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7, 2025

探索自閉症系列 - 如何與自閉症朋友溝通?

探索自閉症系列 - 如何與自閉症朋友溝通?

接觸不少有自閉症的朋友,特別是成人朋友,他們的挑戰,比一般人都大,明白、理解他們,與他們溝通,需要極大的同理心和耐心。

自閉症家庭,比一般家庭有更多衝突和溝通的困難。

接納家人有自閉症,是幸福的第一步。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autism and love with them in harmony:

如何與自閉症患者生活和溝通?
以下是促進有效溝通和建立和諧關係的一些實用建議:

#探索自閉症系列





自閉症成人的成長故事

https://youtu.be/HC6LtWtJrBA?si=VOvYZaUi9_gK3ae-

今天和自閉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人生故事。令我非常感動的是:

1

這種家庭,常常會受到別人的歧視,但如果自己都不接納自己,就會陷入極度的焦慮和長期的痛苦。

我看到好多有自閉症家人和朋友的進步和成長,我看到他們的幸福來之不易,經歷了好多高高低低。

接納,是家庭幸福的第一步。

2

https://www.beauty321.com/post/34707#p2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面向的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點,即使曾經受傷,卻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要急著去否定不完美的自己,學習接納自己的不足、同時看到自己的美麗,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天賦,成為更好的自己。

3

我覺得接納自閉症的家人,是這些家庭幸福的第一步。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autism and love with them in harmony:

與自閉症患者生活和溝通需要理解、耐心和同理心。以下是促進有效溝通和建立和諧關係的一些實用建議:

https://poe.com/s/2GHqpnec8hkWqzlOFknu

Liv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autistic individuals requires understanding, patience, and empathy. Here are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 to foste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1. Educate Yourself About Autism

  • Learn about autism to understand its traits and how it might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sensory processing.
  • Recognize that autism is a spectrum, meaning every autistic person is unique with different strengths, challenges, and needs.

2. Practice Clear and Direct Communication

  • Use simple and explicit language: Avoid sarcasm, idioms, or ambiguous expressions, as they may be confusing.
    • Example: Instead of saying, "Can you give me a hand?" say, "Can you help me carry this box?"
  • Be literal and specific: If you want something, state it clearly.
  • Pause and give them time to process: Many autistic people may take longer to process and respond.

3. Underst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Some autistic individuals may struggle with nonverbal cues like facial expressions or tone of voice.
  • If they have difficulty expressing themselves, consider alternativ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such as typing, drawing, or us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4. Respect Their Sensory Needs

  • Sensory sensitivities are common. Bright lights, loud noises, strong smells, or even certain textures can be overwhelming.
    • Ask about preferences: For instance, "Are these lights too bright for you?"
    • Create a sensory-friendly environment by providing quiet spaces or sensory tools (like headphones or fidget toys).

5. Be Patient During Social Interactions

  • Autistic people may prefer less social interaction or need breaks during conversations.
  • Avoid forcing eye contact or pressuring them to engage in "typical" social norms.
  • Respect their boundari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

6. Validate and Acknowledge Their Feelings

  • Listen actively and validate their emotions, even if their reactions seem different from yours.
  • Avoid dismissing their feelings as "overreacting" or "dramatic." For example, if they are overwhelmed, say, "I understand this is hard for you. Let me know how I can help."

7. Create Predictability and Routine

  • Autistic individuals often thrive in structured environments. Sudden changes can cause stress or anxiety.
    • Provide advance notice of changes: For example, "We're leaving in 10 minutes instead of 30."
    • Use visual schedules or lists to outline daily plans.

8. Focus on Strengths

  • Celebrate their talents and interests. Many autistic people have deep passions and unique abilities.
  • Encourage their special interests and find ways to bond over shared activities.

9. Avoid Making Assumptions

  • Don’t assume their abilities or preferences based on stereotypes about autism.
  • Instead, ask questions to understand them better, like, "What do you enjoy doing?" or "How can I support you?"

10. Foster Mutual Respect

  • Treat them as equals and respect their autonomy. Avoid talking down to them or infantilizing them.
  • If you're unsure about something, ask politely: "Is it okay if I do this?" or "What works best for you?"

11. Be Mindful of Meltdowns or Shutdowns

  • Meltdowns or shutdowns may occur when they feel overwhelmed. These are not intentional and require compassion:
    • Stay calm and supportive. Avoid scolding or punishing them.
    • Create a safe space for them to recover.
    • Learn potential triggers and work to minimize them.

12. Open and Honest Communication About Living Together

  • Discuss boundaries, routines, and preferences for shared spaces.
  • Respect their need for solitude, organization, or specific routines.
  •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compromises when conflicts arise.

13. Seek Support When Needed

  • If you're unsure how to navigate a situation, seek advice from autism professionals, therapists, or support groups.
  • There are many resources and communities that can guide you.

14. Embrace Their Humanity

  • Remember that autistic individuals are as diverse as neurotypical people. Focus on building a relationship based on mutual understanding, trust, and care.

By fostering a nurturing and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 you can build a positive,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and live harmoniously with an autistic person.


 **1。了解自閉症**

- 了解自閉症,理解其特徵以及它如何影響溝通、行為和感覺處理。

- 認識到自閉症是一個譜系問題,這意味著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同的優勢、挑戰和需求。




**2。練習清晰直接的溝通**

- **使用簡單明確的語言**:避免使用諷刺、習慣用語或模稜兩可的表達,因為它們可能會造成混淆。

 - 例如:不要說“你能幫我一下嗎?”說:“你能幫我搬這個箱子嗎?”

- **要具體、準確**:如果你想要什麼,就清楚地說出來。

- **暫停並給他們時間去處理:**許多自閉症患者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處理和回應。



*3。理解非語言溝通**

- 有些自閉症患者可能難以理解面部表情或語調等非語言暗示。

- 如果他們難以表達自己,請考慮其他形式的溝通,例如打字、繪畫或使用通訊設備。


 **4.尊重他們的感官需求**

- 感覺敏感很常見。明亮的燈光、巨大的噪音、強烈的氣味、甚至某些紋理都可能讓人難以忍受。

 - **詢問偏好**:例如,“這些燈對你來說是否太亮了?”

 - 透過提供安靜的空間或感官工具(如耳機或煩躁玩具)創造感官友善的環境。


### **5。在社交互動中保持耐心**

- 自閉症患者可能不喜歡社交互動,或在談話中需要休息。

- 避免強迫眼神接觸或迫使他們參與「典型」的社會規範。

- 尊重他們的界線和溝通方式。


**6.確認並認同他們的感受**

- 積極傾聽並認可他們的情緒,即使他們的反應似乎與您的反應不同。

- 避免將他們的感受視為「反應過度」或「戲劇化」。例如,如果他們不知所措,你可以說:“我知道這對你來說很難。請告訴我我能如何幫助你。”


**7。創造可預測性和常規性**

- 自閉症患者通常在結構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突然的變化會引起壓力或焦慮。

 - **提前通知變更**:例如,“我們將在 10 分鐘後出發,而不是 30 分鐘。”

 - 使用視覺時間表或清單來概述每日計劃。


**8。專注於優勢**

- 慶祝他們的才華和興趣。許多自閉症患者有著強烈的熱情和獨特的能力。

- 鼓勵他們的特殊興趣並找到透過共同活動建立聯繫的方法。


**9。避免做出假設**

- 不要根據對自閉症的刻板印象來假設他們的能力或偏好。

- 相反,透過提問來更好地了解他們,例如“你喜歡做什麼?” ”或“我能為您做些什麼支持?


 **10。培養相互尊重**

- 平等對待他們並尊重他們的自主權。避免以居高臨下的口吻對他們講話,或把他們當成小孩看待。

- 如果您對某事不確定,請禮貌地詢問:“我可以這樣做嗎?”或“什麼最適合您?”


**11。警惕崩潰或關閉**

- 當他們感到不知所措時,可能會崩潰或關閉。這些都不是故意的,需要同情:

 - **保持冷靜並給予支持。

 - 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的康復空間。

 - 了解潛在的觸發因素並努力將其最小化。


**12。關於共同生活的公開而誠實的溝通**

- 討論共享空間的界限、慣例和偏好。

- 尊重他們對獨處、組織或特定慣例的需求。

- 發生衝突時共同努力尋求妥協。


**13。需要時尋求支持**

- 如果您不確定如何處理某種情況,請向自閉症專家、治療師或支持團體尋求建議。

- 有許多資源和社區可以指導您。


**14。擁抱他們的人性**

- 請記住,自閉症患者與神經正常人一樣多種多樣。注重建立基於相互理解、信任和關懷的關係。


透過創造一個充滿關懷和理解的環境,您可以與自閉症患者建立積極、有意義的關係並和諧地生活。

2025 1 2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z5bQ_1kVV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BAYmY8sl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4vut1-s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XQ_TpmCwg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non-verbal autistic adults

https://app2vox.com/resources/how-to-communicate-with-non-verbal-autistic-adults/





2025 1 28



Sunday, January 26, 2025

第16次深層排毒的驚喜



感謝Kevin 幫助,感謝大家發出準時 ,非常認真專注排毒運動。
互相交流和支持,相信這次排毒也會很成功。🌈🌈🙏🙏🧡❤️🥰🥰


喝油的過程


很奇怪,上次沒有那麼輕鬆,我想,可能是這次的果汁很甜,另外,喝前5分鐘,我先喝了一條肽水,因為肚子有些餓,想保護胃壁,少些刺激,結果非常妙,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覺得好味道。

😊小tips

昨天共排了8次

飲了油後,開始胃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過了一小時,開始有了,有些悶悶的,不至於想吐,馬上熱敷肚子和肝臟膽的位子。

舒服很多,1點半排了一大堆缸。

之後就睡了,醒來已經8點鐘。

肚子很餓,就開了4條花生肽,味道和沒有排毒前很不同,那些不好的味道沒有了,留下一點酸和淡淡的鹹味。

最近,我發現肽的味覺不是太好了,我深知需要排毒了。

今天早上花生肽的味覺大不一樣,當然是身體毒素少了肽的味覺診斷,的確肽是一面鏡子,照到我的身體里去了。肽厲害!

排毒後,要喝多些肽,補身的最好時機,因為毒素排走,消化器官吸收力和細胞新陳代謝提升,身體細胞更新更加快。Tips

8點半,飲了一條輕草堂加蘋果醋,印加果油,做為早餐。提醒自己喝水,

繼續 休息😴和排毒。

今天開始排出膽垢了,大大小小,有幾十個

自己的作品,好好珍惜。



上次排的少,這次兩個月後,排走了積累膽垢,對於預防糖尿病,膽管疾病,癌症,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排毒,一生的功課。 

我這次排了100多顆,後來又排了兩次,成績好滿意,相當于做了一次微創手術啊!排除膽垢,

對預防膽管癌症和大腸癌,各種癌症和三高,又做了有意義的事情,為自己的健康做了一件大好事!

我之後去打ball,打出自己的水準,主要是專注力和爆發力大了,好有力量。

每次深層排毒,等於加快了三個月的細胞更新,更換老去的細胞,變異的細胞,代替的是青春細胞,健康的細胞,這也是為什麼日常排毒,加上定期深層排毒,可以逆年齡,身體和心理都煥發一新的原因。🥰🥰🥰🌈🌈🌈

感恩自己,感恩夥伴,一起學習愛自己,多一些。

排毒前,我帶着一個身體挑戰,就是眼睛乾,右耳神經痛。

這是不時出現的問題。現在沒有了。Amazing 👍 💗

這是我預期的,因為每次大排毒,眼睛都清亮很多,飛蚊症也減輕好多,眼睛非常滋潤啊。

因為大量補腎補眼的營養素在輕草堂里,被吸收。肽的胺基酸補肝補腎效果更好。

排毒也令我減少了夜尿,一夜睡到天光,

眼睛和腦神經都得到一定的修復。

打完乒乓球,看到大堂的梅花樹,好大啊,是呀,新春到:



排毒日,修復日,讓身體reset itself, heal itself and regenerate itself.

Reference:

膽石和膽垢



排毒: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排膽垢,排走膽囊裏的廢物和毒素。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4/blog-post_16.html

排毒 - 排走了什麽?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8/blog-post_30.html

大腸癌與排毒的重要性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3/08/blog-post_27.html

探索膽管癌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6/blog-post_27.html

爲什麽我會堅持做排毒?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1/blog-post_17.html

排毒和小分子肽的功效- 我的最新情況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2/blog-post_16.html

第15次深層排毒的喜悅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12/15.html

第12次深層排毒的發現 (150顆的驚喜)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4/09/14.html   第14次深層排毒的啓發


大腸癌與排毒的重要性

癌症的預防和療愈,從排毒開始

排毒和小分子肽的自愈力 (續)


老人疾病,如何處理?


你我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和小分子肽?


探索腦退化、柏金遜症與夢境的關係,與腸道健康的關係


大腦退化症與排毒 (2)






2025 1 25

Sunday, January 19, 2025

幸福感

 


幸福感,   夢想成真的第一步
先去感受夢想成真的幸福
讓行動成爲自然
夢想就成爲現實


不是有好事才有幸福感,
不是有好事才去感恩。
第一次寫揮春,字體不好看,
但心感溫暖❤
是自己的渴望,是力量,

當我心存感恩,
看到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
都有它們的價值和提醒,
平靜、慈悲、創意就來到,
充滿幸福感。❤️

Thursday, January 16, 2025

TTT小組分享共修的心得點滴


 9 1 2025

個案出現情緒,源頭是被人在背後講壞話,投訴到老闆,老闆沒有幫她,反而閙她。令她難受,委屈和憤怒,毅然辭職,找到新的出路和自己方向。

多謝今日共修的同學仔,感恩Candy的清晰引導,令我感到被同理,被聽見,過程讓我釋懷不少,從情緒轉化中,找到它給我轉變的力量,讓我行得更堅定,Candy更好好的問到如果我能持續咁選擇會點,讓我看見3個月後的自己更開心自在,在做我喜歡的事的幸福,讓我現在就更大大力去改變 。多謝Candy🙏🏻😊

今次共修(Donna, Tori,Candy, Tevens) 大家清楚看到案主轉化。

當清晣引導時候,案主覺得被同理和被聽見,案主亦即刻釋懷和更看到內在力量和自由,案主覺得之後生活更開心自在和自己可做喜歡事而感覺幸福,明白原來可以有更多選擇。

今次示範了方法怎打不重要,最緊要系案主收到D咪😁。成個過程最緊要用心陪伴,自然就會達至更高維度。

通過3A,得到疏解和梳理。

今天的共修,從案主的轉化,看到內在力量,做自己的內在父母的重要性。

在潛意識的大同世界,我們都一樣。

整個過程,我自己也都看到更多選擇,可能性,看到各種情緒背後的真諦,提醒,感恩共修的機會, 讓我們一起陪伴,學習做自己的情緒的主人。


12 1 2025

今晚的分享,回溯生命長河上,三分鐘時間,畫出自己三個生命故事。

大約幾秒鐘,我的腦海就浮現出這三個畫面:

一個是我弟弟Drowned遇溺,幾乎溺斃的情景。那時我4嵗,我弟弟3嵗。我們去玩,來到一個荷花池,我們以爲是綠色的花草地,弟弟一下子就冲下坡,咚地一聲,就掉進池裏。我在旁邊嚇壞了,大叫大哭,救命啊!救命啊!

以爲大學生晾衣服都沒有脫,就跳進荷花池,把我弟弟救起,送到醫務所急救。

弟弟蘇醒過來,大學生鬆了一口氣,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就走了,

他是我們全家的救命恩人,我們都全家都感激不盡。

捨己救人的大學生的樣子和精神,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小小的年紀,種下幫助別人,是自己最大的快樂的種子。把愛傳出去,是我的一生的使命。


第二個畫面是我來到香港,重新讀中學的難忘經歷。一個廣東話和英文都不認識的我,開始真是前路茫茫,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在我的姑姑心中非常强烈,她主動供我第一學期的學費,是我改變命運的開始。我的自信也從此慢慢建立!

上了理工,我開始遇到廣大的學習挑戰。

但都一一克服。

我以爲,這一生我遇到的挑戰已經是最高的了,以後的日子會平平坦坦。

其實從沒有停止過挑戰。

生老病死的挑戰,家庭關係和溝通的挑戰,,,

但在這個時刻,浮現在我眼前的第三經歷,竟是我陪伴媽媽度過她被詐騙數千萬的血汗家產后的精神創傷!身體創傷,癌症治療和各種慢性病的治療,可以活到今天的情形。

在這個時候,我爲什麽會有這三個故事一個個浮現?回過頭來,覺得還有很多可以說,甚至覺得也很重要,但爲什麽在這短短的三分鐘,我想到的,居然是我好久沒有想到的,有什麽更重要的信息在背後等我去收?我問自己。

Anita在低谷時得到朋友們的扶持的故事,Gloria的feedback和鼓勵,我仿佛被看到,被理解被連結,特別是我的潛意識神聖的智慧,要我看到,我的核心情緒,需要被解讀,讀懂自己,給自己力量。

我忽然連結到我的無助感,是的,是那份孤單無助的feeling

原來潛意識的高人在提醒我,一生中,我其實有幾十個捨己救人的大學生和充滿愛心的姑姑伸出援手,在背後默默支持我們。

我爸爸和姑姑在上天祝福我,還有很多好朋友,Jenny,DR RED 和DP的很多朋友同修們,華山的精神力量,在我心中。

其實,我不孤單。還有很多我支持的病人家人和他們的照顧者,我們都是同路人,我們不孤單。

因爲第三個故事還沒有結束,仍在繼續,給我的考驗不斷升級,我自己可以挺過來,此時此刻,我感恩生命中不斷有貴人送上愛和支持,溫暖和陪伴。讓自己有慈悲心、同理心去承載別人的情緒和痛苦,有能力去開解別人,同時有能力去疏解自己的壓力,做自己的内在父母,去安撫受傷的身體和心理,那些内在wounded children, 找回wonder children, 内在的力量。

我感受到恐懼背後是愛,是對媽媽的愛,是擔心,是擔心她會離開。

我感受到無奈和委屈背後是渴望被理解,被明白,我倍加要學習如何去有效的溝通,去表達。

我感到自己難過背後是脆弱,需要更大的内在力量去bachup,

我需要有健康界限,我需要和自己的情緒有健康界限,他們不是我的全部,但他們的確是我自己的心靈發出的訴求和信息。

感恩自己不斷轉化自己的情緒,將委屈、無奈和痛苦看成是磨練,將恐懼轉化為力量。

歸根到底,我真的想愛自己,從而有精神和體力,去back up 這個家。支撐其這個受傷的親人,還有自己, 活出渴望的自己,自在輕鬆的讓愛流動的自己。


在這個時候,我爲什麽會有這三個故事一個個浮現?回過頭來,覺得還有很多可以說,甚至覺得也很重要,但爲什麽在這短短的三分鐘,我想到的,居然是我好久沒有想到的,有什麽更重要的信息在背後等我去收?我問自己。


我忽然連結到我的無助感,是的,是那份孤單無助的feeling


原來潛意識的高人在提醒我,一生中,有好多人如同此時此刻看到的恩人在背後默默支持我,鼓勵我,陪伴我。我不孤單,還有我的爸爸在天堂和我同行,我的好朋友,同修和生命導師在陪伴我。

我感到自己難過背後是脆弱,需要更大的内在力量去bachup,

我需要有健康界限,我需要和自己的情緒有健康界限,他們不是我的全部,但他們的確是我自己的心靈發出的訴求和信息。

感恩自己不斷轉化自己的情緒,將委屈、無奈和痛苦看成是磨練,將恐懼轉化為力量。

也許,這是今天我三分鐘自己的人生故事最大的啓發。

我們的coach Gloria幾句話,我會銘記:雖然我已經和自己講過數百次,但從別人口中,我感到無形的力量和溫暖:

帶著健康界限去愛。

帶著慈悲去愛

帶著自在去愛

帶著輕鬆去愛

帶著無條件去愛,

帶著無期望地去愛,

帶著愛好自己去愛,

帶著零分別心,

去愛身邊人,去愛衆生。

帶著堅定和溫柔去愛

帶著愛去說“不”。

——————————————————————————————


Friday, January 10, 2025

關於癌症治療的探索 - 如何降低副作用

 1

關於放射性治療的study


有的朋友在癌症治療中,要做電療-放射性治療,問我有什麽方法減輕副作用。

我知道不少治療後的朋友出現一些長期的副作用:

而電療的長期副作用可能會在治療後數月或數年才會出現,以下為潛在的長期副作用症狀:

放射部位皮膚色素會沉澱,並變得深色
皮下脂肪組織及肌肉纖維硬化
直腸容易出現黏膜炎,導致出血或腹瀉
膀胱容易發炎,導致頻尿或血尿
卵巢功能受損,導致提早更年期
女性陰道變得乾澀、狹窄
男性性功能障礙及精子數量下降

2

我也見到有些朋友用小分子肽和高抗氧化排毒方法,較快修復受損的部位和創傷。我也用這個方法,幫助我的家人和朋友們, 見到可喜效果。


化療,電療,或放射新治療等,都有副作用,而且影響深遠,看看以下個案的治療和修復過程

,效果明顯,治療輕鬆一些,化療的副作用,大大降低:








化療和電療后的修復個案 ,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早上是花生肽
晚上是大豆肽
當然要食輕草堂
還有 牡蠣肽 和 NMN



肝癌個案



3

關於化療的副作用和療愈:


關於免疫療法的功能和副作用


副作用


4)藥物的毒素與排毒的重要性 -排毒系列


https://www.donnadreamhypnosis.com/2022/11/blog-post_13.html

5)關於電療的Detail:

A

電療也是放療

放射線治療和開刀切除腫瘤一樣,屬於局部性的治療,意思是它只針對特定身體部位進行治療。

什麼是放射線治療?為什麼又叫電療?5個放療功效一次說明

B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7

什麼是放射線治療計畫?完整做一次療程要幾天?放療7步驟、問題一次說明

C

https://www.fwd.com.hk/zh/blog/health/what-is-radiation-therapy-and-side-effect/

【電療/放射治療】功效和副作用?該如何照顧飲食和起居?

2025 1 10

Thursday, January 9, 2025

第一課 3 A 練習 TTT ( part 2) 3A

 轉載華山Facebook

TTT第二階段,66位學員:

核心理念和示範後,便是不同層次練習。
大家非常受落,覺得具體、踏實、實用。
感謝上蒼眷顧,開展導師培訓的專業共修旅程。






我的練習


我覺察
Aware

我接受
Accept

我選擇
Action

我感恩
Appreciation

今晚的兩次3A練習,我回到前幾天發生沒帶鑰匙🔑的事情上,回顧當晚發生和先生的衝突,審視自己,沉淀反思。

當晚我已經轉化,沒有太大情緒,沒有不安,睡的安穩。一切從覺察開始。

看到源頭是我自己的問題,深更半夜,先生睡著,完全可以接受,電話不通,也是意外。

我在門外等了很久,也許是一種懲罰,要我記住帶鑰匙的重要性。

我完全接受自己的錯誤,原諒了先生的脾氣,接納了先生的意見,也接納受自己有情緒,那是對先生期望開門期望反差帶來的和失望,我決定要改變。

這次再做3A,我focusing為什麼我在匆匆忙忙下會有依賴感,
為什麼我沒有把減少給別人的的麻煩放在重要位置。

如何改變?

原來是我的時間管理上出問題。
而我深知,根本沒有時間問題,是priority 問題。是價值觀的問題,是習慣問題。

如果我把可能帶來的後果,給別人的負擔麻煩多想一想,就會帶來根本改變。

第二個原因,是overloading自己,multi tasking 的習慣,記憶力有限,每天要處理太多事情,就會有疏忽,如燒糊食物等等烏龍事情出現。

當天幾乎遲到,前整晚睡的不好。也是怕遲到。

反思我要愛❤自己,不要過勞,否則就會有以上錯誤和過失。

其實,這件事情提醒我很多:

我需要留意自己的工作量,
不要overloading自己
不要over promise,
先照顧好自己,
才有能力照顧家人,
幫助更多人。

感恩自己
再一次看自己,
感恩自己的反思
帶來的智慧,
看到一個渴望改變的自己,
看到一個充滿愛和自我反思的自己。
因為我想愛好自己。

參考

關於 3A 工具的延伸學習 1. 3A工具延伸學習:https://dreamspossible.hk/self-coach-db/3a 2. 關於 Self Coach 3A卡的影片 (共 13 段影片):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bog5WuQqJajwTXbQz4zdOw4jWJgGrume&feature=shared
3. 「心靈轉化工具」系列第一集:永遠有三個選擇 https://youtu.be/KUUab-1-83Q
4. 意向決定效果
5. 如何轉化負面情緒? https://youtu.be/caIXomXhmO0
6. 如何做情緒的主人? https://youtu.be/6uvmSLgiu_U
7. 《正念教練學》第 51 章:3A 快速轉化情緒 https://youtu.be/oDSyYdqCQ48
8. 轉化三步曲﹕承認﹑選擇﹑感恩 (華山老師文章) https://dreamspossible.hk/archives/861
9. 3A : 快速轉化情緒 [華山老師文章] http://bit.ly/3E3TRfe 10. 快速轉化情緒工作坊 2017-12-3

——————————————————————
《正念教練學導師手冊》
正念3A:快速轉化情緒四步曲
周華山博士

緣起:(P2-3)

正念3A:善用情緒,是生命的大智慧。(P4-5)
正念3A四步曲(P6-7)

第一步、手連心:將外物拉遠
西方理論篇(P8-11)
本地應用篇(P12-13)
十步轉化篇(P14-15)

第二步、我承認:情緒的部份
西方理論篇(P16-17)
本地應用篇(P18-19)
十步轉化篇(P20-23)

第三步、我選擇:最佳的自己
西方理論篇(P24-25)
本地應用篇(P26-27)
十步轉化篇(P28-29)

第四步、我感恩:挫敗的價值
西方理論篇(P30-31)
本地應用篇(P32-33)
十步轉化篇(P34-35)

帶領3A練習的十個要訣:(P36-39)

教練的專業操守(P40-45)
後記(P46)

xxxxxxxxxxxxxxxxx


緣起:(P2-3)

2006年,周華山博士創辦自在社,持續研發十多個即時轉化的心靈工具,「正念3A」是最常用的。過去16年,華山博士帶領300多場正念3A工作坊,過萬人受惠。

2017年,華山博士每天播放「自在Coach」錄音,分享自我啟導(self-coach)的法門,連續900多天,每天超過三千人收聽。

2020年,自在社每天播放《華山秘笈》短片,連續超過兩年,總收看人數超過兩千萬人次。

2021年,華山博士出版《正念教練學》,賣出一萬本,另外一萬本免費送給香港250間NGO近萬位專業助人者。

正念教練學,整合東方心學「正念」(Mindfulness) 和西方目標為本的「教練學」(Life coaching),目標是推動「全民Self-coach」,讓普羅大眾掌握自我轉化的有效工具,隨時隨地幫助自己,找回內在力量和價值。

《正念教練學導師手冊》是為專業助人者而寫,企盼業界同仁,掌握多一套有效工具,造福社會。 


XXXXXXXXXXXXXX

正念3A:善用情緒,是生命的大智慧。(P4-5)

情緒,是生命的禮物,是關係的訊號,是幸福的指南針。

從呱呱落地到撒手塵寰,我們都面對情緒的考驗;如果不懂處理,慣性逃避、持續投射,披帶「我沒問題」的盔甲,便會被情緒牽著走,自欺欺人,失去愛的能力。

承載情緒的能力,是生命力的寒暑表。有多少情緒,就有多少病痛。每次情緒爆發,都是突破良機,關鍵是勇氣。一個人的生命力,與勇氣成正比。沒有恐懼,就無須勇敢。惶恐不安,仍然如實面對,如是接納,不逃避、不偽裝,便能激活潛能、當下轉念。衝擊愈大,恐懼愈大,激發的勇氣就愈大。

愈接納情緒,我就愈幸福。
愈抗拒虛偽,我就愈虛偽。接納虛偽,就滋養出真誠。
愈抗拒恐懼,我就愈恐懼。接納恐懼,就滋養出勇氣。
愈抗拒霸道,我就愈霸道。接納霸道,就滋養出謙和。
愈抗拒內疚,我就愈內疚。接納內疚,就滋養出寬恕。
愈抗拒無奈,我就愈無奈。接納無奈,就滋養出力量。
愈抗拒自卑,我就愈自卑。接納自卑,就滋養出自信。
愈抗拒焦慮,我就愈焦慮。接納焦慮,就滋養出平靜。


Xxxxxxxxxxxxxxxx

正念3A四步曲: (P6-7)

第一步是承認 (Acknowledge)。當下是甚麼情緒,不是重點,因為情緒始終會過去。唯獨勇敢承認,準確認出情緒,方能駕馭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因此,轉化情緒由「承認」開始 – 承認不是認同,更非認命,而是全然覺察,如實看穿情緒,放下批判,只觀不追。

第二步是選擇 (Act)。不論面對任何困難,我們至少有三個選擇。「三」代表無盡 (infinity),我們永遠有選擇。當下的選擇,決定「過去」對我的影響﹐也塑造我的「未來」。「過去」與「未來」,只是「當下」的念頭,一念一世界;一念轉、萬事轉,境隨心轉。

第三步是感恩 (Appreciate)。感恩是快樂的泉源、轉化的捷徑,讓我們發現挫敗的價值,擴闊我的視野,提升我的修為。感恩,讓我從「受害者」即時轉為「創造者」,看見眾多的「您」來成就「我」,創造福網相連的「眾生一體」。愈感恩、愈快樂、愈自在。
 
正念3A,立足於正念靜心 (Mindfulness-based),先把焦點帶回內在,深呼吸、再深呼吸,放下雜念、放下抗拒,連結內在神聖,提升生命維度、寬度、深度,觀照人性的脆弱,穿越情緒的幻相,沉澱心智,創造最佳版本的自己。我們不再是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索取者,而是負責任的創造者。

3A四步曲,結合了輔導學、心理學、教練學的不同門派,整合為轉化情緒的快道:

1、手連心:將外物拉遠
2、我承認:情緒的部份
3、我選擇:最佳的自己
4、我感恩:挫敗的價值



XXXXXXXXXXXXXXXXXX

情緒轉化四步曲(P8-9)

第一步、手連心:將外物拉遠

西方理論篇:

「手連心」是轉化心靈的快道,透過簡單動作,將雙手放在胸口,寓意尊重自己的真心,放下外在世界,跨越外在時間線,全心全意專注當下,體驗內在需要。

這就是「正念」(Mindfulness)的真諦,覺察呼吸,放下煩惱,放下時間,回到當下、重拾初心。關鍵是「覺察」,留意身心內在,純然接納,如是如是,如其所是。

1979年,正念減壓創始人Jon Kabat-Zinn結合傳統東方靜心與當代科學研究,創設「正念減壓法」(MBSR) ,去宗教化、去儀式化,變成科學化的心智培訓課程。Kabat-Zinn重視證實研究,發現正念修持讓大腦海馬迴灰質層變厚,讓管理情緒的杏仁核變薄,大腦左前額葉更活躍,強化染色體的端粒 (telomere),有效提升專注力、應變力、抗疫力。1979年至今,約有一萬篇實證科學研究報告,證明了正念對身心健康、內在修為、人際關係的明顯效果。

「手連心」是實踐正念的良方,一秒鐘簡單動作,將外在人、事、物拉遠,拉到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呎遠,讓煩惱事件,變成遙遠的微塵。

外在事物,拉到多遠,變成多細小,完全由案主決定,關鍵是回歸內在,重拾生命的自主權,不再被外物干擾。

「手連心」,讓我拉遠外在人事物,放下雜念,尊重內在需要,心柔念靜,良知發聲。

XXXXXXXXXXXX

拉遠外物和敘事治療 (P10-11)

拉遠外物,讓「外在問題」逐漸消失,正好是「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 的秘方。

1980年代,敘事治療創始人Michael White指出,人的各種問題,都是社會建構出來,強加於人,將問題個人化、標籤化、內化。White 鼓勵將問題外化 (externalize),將「問題」與「人」分開,重新命名,因為「人不是問題,問題本身,才是問題。」譬如,我們習慣說:

我是個抑鬱症病人。
她是個自私的女人。

分開「人」與「問題」,將人去病態化、去標籤化,重新命名:

這個抑鬱症削弱影響了我的自愛能力。
自私的部份讓她無法連結別人的感受。

焦點從「問題」、「困難」、「病態」,轉為「選擇」、「出路」、「可能性」。

敘事治療指出,所有故事,都是具體生活經驗;箇中意義,由每個當事人自己賦予。關鍵不是外在環境和事件,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演繹。

生命的智慧,就是能為生命每個經歷創造價值。
生命大智慧,就是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價值。

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問題,才是唯一的問題。

XXXXXXXXXXXXXX

本地應用篇:(P12-13)


「手連心」,讓我們放下社會標籤,遠離世間繁瑣,跨越別人目光,回歸內在平安,創造無盡可能性。

「拉遠外物」需要結合「呼吸練習」,內外兼修,由「身體動作」帶動「心靈修煉」。所以,放鬆、坐直、閉目、手放胸口、深呼吸、再深呼吸,是缺一不可的整全身心旅程。

首先,我們需要閉目,關掉大腦的視覺功能,把心眼打開,聆聽內在聲音,覺察呼吸,覺察當下實相。

每次張開眼睛,對著鏡子,我們便看到眼垢、臉上痘痘、鼻毛、皺紋、白髮…充滿美醜評斷。

生命最美,無法肉眼觀看,只能用心感受。輕輕閉上眼睛,我們經歷的世界,徹底改變 – 即時看到湛藍天空、青草大地,超越疆界、忘卻身份;一秒回到童年、剎那飄到異國,閉目神遊三千世界。

從腦科學角度看,閉目讓大腦電波從平時飛快的β波,慢慢放鬆,變為α波,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橋樑,迅速減低焦慮,提升專注力、直覺力、感知力、溝通力、免疫力。

從中醫角度看,「眼主肝」,寧靜養心、閉目養肝,靜心安神,滋養體內陽氣,減少能量損耗。

閉目,將煩惱的人事物,慢慢拉遠到幾十、幾百、幾萬呎遠,變成微塵。拉遠的過程,需要五感體驗 (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對方變得模糊,然後,聚焦當下。無需肉眼觀看,只需用心感受當下心念 (feel it in the present)。

一念一宇宙。當下轉念,扭轉乾坤。


XXXXXXXXXXXXXXXXX


十步轉化篇:(P14-15)

教練如何帶領案主做「手連心」?

1、教練需要確定案主的意向。如果案主沒有意向改變,堅持站在「我對你錯」的道德高地,一切工具都是徒然。轉化生命的關鍵,首先是案主的意向,其次是對教練的信任,第三才是教練的功力。
2、教練要讓案主感受到3A練習的價值,否則,我們只是生吞活剝,將工具強加案主身上。教練需要徵求同意,讓案主清晰整個來龍去脈,才開始做 3A練習。
3、教練要確保環境合適。如果環境吵鬧、隨時有人經過,就不適合做情緒轉化練習。
4、教練用尊重柔和的語調語氣,讓案主慢慢「手連心」,清晰這個動作的價值,並且是「自主選擇」而非「被逼」做練習。教練可以問:如果請你做情緒轉化,找回你的力量,好嗎?
5、讓案主慢慢放鬆,安靜、坐直、閉目,雙手放在胸前,慢慢深呼吸,愈慢愈好。將外在人事物逐步拉遠,50呎、500呎、5000呎遠,拉到案主覺得適合的距離,放下對方,聚焦當下內在。
6、教練鼓勵案主閉上眼睛,因為打開眼睛便容易被外在景象干擾,充滿對外在世界的判斷和標籤。唯獨閉目,才容易放下外在世界。
7、正念轉化,連結當下,而非過去事件。教練毋須查詢事件細節,只需聚焦當下體驗,避免案主因為講述過去傷痛而觸發二度創傷。
8、教練清晰講出安全守則:「如果過程中,煩惱的人事物再次出現,我們可以慢慢將它再次拉遠,繼續聚焦當下內心的呼吸。如果過程中,覺得不舒服,你可以隨時張開眼睛,終止練習。」
9、教練鼓勵案主尊重自身感受:「請你尊重內心感受,任何感受都是身體的自然反應,請容許情緒存在,情緒都是生命的禮物。」
10、鼓勵案主,持續練習「手連心」,變成生活習慣:「任何時候,心煩意亂,可以雙手放在胸口,將煩惱拉遠,用嘴巴吹一口氣,排除所有煩惱和雜念,回歸內在神聖。」


XXXXXXXXXXXXXXX


第二步、我承認:情緒的部份(P16-17)

西方理論篇:

西方心理學長期研究情緒 (emotion) 的特質和功能,普遍共識是:

1、情緒沒分好壞對錯,是身體對外在環境的自然感受,牽涉我們的頭腦認知、生理反應和行為模式。
2、正負情緒,可以並存,絕非兩極,譬如「愛恨糾纏、驚喜交集」。看似負面的情緒,當我們接納它,即時變成生命的禮物。
3、情緒擴建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強調情緒的功能。正向情緒,可以擴展個人意識、建立人際關係、提升視野、強化回饋能力;負向情緒則提醒我們要即時求助、離開現場、另謀出路。
4、身體反應比頭腦意識更加快速、誠實和準確。面對外在衝擊,訊息經丘腦傳遞至杏仁核,引發情緒經驗,杏仁核會透過恐懼,讓身體快速反應;大腦皮質經過完整分析後,再做出理性反應和自我防衛。
5、心理學家Jordi Quoidbach研究發現,善於感受和承載負面情緒的人,比起只感受正面情緒的人,更加健康。負面情緒是快速預警的保護機制,讓我們即時警覺,馬上行動。因此,毋須壓抑情緒而被正能量綁架。容納不同情緒,才是健康人生。
6、清晰標記情緒,坦誠講出情緒,準確命名,會讓我們安頓身心,減低焦慮和恐懼。
7、「情緒取向治療」 (Emotion Focused Therapy,EFT) 指出情緒猶如千層糕,層層疊疊。創辦人Sue Johnson 與 Les Greenberg區分表層情緒和核心情緒。EFT認爲核心情緒是引發行爲反應的關鍵。依附是人類的自然渴求,當我們無法依附,安全感收到威脅,便會迷失、焦慮,甚至情緒爆發。情緒不是病態,而是健康警號,提醒我們需要勇敢面對。情緒是關係轉化的關鍵,看清情緒訊號,方能療癒,回歸內在,接納自己,重建信任關係。


本地應用篇:(P18-19)

「我承認」,是情緒轉化的關鍵,讓我們放下別人目光,不再逃避,毋須掩飾,為自己的需要完全負責任,學習做情緒的主人。承認,不是認同,而是覺察,對自己完全坦白,讓內在需要被看見,給自己空間,善用情緒、駕馭情緒。

情緒,是轉化的切入點,因為情緒觸動內在盲點,也是自己一直逃避的痛點。 勇敢承認,如實如是,方能消融痛點,逐漸變為亮點,成為陽光下的溫暖祝福。

承認,全然關於自己,而非對方;所以,不能說「我承認老闆霸道,令我委屈」。老闆是否霸道,屬於老闆自己的事;至於我是否感覺委屈,屬於我的事。即使老闆霸道,當我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懂得區分責任,便能重新選擇,生命就有出路,譬如:「面對老闆的霸道,我承認我傷心,同時,我選擇健康界線、有效溝通。」

善用語言策略,看到情緒只是「我的一部份」,譬如說:「我承認我有自卑的部份」。於是,我會更容易接納自己的情緒,也使用了「正常化」(Normalization) 的「換框 (reframing) 」策略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些 (情緒)部份,是很正常的。」

相反,一旦讓情緒變成身份認同,便永不超生:「我是自卑的。」自卑,便等同為「我」,成為「我」的本質,永不分離。其實,自卑只是特定時空的體驗,只是「我的一部份」。

我不是我的情緒,我擁有我的情緒,當我有特定情緒的體驗,我可以有無盡的選擇。


十步轉化篇:(P20-21)

教練如何帶領案主做「我承認」:

1、正念靜心,是情緒轉化的基礎。教練先讓自己臨在當下,心柔念靜,啟動清淨能量場,讓案主也慢慢放下,開始「承認」自身的情緒。教練需要倒空自己,帶著無條件的愛,提供安全的平台,讓案主收到尊重和信任,勇敢面對自己的脆弱。
2、教練讓案主放鬆、坐直、閉目,雙手放在胸前,連結內在。然後,慢慢深呼吸,再深呼吸,每呼吸一下,感覺自己身心持續放鬆,再將將煩惱的人事物,暫時拉遠,焦點放在此時此刻的內心。
3、許多人不習慣連結內在,無法識別情緒,教練可以邀請案主聚焦身體的感覺,慢慢深呼吸,覺察身體的反應。譬如:「我承認我心跳很快,我承認我胸口沉重、胃部不適,可能有點焦慮;我承認語速很高、手腳繃緊,可能是憤怒…」
4、教練可以邀請案主想像情緒如小孩一樣,「與小孩子對話」。譬如說:「情緒就像小孩子,如果有個小孩子需要你幫助,你會怎樣陪伴他?」透過這個「小孩子」比喻,案主容易連結內在的脆弱,善待內心受傷害的情緒。
5、教練可以說:「請你放鬆、坐直、閉目、深呼吸,將煩惱逐漸拉遠,50呎、500呎、5000呎遠,拉到你覺得舒服的地方。然後,雙手放在胸口,感受內在狀態,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請你慢慢用心感受… 面對 這次衝擊,會不會有憤怒的部份?憤怒背後,會不會有無奈的部份?無奈背後,會不會有恐懼?請你完全尊重自己,慢慢感受,慢慢講出你的情緒… 每句話,都是由『我承認』開始。」


6、情緒猶如「千層糕」,不會單一出現。憤怒是常見的情緒,同時只是表層情緒,掩蓋著核心情緒,包括無奈、悲傷、內疚、恐懼。譬如,我看見伴侶和人親密對話,我可能即時憤怒,憤怒背後可能是失望,覺得被背叛、被出賣。失望背後,可能是妒忌;妒忌背後,可能是擔心未來、焦慮失去伴侶,底層可能是恐懼,恐懼孤單、一無所有,等等。教練引領案主往不同層次探索,講出不同的感受,逐步找出核心情緒,認出驅動不同行為模式的情緒動能。
7、教練善用「這部份」的句式:每種情緒都只是生命千百個不同部份之一,所以我們不能說「我承認我是自卑的人」,因為這樣會將「我的自卑」等同為「我」(整個人)。我們可以說「我承認我有自卑的部份」。換言之,是我(擁有者) 決定如何使用我的自卑 (擁有物)。
8、教練用心聆聽案主的情緒字眼,讓案主區分情緒和觀點。譬如「我承認媽媽不應該指責我」;這其實是個人意見,並非情緒。教練可以問:「當你看到媽媽指責你,你有甚麼感受?會覺得憤怒、無奈、委屈嗎?請你用『我承認』這三個字,慢慢講出來…」
9、教練準確複述案主的情緒字眼,讓案主感到被尊重,這也是「先跟後帶」的策略,祕訣是教練具體欣賞案主的正向出發點。譬如說:「欣賞你勇敢面對,欣賞你選擇改變。」案主承認情緒後,教練可以用「正常化」策略回應,譬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部份,很正常的。」
10、教練邀請案主繼續閉目、放鬆,欣賞自己。然後問案主:「你此刻覺得怎樣?」教練確定案主舒適自在,才踏進下一步:「我選擇」。


XXXXXXXXXXXXX

第三步、我選擇:最佳的自己(P24-25)

西方理論篇:

「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由William Glasser創立,認為人的行為,並非外在事物操控,而是內在力量驅動。

Glasser 反對宿命論,強調我們每個行為,都是自由自主的選擇,而且是當時自己認為最佳的選擇,哪怕事後可能後悔。

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是每個人的求生本能。懂得區分責任,清晰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無法改變對方,方能創造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Glasser於1965年提出「現實治療」(Reality Therapy),認為每個行為都是大腦的決定,目的是滿足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旦需求受挫,便出現情緒和行為偏差。現實治療的目標,是協助案主選擇有效行為,滿足符合現實的需求。治療過程緊守四不原則:不讓案主逃避、不懲罰案主、不放棄案主、不聚焦過去事件。 

Glasser相信,不論過去受到多少傷害,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同時,只有在溫暖、正面、接納、尊重和安全的環境,案主收到鼓勵而非懲罰性的壓力,我們才能作出負責任的選擇,持續提升、進步和突破。這正好是治療師(教練)的重任。

如果我們將案主視為受害者,只會鼓勵案主逃避自己的責任。在安全信任的支持下,讓案主聚焦現實,放下過去事件,清晰當下需要,確定具體目標,沉澱每個選擇的代價,便能制定有效方案,自主睿智選擇,創造恆久幸福。 


本地應用篇:(P26-27)

「過去-現在-未來」的單軌線性時間,其實是幻相。

生命所有經驗,只可能在當下發生。我們焦慮,因為批判過去、逃避現在、擔心未來。

教練的任務,就是自己臨在當下,啟動喜悅自在的能量場,讓案主也連結當下內在,從而作出身心合一的選擇。

無論過去發生了甚麼事,當下的選擇,即時決定過去對我們的影響,更決定我們的未來。因此,正念教練讓案主回歸內在,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作出最佳選擇。

生命的課題,往往不斷重覆。我們平時無意識的選擇,容易情緒主導,複製自幼的習性行為和情緒模式。

所以,如果渴望優質結果,便要優質選擇。教練,讓案主看清過去人生的重覆模式,其實都是自己親手創造。若要真正改變,就要凝聚足夠意向,重新選擇,方能突破框框,自由飛翔。

療癒的唯一時間,就是「當下」;療癒的唯一地點,就是「內心」。我是痛苦還是快樂,盡是自己當下的選擇。 

當下,就是「全然臨在」(fully present),倒空雜念,讓宇宙大愛融進身心每個細胞,消融「假我」(ego)。這不是「我」臨在,因為根本沒有一個「我」在看在聽,「我」已經與清淨的能量場,合而為一。


十步轉化篇:(P28-29)

教練如何帶領案主做「我選擇」:   
1、教練再次邀請案主放鬆、閉目、手放胸前,慢慢深呼吸、再深呼吸,完全放鬆。
2、教練引導案主回歸內在神聖,連結內裡真善美的清淨心,感受宇宙大愛的祝福。
3、教練慢慢講:「我永遠都有選擇,如果此刻作出最睿智的選擇,你會選擇甚麼?」   
4、選擇,包括行為 (譬如停止批判、主動溝通)、關係 (譬如虛心聆聽、引發雙贏)、情緒 (譬如放下恐懼、勇敢面對)、期望 (譬如放下操控、盡情創造)、信念 (譬如當下轉念、坐言起行)。
5、如果案主迷失,不知如何選擇,教練可以提出建議,譬如:「我選擇放下過去、我選擇好好愛自己、我選擇完全接納自己、選擇謙卑、為天所用…」這些是幾乎任何情況都適合的「萬能選擇」,能夠啟導案主的自主創造力。   
6、教練提出建議時,語調溫和、語速緩慢、語氣誠懇,讓案主慢慢消化,自由選擇。
7、選擇只能關於自己,所以,不會說「我選擇父母不再批判我。」我們只可以改變自己,即使父母批判我,我仍可選擇心平氣和、自愛自重。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我們內在永遠有選擇。
8、教練鼓勵案主每一句都是由「我選擇」開始,讓案主培養嶄新的思維習慣,持續自我肯定的內在對話:「我永遠有選擇。」
9、教練用心聆聽案主的「選擇」,記下關鍵字眼, 然後具體欣賞、鼓勵。聽完案主的選擇後,教練可以問:「如果由今天開始,你每天都做這些選擇,會為生命創造甚麼價值?」
10、教練可以邀請案主再次閉目、深呼吸、手放胸前、慢慢靜心,讓這些「睿智的選擇」深入身體每個細胞,也可以鼓勵案主「寫出來」,或用手機錄音給自己,每天重溫,逐漸內化,成為嶄新的人生信念。


XXXXXXXXXXXXXXXXX

 第四步、我感恩:挫敗的價值(P30-31)

西方理論篇:

感恩 (Gratitude) 一直被各大宗教推崇。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印度教,都視「感恩」為美善人格的高尚情操。古羅馬哲學家Cicero在公元前就說:「感恩是偉大美德,是所有美德之母」。

最近30年,心理學深入研究感恩的功能,Martin Seligman創立的「正向心理學」,認為「感恩」是幸福快樂的源頭,讓我們感知人生的美好;「感恩」成為情緒轉化的專業科學法門。 

Barbara Fredickson在1998年提出「擴展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認為感恩具備六大擴展功能:

1、擴展個人思維與行動力
2、擴展感受真善美的能力
3、擴展多元彈性的應變力
4、擴闊人際關係的親和力
5、擴展團隊健康發展動能
6、提升回饋社會的清淨心

大量研究表明,愈懂感恩,幸福感愈大,掌控感愈強,人際關係愈和諧。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Sara Algoe於2010年研究67對親密伴侶,連續14天,每晚互相感恩,關懷彼此的情緒感受。結果發現,這些伴侶的親密度、對關係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當代研究「感恩」的權威學者、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Emmons指出,感恩讓我們提升幸福感、知足感、安全感,更提升我們面對逆境的抗逆力、應變力、反彈力、行動力、持久力、貢獻力。



本地應用篇:(P32-33)

感恩是人世間最積極豁達的生活態度,讓我們的「過去」變得有價值,讓我們的「現在」充滿力量,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生命最大悲劇,就是覺得自己沒甚麼可感恩。不懂感恩,即使擁有全世界,仍然痛苦。處於感恩狀態中的人,不可能經歷痛苦。

福與禍,都是心的領受。實踐感恩,便會看到一切挫敗背後的意義,盡是上天賜予的生命禮物。

風和日麗、平步青雲,不是感恩的最佳時刻。雷雨交加、波濤洶湧,堅持選擇感恩,帶動自己逆境轉身,便真正發揮感恩的威力。

感恩﹐不是縱容和包庇﹐更不是顛倒是非﹐而是真心接納這個人﹑同時嚴厲制止罪行。如果我被打劫﹐我會感恩自己仍然有許多財富﹑感恩歹徒沒有奪取我的生命﹑感恩我不是打劫的歹徒。同時﹐我會報警﹐出發點不是報復﹐而是愛﹐避免歹徒進一步傷害他自己或者他人。

感恩是永無止境的創造過程﹕越感恩﹐越多﹔越感恩﹐越快樂。感恩是畢生受用的良性循環。心懷感恩,倒空自己,生機無盡,福氣無窮。

生命無需完美,卻因感恩而圓滿。

十步轉化篇:(P34-35)

教練如何帶領案主做「我感恩」:
1、教練講出「感恩」的價值,讓案主看到「感恩是轉化情緒的捷徑」。
2、教練邀請案主放鬆、閉目、手放胸前、慢慢深呼吸,回歸內在神聖,感受宇宙大愛的祝福,感受「我是被愛的、我是安全的、我永遠有選擇。」
3、教練可以講解「感恩」的三個層次: 感恩自己的努力、感恩這個經歷的提醒、感恩對方的貢獻。如果是創傷事件,譬如被欺凌或性侵犯,就只需感恩自己的努力,以及過往經歷的提醒。
4、如果案主不習慣感恩,教練可以提供具體字眼,譬如:感恩自己願意睇自己、願意放下、感恩這次挫敗讓我謙卑。 
5、從最容易感恩的對象開始,可以問:「你此生最感謝哪個人?」只要案主開始講第一件事,便能融進感恩的狀態,愈感恩、愈歡欣,源源不絕。
6、教練觀察案主身體、表情、語氣的變化,講出案主感恩前後的正向改變。 
7、案主說出感恩內容後,教練可以問案主有甚麼體驗,然後再問:「如果你每天都做感恩練習,可以為自己生命創造甚麼價值?」
8、如果案主有信仰,可以善用宗教力量,鼓勵案主感恩天主、基督、佛陀、上蒼。
9、許多人不習慣欣賞自己,教練要確保案主能夠具體感恩自己。
10、教練鼓勵案主持續每天感恩:
每天具體寫感恩日記,提醒自己值得感激的美好事物。
房間、冰箱、錢包,貼上感謝字,手機輸入感恩設定。
透過手機、社交媒體,發放感恩訊息,傳播感恩文化。
培養習慣,和任何人溝通,都以感恩作為開始和結束。

XXXXXXXXXXXXXXXXXXXXXX


帶領3A練習的十個要訣:(P36-37)

3A結合輔導學多個門派的精華,變成簡單口訣,活學活用,即時見效。同時,教練需要嚴謹、專業:

1、教練的首要角色,是創造真誠、信任、安全的能量場,讓案主收到尊重和信任。教練的狀態和修為是關鍵,技巧或方法次之。因此,教練需要實修,每天修持正念,才能有效帶領案主做練習。
2、正念3A的前提,是案主願意改變,謙卑「睇自己」。如果案主以受害者自居,強烈指責對方,就難以謙卑內觀。所以,教練需要讓案主慢慢平靜,決心改變自己,3A轉化才會有效。
3、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經歷。教練需要聆聽、尊重、連結案主的獨特需要,將3A工具落實到案主的獨特具體處境,避免將3A工具機械化、形式化。
4、正念3A需要閉目靜心,教練在帶領練習前,先了解案主是否有宗教背景。部份基督徒可能會抗拒閉目靜心,覺得有邪靈入侵。遇到這種情況,教練可以作出調節,譬如鼓勵案主用禱告開始,讓主耶穌基督眷顧這個練習。
5、轉化的成敗關鍵,在於案主對教練的信任。教練需要讓案主收到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方能開始轉化的旅程。信任不足,就不適合帶領案主閉目靜心做3A練習。

6、教練需要解說3A練習的轉化作用、價值、步驟,讓案主明白整個過程的起承轉合,雙方完全清晰並同意,才可以開展。
7、教練需要強調保密原則,讓案主感受到尊重、安全、信任。
8、轉化,以案主的需要為依歸。工具是死板的,生命才是活的。所以,教練隨機應變,用心留意案主身體語言的狀態。如果發現案主有任何不適,需要即時終止練習,讓案主回歸當下,安全至上。
9、教練需要持續練習,也鼓勵案主持續修持,經常處於承認、選擇、感恩的狀態。正如平時從不做運動﹐等到40吋大粗腰才走進健身房,為時太晚了。如果從不修鍊,等到情緒爆發,才臨急抱佛腳,3A也愛莫能助。畢竟,時間只有兩種:Now,or too late.
10、練習結束前,教練可以問案主:
你覺得3A對你最大的價值,是甚麼?(讓案主清晰這個工具的價值)
如果持續練習3A,你會為自己創造怎樣的價值?(讓案主看到持續練習的好處)
你會怎樣開展3A持續練習?(鼓勵案主坐言起行,即時具體行動)
可否請你將承諾寫出來,並且在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家庭群組等地方,公開宣告?(善用團隊支持,創造共修的社群)

2025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