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移民給孩子和家人帶來的情緒問題;
#如何幫助孩子走出依念生長的地方而產生的“哀傷”和分離焦慮狀態?;
#我的夢境與現實的提醒;
#如何緩解成年人的分離焦慮症?
前幾天去朋友家送別他們離開香港,移民英國。我一進屋,就感到一股沉重的氣氛,9嵗的小男孩Peter 和13嵗姐姐Apple都很安靜,不説話,但神情很sad。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談了一陣。我說,大家這一張相片好嗎?
不約而同,在相片裏,我們都做出頂呱呱的手勢。
後來媽媽寫給我:兒子最近長哭泣。不捨得離開這個居住了9年的家。他的童年時代的家。今天,他要離開。
我說:這是正常的,他的好多回憶,他的小朋友們,他的所有記憶,都在香港,還有這這美麗的海景單位裏。
我想:他會很快適應新環境的,只要有愛。
就算是我們大人也會有separation anxiety or separation grief feeling. 要學習面對和化解。
她媽媽說,是的,pray for him.
其實,看到Peter哭的時候,我也情不自禁的眼睛模糊起來,眼裏充滿了淚水。
雖然我和孩子們並不熟。
我感到欣慰的是:這對家長和孩子的情感連結,盡在不言中。他們完全理解孩子的心,用眼神和安靜,給孩子時間去griefing,然後用擁抱和輕柔的安撫,給孩子極大的同理和安全感。
這一晚,我發了一個夢。
夢境裏,一對夫婦的男孩子,大約4-5嵗。站在我身邊,很可愛,胖乎乎的。我就和他玩了起來。然後,我抱起他,kiss他。那是一個海邊的地方,很多人,他們好像是屬於一個旅行團。
他的爸爸和家人很高興看到我和他的孩子玩。
忽然,他們的旅行團急急忙忙地離開了景點,卻沒有記得孩子還在我的懷抱。
我也不認識他們,沒有他們的電話。怎麽辦?
我很着急,心想:孩子的父母一定很擔心孩子。
但孩子並沒有哭,也沒有什麽不安全的感覺,好像我是他們的家人,沒有什麽分別。
我卻不知怎麽辦,很焦慮...
醒了。
眼前還有那孩子的模樣。好親切。
這個夢,讓我納悶的是:我很為別人擔心,但孩子仿佛沒有所謂。
感到在我身邊是安全的。
這個夢境在説什麽?直覺告訴我,這個夢和早上Peter的griefing 和 Separation anxiety 很不同,但卻很有關係。
夢裏夢外:
夢境帶我回到早上的情景,帶來一系列的聯想:
夢外:
早上看見孩子哭,我自己也有眼淚。相信是和我的性格有關, I have a strong sense of empathy by nature. 同時,我想起童年常常和父母分離,一走就半年、幾個月,甚至一年。每次看到父母要走了,都很難受,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總是希望見到父母。這種分離不捨的感覺原來還埋藏在我的潛意識 - 内在小孩的心裏。
夢裏:
這個夢裏,我在扮演幾個角色:
1
那對大意的父母也是我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我也有這樣的疏忽,一次去山頂看烟花,4嵗的兒子在密集的人群中走失了,我被嚇得驚慌失措,好在我找到他了。
所以我非常理解失去孩子的感受,我帶入孩子父母的感受,非常焦慮擔心。
2
夢中的自己就是我現實的自己寫照:具有同理心和愛心,一定會好好照顧這個孩子,給孩子安全感,可能他也就沒有擔心和失落,相信我會好好照顧他。我活現出早上那對愛心夫婦對孩子的關愛和同理心。
那天,我看到這媽媽安撫孩子,孩子也很快停止哭泣,也給我很大的安慰感。也許,這也是我説的那句:孩子很快會適應的,因爲我看到他們之間深厚的愛和連結。
這個夢裏,我把愛給了這個孩子,一直抱著他,讓他感到溫暖,感到有母愛。也許,這就是令孩子不覺得失落的原因。
3
這讓我想起我的兒子在第一天上幼稚園時,大部分的孩子都大哭,他卻非常享受,不想回家,因爲看見好多玩具。
這個孩子和我的孩子在這一點很像呢。這個孩子,反復是我那兩嵗多孩子當年的寫照。
這個夢很有趣,現實生活的故事作爲trigger,帶我進入我自己過去的經歷裏,感受別人焦慮受,同時,用愛心去避免孩子的焦慮。很有哲理。
我的這個《陌生孩子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和現實挑戰的升華:我想説的是:現實trigger夢境,夢境穿梭現實,提升到解決問題的層面。
愛,是化解焦慮的良藥。
夢外:
這個夢境和Peter的情緒,令我想到自己的家庭:
原來,大人也有不少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的情況,每次我出國旅行,先生都擔心,焦慮不已。甚至產生抑鬱。
他的青春都在大海上度過。長期離開家,出海工作,”思鄉“的情緒陰影揮之不去。常常投射在現實生活中,也給我很大壓力,這個夢境,提醒了我。這讓我對他的理解多一些。減少對自己的心理負擔,也可以幫助他疏解壓力。
Peter的故事和我的《陌生孩子夢》。激發我反思如何處理這些個案 - SAD和routine separation griefing的狀態。
探索Separation anxiety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分離焦慮症 (SAD)
Grief and long grief disorder
從嬰兒開始到成人和老人,分離時有焦慮都是正常的,人的情感遇到變化,分開后令人擔心將來或下幾個小時的自身安全,沒有人照顧,失去安全感,或擔心對方的安全或感情變化等等。
這種情緒如果過度或持續下去,有可能變成精神上的困擾和症狀。變成分離焦慮症。
”患有分離焦慮症的兒童可能會過度依賴父母,拒絕在沒有靠近主要依戀對象的情況下入睡,不願參加露營或在朋友家睡覺,或者在他們去另一個房間時要求有人陪伴他們 在他們的房子裡。 兒童在預期分離時通常也會出現身體症狀,例如頭痛、噁心和嘔吐。 患有這種疾病的成年人可能對獨立旅行感到不自在,經歷與依戀對象分離的噩夢,或者過度關心他們的孩子或配偶並不斷檢查他們的下落。“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conditions/separation-anxiety
什麽是哀傷?grief?
哀傷不一定是人離開了,生者對死者的不捨和思念,痛心和對自己將來的焦慮,也可以是對失去任何東西和事物的不捨,依念禾不適應的狀態。
短期的哀傷,一段時間的哀傷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過長的哀傷,可能就不是一般的情感了,很可能是綜合性的問題,牽連過去的創傷和纍計的情緒,也有焦慮和恐懼,也是一種情緒病。
延申閲讀:
Eight Tips for easing Separation Anxiety
http://www.theheartofsleep.com/separation-anxiety/
兩性|伴侶太粘人或患有分離焦慮症 常見的5大症狀及3個緩解方法
原文網址: 兩性|伴侶太粘人或患有分離焦慮症 常見的5大症狀及3個緩解方法 | 香港01
參考:
成年人患分離焦慮症的5大症狀及3個緩解方法(點擊放大瀏覽)▼▼▼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這個詞,常常出現在育兒相關的討論中,指的是 6 個月至 3 歲的兒童發育過程中一種常見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分離焦慮通常與遠離父母或照顧者的極度恐懼有關,可能使孩子不太願意參加社交活動、拒絕去上學等等。但兒童分離焦慮,往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格逐漸完善,而得到緩解。然而,有一部分孩子的分離焦慮會持續到成年;另外,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在童年時期沒有明顯的分離焦慮症狀,在成年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才開始顯現。成人的分離焦慮症狀與兒童相似。
以下這 5 種體驗,可能是成年人「分離焦慮」的表現:
1)過度擔心失去依戀對象,對分離感到過度的痛苦
在親密關係裡,人們和依戀對象分離時感到不愉快是正常的。然而,有分離焦慮的成年人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分離時,往往會陷入極其強烈的負面情緒。而當真正與依戀對象分開時,他們會感到高度焦慮,有時甚至會驚恐發作,表現為社交上退縮、極度悲傷、難以集中注意力,並且,強迫症般想著最壞的情況(worst case scenario)。距離會導致我們感情變淡嗎?我還能再見到他嗎?他會不愛我了嗎?這次分開會導致我們永久的分別嗎?
2)過度擔心依戀對象遭遇意外、疾病或不好的事情會降臨
有分離焦慮的成年人總是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在依戀對象身上。今天雨這麼大,容易出事故,他回家路上會不會出意外了? 即使他們知道對方可能只是在進行洗澡、睡覺、工作等日常活動,只要聯繫不上對方,他們腦海中仍會不受控制地浮現很多恐怖的想像,並且會因為這種不必要的擔心,白天無法工作、晚上難以入睡。
3)因為對孤獨的過度恐懼,而拒絕離開依戀對象、拒絕獨處
有分離焦慮的成年人不僅會擔心對方的情況,還會因為依戀對像不在身邊,持續地感覺自己是「不安全的」——他們會尤其害怕獨處。和朋友、家人、關係好的同事待在一起時,這種不安全感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但一旦獨處,他們就會陷入深深的負面情緒。
有些分離焦慮症的成年人會被認為是「控制欲」「嫉妒心」極強的。然而,這些行為背後往往是他們對關係破滅極度的恐懼,用這種極端方式表達著「求求你,不要離開我」。
4)難以獨自過夜,反覆做關於分離的噩夢
有分離焦慮的成年人在和依戀對象分開後,不僅會體驗到入睡困難,他們還可能會做和自己焦慮內容相關的噩夢,例如夢到依戀對象陷入事故、自己遭遇不測等等,導致兩個人無法再度相見。
5)在分離時,反覆出現頭痛、疲憊等身體不適
有分離焦慮的成年人在即將要與依戀對象分離時,身體往往會比他們的意識更早作出反應。他們可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沒有由來的疼痛感、無力、疲憊、腹瀉(這時候去醫院做檢查又往往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當他們與依戀對象會合時,這些不舒服的身體感覺又會自然消失。
同埸加映:情侶想感情更深厚可做這8件事 得閒無事撒個嬌令平淡生活添趣味(點擊放大瀏覽)▼▼▼
原文網址: 兩性|伴侶太粘人或患有分離焦慮症 常見的5大症狀及3個緩解方法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061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Posted in my FB:
How neurofeedback training in depression helps to reach long-lasting results
https://biofeedback-neurofeedback-therapy.com/neurofeedback-training-in-depression/
2023 2 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