7 2019
在這電影background music 下,我慢慢回憶... 昨天大家一起全神貫注的觀看“The Bucket List” 這個電影的過程,之後我們展開熱烈的討論,溫馨的分享-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每個人所感受到的insights , 我们的Bucket List...相信這正是我們每一個參加者渴望得到的境界和state, 我被電影感動,我被朋友們投入分享所感動...
感悟生命工作坊(II) - 《玩轉身前事》電影觀賞及分享會
記錄和反思
電影裏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和如何在他們餘下的日子裏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
如何活到最後,跳出身躯的框框,活的更加精彩,不枉此生?
如果內心還有鬱結,如何可以放下,解開,來到生命最後一刻,可以不留遺憾?
天堂、地獄 ,為什麼是一念之差?
我這一生喜悅嗎?我給別人帶來快樂嗎?
如果生命只有這麼多日子,我現在還有什麼心願沒有完成...
The Bucket List Official Trailer #1
電影的主題音樂
Wow, after the movie watching , we all looked younger, more energetic! 彷彿充了電! Cool! Just Super! Everyone, let's all live what we really dream to be. |
Inspiring quotes:
大家的分享摘要:
CK:
電影給我啟示:想到要和兒子溝通,和兒子和解
( 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就想起CK的 Bucket List 可能會有這一條,非常開心的聽到CK講出來。)
電影非常幽默。死前都和自己開玩笑,化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
CK對死亡沒有生命恐懼,贊成安樂死。
對於死後進天堂,CK很認同《天堂教我的七堂課》作者丹尼.白克雷 Dannion Brinkley所說的:我們可以創造人間的天堂,天堂就是在身邊:
只要以天堂所期望的方式來生活,並總是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你就能在人間創造天堂。
CK's Bucket List: 去東非看動物大遷徙
Helen:
想到爸爸最近身體變差,提醒自己要珍惜和家人日子,也要準備有一天要面對別離,電影將死亡的恐懼淡化,也用行動令我們看到,天堂地獄一線之差。提醒如何活得開心,放下死亡的恐懼。再次思考學習溝通,和弟弟的關係需要改善。
Bucket List: 重拾教鋼琴的樂趣和滿足感
Jenny:
死亡的課題令人沉重,要跨越死亡,要從日常生活開始,每天我們可能都會失去什麼,如工作,地位,財富, 健康,身體的功能、能力...這些都是一個rehearsal of facing death.
Donna feedback:Jenny說的好,Grief Management 不是死亡來到才做處理,而是之前就要有心理上的rehearsal,to die before die so that we don't feel fearful when death arrives. 帶著平常心看待生命的進程,大自然的規律。
Jenny 的話,我想起和2017年初和爸爸一起學習Still Alice 電影裡面的演講 The Art of Loss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7/03/still-alice-movie-my-sharing.html
電影《永遠的愛麗絲》在工作坊的分享
“我的昨天在消失了,我的明天也不確定,我為每一天而活著。我活在此刻。我會忘記我站在你面前,發表演講。但因為我明天會忘記,並不意味著我今天不可以活在當下。我今天也會忘記一些東西,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天對我不重要。”
两套電影都提醒我們活在此刻,活在當下就好了!
Tony:
非常寫實的電影,和女兒和解那一幕,令人感觸...
沒有perfect life,沒有perfect 劇本,來到七老八十,回想人生當時,可能是必要的決定,strike a balance
這套電影,帶領人們去看死亡,在我看來,死亡對身體來說並不那麼痛苦,最痛苦的是心靈上,恐懼,擔憂。自己做醫療工作,醫療上為了延緩生命,有時帶來身體上更大的痛苦,但這是人們的選擇。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事先做好心理準備,之後可以減少擔心、焦慮和悲哀。正如Donna分享陪伴爸爸最後的日子,就是學習如何面對死亡的rehearsal。我自己的體驗是:得知爸爸有癌症那一晚,我很傷心,一個人哭,但之後就沒有哭過,給自己一個好好的心理準備。
要尊重病人自己的選擇,家人有時不肯放手,只是為了自己想見親人多些日子,不捨得,但病人可能很痛苦,沒有了quality of life
其實病人活多一兩年並不重要,反而是最後的日子是不是自己喜歡的。
談到預設醫療指示,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如果中風,自己都不能有快樂,也不能帶家人快樂,自己的生命價值是否還不存在...
這和信仰也有關係,不同的信仰,對死亡有不同看法,最好是事先有好的溝通,避免事後麻煩和痛苦。
Bucket List: 看到女兒結婚
Quiny:
對電影講到的2 questions 很有感觸,思考自己這一生是否快樂,如何為别人帶來快樂,過的更有意義。
我們大家都若有所思,是的,這是電影問我們每個人的問題, 值得深思,反省!
Catherine:
送給我們兩個瑞人,102歲的婆婆和99歲的auntie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們心中heroes, 思考人來到晚年,如何度過?如何才不會感到孤獨?
Catherine 的迷思,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Sometimes I am thinking how to manage when I can't take care of myself...
這次電影工作坊,有三位朋友都來之醫療界, 他們的分享, 令我們深深感受到:
預防遠遠勝於治療;來到最後,terminal diseases階段,其實醫生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健康要靠自己! 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減少疾病的最重要的保障. 包括精神健康!
雖然有些老生常談,當你看了這個電影,相信就一點也不覺得.
2 我最近的一些感受:
为了这个工作坊,這幾天埋首工作, 看了三次 《The Bucket List》,為什麼會選這個電影作為感悟生命工作坊系列的題材?
這要感謝CK介紹這個電影給我,更要感謝龔萬侯老師的推薦。我第一次看完,就馬上決定搞這個電影工作坊。
It was a kind of movie therapy to myself, a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via watching, experiencing such a wonderful , profound movie. 我覺得:看一個好電影,猶如讀一本好書,讀懂別人的生命故事,其實是帶著自己進入角色,體驗角色的情感和成長,也是在讀懂自己。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生死的課題。經歷了爸爸和數位親人的離去,和家人一起面對生老病死,幫助家人、朋友們和個案面對哀傷導致的憂鬱和困擾,我深深感到,生死教育,越早認識、越早學習,面對恐懼、處理恐懼的力量就越大,人就越平靜,越能活出喜歡的自己,潛能發揮就越easy,相反,傳統觀念,將死亡當成一件恐怖的事情,從孩子和年輕一代就開始壓抑,不能讓人好好抒發情感和哀傷,反而造成更大的創傷和更多的悲劇。
兩位元老巨星,在電影裡渾身解數,以精湛的演技,幽默反斗的手法,充滿哲理的對白,豐富的人生履歷故事和精彩的最后日子,回答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
1 人¸ 為何而活?
為什麼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感,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是那麼重要?
生命的價值如何衡量?
The Two Questions
為什麼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感,在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是那麼重要?
生命的價值如何衡量?
The Two Questions
電影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
How to measure a person sum of life?如何評價你的一生?
Some people said it is measured by love, by faith, by people left behind,
主角Carter 說:你的價值是由你自己去衡量 - 你為別人的生命帶來何種意義。
这个理念,貫穿整個電影:這也是電影其中一位主角CARTER的價值感,生命的意義所在。
Help a complete stranger to do good : one of his goal in his bucket list,
電影給我很深的啟發:
做對自己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聆聽自己的聲音,身體的說話,真正愛好自己,會直接影響別人的生命,給別人帶來生命價值,是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和精神財富。
2 什麼是尊嚴?
龚老師說:尊嚴是受重視的感覺及狀態。非常認同
Thanks Catherine who sent the song to me:How to measure a person sum of life?如何評價你的一生?
Some people said it is measured by love, by faith, by people left behind,
主角Carter 說:你的價值是由你自己去衡量 - 你為別人的生命帶來何種意義。
这个理念,貫穿整個電影:這也是電影其中一位主角CARTER的價值感,生命的意義所在。
Help a complete stranger to do good : one of his goal in his bucket list,
電影給我很深的啟發:
做對自己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聆聽自己的聲音,身體的說話,真正愛好自己,會直接影響別人的生命,給別人帶來生命價值,是送給家人最好的禮物和精神財富。
2 什麼是尊嚴?
龚老師說:尊嚴是受重視的感覺及狀態。非常認同
而有意義,有尊嚴為什麼有那麼強烈的關聯?而最終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命,就是活出一個尊嚴的生命。有意義的生命即使有尊嚴的生命,而人要不要有尊嚴也是由自己決定的。
電影展現如何死的有尊嚴,令死亡變得有生命力,有價值,有意義!
3 死亡也有意義?
是的
自從爸爸2017年離開前後的日子,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的同時,是否死亡也需要賦予一些意義❓
我發覺,好多家庭,因為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過程,帶來傷痛,好多遺憾和哀傷,導致身心症狀和情緒病,是否可以避免,預防呢?
然後我自己經歷了,而且學到一些寶貴的經驗,其中一點:一旦我明白死亡不會白白來,白白的發生,好好的總結一個人來去的一生,經驗教訓,對後人由莫大的支持,幫助,特別是讓人走出哀傷的過程,可以大大縮短。也是令後人得以活出自己,活出潛能,活出精彩由極大的幫助。所以,一個人的價值,即使離開了,但仍然在發光發熱!這需要後人不斷的提醒,去緬懷和去 to be remembered. 也令我感到: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值得緬懷的追思會。
Edward 在Carter的追思會上的分享,令我感到正面看待死亡,原來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讓人學懂謙卑,學懂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學懂尊重,學懂放下ego,學懂感受別人的感受,學懂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好好的珍惜眼前人,好好的說每一句話,好好的溝通。
我再次感受到當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人生可以過的很不一樣: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
死亡:代表生命有限,思考如何活得更有價值
死亡:學習接納生老病死,生命的常態
死亡,學習面對悲痛,轉化哀傷為正能量
死亡:思考如何活出親人的精神, 吸收經驗教訓, 活得要更好
死亡,不一定是生命的終結,也許是新的開始。
讓我們賦予死亡新的生命力!
4 如果生命只有这么多... 我可以有什麼選擇?我可以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活出精彩嗎?
電影教我們如何走出自己的框框。
如何活到最後,想做得的事都一一喜悅地\享受地去完成,活的更加精彩,不枉此生?
追夢,永遠都不遲,只要聆聽內心的話,找到自己最想最想完成的心願,活出生命的意義,也許,這也是死亡給人帶來的正面意義,人生有限,要好好把握,活出想要的自己吧!
如果內心還有鬱結,如何可以放下,解開,來到生命最後一刻,可以不留遺憾?
Carter 離開人世給Edward一份信,充分體現了道歉,道愛,道謝,道別的心情和過程。
暗示和鼓勵Edward問問自己: 你心底想不想和女儿和解,想不想她的家庭幸福,
Carter said:
Everyone is everyone, everyone is the same in subconscious world, need love, need to loved, then one had belongs, wholeness and security.
5 What's my Bucket List?
到加拿大或北歐看極光
俄羅斯,九寨溝
寫書:
1) Dream therapy
2) Movie therapy
3) ...
好好聽自己身體的話,搞好身体
好好和先生走到老, 学到老,修行到老
見到孩子結婚,見到孫孫的誕生
陪伴媽媽,照顧媽媽到終老
6 面對疾病的態度
電影中, 兩位老人家分享: 5 steps to DEATH: 一般人收到生命的期限,反應是: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CCEPTANCE
我看到不少朋友, 人生遇到癌症活重病,感覺很複雜::先是震驚, 抗拒,憤怒,埋怨,退縮,之後恐懼,擔憂,失望,憂鬱,
也有的是接受,然後做出适合自己的選擇!
Make the best of the time to do what really need to do, to say what we want to say to our closed families and friends... Life is a choice
想起在前兩晚的讀書會,(關於哀傷處理)我寫了一份信給爸爸
Dear Father
I am going to run a workshop on MOVIE called “The Bucket List” as an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process
這兩天,我一邊看,一邊準備工作坊,一邊回憶起陪伴您的最後日子:
電影中兩位老人家在最後半年,發了一系列的夢,做了一系列一直都渴望做的事情,但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或不敢面對的事情,兩個人都要勇敢的衝出自己的comfort zone,環遊世界,最後和家人和解....
Death is inevitable,
Growth is optional,
找到生命的旅途,
最後,不是終止,而是向前。
電影令我想起陪伴您最後六個月,我和你一起些毛筆字,些幸福的詩詞,讀達拉喇嘛的書- The Art of Happiness,你咳嗽的厲害,句句艱難,但還是一字一字的讀下去,你想用達拉喇嘛文字告訴我,人生來到盡頭,總是有痛苦的,你的接納病痛的態度,可以幫你減輕痛苦;你對死亡的理解,可以幫你從容度過。
我感覺好像和您從沒有過的連結,my best father, 我和你,心連心,直到現在,從沒有分開,你沒有離開過。
電影裡,兩位大膽的老人家,去到世界各地心意的景點,玩個痛快。我想起你最後的日子,還在報紙上圈出自己最想取得地方,你說,你想去伊朗,去西伯利亞,雖然你和媽媽已經去過80多個國家。你的未童心未泯,直到最後的日子。
爸爸,你的童心也遺傳了給我。我也寫下自己的bucket list,其中心願是去伊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世界之大,人其實好渺小,探索世界,令自己謙卑,開放。
爸爸,我最想告訴你的是:
I am living well
You are always with me, by my side, in my heart. I miss you. I love you. Your positive spirit will become part of mine, flowing in my blood.
(19 7 2019)
總結
回頭再問問自己:
天堂、地獄 ,為什麼是一念之差?
你這一生喜悅嗎?你給別人帶來快樂嗎?
你現在還有什麼心願沒有完成......
希望有一天真的離開,我們的眼睛閉上了,我們的心仍是打開
3 死亡也有意義?
是的
自從爸爸2017年離開前後的日子,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的同時,是否死亡也需要賦予一些意義❓
我發覺,好多家庭,因為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過程,帶來傷痛,好多遺憾和哀傷,導致身心症狀和情緒病,是否可以避免,預防呢?
然後我自己經歷了,而且學到一些寶貴的經驗,其中一點:一旦我明白死亡不會白白來,白白的發生,好好的總結一個人來去的一生,經驗教訓,對後人由莫大的支持,幫助,特別是讓人走出哀傷的過程,可以大大縮短。也是令後人得以活出自己,活出潛能,活出精彩由極大的幫助。所以,一個人的價值,即使離開了,但仍然在發光發熱!這需要後人不斷的提醒,去緬懷和去 to be remembered. 也令我感到: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個值得緬懷的追思會。
He Saved My Life
Edward 在Carter的追思會上的分享,令我感到正面看待死亡,原來可以有如此大的力量,讓人學懂謙卑,學懂從別人的角度看事物,學懂尊重,學懂放下ego,學懂感受別人的感受,學懂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好好的珍惜眼前人,好好的說每一句話,好好的溝通。
我再次感受到當我們賦予死亡的意義,人生可以過的很不一樣:
死亡的意義是什麼❓
死亡:學習接納生老病死,生命的常態
死亡,學習面對悲痛,轉化哀傷為正能量
死亡:思考如何活出親人的精神, 吸收經驗教訓, 活得要更好
死亡,不一定是生命的終結,也許是新的開始。
讓我們賦予死亡新的生命力!
4 如果生命只有这么多... 我可以有什麼選擇?我可以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活出精彩嗎?
電影教我們如何走出自己的框框。
如何活到最後,想做得的事都一一喜悅地\享受地去完成,活的更加精彩,不枉此生?
追夢,永遠都不遲,只要聆聽內心的話,找到自己最想最想完成的心願,活出生命的意義,也許,這也是死亡給人帶來的正面意義,人生有限,要好好把握,活出想要的自己吧!
如果內心還有鬱結,如何可以放下,解開,來到生命最後一刻,可以不留遺憾?
Edward放下EGO和包袱,接受好朋友的建議
臨別前和女兒和解
Carter 離開人世給Edward一份信,充分體現了道歉,道愛,道謝,道別的心情和過程。
暗示和鼓勵Edward問問自己: 你心底想不想和女儿和解,想不想她的家庭幸福,
Carter said:
Everyone is everyone, everyone is the same in subconscious world, need love, need to loved, then one had belongs, wholeness and security.
5 What's my Bucket List?
到加拿大或北歐看極光
俄羅斯,九寨溝
寫書:
1) Dream therapy
2) Movie therapy
3) ...
好好聽自己身體的話,搞好身体
好好和先生走到老, 学到老,修行到老
見到孩子結婚,見到孫孫的誕生
陪伴媽媽,照顧媽媽到終老
6 面對疾病的態度
電影中, 兩位老人家分享: 5 steps to DEATH: 一般人收到生命的期限,反應是:
DENIAL, ANGER, BARGAINING, DEPRESSION, ACCEPTANCE
我看到不少朋友, 人生遇到癌症活重病,感覺很複雜::先是震驚, 抗拒,憤怒,埋怨,退縮,之後恐懼,擔憂,失望,憂鬱,
也有的是接受,然後做出适合自己的選擇!
Make the best of the time to do what really need to do, to say what we want to say to our closed families and friends... Life is a choice
想起在前兩晚的讀書會,(關於哀傷處理)我寫了一份信給爸爸
Dear Father
I am going to run a workshop on MOVIE called “The Bucket List” as an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process
這兩天,我一邊看,一邊準備工作坊,一邊回憶起陪伴您的最後日子:
電影中兩位老人家在最後半年,發了一系列的夢,做了一系列一直都渴望做的事情,但一直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或不敢面對的事情,兩個人都要勇敢的衝出自己的comfort zone,環遊世界,最後和家人和解....
Death is inevitable,
Growth is optional,
找到生命的旅途,
最後,不是終止,而是向前。
電影令我想起陪伴您最後六個月,我和你一起些毛筆字,些幸福的詩詞,讀達拉喇嘛的書- The Art of Happiness,你咳嗽的厲害,句句艱難,但還是一字一字的讀下去,你想用達拉喇嘛文字告訴我,人生來到盡頭,總是有痛苦的,你的接納病痛的態度,可以幫你減輕痛苦;你對死亡的理解,可以幫你從容度過。
我感覺好像和您從沒有過的連結,my best father, 我和你,心連心,直到現在,從沒有分開,你沒有離開過。
電影裡,兩位大膽的老人家,去到世界各地心意的景點,玩個痛快。我想起你最後的日子,還在報紙上圈出自己最想取得地方,你說,你想去伊朗,去西伯利亞,雖然你和媽媽已經去過80多個國家。你的未童心未泯,直到最後的日子。
爸爸,你的童心也遺傳了給我。我也寫下自己的bucket list,其中心願是去伊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世界之大,人其實好渺小,探索世界,令自己謙卑,開放。
爸爸,我最想告訴你的是:
I am living well
You are always with me, by my side, in my heart. I miss you. I love you. Your positive spirit will become part of mine, flowing in my blood.
(19 7 2019)
總結
回頭再問問自己:
天堂、地獄 ,為什麼是一念之差?
你這一生喜悅嗎?你給別人帶來快樂嗎?
你現在還有什麼心願沒有完成......
希望有一天真的離開,我們的眼睛閉上了,我們的心仍是打開
We would like dedicate the song to all of you who read the article
The lyric:
Take all of your wasted honor
Every little past frustration
Take all of your so-called problems
Better put 'em in quotations
[Chorus]
Say what you need to say
Say what you need to say
[Verse 2]
Walking like a one man army
Fighting with the shadows in your head
Living out the same old moment
Knowing you'd be better off instead of
If you could only
Myself grounding before the movie sharing event:
感悟生命電影工作坊 - 《反轉身前事》
生命教育,是我這幾年一直用心去感受、用實踐去修行的課題。明天,好期待的電影工作坊,我和朋友們一起走進電影,發一場天馬行空的夢,一起和電影主人翁體驗最後的日子,可以活得不一樣的人生,Death is inevitable, Growth is optional 找到生命的旅途,最後,不是終止,而是向前。🌈🌈🌈
一部好的電影,引領人們經歷自己從沒有經歷過的人生,或體驗將要面對的人生,很好的故事療愈,集體療愈,心靈滋潤,就像上了一個深刻的成長課程。從别人的故事中反思、成長。
Reference:
Watch online;
在香港,這齣電影的名稱是《玩轉身前事》(英語:The Bucket List,中國大陸譯《遺願清單》,台灣譯《一路玩到掛》)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電影裏講述兩個患了末期癌症的病人如何面對癌為他們帶來的「死刑」,和如何在他們餘下的日子裏度過豐盛和歡樂的人生。
https://gimy.tv/vod-play-id-99094-src-1-num-1.html
https://www6.123movies.st/watch/the-bucket-list.jrw3/moz87z
You can watch online he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aZfQbRxkU
Morgan Freeman Explains The Bucket List to Jack Nicholas
Morgan Freeman Explains The Bucket List to Jack Nicholas
Book Review: Did YOU Cry at the Bucket List Movie, the Bucket List Cast, & the Emotive the Bucket List Summary?!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7/11/blog-post_29.html
永遠的陪伴 - My speech on the memorial ceremony of my dad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19/01/blog-post_8.html
笑看生死,拥抱生命 《感悟生命》工作坊总结与反思 ( 2019 1 6,7,8)
23 7 2019 update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